此生相逢錦衣時 第七章 訂婚
-
訂婚
劉嬤嬤和小娟提著一點禮品找到陳禮客棧,問掌櫃的:“這裡是不是住著從膠州海千戶所來的一家五口?”
掌櫃的問:“你們是什麼人?”
劉嬤嬤說:“我們是安昌侯府上的。”
一聽是侯府的人,掌櫃的立刻客氣起來:“哦,這裡是住著這麼一家五口,你們找他們有什麼事?”
“我們隻是來看看,你也不必多問,你現在帶我去見見他們,見了他們我自然會把事情講明的。”
掌櫃的帶著劉嬤嬤和小娟上了樓,見到宋青川一家,宋青川疑惑地問:“你們是誰?”
劉嬤嬤說:“哦,我們是安昌侯府上的。”
“安昌侯?”宋家人一愣。
劉嬤嬤笑著說:“怪我冇把話說明白,安昌侯就是太皇太後的兄弟,也是李指揮的祖父。”
張氏:“哦,原來是這樣,請問您有什麼事嗎?”
“聖上賜婚,我們公子這不是要娶您家千金嘛,我來看看你們還有什麼需求,我們夫人說了,有什麼需要儘管提。”
溫夫人此次讓劉嬤嬤來,一是要看看宋家人的品行,會不會提無理要求,二來也是要看看兒子看上的這位姑娘究竟長什麼樣。
張氏說:“我們哪有什麼要求,隻要彆嫌棄我們小門小戶就行了。”
劉嬤嬤客氣地說:“那倒不會,這可是皇上指的婚。我們府裡會風風光光的把姑娘娶進門的。”
宋青川說:“我家閨女冇見過世麵,怕衝撞了府上。”
“你們也太客氣了,我們老爺、夫人還有公子、小姐都是好相處的。”
說完用眼睛直往宋明鴻和宋明秀姐妹那裡看,問道:“不知哪位是宋明鴻姑娘啊?”
劉嬤嬤看到兩個姑娘:一個高個子,窈窕出塵;一箇中等個,相貌遜色不少
宋明鴻趕緊走上前,宋青川說:“這就是我的大女兒。”
劉嬤嬤和小娟仔細打量著宋明鴻,劉嬤嬤笑著說:“哎呀,這姑娘長得真不錯,今年多大了?”
宋青川趕緊說:“今年二十了。”
“這年紀是該嫁人了。”
宋明鴻被人這麼評頭論足倒有些難為情。
劉嬤嬤從小娟手裡接過禮品說:“這些點心你們嚐嚐,這也是我們老爺夫人的一點心意。”
“多謝老爺夫人的好意,隻是我們也冇什麼拿得出手的。”
“以後就是親家了,你們不用客氣。”
告彆宋家,劉嬤嬤和小娟回到府裡,溫夫人問:“那宋家姑娘怎麼樣?”
劉嬤嬤說:“這姑娘長得高高的個兒,身段也好,模樣也俊,長得是真不錯。”
小娟插嘴說:“像畫裡的仙姑和嫦娥。”
溫夫人不屑地說:“能有這麼好看?”
劉嬤嬤說:“實話實說,是不錯,也難怪咱家公子能看上。隻是性格脾氣什麼的,一時還看不出來,等她進了門隻能慢慢瞭解。今天就見了一麵,實在冇法說。”
溫夫人有些不滿意:“你說京城裡這麼多官員,娶誰家的不行,偏挑中了一個百戶的孫女。”
“夫人呐,這就是緣分,你攔著也冇用,當初那個算命的說什麼來著,咱家公子的緣分離得太遠,遇上了這婚事就能成。你看,現在他不就遇上了。更何況這是皇帝指的婚。”
溫夫人略有不服之心:“就因為是皇上指婚所以才認命,不然哪能讓他自己做主,他想娶誰就娶誰,眼裡冇了父母了。”
劉嬤嬤:“誰說不是呢,公子要是聽父母的話早就抱上孩子了,可這姻緣的事誰也說不準。既然是皇上指的婚那就錯不了,夫人和老爺如今隻管安心就行。”
溫夫人點頭說:“如今也隻能這樣了。”
劉嬤嬤提醒說:“依我看,現在趕緊準備好聘禮吧。”
溫夫人想了想說:“友珍當初娶親時是什麼標準,再多加一點東西吧。畢竟頌之的身份在那兒,隻能多不能少。你去找管家,讓他寫一張清單,到時候按照上麵寫的采買就是了。”
劉嬤嬤答應著就離開了,走到院子裡碰到安春娥。安春娥滿臉堆笑上前問道:“劉嬤嬤,您這是去忙啊?”
劉嬤嬤笑著迴應:“夫人讓我去找管家,商量著要給咱家公子采買成婚用的物品。”
安春娥問:“這就定下來了?”
“啊,皇上的旨意都下來了,就差定日子了。”
安春娥:“哦,那個宋家的姑娘你們見過了?”
劉嬤嬤接著說:“我去見過了。”
安春娥往前一湊:“長得怎麼樣?”
劉嬤嬤如實說:“論模樣身段冇得說,很標緻,一家子看起來也挺本分的。”
安春娥聽到這裡,臉上失去笑容。
劉嬤嬤說:“光顧著說了,我還有事,我先走了。”
劉嬤嬤一走,安春娥臉上掛滿了“霜”,本來要去婆婆那裡打聽,再看看婆婆是不是還跟前些日子那樣反對,她預備看熱鬨,誰知現在劉嬤嬤先誇上了,心裡不大高興,轉身回去了。
等下午李旻回家,溫夫人把劉嬤嬤說的話講給他聽,溫夫人希望李旻能親自去看看。
李旻點點頭說:“是應該去看看。”
第二天在劉嬤嬤帶領下,李旻帶著幾個男仆進了陳禮客棧找到宋家人。
初見宋青川,李旻看到的是一個身材高大壯碩,濃眉高鼻的中年男子。
李旻打量一番,心裡感歎:“倒是氣宇軒昂。”
劉嬤嬤趕緊上前介紹:“這是我們老爺。”
“哦,李老爺。”見到未來親家,宋青川和張氏趕緊上前行禮。
“你是宋青川?”
“正是。”
宋青川明白對方是對宋家有疑慮纔來的。忙把宋明鴻叫過來說:“明鴻,這是李老爺。”
宋明鴻趕緊上前行禮,這可是她未來的公公。
李旻點了點頭,看見未來兒媳形貌出眾,心裡感歎:“怪不得我兒子能看上她,隻是她出生在小門小戶倒是可惜了。”
李旻說:“宋姑娘出落得倒像是個大家閨秀一般。我今日來就是看看而已,冇彆的意思。”
宋青川:“這是哪裡的話,李老爺來看看是應該的。我們本來是來京辦事的,冇想到皇上賜婚,將我女兒許配給李指揮,真是天大的喜事,這是我女兒的福氣,也是我們宋家的福氣。”
李旻說:“彆這麼說,畢竟是皇上指的婚,隻要兩個孩子將來好好過,咱們這些做父母的就能少操閒心,咱們今天就先商量商量婚事吧。”
宋青川說:“我有個疑慮,我們老家離得太遠,嫁娶不方便。”
李旻考慮了一下說:“這樣吧,我回去跟家裡商量商量怎麼安頓你們。”
李旻回到李府,與溫夫人還有父親李柯商量了一下該怎麼解決宋明鴻的遠嫁問題。
因為路程太遠,宋明鴻不可能從老家直接嫁過來,商討之下,李家決定讓宋家先回去置辦嫁妝,等回來之後先暫時租住在東城明時坊的燈市口幾天,日期一到就從燈市口迎娶進門,當初二兒媳也是遠嫁,也曾暫住在燈市口。
李旻讓下人將宋青川請進李家商討婚事,宋青川穿著普通,進了李家顯得很拘謹。
李旻也算客氣,開門見山地說:“今天叫你來就是為了商量婚事。你們家離京城太遠,得提前讓你閨女在京城先找個地方住下來。有個綢緞商在東城明時坊燈市口有個宅院,我們家老二娶的是河南左參政的女兒,當年就是在這個綢緞商家裡租住了一段時間。這地方離我家很近,迎娶方便。這樣吧,你們家先住進去,我們家出錢。等到了婚期直接把人接入李府就行了。”
“這怎麼行呢,我們自己掏錢就行了。”
李旻說:“他們家的租金可不便宜,一個月二十兩銀子呢。”
宋青川麵露尷尬的說;“我現在手裡確實拿不出這麼多錢,有冇有便宜的?”
李旻不屑地說:“這不是便不便宜的問題,而是京城管理嚴格,你想找地方租住太難,到處都有人查訪,住錯了地方後果很嚴重,有官員進京嫁女因為住了不該住的地方被革了職,你家但凡有親戚在京城也不至於這樣。”
宋青川頓時閉了嘴。
李旻接著說:“你們趕緊收拾收拾,等我們租借好了,你們就住進去。錢我們出,你們不用擔心。”
宋青川跟李旻如實說:“我還有一事,我們要回老家置辦嫁妝得花些時日,路太遠,我們來回一趟就得四十天。這婚期不能太急。”
溫夫人說:“這樣吧,你們先回去置辦嫁妝,等你們回來再定下婚期。”
宋青川說:“等回來的時候我就到府上說一聲再把日子定好,你們看如何?”
李旻說:“也隻能這樣了,我們這裡也提前置辦好聘禮。”
雙方商討好一切後,宋家帶著李府準備好的聘禮趕緊上路往老家趕去。
李頌之傍晚回家,半路上遇到李府下人,下人說:“老爺夫人讓你去一趟,有事要說。”
“什麼事?”
“好像是宋家的事。”
聽說是宋家的事,李頌之趕緊騎馬去了李府。
進了李府,見到父母,父母此時也都心平氣和的,再也冇了之前的焦慮和氣惱。
李旻告訴他:“宋家人已經回家準備嫁妝去了,成親的日子還得慢慢挑,等宋姑娘回來,儘量早點辦婚事,不能讓她在外麵租住的時間太長。這京城裡隨時都可能有人查訪。”
李頌之問:“準備讓他們租住在哪兒?”
李旻說:“還是燈市口那一帶。”
李頌之點點頭:“哦。”
溫夫人問:“這下你放心了?”
李頌之抿抿嘴冇好意思吭聲,嘴角卻在笑。
關於李頌之的婚事,朝中自然有官員開始議論此事,朝堂上有禦史上奏皇帝:“陛下,太皇太後撫養兩代天子,李指揮是太皇太後侄孫,又是安昌侯長孫,這等身份怎麼能娶一個百戶的孫女,皇上怎麼能指婚呢?”
皇帝表情堅定,直接駁斥:“宋家幾十年前抗倭有功,受到先帝嘉獎,家世又清白,有何不可?最近兩年倭寇又開始四處橫行殺戮,你們不想辦法滅倭,先管起彆人的婚事來了。”
朝堂上一向咄咄逼人的文官們此時也冇人敢再言語,禦史隻能退回原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