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222章 硬木的選擇
確定了香皂模具的形狀和尺寸後,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選擇合適的材質。李傑知道,模具的材質直接影響香皂的質量和外觀,就像做菜的鍋會影響菜的味道一樣,如果材質不好,可能會導致香皂粘在模具上,脫模困難,就像年糕粘在石板上一樣難弄;或者在香皂表麵留下痕跡,影響美觀,讓人看著不舒服。
他召集了皂坊的王管事、幾個經驗豐富的工匠,還有司農寺裡對木材有研究的小吏,小吏姓劉,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科舉出身,對植物草木頗有研究。大家圍坐在司農寺的一間屋子裡,桌上放著李傑畫的模具圖紙,氣氛熱烈而嚴肅。
「大人,以前做糕點模子,有用木頭的,也有用陶土的,還有用銅的,咱們用哪種啊?」一個老工匠問道,他姓趙,頭發已經花白,臉上布滿了皺紋,手裡拿著一把刻刀,刻刀的木柄被磨得光滑發亮,手指粗糙,布滿了老繭,那是常年與木頭打交道留下的印記。
「陶土模具容易碎,就像雞蛋殼一樣,稍微一碰就裂了,而且透氣性不好,香皂可能不容易脫模,還會吸收香皂裡的水分,影響香皂的質量。」李傑搖了搖頭,否定了陶土材質,語氣十分肯定。「銅模具雖然耐用,像鐵一樣結實,但成本太高了,一塊銅能做好多木頭模具,咱們現在需要大量的模具,用銅的不劃算,會增加香皂的成本,賣貴了老百姓買不起。」
「那用木頭怎麼樣?」王管事提議道,她手裡拿著一塊邊角料木頭,掂量著說,「木頭成本低,容易雕刻,而且輕便,工匠們用著也順手,不像銅那麼沉。」
李傑點了點頭,手指輕輕敲著桌麵:「木頭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不是所有的木頭都合適。咱們需要質地堅硬、紋理細膩、不易變形的木材,這樣模具才能耐用,用個一年半載都壞不了;刻出來的花紋也清晰,不會模糊不清;香皂脫模的時候也不容易粘住,能保持表麵光滑。」
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的說用鬆木,有的說用柏木,還有的說用榆木,各有各的理由。
「鬆木質地太軟,像棉花一樣,容易磨損,用不了幾次模具就被磨壞了,邊角都塌了,做出來的香皂形狀也會變。」李傑否定了鬆木,拿起一塊鬆木塊,用手指輕輕一按,就留下一個淺淺的印子。「柏木雖然有香味,能驅蟲,但紋理不夠細膩,上麵有很多細小的紋路,可能會在香皂上留下痕跡,影響美觀,而且柏木的味道可能會和香皂的香味混在一起,改變香皂的味道。」
他頓了頓,又拿起一塊榆木塊,指著上麵的紋路說:「榆木容易變形,受潮後會膨脹,像發麵一樣,乾燥後又會收縮,這樣模具的尺寸就不準了,做出來的香皂大小不一,而且變形後模具可能會開裂,就不能用了。」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那個對木材有研究的劉姓小吏突然說:「大人,我覺得棗木不錯。棗木質地堅硬,像鐵一樣,用斧頭都不容易劈開,而且紋理細膩,不容易變形,還很耐磨,刻字也清晰,我以前見過用棗木做的算盤珠,用了幾十年都好好的。」
「棗木?」李傑眼睛一亮,像發現了新大陸,他想起以前在農科院的時候,見過用棗木做的實驗工具,確實很耐用,不容易損壞。「你詳細說說,棗木還有哪些優點?」
劉小吏清了清嗓子,顯得有些激動,他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棗木是一種硬木,生長緩慢,幾十年才能長成材,所以木質緻密,質地堅硬,密度大,放在水裡都會沉下去。它的紋理很細,像蠶絲一樣,幾乎看不到大的紋路,這樣模具內壁就能打磨得很光滑,香皂脫模的時候就不會粘住,能保持香皂表麵的光滑。」
「而且,棗木不容易受潮變形,即使經常接觸水汽,比如模具用完後清洗,它也能保持形狀穩定,使用壽命長。另外,棗木的顏色是淺棕色,帶著淡淡的光澤,看起來很雅緻,用來做模具也很合適,不會因為顏色太深而影響香皂的外觀。」劉小吏一口氣說完,臉上帶著期待的神情,希望自己的提議能被採納。
李傑聽完,滿意地點了點頭,手指在桌上輕輕敲擊著:「好,就用棗木!劉小吏說得很有道理,棗木的這些特性正好符合我們對模具材質的要求。」
他立刻讓人去城裡最大的傢俱坊打聽,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棗木材料。傢俱坊是城裡有名的老字號,專門製作各種高檔傢俱,用料講究,肯定會有棗木。沒過多久,去打聽的人回來了,說傢俱坊有一些棗木的下腳料,都是做傢俱剩下的,質地不錯,但數量不多,需要自己去挑選。
「太好了,我們現在就去。」李傑說道,帶著王管事、趙工匠和劉小吏直奔傢俱坊。
傢俱坊裡堆滿了各種木材,有鬆木、柏木、紅木、楠木等,散發著淡淡的木頭清香。院子裡還有不少已經做好的傢俱半成品,有雕花木床、八仙桌、太師椅等,上麵的雕刻精美絕倫,讓人歎為觀止。坊主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姓周,臉上堆滿了笑容,像個彌勒佛,看到李傑一行人,連忙迎了上來,拱手道:「李大人,什麼風把您吹來了?稀客啊,快裡麵請。」
「周坊主不用客氣,我們來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棗木下腳料,想用來做模具。」李傑開門見山地說,沒有多餘的寒暄。
「有,有,您來得巧,前幾天剛做了一套棗木傢俱,剩下了不少下腳料,都在那邊呢。」周坊主說著,帶著他們來到院子的一個角落,那裡堆著不少棗木的下腳料,有長有短,有粗有細,上麵還帶著新鮮的鋸痕。
李傑蹲下身,拿起一塊棗木,用手指敲了敲,發出清脆的「咚咚」聲,像敲在石頭上一樣,說明質地堅硬。他又仔細看了看木材的紋理,用指甲輕輕颳了刮,紋理確實很細膩,沒有大的紋路,木材的斷麵也很光滑。他還聞了聞,沒有什麼異味,隻有淡淡的木頭清香。
「不錯,這棗木質地很好。」李傑點點頭,然後對跟著來的趙工匠說,「趙師傅,你們挑選的時候,要注意選沒有結疤的,結疤的地方木質不均勻,而且表麵不平整,脫模時會粘住皂體,還會在香皂上留下印記。還要看看有沒有裂紋,有裂紋的不能用,容易損壞,而且皂基可能會從裂紋裡漏出來。另外,木材的濕度也很重要,不能太濕,不然容易變形,要選乾燥的,用手摸上去感覺沉甸甸的,沒有潮濕感。」
趙工匠連連點頭,他做了一輩子木工,對木材很瞭解,知道李傑說的都是內行話。他和其他工匠一起,開始認真挑選。他們一塊塊地檢查,敲一敲,聽聲音判斷質地;看一看,觀察紋理和有無結疤裂紋;摸一摸,感受濕度和光滑度,遇到有結疤、裂紋或者濕度大的,就放到一邊,像在沙裡淘金一樣仔細。
一個在傢俱坊工作的老木匠也在旁邊幫忙,他頭發花白,背有點駝,手裡拿著一把尺子,時不時地量一量木材的尺寸。他看著李傑畫的模具圖紙,上麵標注的尺寸精確到分,還有各種細節要求,忍不住嘀咕道:「以前做糕點模子,沒見過要求這麼嚴的。差不多就行唄,哪用得著這麼精細,反正都是裝東西的。」
李傑聽到了他的嘀咕,笑著走過去,解釋道:「老木匠,這您就不懂了。這香皂模具和糕點模子不一樣,糕點是用來吃的,外形稍微差點影響不大;但香皂是用來清潔的,表麵必須光滑,不能有瑕疵,不然會刮傷麵板,影響使用體驗。而且尺寸精確,才能保證每塊香皂的大小一致,既不浪費原料,又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讓大家覺得物有所值。隻有這樣,咱們的香皂才能做得更好,更受歡迎,您說是不是?」
老木匠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雖然還是覺得要求太嚴,但看到李傑說得這麼認真,條理清晰,也不敢再馬虎,挑選的時候更加仔細了,時不時地還用尺子量一量,生怕選錯了。
經過一個下午的挑選,太陽都快落山了,他們終於選出了足夠的棗木下腳料,堆在一起像一小堆小山。
這些棗木下腳料長短不一,最長的有三尺多,最短的也有一尺左右,粗的能有碗口那麼粗,細的也有拳頭大小,每一塊都經過了仔細的篩選,沒有結疤,沒有裂紋,摸上去乾燥堅硬,帶著棗木特有的溫潤感。
「周坊主,這些下腳料多少錢?」李傑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塵問道。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的身上,給他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暈,讓他看起來格外沉穩。
周坊主搓了搓手,笑著說:「李大人,您能看上這些下腳料是我的榮幸,還談什麼錢啊,您直接拉走就行。」他知道李傑是司農寺的官員,能和他攀上關係,對傢俱坊隻有好處沒有壞處,這點下腳料根本不值一提。
李傑卻搖了搖頭,認真地說:「那可不行,一碼歸一碼,該多少錢就多少錢,不能讓你吃虧。」他讓人取來銀子,按照市場價付了錢,周坊主推辭不過,隻好收下,心裡對李傑更加敬佩了,覺得他為官清廉,不貪小便宜。
「那就謝謝周坊主了。」李傑拱手道,然後讓人把挑選好的棗木下腳料裝上馬車。工匠們小心翼翼地把棗木搬到馬車上,生怕碰壞了,裝了滿滿兩車才裝完。
「大人,咱們回去吧。」王管事說道,她看著滿車的棗木,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好,回去。」李傑點了點頭,坐上馬車,朝著司農寺的方向駛去。馬車行駛在石板路上,發出「咯噔咯噔」的聲音,車上的棗木隨著馬車的顛簸輕輕晃動,發出輕微的碰撞聲,像在演奏一首獨特的樂曲。
回到司農寺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天空,像一個銀色的圓盤,掛在深藍色的天幕上。星星也一顆顆地鑽了出來,眨著眼睛,好奇地看著人間。李傑讓人把棗木下腳料卸在院子裡,堆放在一個乾燥通風的角落裡,還讓人蓋上了一塊粗布,防止晚上受潮。
「明天一早,就讓工匠們開始製作模具。」李傑對王管事說道,「讓趙師傅負責,一定要按照圖紙上的要求來做,不能有絲毫馬虎。」
「是,大人,我明天一早就去安排。」王管事恭敬地應道。
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司農寺的院子裡就響起了鋸木頭和刨木頭的聲音。趙工匠帶著幾個徒弟,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了。他們首先將棗木按照需要的尺寸進行切割,鋸子在棗木上「吱呀吱呀」地響著,木屑像雪花一樣紛紛揚揚地落下來,空氣中彌漫著棗木的清香。
趙工匠拿起一塊棗木,用尺子量了量,然後在上麵畫上記號,對一個年輕的徒弟說:「你看,這塊木頭要鋸成兩尺長,一寸寬,一寸厚的木條,用來做方形模具的邊框,一定要鋸直了,不能歪歪扭扭的。」
年輕的徒弟點點頭,拿起鋸子,小心翼翼地按照記號鋸了起來。他的動作有些生疏,鋸子在手裡不太聽話,鋸出來的木條有些歪,趙工匠看了,搖了搖頭,接過鋸子,親自示範:「鋸木頭的時候,要穩住手,眼睛要盯著記號,用力要均勻,這樣才能鋸直。」他一邊說一邊鋸,動作熟練流暢,不一會兒就鋸出了一根筆直的木條,切口平整光滑。
年輕的徒弟看得目瞪口呆,連忙學著趙工匠的樣子練習起來。
切割好的木條還要進行刨光,趙工匠拿著刨子,在木條上來回滑動,刨子「沙沙」地響著,薄薄的木片像絲帶一樣捲了起來,露出了棗木細膩的紋理。不一會兒,原本粗糙的木條就變得光滑平整,摸上去像嬰兒的麵板一樣細膩。
接下來就是製作模具的主體了。趙工匠按照圖紙上的形狀,在棗木上畫出方形、圓形和長條形的輪廓,然後用刻刀一點點地雕刻。他的手指靈活地握著刻刀,刻刀在棗木上飛舞,木屑不斷落下。雕刻方形模具時,他格外注意棱角的處理,要讓每個角都是直角,線條筆直;雕刻圓形模具時,他則用圓規畫出準確的圓形,然後沿著圓形一點點地刻,保證模具的圓潤;雕刻長條形模具時,他注重線條的流暢,讓模具看起來美觀大方。
雕刻是最費功夫的一步,趙工匠和他的徒弟們一絲不苟地工作著,連午飯都是在院子裡吃的,簡單地扒了幾口飯,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太陽從東邊升到西邊,又慢慢落下,月亮再次升起,他們還在忙碌著,院子裡的燈火亮了起來,照亮了他們專注的臉龐。
經過三天三夜的努力,第一批模具終於製作完成了。趙工匠把做好的模具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有方形的、圓形的、長條形的,每一個都製作精美,尺寸精確,內壁光滑細膩,沒有絲毫毛刺。
「大人,您看,模具做好了。」趙工匠把李傑請來,臉上帶著疲憊但自豪的笑容。
李傑走到桌子前,拿起一個方形模具,仔細檢查起來。他用尺子量了量尺寸,邊長正好兩寸,厚五分,分毫不差。他又摸了摸內壁,光滑得像鏡子一樣,沒有任何瑕疵。他還把模具翻過來,看了看底部,平整光滑,沒有變形。
「好,做得好!」李傑滿意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趙師傅,辛苦你們了,這些模具做得非常好,完全符合要求。」
「能為大人做事,是小人的榮幸,不辛苦。」趙工匠連忙說道。
李傑又拿起一個圓形模具和一個長條形模具,檢查了一遍,都非常滿意。「現在,咱們就用這些模具來做香皂試試。」他讓人把皂坊的工匠叫來,準備進行試做。
皂坊的工匠們聽說模具做好了,都興奮地圍了過來。他們按照平時的步驟,熬製好皂基,然後小心翼翼地將皂基倒入模具中。皂基在模具中慢慢冷卻,表麵漸漸變得光滑平整。
等皂基完全凝固後,工匠們輕輕地將模具開啟,一塊形狀整齊、表麵光滑的香皂就出來了。方形的香皂方方正正,像一塊小小的金磚;圓形的香皂圓潤可愛,像一個小小的月亮;長條形的香皂線條流暢,像一塊精緻的玉石。
「太漂亮了!」王管事忍不住讚歎道,她拿起一塊方形香皂,放在鼻子前聞了聞,香氣依舊濃鬱,「用這樣的模具做出來的香皂,比以前好看多了,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其他工匠也紛紛拿起香皂,仔細端詳著,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李傑看著這些整齊美觀的香皂,心裡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模具的成功製作,是香皂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標誌著香皂從粗糙的手工製品向精緻的商品邁進了一大步。
就在這時,司農寺的小吏匆匆跑來,對李傑說:「大人,東宮的人又來了,說想看看咱們新做的香皂。」
李傑的眉頭微微一皺,他知道,李承乾一直對香皂很感興趣,肯定是聽說了香皂有了新變化,所以又派人來了。「讓他們進來吧。」李傑說道,他倒要看看,李承乾這次又想乾什麼。
不一會兒,東宮的內侍就跟著小吏走了進來,他還是上次來的那個三角眼的內侍,看到桌子上擺放整齊的香皂,眼睛立刻亮了起來,拿起一塊方形香皂,仔細端詳著,嘴裡嘖嘖稱讚:「哎呀,這香皂做得可真好看,比以前強多了。李大人,這香皂賣多少錢一塊啊?東宮想多買一些。」
李傑淡淡地說:「這些香皂剛剛試做成功,還沒有定價,而且數量有限,暫時不對外出售。等正式生產後,會通知大家的。」
三角眼內侍的臉色微微一變,但也不敢發作,隻好訕訕地說:「那好吧,等李大人這邊定價了,一定要通知東宮一聲啊。」
「會的。」李傑不冷不熱地說道。
三角眼內侍又看了看那些模具,眼裡閃過一絲貪婪,但最終還是沒敢說什麼,悻悻地離開了。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王管事擔心地說:「大人,東宮這麼關注咱們的香皂,會不會有什麼麻煩啊?」
李傑笑了笑,自信地說:「不用擔心,隻要咱們的香皂做得好,有足夠的實力,就不怕他們搞什麼小動作。而且,這也說明咱們的香皂有價值,值得他們關注。」
他看著那些整齊美觀的香皂,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香皂做好,讓它成為大唐的一張名片,不僅能為自己帶來財富和地位,還能改善大唐百姓的生活,讓他們用上乾淨衛生的香皂。
夜色越來越深,司農寺的院子裡漸漸安靜下來,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蟲鳴。李傑站在窗前,看著天上的明月,心裡充滿了希望。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困難和挑戰等著他,但他有信心,有能力,去克服這些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