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成為麪點大師 第五章 素三鮮包
-
——晚上七點多,太陽已經下山,落日的餘光漸漸消失,葉子上最後一抹燦金也隨著月亮升起慢慢褪去。
小攤販們也陸陸續續抵達菜市場攤位,有一種和白天不一樣的熱鬨,路邊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賣雞蛋灌餅的胡大姐生意已經開張,剛做完一個送走顧客,她又忍不住打量身邊的生麵孔——一個看起來很年輕的小姑娘,皮膚很白,眼睛圓圓的,臉也圓圓的,很是秀氣可愛。
胡大姐剛把攤位固定不久,就看到她騎了一輛三輪車、戴著一頂白沿遮陽帽。
倒車的技術賊溜,看到她旁邊的空位,調轉車把,一氣嗬成、絲滑無比。
停好車後她就拿出一個招牌掛在車身,招牌上整齊的列著四個大字:江記包子。
三輪車裡放著兩個大大的泡沫保溫箱,旁邊還塞了一個銀色的保溫桶,旁邊豎著白板,上麵用黑色油性筆寫著種類和價錢。
下車後她從車座下掏出一個喇叭,開始了長達五分鐘的調試。
“哢啦哢啦——”,江皖手中的喇叭發出雜音,她皺了皺眉頭,怎麼回事,在家放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到這邊就不出聲音了呢!忍不住用手拍了拍喇叭。
旁邊的胡大姐是個熱心腸,她終於看不下去了,用圍裙擦了擦手,跑到江皖身邊,接著用手指了指喇叭後側的一個位置,“小姑娘,你冇按這個鍵。
”,說著胡大姐順手按了一下。
不得不說,新買的喇叭聲音就是亮,兩人瞬間被一股音浪掃射。
“包子~包子~,好吃的包子~,不好吃不要錢~”。
這個彷彿帶著波浪線的聲音讓胡大姐麵色古怪,欲言又止,“你錄的聲音真有特色哈”。
江皖尷尬一笑,這是張芳芳女士一意孤行,非要給她錄的叫賣聲音。
謝過胡大姐後,江皖把喇叭掛在車頭,聽了一會兒,倒是有點適應這個聲音了,聽久了還挺魔性的。
據她說年輕的時候也是跟爸爸出去擺了幾年小炒攤,當年就靠她的叫賣聲才引來無數顧客呢!張芳芳錄完聲音後揚著頭,非常得意。
江皖轉頭懷疑的看向爸爸,江建國扭頭看電視一句話都不說,江皖隻得“含淚”接受了媽媽這份好意。
叫賣聲似乎有點作用,吸引來幾個顧客,但看到她年輕的臉,心裡有點犯嘀咕,又一看價格,好傢夥。
豆腐粉絲包和素三鮮包一個兩塊五;豬肉三鮮包一個四元。
後麵還跟了一個酸梅湯,也是四元一杯。
這個價格可不便宜啊!很多人過來看了兩眼就走了。
旁邊的胡大姐已經賣出去五六個煎餅果子了,自己這裡空無一人,江皖看到她不停的招待客人,也隻能苦中作樂的安慰自己,這個攤位點客流量挺多。
其實定價格時江皖也有點猶豫,自然明白客人的顧慮,但定這個價格絕不是虛高。
她仔細計算過成本,因為用的都是好食材,都是她親自到市場上用係統精心挑選的,而且她的包子比市麵上的包子大一圈。
如果按照一元一個、兩元一個的價錢叫賣,絕對會虧本。
就算剛開始用較低的價格打開市場,但後麵一定是會漲價的,到時候顧客一定會更不滿意。
所以江皖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定下這個價格。
心裡雖然有主意,但遲遲不開張真是讓人焦慮,她不停在車旁踱步,眼巴巴的看著麵前經過的人們,恨不得下一個顧客的腳步就是走向自己的。
也許是老天爺聽到了她的祈禱,一個牽著一個男孩的老太太走到附近,環繞一圈小攤,似乎看她的攤位比較順眼,直直走到她麵前。
“老闆,你這包子乾淨吧。
”老太太一雙三角眼讓江皖幻視高中老師,她上下打量著眼前的三輪車。
“絕對乾淨,每天都清洗消毒!”,江皖差點嚇的一哆嗦,就差冇指天發誓了。
也許是看出江皖真誠的態度,又或者整齊乾淨的小攤確實看不出什麼不妥,她終於開口:“給我來一個素三鮮包,一個豬肉三鮮包。
”“好嘞,這就給您拿。
”江皖麻利的帶上餐飲專用口罩,一隻手帶上塑膠手套,另一隻手掀開保溫桶上麵蓋的白被,熱氣騰騰的包子整整齊齊的排列在箱子裡。
她拿起夾子,把兩個包子裝進防油紙袋裡,順便問到,“請問需要塑料袋嗎?”。
“不用了,我們直接吃。
”,拿上包子後老太太直接遞給旁邊的男孩。
他應該是餓了,看上去剛放學,身上校服還臟兮兮的,拿起包子就大口咬了起來。
老太太不喜歡用電子支付,慢吞吞的從手挎包裡拿出一遝紙幣,一張一張數著,數了六張一元,又從包裡摸出了一個五元硬幣遞個江皖。
“謝謝惠顧!”江皖笑眯眯的說。
兩人寒暄兩句,老太太正要帶著孫子走。
然後她發現,拽不動。
小男孩手裡的兩個包子已經全部被他吃光,但他還在眼巴巴的看著保溫箱。
似乎還想吃,但又不好意思講,羞澀的待在原地。
張浩鑫今年上三年級了,下午剛上完體育課,跟同學打鬨了一下午,下午奶奶接他放學時已經餓了,但張奶奶不喜歡孫子吃路邊的“垃圾食品”奶奶給他買了自己認為比較健康的包子時,其實他還眼巴巴的看著一家炸雞,但當他不情不願的吃到包子後,香噴噴的炸雞瞬間被他拋到九霄雲外。
這個包子也太好吃了,詞彙量匱乏的他想不出什麼形容詞,隻覺得吃完後還想吃。
他有點不好意思的拽了拽奶奶的衣角,看著江皖好奇的目光:“我冇吃飽,還想吃”小聲的說出了要求。
張浩鑫從小就是乖孩子,想多吃幾個包子,自然要滿足他,張奶奶問他:“浩浩,你還想吃幾個?”“八個!”他扭捏著說出了對小孩而言驚人的數字。
這個數字嚇了張奶奶一跳,但江皖毫不驚奇,前幾天□□期間,自己在家有空就做包子,家裡人一頓能吃五六個,而且到現在都冇吃膩。
看老人有點猶豫,江皖放出大招:“我家包子確實好吃,您回去嚐嚐就知道了。
”,接著拿出一個素三鮮,掰了一般遞給她:“您嚐嚐,不好吃不要錢。
”張淑芬接過遞來的包子,咬了一口。
嗬——果然好吃,其實江皖把包子遞來的時候她已經隱約聞到被麪皮包裹下餡料的香味,放入口中,木耳的脆嫩、胡蘿蔔的香甜、雞蛋和香菇的嫩滑口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仔細的嚼兩下,她發現包子的麪皮在嘴裡迸發出麥香和與舌頭和牙齒接觸時的拉扯感,比市麵上冇有嚼勁的饅頭好吃多了。
品嚐過江皖的包子後,張奶奶毫不猶豫的把三種餡每種都挑了幾個,買了八個,準備回去給家裡人嚐嚐。
放不愛喝這種酸酸甜甜的飲品,但拗不過女朋友,嚐了一口。
立刻被冰涼爽口的味道和細膩柔滑的口感征服,整個味蕾也被啟用。
楊雪豎起大拇指,“小老闆,你的酸梅湯是我喝過的放在一旁連連點頭。
兩人當機立斷又打包了兩杯。
江皖從做出係統祕製酸梅湯後,因為保質期隻有一天,江建國和張芳芳為了喝到酸梅湯,每天主動去清洗材料,眼巴巴的等著江皖做。
江皖把係統給的原料配比及熬製時間都告訴爸爸了,但神奇的是同樣的材料、同樣的鍋、同樣的時間,江建國做出來就是冇有江皖的好喝。
於是江爸爸不得不酸溜溜的承認江皖在廚藝上更有天賦。
兩人付過錢轉身準備回學校,江皖擔心包子涼了後口感不好,在後麵提醒兩人:“包子要趁熱吃啊,放涼了口感就冇那麼好了!”。
楊雪和章放一人拿著一杯酸梅湯,回頭比了個ok的手勢,然後挎著胳膊就走了。
送走兩位顧客冇一會兒,天已經全黑了,晚上八點,道路兩旁的路燈也亮了,兩旁炒菜賣燒烤的攤位也開始支桌子、架爐火。
人們吃過飯也出來散步,街道兩旁愈發熱鬨。
從來這裡開始,江皖已經站了快一個小時了,她實在站不下去,就把踏板上小板凳拿下來,蹲坐在上麵,雙手撐著下巴,百無聊賴的看著路燈下飛舞的小蟲,心裡正憂愁包子賣不出去。
說曹操曹操到。
“叮叮——叮叮——”一陣車鈴聲響起,四五個年輕學生騎著自行車東張西望,遠遠看到江皖的小攤,立刻衝了過來。
”就是這裡,紅色三輪車!“一個男生猛然按下刹車,氣喘籲籲的說。
”冇錯,章放說的就是這個老闆,是一個年輕姑娘。
“另一個染著紅髮的男生很興奮,四個男生團團圍住江皖的小攤,目光炯炯的盯著她。
江皖蹲坐的時間長,腳有點麻,看到四個男生團團圍住,更站不起來了,她嚥了咽口水,一臉忐忑的問”你們有事嗎?“扶著三輪車架,她慢慢站起來,心裡還在犯嘀咕,都現代社會了,難道還有收保護費的?正要發問,他們說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