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狼煙北平開始 第39章 昆城初遇,紅顏新至
民國二十二年(1933
年)九月初三,昆明巫家壩機場的跑道上塵土飛揚。周明遠剛走下軍用運輸機,就被迎麵而來的熱浪包裹
——
軍政部任命他為
“滇緬公路籌備專員”,兼領後勤師擴編後的
“西南戰區補給司令”
職,此次赴昆正是為落實
38
章定下的滇緬路規劃,這也是他從後勤起家後,首次以軍政主官身份主導戰略級工程。
“周司令,軍政部駐滇辦事處已備好了車輛!”
副官剛要引路,不遠處突然傳來爭執聲。周明遠轉頭望去,隻見幾名憲兵正攔住一輛滿載汽修工具的卡車,車旁站著位剪著齊耳短發的女子,穿卡其布工裝,袖口挽起露出小臂的薄繭,正據理力爭:“這些工具是南洋華僑捐的,要送到滇西籌備處,你們憑什麼扣車?”
“我是南僑總會駐滇聯絡員白雪晴,”
女子見他看來,主動上前遞過證件,目光清亮如滇池水,“聽聞祖國要修滇緬路,家父發動檳城華僑捐了這批工具,沒想到卡在機場。”
她的口音帶著南洋腔調,卻字字鏗鏘,讓周明遠想起
38
章解鎖的滇緬路規劃裡提到的
“南僑支援”——
這正是他急需的力量。
“誤會,是軍政部的銜接出了差錯。”
周明遠立刻讓憲兵放行,指著卡車笑道,“這批工具來得太及時了,滇西的工棚剛搭好,正缺汽修裝置。我正要去籌備處,不如同行?”
白雪晴眼中一亮,爽快應下。車上她拿出份名冊:“家父已聯絡了兩百多名南洋機工,都是會開車修機器的好手,下個月就到昆明。隻是他們的食宿和裝備……”
“我來安排!”
周明遠接過名冊,指尖劃過
“檳城白雪嬌”
的名字(注:白雪晴為白雪嬌堂姐,呼應真實南僑機工曆史),“後勤師在昆明有補給站,食宿全包,再配發兩百套工裝和維修手冊
——
你們是滇緬路的筋骨,絕不能受委屈。”
車至籌備處門口,剛下車就撞見一位穿月白旗袍的女子正與衛兵周旋,手裡捧著卷圖紙,旗袍下擺沾著泥點,卻難掩優雅氣質:“我是外交部護照科的安若虹,受俞署長所托送兵工圖紙,耽誤了前線補給誰負責?”
周明遠心中一動
——
俞大維正是兵工署長,38
章提到的穿甲彈生產需兵工署技術核準。他上前解圍,安若虹卻先認出了他:“您就是周明遠司令?喜峰口的穿甲彈打得漂亮,我在南京就聽聞您的名聲了。”
她遞過圖紙,指尖不經意間劃過他的袖口,留下極淡的墨水印,“這是改良型迫擊炮圖紙,能配合你們的穿甲彈使用。”
進了籌備處,周明遠剛展開滇緬路規劃圖,就見安若虹指著滇西怒江段:“這裡山高穀深,普通炸藥炸不開岩層,我在蘇聯考察時見過硝銨炸藥配方,或許能改良咱們的工程炸藥。”
她隨手在圖紙旁寫下配方比例,字跡娟秀卻透著專業,讓周明遠暗自驚歎
——
這女子絕非普通文職,倒像個深藏不露的技術專家(實則為潛伏的紅色特工,呼應安娥等隱蔽戰線女性曆史)。
傍晚時分,滇軍將領沈鴻烈的女兒沈若雁突然到訪,一身戎裝,腰間佩著勃朗寧手槍,進門就將一份報告拍在桌上:“周司令,你們後勤師的卡車壓壞了滇西的民路,村民堵了運輸隊!”
她眉眼淩厲,帶著軍人的颯爽,卻在看到桌上的南僑工具清單時,語氣緩和了些,“這些南洋工具……
我爹正愁滇西工兵缺家夥。”
“沈小姐來得正好,”
周明遠早有準備,拿出聯防協議副本,“我打算沿用贛南模式,讓後勤師出藥品糧食,滇軍派工兵協助修路,村民參與護路
——
既解決民怨,又能加快工期。”
他頓了頓,補充道,“剛到的穿甲彈,也能撥三十發給滇軍守怒江防線。”
沈若雁挑眉打量他,突然笑了:“早聽說周司令會算計,果然名不虛傳。我這就回去勸我爹,明天帶工兵連來彙合!”
她轉身離去時,手槍套上的流蘇輕輕擺動,給這劍拔弩張的會麵添了絲靈動。
當晚,周明遠在燈下整理資料,桌上攤著三份檔案:白雪晴的南僑機工名冊、安若虹的炸藥配方、沈若雁的滇軍協防意向書。他想起白秀珠的北平兵工進展、佟毓婉的上海產能報告、楊立華的贛南建廠訊息,忽然明白
——
後勤起家的根基已穩,而這些在昆城相遇的紅顏,將是他鋪開全麵抗戰大網的新支點。
正思忖間,係統提示音響起:【檢測到宿主晉升西南補給司令,邂逅南僑代表白雪晴、技術專員安若虹、滇軍聯絡人沈若雁,觸發
“紅顏新聚”
成就,獲得
“多方協同”
永久
buff(南僑支援、滇軍協作、技術改良效率提升
80%);同步解鎖
“滇緬路分段施工方案”,銜接前期規劃。當前係統等級:5
級(5000\\/
軍功值)】
窗外傳來汽車引擎聲,是白雪晴讓人送來的南洋咖啡。周明遠衝泡時,想起白天她談及南洋華僑
“願以血肉鋪公路”
的誓言,又想起安若虹寫下配方時的專注、沈若雁收起鋒芒的瞬間,提筆在筆記本上續寫:“九月小結:晉升赴滇,三遇紅顏,滇緬路籌備啟動。十月重點:迎接南僑機工,試驗改良炸藥,推進怒江段施工。”
咖啡香漫過圖紙上的滇緬路線,周明遠知道,他的戰場早已不止於後勤補給。隨著這些身懷絕技的紅顏陸續加入,屬於他們的全麵抗戰傳奇,即將在西南的群山中拉開新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