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 第96章 太子的 「閉門思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96章 太子的 「閉門思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早朝的鐘聲在長安城上空悠揚回蕩,穿透了清晨的薄霧,傳遍了皇宮的每個角落。滿朝文武齊聚太極殿,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探究與凝重。昨夜甘露殿的動靜不小,不少人看到尉遲恭深夜入宮,又看到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臉色凝重地出來,都猜到是東宮縱火的案子有了新的進展,隻是不知道這進展會帶來怎樣的風暴。

「陛下駕到——」太監尖細的嗓音劃破了大殿的寂靜,李世民緩步走上龍椅,臉色平靜得看不出任何情緒,彷彿昨夜的暴怒從未發生過。隻是禦案上擺著的不是往常的奏摺,而是那三枚東宮腰牌和裝著火油樣本的黑陶瓶,在晨光裡散發著無聲的壓力,讓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尉遲恭。」李世民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大殿,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臣在!」尉遲恭從武將佇列中出列,手持那份供詞和勘驗記錄,高聲宣讀起來。從火油的成分分析到死士的詳細招供,從接頭的地點城隍廟到暗號「胡椒紅了」,再到參與縱火的具體人數和分工,樁樁件件都清晰地指向東宮,聽得滿朝文武心驚肉跳,不少人臉上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逆子!簡直是逆子!」戶部尚書當場氣得渾身發抖,從文官佇列中快步出列,躬身奏道:「太子殿下如此行事,罔顧國法,不顧社稷安危,為一己之私竟行縱火之事,懇請陛下嚴懲,以正國法!」

「懇請陛下嚴懲!」十幾位禦史大夫同時出列,聲震朝堂。這些人早就對李承乾平日裡的跋扈行為不滿,此刻有了確鑿的鐵證,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紛紛請求陛下依法處置。

長孫無忌站在原地,眉頭緊鎖,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朝服上的玉帶。他心裡清楚,這些大臣看似是在維護國法,實則各有心思。嚴懲太子,受益最大的無疑是魏王李泰。可李泰心機深沉,野心勃勃,若真讓他取而代之成為儲君,未必是大唐之福啊。

李世民沉默地看著群臣,目光緩緩掃過一張張或憤怒、或算計、或擔憂的臉,殿內鴉雀無聲,隻能聽到眾人的呼吸聲。他突然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千鈞之力:「參與縱火的死士,全部處死,曝屍城門三日,以儆效尤。」

殿內一片寂靜,這處罰在意料之中,畢竟死士是直接動手之人,罪有應得。

「東宮翊衛營統領,玩忽職守,縱容下屬為非作歹,形同同謀,杖打五十,流放三千裡,永世不得回京。」

這個處罰依舊是應有之義,甚至可以說有些偏輕了,畢竟作為統領,對下屬的行為難辭其咎。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緊緊盯著龍椅上的李世民,等待著關於太子李承乾的處置。這纔是今天早朝的關鍵,也是決定大唐未來走向的重要判決。

李世民的手指在禦案上輕輕敲擊著,「篤、篤、篤」的聲音在寂靜的大殿裡格外清晰,像是敲在每個人的心上。「太子李承乾,」他緩緩開口,每個字都像是經過深思熟慮,帶著一種沉重的決斷,「行事失當,有負儲君之責,有負朕的期望,著令閉門思過半年,期間不得參與任何朝政,東宮屬官全部更換,由朕親自選派。」

「嘩——」朝堂瞬間炸開了鍋,滿朝文武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陛下!」剛才那位戶部尚書急得滿臉通紅,再次出列奏道:「太子乃是縱火主謀,豈能隻處以閉門思過?如此處置,何以服眾?何以正國法綱紀?懇請陛下三思啊!」

「陛下三思啊!」更多的大臣出列勸諫,連素來穩重的房玄齡都皺起了眉頭,顯然也覺得這處罰太過輕微,不足以平民憤,更不足以警示後人。

李世民卻擺了擺手,語氣不容置疑:「朕意已決。退朝。」他站起身,沒有再看任何人,徑直走向後殿,龍袍的下擺掃過禦案,帶起一陣風,吹得那三枚黃銅腰牌輕輕晃動,發出細微的碰撞聲,像是在無聲地抗議。

滿朝文武麵麵相覷,誰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縱容儲君犯下如此大錯,卻僅僅是閉門思過半年——陛下這是怎麼了?是還念著父子情分,捨不得嚴懲?還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不得不做出這樣的妥協?

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很快飛出太極宮,傳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茶館裡的說書先生立刻改了話本,將東宮縱火案說得繪聲繪色,從火油的奇特來曆說到死士的勇猛,隻是說到結局時,都忍不住搖著頭感慨:「太子爺這命,是真硬啊,犯下這等事都能安然無恙。」

禁苑的臨時棚裡,陽光透過稀疏的麻布灑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李傑正帶著老張給即將成熟的胡椒果套紙袋,這些紙袋是用堅韌的桑皮紙做的,上麵刷過一層薄薄的桐油,既能防止鳥雀啄食,又能透光透氣,不影響果實的最後成熟。他動作輕柔地將紙袋套在最紅的那串果子上,用細麻繩小心翼翼地係好,指尖觸到果皮傳來的溫熱感,像握著一顆小小的太陽,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大人,您聽說了嗎?」老張的聲音裡滿是不可思議,手裡的紙袋差點掉在地上,他放下手裡的活計,湊到李傑身邊,壓低聲音道:「宮裡傳來訊息,太子爺就罰了個閉門思過半年!那些動手的死士全被砍了頭,連東宮的翊衛統領都被流放三千裡,永世不得回京,就他跟沒事人一樣!」

李傑頭也沒抬,繼續給下一串果子套袋,語氣平淡:「意料之中。」

「意料之中?」老張急了,手裡的竹梯都晃了晃,他瞪大了眼睛,一臉不解地看著李傑,「這都能忍?放火燒朝廷的試驗田,還想謀害大人您,就關半年禁閉?那以後誰還敢為朝廷做事啊!這也太不公平了!」他越說越氣,額頭上的青筋都跳了起來,粗布褂子後背也被汗水濕透了一大片。

小王也湊了過來,臉上帶著憤憤不平的神色:「是啊大人,我剛才聽巡邏的禁衛說,朝堂上好多大人都勸諫陛下,可陛下就是不聽。這太子也太金貴了吧?犯了這麼大的錯都沒事。」

李傑終於停下手裡的活,直起身望向皇宮的方向。太極殿的琉璃瓦在陽光下泛著璀璨的金光,像一個巨大而複雜的漩渦,吞噬著無數人的命運與野心。「皇家的事,從來都不止是簡單的對錯,更多的是權衡。」他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冷靜,彷彿早已看透了這深宮之中的彎彎繞繞,「陛下有十四個兒子,李承乾是嫡長子,這身份本身就意味著太多。廢了他,立誰?是野心勃勃的魏王李泰,還是懦弱膽小的晉王李治?牽一發而動全身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奪嫡之爭,動搖國本。」

老張撓了撓頭,臉上依舊是困惑不解的神情:「可就算這樣,也不能就這麼算了啊?太子都敢縱火了,這次不治他的罪,下次指不定還會乾出什麼更出格的事來。」

「沒算。」李傑搖了搖頭,伸手指了指那些已經套好紙袋的果子,「你看這些胡椒,被大火燒過,被濃煙熏過,卻還能頑強地結果。但你仔細看,它們的枝乾上,是不是還留著被燒傷的痕跡?」

老張湊近了些,果然看到藤蔓的表皮上有一道道焦黑的印記,像癒合後的傷疤。

「李承乾也是一樣。」李傑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像一把能穿透表象的刀,「經此一役,東宮的屬官全被換成了陛下的人,他的心腹死的死、流的流,元氣大傷。沒有三年五載,根本彆想恢複過來。這半年的閉門思過,看似是輕罰,實則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全長安的人都盯著他,他稍有異動,就會引火燒身。短時間內,他翻不了天。」

小王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忍不住問道:「那……太子會不會記恨大人您,等他緩過來了,找機會報複您啊?」

「會。」李傑毫不避諱這個問題,語氣平靜得像是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他重新低下頭,繼續給胡椒果套袋,動作依舊輕柔,「但至少這半年,他動不了我。而且,等他緩過來的時候,我未必還在原地等著他。」

係統麵板在他眼前一閃而過,【權力博弈值】已經悄然漲到了420點,而李承乾的【儲君威信度】則暴跌到了30點,後麵還跟著一個向下的箭頭。李傑知道,這隻是開始。胡椒的事一了,他就打算將改良的曲轅犁圖紙呈上去。那東西不像胡椒這樣需要漫長的培育時間,隻要有鐵匠鋪,就能立刻批量打造,一旦在全國推廣開來,能讓大唐的糧食產量提高三成——那纔是真正能夯實他在大唐地位的東西,是任何人都無法輕易撼動的根基。

「快看,那不是魏大人嗎?」小王突然指向禁苑門口,語氣裡帶著幾分驚訝。

李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魏征拄著柺杖,在小吏的攙扶下慢慢走來。老臣的臉色依舊不太好,咳嗽聲老遠就能聽見,但那雙眼睛卻異常明亮,透著一股不屈的精神。他走到臨時棚前,目光掃過那些套著紙袋的胡椒果,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欣慰的光芒。

「李大人,恭喜了。」魏征的聲音沙啞得厲害,卻帶著真誠的笑意,「胡椒能活下來,是大唐之幸啊。」

「魏大人過獎了。」李傑連忙迎上去,微微躬身行禮,「大人身體不適,怎麼還親自跑一趟?有什麼事,派人傳個話就行了。」

「不來看看,不放心啊。」魏征又劇烈地咳了幾聲,用手帕捂著嘴,好一會兒才緩過來,他從袖中掏出一個小巧的布包,遞給李傑,「這是太醫院新製的燒傷膏,對皮肉傷最有效,你胳膊上的傷還沒好利索,得好好照料,莫要留下病根。」

李傑接過布包,入手溫熱,能感覺到裡麵藥膏的細膩。他知道,魏征這不僅僅是在示好,更是在提醒他——陛下雖然放過了太子,但心裡是清楚是非曲直的,對他這個受害者,還是記在心上的。這份情誼,無聲卻厚重。

「多謝大人關心。」李傑鄭重地將布包收好,「臣定會好生照料。」

魏征望著皇宮的方向,突然長長地歎了口氣,語氣裡帶著幾分無奈:「陛下有陛下的難處啊。」他沒明說是什麼難處,但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廢儲之事,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大唐剛經曆過玄武門之變,若是再因為儲君之位引發動蕩,後果不堪設想,那是李世民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

「臣明白。」李傑的目光落在最紅的那串果子上,紙袋下隱隱透出瑪瑙般的光澤,那是成熟的顏色,「隻要能讓胡椒順利推廣,讓大唐的百姓受益,其他的事,都不重要。」

魏征深深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眼神裡帶著幾分讚許:「你能這麼想,最好。」他轉身準備離開,又像是想起了什麼,停下腳步,「驗收那天,老臣會親自過來。有些話,得在陛下麵前說清楚。」

李傑知道他指的是什麼——不僅是胡椒的價值,還有東宮縱火案背後隱藏的隱患,以及對太子的處置是否得當。這位老臣,就算病得下不了床,心裡也依舊記掛著大唐的安危和法度的公正,這份風骨,令人敬佩。

送走魏征後,老張終於忍不住又問:「大人,魏大人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啊?他要在陛下麵前說什麼?」

「沒什麼特彆的意思。」李傑將最後一個紙袋套好,拍了拍手,拍掉手上的灰塵,「準備準備吧,三天後,讓陛下好好看看咱們的成果。」

陽光透過臨時棚的麻布,在地上投下斑駁陸離的光影,像一幅流動的畫。套著紙袋的胡椒果安靜地掛在枝頭,像一個個等待揭曉的秘密,孕育著豐收的希望。李傑知道,李世民的妥協不是結束,隻是另一種形式的開始。李承乾雖然暫時蟄伏,但以他偏執狠辣的性格,絕不會善罷甘休,將來必定還會有風波。而他自己,也不會僅僅滿足於種出胡椒——貞觀犁、香皂、火藥……那些能改變大唐命運的技術,正等著他一步步解鎖,一步步呈現在這個時代。

禁苑外傳來巡邏兵換崗的聲音,整齊的腳步聲裡,帶著一種新的秩序感。東宮的陰影雖然還未完全散去,但至少在這片土地上,希望的種子已經深深紮根,正借著風的力量,悄悄蔓延生長。

三天後的驗收,將是這場博弈的第一個終點,也是新的。李傑望著那些飽滿的果實,心裡清楚,無論前路有多少風雨,他都必須堅定地走下去——不僅為了自己在這個時代立足,也為了那些在火中倖存的胡椒藤,為了這個他漸漸生出歸屬感的大唐,為了讓這個時代變得更好。

午後的風穿過棚屋,吹得紙袋輕輕晃動,發出「沙沙」的聲響,像一首無聲的歌謠,唱著堅韌,也唱著希望。而長安城的深處,太極殿的禦案上,那三枚東宮腰牌依舊靜靜躺著,在陽光下反射著冰冷的光,彷彿在無聲地提醒著那位帝王,妥協隻是權宜之計,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而他,必須在父子親情與江山社稷之間,找到一個最難的平衡點。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