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118章 商路的拓展
「胡椒換戰馬」的訊息像長了翅膀,七天之內就傳遍了西域諸國。龜茲國王正在宴請大臣,聽聞此事,當即把酒杯往案上一放:「備上最好的玉石和地毯,派使者去長安!一定要換回胡椒!」於闐的貴族們則連夜湊錢,把庫房裡的美玉、絲綢都搬了出來,組成了一支龐大的商隊。
一個月後,長安西市突然變得熱鬨非凡。高鼻深目的西域商人隨處可見,他們穿著各色服飾,操著不同的語言,手裡都拿著寫有「胡椒」二字的紙條,四處打聽哪裡能買到這種神奇的紅香料。老李每天都要處理幾十份求購帖,算盤打得劈啪響,手指都磨出了繭子。
「大人,龜茲使者說願意用十車和田玉換五十斤胡椒,於闐商隊帶了三百匹駝毛地毯,說要換兩百斤。」老李捧著賬本衝進來說道,額頭上還掛著汗珠,「還有波斯商人,說要用**和沒藥來換,那可是稀罕物,據說能治百病。」
李傑正在繪製通商證的樣式,聞言抬起頭,嘴角露出一絲微笑:「看來胡椒的名氣已經傳開了。告訴他們,胡椒可以換,但必須簽訂通商協議。」他指著圖紙上的圖案,「凡持大唐『通商證』的商隊,沿途關卡不得征稅,還能在驛站補給飲水和草料,但必須遵守大唐的律法,不得走私違禁品,不得拐賣人口。」
圖紙上的通商證用的是淡黃色桑皮紙,長一尺二寸,寬六寸,頂端印著大唐的龍紋,中間是商隊的名稱、目的地和貨物清單,最下方是司農寺和鴻臚寺的聯合官印,角落處還印著一個隻有芝麻大的胡椒圖案——這是借鑒了「胡椒引」的防偽設計,用特製的放大鏡才能看清。
三日後,鴻臚寺的大廳裡擠滿了西域使者。李傑坐在主位上,身後的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地圖,上麵用紅線標出了大唐與西域的商路。「諸位使者,」李傑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大唐歡迎各國前來貿易,但必須遵守我們的規矩。」他讓吏員分發通商證樣本,「這就是通商證,有了它,你們的商隊沿途免稅,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龜茲使者拿起樣本,對著陽光仔細檢視,見上麵的龍紋清晰逼真,胡椒圖案小巧精緻,不由得讚歎:「大唐的工藝真是精湛!有了這憑證,我們的商隊就能放心地來長安了。」
於闐使者則更關心稅收:「李少卿,有了這通商證,真的能沿途免稅?我們以前去長安,光是沿途的關卡稅,就要交去三成利潤。」
「千真萬確。」李傑指著協議上的條款,「陛下已下旨,凡持通商證的西域商隊,從玉門關到長安,三十六個關卡一律免稅,隻需在西市繳納三成的交易稅即可。」
使者們紛紛點頭,三成交易稅比沿途的關卡稅少多了,這筆賬他們還是算得清的。
協議簽訂後,西域商隊開始源源不斷地湧入長安。西市的香料行、玉器鋪、綢緞莊都擠滿了人,交易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熱鬨得像過年。負責管理西市的市令鄭大人每天都樂得合不攏嘴,光是上個月的交易稅,就比往年同期多收了三成,庫房都快堆不下了。
這天,鄭大人提著個錦盒來到司農寺。錦盒開啟,裡麵是塊鴿蛋大的藍寶石,在陽光下閃著幽藍的光,像一汪深不見底的湖水。「李少卿,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鄭大人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自從西域商隊多了,西市的生意紅火了十倍,下官這個市令也當得輕鬆多了,這都是您的功勞啊。」
李傑將錦盒推了回去,笑道:「鄭大人客氣了。繁榮西市是朝廷的旨意,我隻是做了分內之事。這寶石您還是收回去,若是真想感謝,就多照顧那些守法經營的西域商人,讓他們在長安住得舒心,做得放心。」他頓了頓,又道,「對了,西市的波斯邸店是不是不夠用了?可以在南市再劃一塊地,專門給西域商人用。」
鄭大人連忙點頭:「少卿說得是,下官這就去辦。」
送走鄭大人,李傑剛要翻看西域商隊的貨物清單,老張就匆匆進來了:「大人,波斯商隊到了,領隊的哈桑求見,說帶了稀世珍寶要獻給您。」
「讓他進來。」李傑放下清單,心中有些好奇——波斯商人向來精明,能被他們稱為稀世珍寶的,會是什麼東西?
哈桑走進來,穿著件條紋長袍,頭戴纏頭,見到李傑就躬身行禮:「尊敬的李少卿,我帶來了波斯最珍貴的禮物,希望能與您達成合作。」他拍了拍手,兩個隨從抬著個水晶箱進來,箱子裡裝著塊乳白色的樹脂,散發著淡淡的香氣。
「這是**,從波斯南部的**樹上采的,」哈桑指著樹脂介紹道,「點燃後香氣能持續三天三夜,能安神醒腦,治療失眠。我們波斯的國王每天都要用它。」
李傑點燃一小塊**,香氣果然醇厚悠長,與胡椒的辛辣形成鮮明對比。「確實是好東西。」他點頭道,「你想用它換胡椒?」
「是的。」哈桑眼中閃過一絲期待,「我想用二十斤**換五十斤胡椒,另外,我還想和少卿達成長期合作——我們波斯的船隊能到達南洋,那裡的國王對胡椒非常感興趣,若是少卿願意提供胡椒,我們可以幫大唐銷往南洋,利潤我們平分。」
李傑心中一動,這正是他想要的。南洋的胡椒市場潛力巨大,若能通過波斯船隊開啟銷路,大唐的胡椒貿易就能更上一層樓。「這個提議很好。」他握住哈桑的手,「但我們要簽訂詳細的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和利潤分配,還要規定每年的交易量。」
哈桑連連點頭:「沒問題,我這就讓人準備協議。」
接下來的日子,西市變得更加繁華。西域商人帶來的玉石、皮毛、香料堆滿了貨棧,大唐的絲綢、瓷器、胡椒則通過他們運往西域、波斯甚至更遠的地方。據老李統計,光是上個月,通過胡椒貿易,司農寺就賺了五十萬貫,足夠支付西域駐軍半年的軍餉了。
這天傍晚,李傑站在司農寺的閣樓上,望著西市的萬家燈火。街道上,西域商人們在酒肆裡開懷暢飲,用生硬的漢語唱著家鄉的歌謠;貨棧前,搬運工們正忙著裝卸貨物,號子聲此起彼伏。這熱鬨的景象,比長安的上元燈會還要繁盛。
「大人,您看那邊。」老李指著西市的方向,那裡新蓋了幾十間邸店,掛著波斯、龜茲、於闐等國的旗幟,「再過些日子,怕是整個西市都不夠用了。」
李傑笑了:「不夠用就再擴,把西市旁邊的空地都用上。總有一天,我們要讓長安成為天下商人都想來的地方。」他頓了頓,目光望向遙遠的西方,「不僅要用胡椒換他們的東西,還要把我們的貞觀犁、我們的種植技術傳出去,讓他們也種上大唐的莊稼,用上大唐的農具。」
老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他雖然不知道大人說的這些能不能實現,但他相信,隻要是大人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做成。
夜色漸深,司農寺的燈火與西市的燈籠遙相呼應,像兩顆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大唐的夜空。西域商隊的駝鈴聲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晰,彷彿在訴說著一段段跨越千山萬水的貿易傳奇。
而在東宮的書房裡,李承乾正聽著王德仁的彙報,臉色越來越陰沉。「殿下,李傑借著胡椒貿易,不僅賺得盆滿缽滿,還得了陛下的誇獎,連西域諸國都對他讚不絕口。再這樣下去,他的勢力會越來越大,對我們很不利啊。」王德仁憂心忡忡地說。
李承乾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都被震倒了:「一個小小的司農寺少卿,竟然敢插手西域事務,真是越來越放肆了!」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必須想辦法破壞他的胡椒貿易,讓他在陛下麵前失寵!」
王德仁眼珠一轉,低聲道:「殿下,聽說波斯商隊要把胡椒運往南洋,他們必經之路是廣州港。我們可以……」他湊近李承乾耳邊,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李承乾的臉上露出一絲陰狠的笑容:「好,就這麼辦!一定要讓李傑的胡椒在廣州港出點事,讓他知道,東宮的威嚴不是他能挑釁的!」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照在地上的水漬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芒。一場針對胡椒貿易的陰謀,正在悄然展開。
但此時的李傑對此一無所知,他正對著地圖,規劃著下一步的貿易路線。河西走廊、西域諸國、波斯、南洋……一個個地名在他筆下連成線,構成了一幅龐大的貿易網路。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唐的胡椒就會沿著這些路線,走向世界的每個角落,為大唐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和榮耀。
司農寺的銅鈴再次響起,清脆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像是在為大唐的繁榮喝彩,也像是在預示著未來的挑戰。李傑握緊了手中的通商證,目光堅定地望著遠方,他知道,前路或許會有坎坷,但他絕不會退縮。因為他肩上扛著的,是大唐的未來,是無數百姓的希望。
隨著西域商路的日益繁榮,長安的西市也進行了擴建。新的貨棧、邸店拔地而起,街道拓寬了兩倍,還專門設定了翻譯館,館裡的譯員都是從鴻臚寺挑選的,精通波斯語、突厥語、梵語等十幾種語言,專門為西域商人和大唐商戶提供翻譯服務。
這天,翻譯館裡格外熱鬨。一個波斯商人正拿著通商證,對著譯員比劃著什麼,嘴裡說著生硬的漢語:「我……要換……胡椒……很多很多。」譯員耐心地翻譯著,很快就幫他聯係到了司農寺的官員,達成了交易。
「有了這翻譯館,做生意方便多了。」一個長安本地的綢緞商笑著對身邊的人說,「以前跟西域商人打交道,雞同鴨講,經常鬨誤會。現在好了,有譯員幫忙,什麼都能說清楚。」
西市的繁榮不僅體現在商業交易上,還帶動了周邊的產業。酒肆、客棧、車馬行都生意興隆,連街頭賣胡餅的小販,每天的收入都比以前翻了幾番。
「李少卿,您看這西市的景象,真是前所未有的熱鬨啊。」鄭大人陪著李傑在西市巡查,臉上滿是自豪,「光是這一個月,西市的稅收就突破了百萬貫,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李傑點點頭,目光掃過繁忙的街道:「這隻是開始。隨著商路的不斷拓展,會有更多的商人來到長安,西市的繁榮還會持續下去。」他頓了頓,又道,「不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加強對西市的管理,維護好市場秩序,不能讓少數不法商人破壞了這來之不易的繁榮。」
「大人放心,下官已經加派了人手,加強巡邏和監管。」鄭大人連忙說道,「一旦發現欺行霸市、假冒偽劣的行為,立刻嚴懲不貸。」
就在西市一片繁榮景象之時,李承乾的陰謀也在悄然進行。王德仁按照李承乾的吩咐,暗中聯係了廣州港的一些官員,許以重金,讓他們在波斯商隊經過廣州港時製造麻煩。
「隻要能讓李傑的胡椒在廣州港出點事,讓他損失慘重,殿下重重有賞。」王德仁對廣州港的官員說道,眼中閃過一絲貪婪。
那些官員見有利可圖,便答應了下來,開始暗中謀劃。他們打算在波斯商隊靠岸時,故意刁難,藉口檢查貨物,拖延時間,讓胡椒在港口滯留,錯過最佳的銷售時機。若是能趁機損壞一部分胡椒,那就更好了。
而此時的李傑,正忙於和哈桑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協議規定,大唐每年向波斯提供一千斤胡椒,波斯則負責將這些胡椒銷往南洋,利潤雙方平分。協議簽訂後,哈桑高高興興地帶著第一批胡椒,踏上了前往南洋的旅程。
李傑送哈桑到西市門口,叮囑道:「一路小心,到了南洋後,儘快把那裡的市場情況告訴我。若是遇到什麼困難,及時派人回來稟報。」
「請少卿放心,我一定會順利完成任務的。」哈桑信心滿滿地說道,帶著商隊離開了長安。
李傑站在原地,望著商隊遠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相信,通過與波斯的合作,大唐的胡椒一定能在南洋開啟廣闊的市場,為大唐帶來更多的財富。
時間一天天過去,西市依舊繁榮。李傑每天都在司農寺處理各種事務,關注著胡椒貿易的進展。他偶爾會收到哈桑從途中發來的訊息,得知商隊一路順利,心中也頗為欣慰。
然而,他並不知道,一場危機正在廣州港等待著哈桑的商隊。
半個月後,哈桑的商隊抵達了廣州港。當他們準備靠岸時,港口的官員卻百般刁難。
「你們的貨物需要仔細檢查,先把船停在外麵,等我們的通知。」一個官員態度傲慢地說道,根本不看哈桑遞過來的通商證。
哈桑有些不解:「我們有大唐的通商證,按照規定,應該可以順利靠岸的。」
「通商證?在我們廣州港,不好使!」那官員冷笑一聲,「趕緊把船停下,否則彆怪我們不客氣。」
哈桑無奈,隻好讓商隊把船停在港口外。他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三天。三天後,當官員們終於上船檢查時,卻故意把一些胡椒撒落在地上,還用腳踩爛。
「你們的胡椒質量有問題,不能上岸銷售。」官員們蠻橫地說道,「趕緊把這些胡椒運走,否則我們就全部沒收。」
哈桑又氣又急,他知道這些官員是故意找茬,但他身處異鄉,人微言輕,根本沒有辦法反抗。無奈之下,他隻好帶著受損的胡椒,離開了廣州港,前往下一個港口。
但由於耽誤了時間,又損失了一部分胡椒,哈桑的商隊這次南洋之行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當他把情況告訴李傑時,李傑頓時明白了,這背後一定有人在搗鬼。
「看來,有人不想讓我們的胡椒貿易順利進行啊。」李傑皺著眉頭說道,眼中閃過一絲冷光。他心裡隱隱猜到,這可能和東宮有關,但他沒有證據,不能輕易下結論。
「大人,我們現在該怎麼辦?」老李問道,臉上滿是擔憂。
李傑沉思片刻:「當務之急,是查明事情的真相。老張,你立刻帶人去廣州港,調查一下那些刁難哈桑商隊的官員,看看他們背後是誰在指使。」
「是,大人。」老張領命而去。
李傑知道,這次的事情隻是一個開始,以後可能還會遇到更多的麻煩。但他不會退縮,他會儘自己所能,維護好大唐的胡椒貿易,讓這條商路繼續為大唐帶來繁榮和財富。
司農寺的銅鈴再次響起,清脆的聲音彷彿在提醒著李傑,任重而道遠。他望著窗外,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大唐的胡椒貿易,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市的擴建工程順利完成,新的貨棧和邸店投入使用,更多的西域商人湧入長安。翻譯館的譯員們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翻譯事務。
而老張也從廣州港帶回了調查結果,證實了那些刁難哈桑商隊的官員,確實是受了東宮王德仁的指使。
「大人,證據確鑿,王德仁還留下了書信,上麵有他的筆跡。」老張將一疊證據放在李傑麵前。
李傑拿起書信,看著上麵的字跡,眼中閃過一絲憤怒:「李承乾真是太過分了,為了一己私利,竟然不惜破壞大唐的貿易!」
「大人,我們現在可以把這些證據交給陛下了吧?」老李問道。
李傑搖了搖頭:「還不是時候。李承乾是太子,陛下對他還是有感情的。我們現在把證據交上去,陛下可能隻會輕描淡寫地處理,起不到什麼作用。」他頓了頓,道,「我們先把這些證據收好,等找到更合適的時機,再一舉揭發他們的罪行。」
「那胡椒貿易怎麼辦?」老張問道,「哈桑的商隊受了損失,恐怕會影響我們和波斯的合作。」
「我會親自給哈桑寫一封信,向他解釋情況,並承諾會彌補他的損失。」李傑說道,「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對商隊的保護,確保他們在大唐境內的安全。」
李傑提筆給哈桑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詳細說明瞭情況,並表示願意賠償他的損失,希望能繼續保持合作。他相信,隻要真誠相待,哈桑會理解的。
信送出去後,李傑又開始著手加強商隊的保護措施。他向李世民申請,增加了沿途驛站的護衛力量,確保商隊在運輸途中的安全。同時,他還與各地的官員加強聯係,要求他們密切關注商隊的動向,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在李傑的努力下,大唐的胡椒貿易逐漸恢複了正常。哈桑收到李傑的信後,雖然對這次的遭遇有些不滿,但看到李傑的誠意,還是決定繼續合作。
西域的商路依舊繁忙,長安的西市依舊繁榮。胡椒的香氣彌漫在長安的街頭巷尾,見證著大唐的興盛與繁華。李傑知道,這條商路的開拓,隻是大唐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未來還有更多的精彩等待著他們去創造。
他站在司農寺的閣樓上,望著遠方的天空,心中充滿了憧憬。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唐會成為世界的中心,而長安,會成為最耀眼的那顆明珠。
夜色漸深,西市的燈火漸漸熄滅,但司農寺的燈火依舊明亮。李傑還在燈下忙碌著,規劃著未來的貿易路線,計算著胡椒的產量和銷量。他知道,自己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必須全力以赴,為大唐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