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 第119章 貴族的追捧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119章 貴族的追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長安的暮春,風裡都帶著花香與酒氣。平康坊的「醉仙樓」剛換上新釀的青梅酒,酒旗在風中招展,可樓裡的話題卻全被一種辛辣香氣搶了去——胡椒。這曾被西域商人藏在駱駝行囊深處的紅香料,如今成了長安貴族圈最體麵的社交貨幣。

吏部尚書裴矩的府邸外,青石路上的車轍印深了三分。三日前,裴家公子與京兆尹千金定下婚約,聘禮清單在朱雀大街傳得沸沸揚揚,其中「十斤胡椒」五個字,比任何金銀珠寶都刺眼。「聽說了嗎?裴尚書家光是這胡椒聘禮,就值十貫錢!」賣花小販蹲在街角,竹籃裡的薔薇沾著晨露,他對著買花的吏部侍郎夫人嘖嘖稱奇,「抵得上咱們尋常百姓十年的嚼用了!」

侍郎夫人用團扇掩著嘴,眼尾的笑意卻藏不住:「十斤算什麼?上回衛國公府宴客,一道胡辣羊排就用了半斤胡椒,那香氣順著朱雀門飄到金光門,連宮裡的韋貴妃都讓人來問方子呢。」她輕輕撥弄著鬢邊的珠花,「我家那口子說了,往後宴席上要是沒道胡椒調味的菜,都不好意思請人上門。」

這話半點不假。自從司農寺推出「精裝胡椒禮盒」,長安的宴席便有了不成文的規矩。光祿寺的大廚們最近都快把廚房門檻踏破了,從胡椒燉牛尾到胡椒烤鵪鶉,連素來清淡的江南廚子,都學會了往鱸魚羹裡撒半勺胡椒提味。

司農寺的庫房裡,檀香木架子上擺滿了紫檀木盒。老李正指揮著八個工匠打包禮盒,他手裡拿著銀鑷子,小心翼翼地將羊脂玉瓶放進木盒:「輕點!這玉瓶是和田來的,磕了邊就賣不上價了!」

紫檀木盒是嶺南貢品,邊角鑲嵌著銀絲纏枝紋,盒內鋪著蜀錦織的紅綢,綢麵上繡著極小的胡椒藤圖案。一兩裝的胡椒粉被仔細地裝進玉瓶,瓶口用西域蜜蠟封存,連封口處都蓋著司農寺的小印。一個年輕工匠捧著盒子,手指微微發顫——他在司農寺當差,一年俸祿也才三貫錢,可這一盒胡椒就賣五貫。「李大人,這價真有人買?」

李傑正在覈對訂單簿,聞言抬頭笑了。簿子上的朱筆字密密麻麻,衛國公府要二十盒,長公主府要五十盒,連西域來的突厥使者都訂了十盒,備注裡寫著「獻可汗」。「你明日去西市看看就知道了。」他指著簿子上的「蘭陵公主府」,「公主殿下特意吩咐,要在盒蓋刻上『長樂未央』,說是要送給吐蕃讚普的王後。」

果不其然,禮盒開售當日,西市的「司農寺專賣行」外就排起了長隊。富商們的馬車堵死了街口,車夫們揮著鞭子嗬斥,卻擋不住人群往前湧。一個穿紫袍的官員擠到櫃台前,腰間的金魚袋撞得叮當作響,他掏出沉甸甸的錢袋,銅錢嘩啦落在櫃台上:「給我來十盒!我家老爺今晚宴請吐蕃使者,少了這胡椒禮盒,待客都失了體麵!」

旁邊的波斯商人不甘示弱,他穿著條紋錦袍,手裡舉著通商證:「我要二十盒!送回波斯,給國王陛下!」他的漢語帶著濃重的口音,卻把「國王陛下」四個字說得格外響亮。

不到半日,首批兩百盒就銷售一空。老李蹲在庫房角落數錢,銅錢堆成小山,他笑得皺紋裡都淌著蜜:「大人,照這勢頭,三個月的訂單都排滿了!剛才連萬年縣的縣太爺都派人來走後門,想多加十盒呢。」

李傑正在檢視新到的紫檀木,聞言頭也不抬:「告訴他,按規矩排隊。誰要是搞特殊,往後他家的胡椒引就彆想批了。」

可繁華之下,總有人動歪心思。西市東南角的一間貨棧裡,王記香料行的老闆王元寶正盯著倉庫裡的麻袋傻笑。他托人從龜茲偷偷運了三百斤胡椒,麻袋上還沾著沙漠的細沙。「等司農寺的禮盒售罄,我就把價格翻一倍!」他撫摸著麻袋上的麻繩,彷彿已經看到了崇業坊那處帶花園的宅子,「到時候,我也讓丫鬟每天用胡椒水漱口!」

他沒等來漲價的訊息,卻等來了老張帶著的兵丁。貨棧的木門被撞開時,王元寶還在做著發財夢。「王元寶,你私藏胡椒三百斤,意圖囤積居奇!」老張展開文書,聲音像冰塊砸在地上,「按『胡椒專賣製』,沒收全部貨物,罰銀五十貫!」

兵丁們搬胡椒時,麻袋摩擦著地麵,發出沙沙的聲響。王元寶癱在地上,看著白花花的胡椒從麻袋裡漏出來,心疼得直哭:「我冤枉啊!我就是想多賺點錢……」

訊息傳到司農寺時,李傑正在給新到的紫檀木盒刻編號。「罰沒的胡椒都登記入庫,」他拿起刻刀,在盒底刻下「農字三百二十一」,「讓鄭大人在西市貼告示,凡私藏胡椒超過十斤、哄抬價格者,一律按此例處置。」

老李在旁點頭:「還是大人想得周到。這告示一貼,看誰還敢動歪心思。」

告示貼出當日,西市的胡椒價格就穩了。貴族們雖少了個炫耀的由頭,卻也暗自鬆了口氣——至少不用擔心買不到胡椒了。光祿寺的總廚甚至親自送來一道新做的胡椒海參,海參燉得軟糯,胡椒的辛辣滲進肉裡,鮮得人舌尖發麻。「李少卿,這得謝謝您。」總廚笑得滿臉褶子,「這下我總算不用天天被那些公侯夫人催著要胡椒了。」

夕陽西下時,李傑站在司農寺的閣樓上,望著西市的人流。買胡椒禮盒的隊伍還排到街角,波斯商人與長安富商討價還價的聲音順著風飄上來。他知道,胡椒熱背後,是長安對新奇事物的追捧,更是大唐國力強盛的底氣。但這熱度需要韁繩,既要讓百姓嘗甜頭,又不能讓資本野馬脫韁。他提筆在紙上寫下「胡椒指導價」,打算明日與戶部商議,讓這股熱潮真正惠及各方。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