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97章 催熟的妙招
禁苑的晨光帶著露水的濕氣,像層薄薄的輕紗,透過臨時棚的麻布縫隙,在胡椒藤上織出斑駁的光網。李傑蹲在水培槽邊,指尖輕輕劃過營養液的水麵,激起一圈圈細密的漣漪,漣漪散去後,能清晰看到水底那些發白的根須——火災後的應激反應讓根係吸收能力下降了三成。係統麵板在眼前幽幽亮起,【胡椒成熟度78】的字樣像根細針,刺得他眼睛發緊。距離李世民定下的驗收日隻剩三天,按這進度,至少還得五天才能全紅,可他已經沒有五天的時間了。
「大人,您看這些果子。」老張捧著個竹籃蹲過來,籃底鋪著的麻布上,散落著十幾顆昨夜掉落的青果,表皮皺巴巴的,像被揉過的紙團,顯然是受了火災驚嚇,果蒂處還凝著褐色的汁液痂,「再這麼掉下去,怕是連十斤都湊不齊。」他粗糙的手指撫過一顆稍微飽滿些的青果,指腹的老繭蹭得果皮沙沙響,眼裡滿是心疼。
李傑沒說話,目光緩緩掃過棚內。最粗壯的那株母本藤上,倖存的果實像串綠色的珠子掛在焦黑的枝條上,大部分還是青綠色,隻有頂端零星幾顆泛著淺紅,像害羞的姑娘怯生生地探著頭,在晨光裡怯怯地閃著微光。他深吸一口氣,開啟係統商城,虛擬光屏在眼前展開,滾動的「植物催熟方案」頁麵上,密密麻麻的引數讓人眼花繚亂,最終停留在「乙烯催熟法」的條目上——這是穿越前農科院果蔬研究所常用的技術,利用成熟果實釋放的乙烯氣體加速作物成熟,安全且高效,尤其適合漿果類作物。
「小王,去膳房要二十斤熟透的蘋果。」李傑突然起身,左臂的繃帶不小心蹭過藤葉,帶起一陣辛辣的清香,混雜著草木灰的氣息,「要那種紅透了的,越軟越好,帶斑點的也沒關係,隻要夠熟。」
小王愣了愣,手裡的竹籃差點脫手:「蘋果?大人,現在可不是吃蘋果的時節啊。」他撓了撓頭,一臉難色,「庫房裡剩下的都是上個月從關內道運來的儲存貨,大多都皺皮了,怕是……」
「去要。」李傑的語氣不容置疑,眼神卻緩和了些,「就說是禁苑急用,陛下三日後要驗收,關乎胡椒培育的成敗。」他知道這個時節的蘋果金貴,尋常人家隻有節慶才捨得吃,可眼下為了胡椒,必須破例。
半個時辰後,小王抱著個藤筐氣喘籲籲地跑回來,筐沿的柳條都被壓彎了。「大人,幸不辱命!」他抹了把臉上的汗,掀開筐上的麻布,裡麵的蘋果個個紅得發紫,表皮帶著儲存後的微皺,像老太太臉上的皺紋,卻散發著濃鬱的果香,甜得能膩死人,「膳房管事說,這是給貴妃娘娘備著的,聽說您要用,特意勻出來的。」
李傑點點頭,讓人將蘋果分成十幾份,用透氣的麻紙仔細包好,每份三到四個,分彆掛在胡椒藤的枝椏間,距離果實不過尺許。麻紙的纖維縫隙裡,蘋果的甜香絲絲縷縷地滲出來,與胡椒的辛辣味交織在一起,在棚內形成一種奇異的氣息。
「這……把蘋果掛這兒乾啥?」老張蹲在竹梯旁,仰頭看著蘋果與青果在晨光裡相映成趣,像幅奇怪的畫,「難不成給胡椒當伴兒?還是說,這果子也跟人似的,得有個伴才肯長?」他年輕時種過桃樹,知道有些果樹需要授粉樹,可胡椒這玩意兒,他實在想不通跟蘋果能有啥關係。
「蘋果會幫忙催熟。」李傑正調整著一串蘋果的位置,確保每個角落都能聞到果香,他側過頭解釋道,「它們熟了之後會放出一種氣,能讓胡椒快點紅。」他沒法解釋乙烯的化學原理,隻能用最樸素的語言描述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
老張將信將疑地湊近聞了聞,蘋果的甜香混著胡椒的辛辣,像打翻了香料鋪,形成一種奇異的味道。「真能行?」他還是不太信,「老農用灶煙催過柿子,用溫水泡過梨子,沒聽說過蘋果還能催胡椒的。」他伸手想摸摸蘋果,又怕碰壞了,手在半空停了停,又縮了回去。
「試試就知道了。」李傑轉身走向水培槽,那裡纔是催熟的關鍵。他從懷裡掏出個油布包,開啟後是幾張泛黃的紙,上麵是係統兌換的「磷鉀肥配方」,用毛筆字寫著精確到錢的配比——草木灰3斤、骨粉1斤、腐熟的豆餅2斤,兌水稀釋至二十斤,直接澆灌根部,能促進果實糖分積累和著色。
獄卒們立刻行動起來。草木灰是現成的,昨夜火場的灰燼還堆在棚角,用細篩一篩就能用;骨粉得去膳房找,小王跑斷了腿,才從廚娘那裡討來半袋剔下來的豬骨頭渣,連夜在石臼裡搗了兩個時辰,磨成細細的粉末,白花花的像麵粉;豆餅則是從馬廄的飼料裡勻出來的,帶著淡淡的豆香,已經用溫水泡了大半天,發軟發脹。
當老張將調配好的營養液倒進長柄木勺,緩緩注入水培槽時,原本清澈的液體瞬間變成了淺褐色,泛起細小的泡沫,像杯加了料的茶水。李傑用特製的木勺攪拌著,看著骨粉的顆粒慢慢溶解,心裡默默計算著濃度——濃度太高會燒根,太低又起不到作用,必須精準控製在5的臨界值,這是他在農科院做了上百次實驗得出的資料。
「從今天起,每天換兩次營養液。」他給老張和小王分工,拿出個巴掌大的琉璃片,這是用係統積分兌換的ph試紙,遇酸變紅,遇堿變藍,邊緣還刻著細小的刻度,「寅時一次,申時一次,每次換之前都要先測ph值,必須保持在65左右,高了低了都不行。」這比大唐現有的用草木灰或醋調節酸堿的土辦法精準百倍。
接下來的三天,禁苑成了長安城最奇特的地方。臨時棚裡掛滿紅蘋果,像掛了串紅燈籠,水培槽每天冒著褐色的泡沫,咕嘟咕嘟地像在熬粥。李傑帶著眾人像伺候嬰兒般照料著胡椒藤:清晨天剛矇矇亮,就用軟布蘸著溫水擦掉葉片上的露水,怕寒氣傷了果;正午日頭最烈時,挪動麻布調整光照,確保透光率在70;傍晚則用竹筒測量棚內溫度,燒炭盆或開窗通風,確保始終維持在最適宜的25c,連夜間都輪班守著,生怕溫度驟降。
第二天午後,奇跡開始發生。最靠近蘋果的那串青果,蒂部突然泛起了明顯的紅暈,像少女羞怯的胭脂,一點點往果身蔓延。李傑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顆,用銀刀輕輕切開,果肉的紋理間帶著細密的紅點,像撒了把紅砂糖,辛辣味也比之前濃鬱了數倍,直衝鼻腔。係統麵板上的數字跳動起來,【成熟度89】的字樣讓他鬆了口氣。
「真紅了!真紅了!」老張捧著那顆切開的胡椒果,激動得手都在抖,皺紋裡的泥灰被淚水衝開,留下兩道清晰的白痕,「大人,您這法子太神了!比灶煙管用十倍!您看這紅的,多鮮亮!」他把果子湊到小王眼前,恨不得塞他嘴裡。
到了第三天清晨,整個臨時棚都被紅色淹沒了。倖存的胡椒果全部紅透,像一串串紅寶石綴在焦黑的藤條上,在晨光裡折射出璀璨的光澤,晃得人睜不開眼。最粗的那株母本藤上,一串長達尺許的紅果垂下來,沉甸甸的壓彎了枝頭,果粒飽滿得彷彿一碰就會裂開,滲出鮮紅的汁液,在陽光下像流動的血。
「開始采摘。」李傑拿出特製的銀剪刀,這是他讓人用西市銀器鋪的邊角料打造的,小巧玲瓏,刃口鋒利,不易氧化,能避免金屬汙染影響果實品質,「記住,要連果梗一起剪,動作輕,不能碰傷果皮,掉在地上的就算完好也不能要。」
采摘比想象中更費功夫。老張和小王戴著細麻布手套,跪在特製的矮竹梯上,身子懸在半空,一顆一顆地剪,一籃一籃地裝。銀剪刀碰到果梗的「哢嚓」聲此起彼伏,像串細碎的音符在棚內回蕩,與兩人壓抑的呼吸聲交織在一起。李傑則坐在鋪著麻布的木凳上,負責篩選,將那些稍有破損或不夠紅的果實挑出來,單獨放在一個竹籃裡——這些雖然不能用來展示,卻能做深加工,一點都不能浪費。
當最後一顆紅果被放進籃筐時,日頭已經升到了半空,陽光透過麻布,在地上投下晃動的光斑。老張小心翼翼地捧著秤桿,秤砣的繩子在他手裡繞了三圈,聲音因為激動而發顫:「整整十五斤!大人,不多不少,十五斤!」秤桿平平穩穩地挑著,籃筐的繩子勒得他手心發紅,印出深深的痕,他卻渾然不覺,隻是咧著嘴笑,露出缺了顆門牙的牙床。
李傑看著堆在麻布上的紅果,像座小小的紅寶石山,在陽光下閃著誘人的光。十五斤,在現代或許不值一提,可在這個胡椒價比黃金的時代,足夠讓長安城的富商們打破頭,甚至能換來半座宅院。他拿起一顆放在鼻尖輕嗅,濃鬱的辛辣味直衝腦門,帶著陽光和蘋果的混合香氣——這是獨屬於大唐土地的味道,是他三個月心血的結晶。
「這十五斤,比黃金還金貴。」他將果實分成兩份,用不同的竹籃裝好,籃底都墊著柔軟的麻布,「這籃最大最紅的,留著給陛下驗收展示;剩下的,我們做深加工。」
話音剛落,係統麵板突然彈出耀眼的金光,【恭喜宿主完成胡椒培育任務,獎勵「貞觀犁核心引數」】的字樣閃爍不停。虛擬光屏上,一副詳細的犁具圖紙緩緩展開,曲轅的角度精確標注著「17度」,這是經過無數次實驗得出的最優角度,能減少30的牽引力;犁壁的弧度精確到「32尺」,剛好符合土壤翻轉的力學原理;甚至連犁鏵的厚度都標著「08寸」——這些穿越前經過農機研究所無數次實驗優化的核心資料,是改良傳統農具的關鍵,能讓耕作效率提升至少三倍。
李傑的手指在光屏上輕輕劃過,感受著那些數字帶來的悸動。胡椒隻是開始,貞觀犁纔是真正能改變大唐根基的利器,能讓更多的荒地變成良田,讓百姓不再挨餓。他將圖紙上的每個細節都牢牢記在心裡,抬頭望向長安城的方向,那裡的宮殿在陽光下泛著金輝,像在等待著新的變革,等待著屬於他的時代開啟。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