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狼煙北平開始 > 第87章 故都新生,香江潮起(1945 年 9 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狼煙北平開始 第87章 故都新生,香江潮起(1945 年 9 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945



9



3

日,巳時,琉璃廠街頭

北平城的空氣裡還飄著未散的鞭炮硝煙味,混合著街邊糖炒栗子的甜香。文三兒扛著剛修好的洋車往景林裱畫鋪走,車把手上掛著兩串冰糖葫蘆

——

是給小馬兒帶的。路過順和茶館時,看見掌櫃的正往門框上貼

“慶祝勝利”

的紅對聯,毛筆字寫得歪歪扭扭,卻透著說不儘的歡喜。

“文三兒!這兒呢!”

祥子從茶館裡探出頭,手裡揮舞著個白麵饅頭,“剛蒸好的,快進來!”

文三兒把洋車停在路邊,掀簾進去,暖烘烘的熱氣裹著茶香撲麵而來。方景林穿著嶄新的深藍色乾部服,正和一個穿軍裝的人說話,見他進來,笑著招手:“快來,給你介紹下,這是徐金戈同誌,以前在軍統做事,現在棄暗投明,跟著我們一起接管北平的治安。”

文三兒愣了愣,這名字他聽方景林提過幾次,據說以前是個厲害的特務。徐金戈站起身,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遞過來一杯熱茶:“早聽說你截裝置、奪國寶的事跡,是條好漢。”

他的手指關節上有層厚厚的繭,想來是常年握槍留下的痕跡。

“徐同誌可幫了大忙了。”

方景林剝開個橘子,“日軍投降後,好多漢奸想跑,都是他帶著人連夜抓捕的,那個陸中庸,就是他親手抓的,昨天已經公開審判槍斃了。”

文三兒心裡一快,想起那個總愛打聽訊息、專寫漢奸文章的小報記者,以前見了日軍就點頭哈腰,如今總算惡有惡報。正說著,趙師傅提著個工具箱走進來,身後跟著個穿粗布衫的青年,竟是白連旗的兒子白振東。

“文大哥!”

白振東臉上帶著靦腆的笑,手裡捧著個布包,“我爹讓我給您送點東西。”

開啟布包,裡麵是個嶄新的牛皮槍套,針腳縫得細密,“我爹說,您上次救了他,這槍套是他連夜趕做的,用上等牛皮,耐磨。”

文三兒接過槍套,心裡暖暖的。他想起白連旗以前總抱著《蘭竹圖》唉聲歎氣,如今聽說北平成立了文物保護所,方景林已經把那幅真品送了過去,白連旗還被請去當顧問,專門鑒定古畫,也算老有所用。

“對了,孫二爺呢?”

文三兒突然想起同和車行的老闆,以前總愛剋扣車夫的工錢,還幫日軍拉過貨。

祥子咬了口饅頭,含糊不清地說:“他啊,日軍投降後就想卷錢跑,被老李揭發了

——

就是上次幫我們弄通行證的偽軍老李,現在人家可是治安隊的積極分子。孫二爺被抓後,把以前剋扣的工錢都吐出來了,判了兩年,也算給大夥兒出了口氣。”

文三兒點點頭,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這些年在北平城打交道的人,有好有壞,如今好人得償所願,壞人受到懲罰,倒也算個圓滿的結局。

1945



9



10

日,申時,景林裱畫鋪

周明遠正對著一張地圖出神,上麵用紅筆圈著香港的位置。文三兒推門進來,看見他眉頭緊鎖,忍不住問:“先生,您在看什麼?”

周明遠抬起頭,把一份電報推到他麵前:“這是南方局發來的,現在國內局勢複雜,國民黨和**正在重慶談判,但摩擦不斷。香港那邊情況特殊,港英當局對國共兩黨采取‘兩麵政策’,而且有很多民主人士和文化人都轉移到了那裡,是個重要的據點。”

文三兒拿起電報,上麵的字跡有些潦草,卻能看清

“急需懂裝置、通人脈的同誌赴港,建立物資轉運渠道”

的字樣。他心裡一動,想起以前聽周明遠說過香港是個港口城市,洋行多,機械裝置也多。

“先生,您是想讓我去香港?”

文三兒試探著問。

周明遠點了點頭,眼神裡帶著期許:“你這幾年跟著我截裝置、護物資,不僅懂機械,還認識不少人脈,不管是偽軍裡的老李,還是洋行的夥計,都能說上話。香港現在需要有人把國外的裝置運進來,支援根據地建設,你去再合適不過了。”

文三兒愣住了,他從來沒想過要離開北平。這裡有他熟悉的衚衕,有祥子、方景林這些朋友,還有順和茶館的熱茶、街頭的冰糖葫蘆。可他轉念一想,抗戰雖然勝利了,但根據地的建設還需要裝置,就像趙師傅說的,有了機床才能造更多的武器,有了抽水機才能更好地種莊稼。

“那……

我什麼時候走?”

文三兒握緊了拳頭,眼裡滿是堅定。

周明遠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下月初有艘英國商船從塘沽出發去香港,方景林已經幫你辦好了通行證,身份是洋行的采購員。我給你寫了幾封信,香港有我們的地下交通站,他們會接應你。”

他從抽屜裡拿出一個鐵盒,“這裡麵是你這幾年的獎金,還有一些機械圖紙,你拿著,到了香港或許能用得上。”

文三兒接過鐵盒,沉甸甸的,心裡也沉甸甸的。他想起第一次見到周明遠時,自己還是個隻會吹牛的混混,如今卻要獨自去一個陌生的城市,肩負起轉運物資的重任。

1945



10



5

日,卯時,塘沽碼頭

天還沒亮,碼頭已經擠滿了人。文三兒穿著一身灰色的中山裝,手裡提著個皮箱,站在人群裡,看著趕來送彆的祥子、方景林和趙師傅。

“文三兒,到了香港記得給我們寫信!”

祥子遞過來一個布包,裡麵是他連夜烙的大餅,“路上吃,彆餓著。”

方景林拍了拍他的肩膀:“香港那邊的交通站暗號是‘蘭竹圖’,接頭人穿黑色西裝,戴金絲眼鏡。到了那邊凡事小心,遇到困難就找交通站。”

趙師傅塞給他一個鐵皮盒:“這裡麵是些常用的工具,修機床、拆電機都能用得上。你在那邊要是遇到懂機械的師傅,也幫我留意著,以後說不定能請他們來根據地幫忙。”

文三兒點點頭,眼眶有些發熱。他想起在北平的這幾年,從拉洋車到截裝置,從吹牛混日子到為根據地做事,是這些人陪著他成長,陪著他蛻變。

“行了,船要開了,我走了!”

文三兒揮了揮手,轉身登上了商船。

船開了,文三兒站在甲板上,看著北平的方向越來越遠,心裡卻沒有迷茫。他開啟周明遠給的鐵盒,裡麵除了錢和圖紙,還有一張照片

——

是順和茶館裡,他和周明遠、祥子、方景林的合影,每個人都笑得很開心。

海風拂過臉頰,帶著鹹濕的味道。文三兒握緊了手裡的鐵盒,眼裡滿是憧憬。他知道,此去香港,前路或許充滿坎坷,但他不會退縮。就像在北平的那些日子一樣,他會用自己的雙手,為根據地轉運更多的裝置,為建設一個更強大的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遠處的天空漸漸亮了起來,太陽從海平麵上升起,灑下金色的光芒。文三兒望著遠方,心裡暗暗發誓:等根據地建設好了,等國家強大了,他一定會回到北平,回到這個他奮鬥過、熱愛過的城市。而現在,他要去香江,開啟一段新的征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