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 第161章 張三牛的猶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161章 張三牛的猶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長安城郊外的張家莊,晨霧還未散儘,像一層薄薄的輕紗籠罩著整個村莊。炊煙從各家各戶的煙囪裡嫋嫋升起,像一條細長的白絲帶,慢悠悠地纏繞在灰瓦屋頂上,與晨霧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寧靜而祥和的畫麵。

張三牛正蹲在自家院子裡的石榴樹下,手裡攥著一把鏽跡斑斑的鋤頭。這把鋤頭跟隨他已經有十多年了,木柄被他的手掌磨得光滑發亮,呈現出一種溫潤的暗紅色,上麵還殘留著他手掌的溫度和歲月的痕跡。隻是鐵頭部分佈滿了鐵鏽,像一塊生了病的骨頭,坑坑窪窪的,失去了往日的鋒芒。

他拿起一塊粗布,使勁地在鋤頭的鐵頭上打磨著,「沙沙」的摩擦聲在寂靜的院子裡格外清晰。粗布上很快就沾滿了鐵鏽,變成了暗紅色。他時不時地停下來,用手指摸一摸鋤頭的刃口,感受著打磨的進度,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對目前的效果不太滿意。

「當家的,有人找!」院門外傳來老伴王氏的聲音,帶著幾分好奇和疑惑。她剛把晾曬的衣物收進屋裡,就看到兩個穿著官服的人站在門口,心裡不由得有些緊張。

張三牛直起腰,拍了拍褲子上的土,腰間那條用了多年的舊布帶鬆了些,他順手緊了緊。這幾年關中地區收成不好,要麼旱要麼澇,家裡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的腰也因為常年彎腰勞作,彎得越來越厲害了,每次直起身子都要發出「咯吱」的聲響,像是在訴說著歲月的艱辛。

他慢慢走到門口,隻見兩個穿著青色差役服的人站在那裡。為首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差役,臉上帶著幾分嚴肅,手裡捧著一個紅色的帖子;另一個差役年紀稍輕,提著一個小布包,布包上還係著紅色的繩子,看著十分喜慶,與這簡陋的農家小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您是張三牛老丈吧?」為首的差役問道,聲音洪亮,帶著官差特有的威嚴,震得張三牛的耳朵嗡嗡作響。

張三牛點點頭,心裡有些忐忑,像揣了隻兔子,七上八下的。他一輩子都是個普通老農,麵朝黃土背朝天,從沒和官差打過交道,不知道這兩位上門有什麼事。「是我,官爺找我有事?」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幾分拘謹,雙手不自覺地在衣角上擦了擦。

「我們是司農寺的,奉李大人之命,給您送請帖來的。」差役說著,將手裡的紅帖遞了過來,又指了指旁邊的布包,「這是李大人讓給您帶的兩斤新收的胡椒。」

「胡椒?」張三牛愣了一下,眼睛瞬間瞪得大大的,嘴巴也微微張開,露出了驚訝的神色。胡椒在大唐可是稀罕物,價比黃金,尋常百姓彆說吃了,見都難得一見。去年村裡鬨饑荒,地裡的莊稼顆粒無收,大家隻能靠挖野菜、啃樹皮度日,是李大人推廣種植胡椒,才讓大家有了活路,保住了性命。

他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嘗到胡椒味的那種新奇和滿足。那是去年冬天,李大人派人送來一些胡椒,讓村裡每戶人家嘗嘗。王氏用那點胡椒燉了一鍋野菜粥,原本寡淡無味的粥頓時變得香氣四溢,辛辣中帶著獨特的香氣,讓全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那味道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張三牛顫抖著雙手接過請帖和布包,布包入手沉甸甸的,還能聞到裡麵散發出來的淡淡胡椒香,那香氣鑽進鼻孔,讓他精神一振。請帖是用上好的紅紙做的,紙張厚實光滑,上麵用毛筆寫著工整的字跡,筆力遒勁,一看就是有學問的人寫的,邀請他三日後卯時到城外試驗田觀看試犁。

差役又交代了幾句關於試犁的時間和地點,便轉身離開了。張三牛捧著請帖和胡椒,站在門口愣了半天,像被釘在了地上,腦子裡一片空白。晨風吹過,帶著一絲涼意,他纔回過神來。

王氏走過來,好奇地問:「當家的,這是啥呀?看你傻愣愣的。」她的眼睛一直盯著那個布包,猜測著裡麵是什麼好東西。

「是李大人的請帖,讓我去看試犁。」張三牛喃喃地說,聲音裡帶著幾分茫然。他開啟布包,裡麵是兩小包胡椒,用油紙仔細地包著,油紙的邊緣還細心地折了起來,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王氏眼睛一亮,忍不住讚歎:「我的天,真是胡椒!這麼多,夠咱們吃好幾年了!李大人真是太客氣了。」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小包胡椒,放在鼻子前聞了聞,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張三牛卻沒那麼高興,他拿著請帖,眉頭緊鎖,臉上露出了猶豫的神色。他想起了上次的事,心裡就像壓了塊石頭,沉甸甸的。那是幾個月前,李大人讓他試用新改良的犁,說是能省力不少。他當時心裡也很高興,覺得李大人是真心為百姓著想。可沒想到,那犁剛用了不到半天,犁轅就斷了,不僅耽誤了耕作,還讓他心裡很過意不去,總覺得是自己沒用好,辜負了李大人的信任。

「咋了?不高興?」王氏看出了他的心思,收起笑容,關切地問道。

張三牛歎了口氣,走到院子裡的石凳上坐下。這石凳是他年輕時親手鑿的,上麵已經被磨得光滑圓潤,帶著歲月的痕跡。他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請帖的邊緣,紅紙的邊緣有些粗糙,硌得他的手指有些發癢。「我在想,上次那犁轅斷了,這次李大人又搞出新犁,要是再斷了,豈不是讓李大人難堪?我一個老農,也幫不上啥忙,去了也是添亂。」

王氏端來一碗水,放在他麵前的石桌上,碗是粗瓷的,上麵還有一個小小的豁口。她柔聲勸道:「當家的,你可不能這麼想。李大人種胡椒救了咱村的饑荒,這份恩情咱不能忘。他請你去看試犁,是瞧得起你,覺得你懂農活,知道什麼樣的犁好用。再說了,真要是新犁不行,你去了還能勸勸他改回來,總比讓他盲目推廣要好,到時候受苦的還是咱們老百姓。」

張三牛聽著老伴的話,心裡稍微鬆動了些。他想起李大人的好,想起去年饑荒時,李大人親自到村裡指導種植胡椒。那時候李大人穿著一身粗布衣服,和大家一起在地裡乾活,不怕臟不怕累,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叫苦。晚上就住在村裡的破廟裡,和大家同吃同住,那種親民和務實,讓他打心眼裡佩服。

「可我還是怕……」張三牛的聲音裡帶著幾分擔憂,他抬起頭,看著王氏,眼神裡充滿了猶豫,「要是試犁出了岔子,李大人臉上無光,說不定還會怪罪我,覺得是我這老農不會用新東西。」

「李大人不是那種人。」王氏肯定地說,她拿起請帖,仔細看了看上麵的字跡,「你忘了?上次犁轅斷了,李大人不僅沒怪你,還親自上門道歉,說自己考慮不周,讓你受委屈了。他還送了咱們兩鬥糧食,說是補償。這樣的好官,咱可不能寒了他的心。」

張三牛沉默了,他知道老伴說得對。李大人是個辦實事的好官,一心為了百姓,為了大唐的農業。自己作為受益的老農,確實應該去支援一下。可是,心裡的那點顧慮還是像小蟲子一樣,時不時地爬出來撓一撓,讓他難以下定決心。

他拿起請帖,又看了看那兩斤珍貴的胡椒,心裡暗暗做了決定。不管怎麼樣,都要去看看,就算幫不上忙,也能給李大人捧個人場。要是新犁真的好用,那對百姓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能少受很多罪;要是還有問題,自己也能如實反映,幫李大人改進,也算是儘了一份力。

「行,我去。」張三牛站起身,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他把胡椒小心翼翼地收進櫃子裡,那是家裡唯一的一個木櫃,還是他結婚時做的,上麵的漆已經掉了不少,但依舊很結實。他打算留著過年的時候,給孩子們做頓好吃的,讓他們也嘗嘗這稀罕的胡椒味。請帖則被他鄭重地放在了櫃子上的一個小盒子裡,那盒子裡裝著家裡最珍貴的東西,有孩子們的胎發,還有他年輕時獲得的一塊「勤勞農戶」的木牌。

接下來的兩天,張三牛心裡一直惦記著試犁的事,乾活都有些心不在焉。他在地裡鋤草的時候,總是時不時地停下手裡的活,望著長安城的方向,想象著新犁的樣子。不知道這次李大人又有什麼新花樣,會不會比上次的犁更好用。

他甚至去村裡找了幾個相熟的老農,有隔壁的李四爺,還有村東頭的王老五,和他們說起這事。大家都勸他去看看,說這是好事,說不定能學到新東西,以後種地能更省力。李四爺還說:「三牛啊,你可得好好看看,回來給咱們說道說道,要是真好用,咱們也請李大人給咱們弄一具。」

離試犁還有一天的時候,張三牛特意把自己那身最體麵的衣服找了出來。那是一件半舊的藍色粗布褂子,是去年過年時王氏給他做的,上麵打了兩個小小的補丁,但很乾淨。他把衣服放在盆裡,用皂角仔細地洗了一遍,然後晾在院子裡的繩子上。第二天早上,他又把衣服熨燙了一下,雖然沒有熨鬥,他就用一個裝著熱水的鐵壺代替,小心翼翼地在衣服上反複熨著,直到衣服變得平平整整。

他心裡暗暗想著,到時候一定要仔細看看新犁到底怎麼樣,不能辜負李大人的信任,也不能辜負村裡鄉親們的期望。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