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狼煙北平開始 第38章 廠起贛南,路通西南
民國二十二年(1933
年)八月初二,南京後勤師營地的操場上,運輸護衛團正進行最後的裝車檢查。37
章承諾轉交蘇區的
30
箱藥品、20
支漢陽造已碼放整齊,車廂裡還額外塞進了
10
套槍械維修工具
——
周明遠站在車頭前,給帶隊的小張最後叮囑:“到了贛南先協助建廠,機床安裝必須親自盯著,北平兵工廠的‘無套筒改良’技術得教給當地工人,這能讓漢陽造成本再降
15%。”
小張剛應聲跳上駕駛樓,楊立華就帶著蘇區聯絡員匆匆趕來,手裡揮舞著一份電報:“明遠,贛南那邊來電,村民自發平整出了廠房地基,還組織了
50
人的運輸隊,就等機床和工人到位!不過湖南境內的山路太陡,普通卡車怕是難通行。”
周明遠眉頭微蹙,37
章規劃的內陸運輸線果然遇到了難題。他立刻讓人取來地圖,指尖劃過贛南至南京的路線:“讓佟毓婉從上海調
10
輛美式道奇卡車,這種車底盤高,能應付山路。再通知機械維修團,派
2
名技工隨車同行,沿途檢修車輛
——
這條線必須打通,往後沿海被封,這就是咱們的生命線。”
話音剛落,王參謀捧著一份急件跑來:“團長,軍政部急電!29
軍在喜峰口與日軍激戰,急需穿甲彈支援,讓咱們一週內送
500
發過去!”
周明遠心中一緊,37
章剛啟動穿甲彈試產,如今突然要量產
500
發,壓力陡增。他立刻接通上海的電話,佟毓婉的聲音帶著金屬撞擊的回響從聽筒傳來:“明遠,鎢砂昨天剛到港,工程師連夜調整配方,加了鎢砂的彈頭穿透力比預期還強,已經試產
100
發了!就是生產線剛擴到
800
發的產能,工人得兩班倒才能趕出來。”
“必須趕!”
周明遠語氣堅定,“讓商會協調上海五金行,調
20
名熟練鉗工過來支援,加班費按三倍算。另外,37
章調的探照燈派上用場了嗎?醫護團的夜間轉運考覈過了嗎?”
“早過了!”
佟毓婉的笑聲混著機床嗡鳴傳來,“探照燈一到,醫護團連夜補考,現在全團都能在黑暗中十分鐘完成重傷員轉運。對了,法國洋行又送了
300
頂帳篷,說是宋子文的稅警總團訂多了,便宜轉給咱們
——
這帳篷防水性比之前的還好。”
掛了電話,周明遠剛要安排穿甲彈運輸,白秀珠從北平發來的電報又送到了案頭。電文裡說,西山兵工廠新招的工人已能獨立生產槍管,每月產能提升至
450
支,隻是日軍在山海關的巡邏更頻繁了,鎢砂運輸得繞更遠的路。“讓礦工護衛隊配備新產的漢陽造,再給他們加配
10
挺捷克式輕機槍,”
周明遠對通訊兵下令,“告訴白秀珠,天津港的貨輪改走青島卸貨,避開日軍巡邏艇的重點區域。”
八月初八,贛南的山坳裡響起了鞭炮聲。小張帶著機床抵達時,隻見數十名村民正用木杠撬動石塊平整地麵,廠房地基旁已搭起了臨時工棚。蘇區工程師握著小張的手感慨:“你們送來的不僅是機床,更是底氣!這礦的鎢砂純度能到
65%,比北平的還高,以後炮彈不愁原料了。”
當天下午,上海的穿甲彈生產線也傳來捷報。佟毓婉在電話裡聲音沙啞卻振奮:“500
發穿甲彈全造好了!工程師測試過,能打穿日軍的輕型裝甲車,比英國進口的還厲害!我已經安排商會運輸隊,跟後勤師的護衛團彙合,明天一早就出發去喜峰口。”
周明遠剛鬆了口氣,湖南方向突然傳來急電:運輸隊在衡山附近遭遇土匪襲擊,雖然護衛團擊退了土匪,但有
3
輛卡車爆了胎,急需輪胎補給。“讓機械維修團立刻空運
10
個輪胎過去,”
他當機立斷,“再通知楊立華,讓蘇區運輸隊在沿途險要路段設崗,咱們出武器,他們出人,聯手保護運輸線。”
這場意外的襲擊,反倒加速了內陸運輸線的完善。三天後,楊立華帶來了好訊息:“蘇區和沿途村民達成了聯防協議,每十裡設一個哨卡,村民幫咱們守路,咱們給他們提供藥品和糧食。昨天第一批鎢砂已經通過這條線運到南京,比走海路快了整整兩天!”
八月十五中秋,月光灑滿南京後勤師營地。周明遠看著桌上的三份報告:小張發來的贛南兵工廠開工照、佟毓婉的穿甲彈送達喜峰口的捷報、楊立華的內陸運輸線聯防地圖,心中滿是欣慰。這時係統提示音突然響起:【檢測到宿主完成贛南建廠、穿甲彈實戰交付、內陸運輸線貫通,銜接
“三線聯勤”
劇情,觸發
“後勤基石”
成就,獲得
“物資流轉”
永久
buff(運輸效率提升
70%);同步解鎖
“滇緬公路前期規劃圖”,為後續國際通道佈局鋪路。當前係統等級:5
級(2500\\/
軍功值)】
軍政部的嘉獎令也在當晚送到,上麵用紅筆批註:“後勤師三線聯動,解前線燃眉之急,實為全麵抗戰之楷模!”
周明遠摩挲著嘉獎令,提筆在筆記本上續寫
37
章的規劃:“八月小結:贛南廠起,穿甲彈顯威,西南路通。九月重點:擴大穿甲彈產能,推進滇緬路規劃,北平兵工廠量產刺刀。”
窗外傳來士兵們的歡笑聲,他們正分享著佟毓婉從上海送來的月餅。周明遠知道,37
章播下的三線聯勤種子,如今已在贛南的土地上紮根、在西南的山路延伸,而隨著紅顏力量的愈發凝聚,他離全麵抗戰的戰場,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