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93章 火油的殘留
晨霧像層薄紗籠罩著禁苑,焦糊的氣味在濕潤的空氣裡發酵,變得愈發刺鼻。李傑蹲在臨時棚的竹架旁,指尖捏著一片熏得發黑的胡椒葉,葉片邊緣捲曲如炭,卻仍能摸到葉脈堅韌的輪廓。他身旁的地麵上,一灘黑褐色的油漬正隨著晨光蒸發,在石板上留下圈醜陋的印記,像塊無法癒合的傷疤。
「大人,這油腥氣真衝。」老張佝僂著腰,用根竹棍撥弄著油漬邊緣的灰燼。竹棍挑起的瞬間,一縷淡青色的煙嫋嫋升起,帶著種奇異的甜香,與胡椒的辛辣味糾纏在一起,「昨夜滅火時就覺得怪,尋常火油燒完是焦苦味,這個卻帶甜。」
李傑沒接話,從懷中掏出個小巧的琉璃瓶,用銀勺舀起一點油渣裝進去。瓶身折射的陽光裡,能清晰看到油渣裡混著的細小晶體——那是鬆香遇熱後的凝結物。在農科院做燃燒實驗時,他曾用氣相色譜儀分析過這種成分,東宮特製火油裡的鬆香純度高達七成,是軍械監專供的配方,尋常市麵上根本見不到。
一陣整齊的腳步聲碾過晨霧,玄甲衛的甲冑在微光中泛著冷硬的光澤。尉遲恭走在最前,腰間的佩刀懸在護心鏡前,每一步都讓甲片發出「錯錯」的脆響,像是在敲擊著禁苑沉寂的土地。他停在火場邊緣,目光掃過坍塌的竹架,眉頭瞬間擰成了疙瘩。
「李大人,一夜未眠吧。」尉遲恭的聲音裡帶著不易察覺的疲憊,他靴底碾過地上的竹炭,黑色的粉末從指縫漏下,「昨夜的動靜,半個長安城都聽見了。」
李傑站起身,左臂的繃帶被動作牽扯,傳來一陣刺痛。今早換藥時,小王特意在草藥膏裡摻了些蜂蜜,說是能讓傷口好得快些,此刻卻被灼痛蓋過了甜膩。「將軍來得正好,」他側身指向那灘油漬,「這東西,將軍或許認得。」
尉遲恭俯身撿起一塊焦黑的竹片,指尖撚起上麵的油渣。當那縷熟悉的甜香鑽進鼻腔時,他的指節猛地收緊,竹片應聲碎裂:「東宮的特製火油。」碎竹片從他掌心滑落,在地上濺起細小的火星,「裡麵摻了上好的鬆香,燃起來能把青銅鼎都燒紅。」
身後的玄甲衛們臉色驟變。東宮的火油由軍械監直接調撥,每月消耗都登記在案,除了太子的翊衛營,任何人私藏都是死罪。去年京兆尹查抄私販軍械的窩點時,就曾繳獲過同款火油,當時主犯直接被判處腰斬,此刻這東西出現在禁苑,無異於在眾人麵前豎起了東宮的旗幟。
「將軍再看這裡。」李傑引著尉遲恭走向西側的承重柱。焦黑的柱身上,幾道深可見骨的砍痕斜斜劃過,最寬的地方能塞進兩指,邊緣還掛著未燃儘的木屑,在微風中輕輕顫動。「昨夜火勢剛起時,他們就想砍斷這根柱子。」
尉遲恭抽出腰間的橫刀,刀身映著他沉如水的臉色。他將刀刃貼在砍痕上,寬度竟分毫不差:「是東宮翊衛用的製式橫刀。」這種刀比尋常佩刀寬出半寸,刀刃淬過特殊的藥水,劈砍硬物時能減少崩口,「這群狗東西,是想連棚帶苗一起掀了。」
「還有這個。」負責外圍搜查的獄卒小跑過來,手裡捧著塊灰布,裡麵裹著三枚黃銅腰牌。腰牌上「東宮翊衛」四個字被泥土糊了大半,卻仍能看清邊緣的雲紋裝飾,「在西北角的草叢裡找到的,離密道出口不到十步遠。」
尉遲恭拿起一枚腰牌,用刀背颳去上麵的泥垢。背麵的編號「丙字廿三號」清晰浮現,他眉頭皺得更緊——這是去年冬天新補入東宮的侍衛編製,上個月他覈查軍備時,還見過這份名冊。「是李承乾的貼身翊衛。」他將腰牌扔回布包,金屬碰撞的脆響裡帶著怒意,「連身份牌都能丟,一群廢物!」
李傑的目光落在被綁在石柱上的死士身上。那人低垂著頭,散亂的頭發遮住了臉,唯有肩膀微微起伏,證明還活著。他手腕上的麻繩勒得極緊,深深嵌進皮肉,卻不見掙紮的痕跡,像尊失去靈魂的泥塑。當腰牌被提起時,死士的喉結輕輕滾動了一下,卻依舊沒抬頭。
「繼續搜。」尉遲恭的聲音打破沉寂,玄甲衛們立刻散開,鐵靴踏過灰燼的聲響在禁苑裡回蕩。有人爬上殘存的竹架,有人跪在地上檢查泥土,連防火溝裡的積水都用陶罐舀起來仔細檢視。
半個時辰後,一名侍衛在東側防火溝裡發出驚呼。他手裡舉著個燒焦的羊皮囊,囊口的繩結擰成奇特的樣式,即便被火燒得焦黑,仍能看出是東宮特有的「死扣」——這種結法需要專用的解繩器才能開啟,尋常人根本解不開。
「裝火油的容器。」尉遲恭接過羊皮囊,指腹摩挲著上麵模糊的印記。雖然被火焰吞噬了大半,但邊角處仍能辨認出「翊衛」二字的火漆印,那是軍械庫特有的標記。他將羊皮囊遞給身後的侍衛,「用錦盒收好,彆碰壞了印記。」
日頭漸漸升高,晨霧散去,火場的狼藉愈發清晰。玄甲衛們將找到的證物一一擺在空地上:沾著鬆香的油渣、刻著編號的腰牌、帶切口的麻布碎片、燒焦的羊皮囊,還有從死士身上搜出的半塊胡餅——餅餡裡的羯羊肉碎屑,是東宮膳房特有的做法。
「這些東西擺在一起,就是鐵證。」李傑蹲下身,用樹枝將證物圍成一圈。陽光透過樹枝的縫隙落在上麵,給每件物品都鍍上了層金邊,卻掩不住它們身上的戾氣,「從截水到下毒,再到縱火,步步都衝著胡椒苗來。」
尉遲恭的拳頭捏得咯咯作響,護心鏡上的虎頭吞口被他捶得微微凹陷。「太子是瘋了嗎?」他的怒吼驚飛了樹上的麻雀,鳥雀撲棱棱的翅膀聲裡,帶著壓抑不住的怒火,「為了些草木,竟敢動用軍械庫的火油,他眼裡還有沒有陛下!」
李傑站起身,望著臨時棚裡倖存的胡椒藤。那些青果上的煙灰被晨露洗淨,露出翡翠般的底色,頂端的紅暈在陽光下愈發鮮亮。他伸手輕輕觸碰一顆紅透的果子,指尖傳來圓潤的觸感,帶著生命的溫熱:「不是為了草木,是為了這些草木背後的東西。」
尉遲恭猛地轉頭,目光銳利如刀。他突然明白過來,李承乾忌憚的從來不是胡椒苗,而是李傑帶來的技術,是這些技術可能帶來的改變。從貞觀犁到香皂,再到即將成熟的胡椒,每一樣都在動搖著舊有的格局,而東宮,顯然是最害怕改變的那一方。
「這些證物……」尉遲恭的話頓住了,目光落在那堆物品上,突然意識到它們的分量。鬆香火油、翊衛腰牌、特製羊皮囊,每一樣都能將東宮釘在謀逆的柱子上,「需要立刻呈給陛下。」
「將軍覺得,此刻呈上去合適嗎?」李傑的聲音很輕,卻像塊石頭投進尉遲恭的心湖。他指向那些倖存的胡椒藤,「還有四天就是驗收的日子,若是此時驚動陛下,難保太子不會狗急跳牆,做出更出格的事。」
尉遲恭的怒氣稍歇,眉頭卻皺得更緊。他知道李傑說得對,李承乾連縱火都敢做,難保不會在最後關頭鋌而走險。這些胡椒苗是陛下的心結,若是在驗收前出了差錯,誰都擔待不起。
「那依李大人之見?」尉遲恭的語氣緩和了些,帶著詢問的意味。
「先將證物封存,派心腹看守。」李傑指向被綁在石柱上的死士,「此人是活口,等驗收結束,再連同這些證物一起呈給陛下,那時人證物證俱在,任憑太子如何狡辯都沒用。」他頓了頓,補充道,「這四天,需得加倍警戒。」
尉遲恭沉默片刻,點了點頭。「就依李大人的意思。」他朝侍衛揮了揮手,「將證物分類裝箱,貼上封條,由親兵日夜看守。死士單獨關押,派兩個人盯著,彆讓他尋了短見。」
玄甲衛們立刻行動起來,錦盒裡的羊皮囊、陶罐裡的油渣、布包裡的腰牌,都被小心翼翼地收進特製的木箱。陽光照在銅鎖上,反射出刺眼的光,彷彿在給這些證物蓋上無形的印章。
被綁在石柱上的死士依舊低著頭,彷彿對周遭的一切都漠不關心。但李傑注意到,當「驗收結束」四個字響起時,他的手指微微蜷縮了一下,指甲深深掐進了掌心。
「李大人的手臂,需得好好照料。」尉遲恭的目光落在李傑滲血的繃帶上,語氣裡帶著歉意,「是屬下防衛不周,讓大人受了傷。」他從懷中掏出個小瓷瓶,「這是太醫院特製的燒傷膏,比尋常草藥管用,大人試試。」
李傑接過瓷瓶,入手微涼。「將軍不必自責。」他將瓷瓶塞進懷裡,「能找到這些證物,已是幸事。」他望向長安城的方向,宮牆在日頭下泛著金輝,「有些賬,早晚要算,不急在這一時。」
尉遲恭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點了點頭。他知道,這些證物就像埋在東宮腳下的炸藥,隻需等到驗收結束的那一刻,就能點燃引線,將所有的陰謀炸得粉碎。
日頭升到半空,禁苑裡的溫度漸漸升高。倖存的胡椒藤在陽光下舒展著葉片,彷彿在積蓄力量,準備迎接最後的成熟。玄甲衛們在火場周圍拉起了警戒線,明黃色的警戒旗在風中飄揚,像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尉遲恭沒有離開,他親自帶著侍衛在火場周圍巡邏,目光銳利如鷹,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每一塊焦黑的竹片,每一縷殘留的香氣,都在訴說著昨夜的瘋狂,也預示著未來幾天的風雨。
李傑蹲在母本藤前,看著那半寸長的新芽。嫩芽頂端的嫩黃在陽光下愈發鮮亮,像顆跳動的火星。他知道,這株藤和那些證物一樣,都在等待著一個時刻——一個能證明自己價值,也能揭開所有陰謀的時刻。
禁苑的風漸漸熱了起來,吹動著臨時棚的麻布,發出「嘩啦啦」的聲響。被綁在石柱上的死士依舊低著頭,但仔細看去,能發現他裸露的脖頸上,青筋正在微微跳動,像在壓抑著什麼。而遠處的東宮方向,一座沉寂的宮殿正在日頭下沉默,沒人知道那裡正醞釀著怎樣的風暴。
證物被一一裝箱,貼上了尉遲恭的私印。錦盒裡的羊皮囊、陶罐裡的油渣、布包裡的腰牌,都在等待著被呈到李世民麵前的那一刻。而此刻,它們安靜地躺在禁苑的角落,像一群沉默的證人,守護著即將到來的真相。
尉遲恭站在火場中央,望著那些倖存的胡椒藤,又看看地上的證物箱,突然明白了李傑的用意。這些草木不僅是農作物,更是撬動大唐格局的支點,而眼前的證物,則是壓垮東宮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握緊了腰間的佩刀,心裡隻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都要守住這最後的希望,等到驗收那天,讓所有的陰謀都暴露在陽光下。
日頭漸漸西斜,禁苑的影子被拉得很長。李傑和尉遲恭依舊守在火場旁,目光不時望向東宮的方向,空氣中彌漫著焦糊與辛辣混合的氣味,像一場未完的較量,在寂靜中積蓄著力量,等待著最終的爆發。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