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從山寨老頭樂,到工業霸主 > 第57章 很好!很有精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山寨老頭樂,到工業霸主 第57章 很好!很有精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本章數據略多,可能會枯燥,不喜歡看此部分,可以直接跳到章尾結論,不影響閱讀……)

平均1kwh電,能達成10k的cltc續航。

放在幾年後的微型純電車,屬於普通路人水平。

但放在當下,卻實實在在的優秀至極。

除了從設計層麵儘量降低風阻之外,還采用了低滾阻輪胎,和底盤純平設計、降低底盤高度來減少能耗。

都需要自己造輪子,從頭設計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

現在這個時期,國內供應鏈針對新能源車製造低滾阻輪胎的不多。

大廠隻有米其林、固特異這兩家在產。

定價是相當高昂。

可不用低滾阻輪胎,整車續航起碼要減少10k。

許易找了一圈,終於才發現與比亞迪合作的佳通國產輪胎廠,為了針對比亞迪e6,開發了一款低滾阻輪胎。

在一番溝通後,對方開模設計了一款14英寸的全新i專用胎。

否則的話,他隻能找相關輪胎廠定製方案,再花錢單獨開發一款低滾阻輪胎了。

……

“許總,目前我們的電池包成本……

按照每度電1800的電芯內部最低采購價來計算。

134度磷酸鐵鋰電池包封裝後成本在24620。”



“除去電池包外,整車的配件衝壓與人工、物料,以及關鍵的電機、高壓線束等……粗計10500。

整車目前的製造成本,是35120。”

一旁,鄭鐵說道。

這還是冇算運輸和額外營銷成本的情況下。

整車製造成本,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三萬五!!

“還不止,目前我們的前期研發費用和投資建廠費用,高達五個億……

按照平攤,每台車均攤兩萬塊的研發成本來算。

也就是說,哪怕定價五萬五,也要差不多賣五萬台車才能賺回研發成本。

不過現在有國家新能源補貼,剛好可以抵消這兩萬塊。”

……

許易點點頭。

“既然這樣,咱們定價四萬二,大家覺得怎麼樣?”

話音落下。

眾人都深吸一口氣。

四萬二毫無疑問是一個很有壓迫力的價格。

因為整車光生產成本就達到三萬五,如果算上運輸、營銷、經銷商分成費用,毛利潤大概在10左右。

所以,市麵上其他的新能源微型車,定價五萬最低起步,不是冇道理。

他們采購的電池並非是內部最低價,找第二梯隊的電池廠大批量采購起碼要2000元/kwh。

車企至少要保證10-20的單車毛利潤,纔算健康。

不過。

許易倒冇那麼蠢。

他問道:“內部降本研發的項目,推進到哪一步了?”

孫鵬飛點點頭:“目前我們使用的是第一代a1電芯,產能較低,所以成本太高,內部a2電芯的研發已經正式開始。

而且進行相當順利,電池負極替代方案,以及電解液與隔膜材料改進都在實驗了,預計可以將電池包總成本降低20。

屆時每度電成本將降低至1440,電池包封裝後總成本降低為19796。”



“另外整車架構和高壓線束等裝配零件,目前隻能說完成度高,精簡度並未做到高效。

所以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降本增效,三個月內預計能精簡15成本。”

“屆時單車毛利潤,預計超過26。”



到這裡。

財務總監梁守拙說話了:

“嗯,如果計入新能源碳積分政策補貼,每賣出一台車預計獲得78分,按年銷五萬台計算,即是39萬碳積分。

碳積分通過協議轉讓出售傳統車企,扣除20傭金,預計可以額外收入12億元左右。”

“如果還加上地方所得稅返還……”

……

許易抬手,示意已經不用再算下去了。

這些成本與回報率,在公司內部早已列過報表。

直接講結論——

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隻需要銷售出五萬台車子。

即可原地回本。

在此基礎上,還有26的單車毛利潤。

這個單車毛利潤,看起來可能還不高,但對於大型工業鏈來說,已經非常誇張。

舉個栗子。

特斯拉和國產理想這種頭部新能源,單車毛利潤,最高也冇有超過25。

再加上碳積分與新能源國家補貼。

這還冇算上後期的售後利潤,以及衍生盈利。

加上隨著產量增大,產線工藝改進還可以提升。

這麼一算就有點恐怖了,因為在補回研發成本後,新能源國補還有足足有單車兩萬。

無疑是新能源造車最好撿錢的時期!!

當然。

大額補貼也會逐漸退坡,還要結合市場競爭來看。

某些車企從研發立項到車子上市,再到退市,甚至也冇賣出五萬台。

說白了——蔡!!

在各種地方資源灌注,國家補貼力度最大的時期,用最貴的價格采購供應鏈零件和電池包,絲毫冇有設計精神與研發思路,造出來車子倒虧錢破產。

兩個字總結就是——菜狗!

偏偏當下新能源造車界,這類“菜狗”還非常多。

從某種層麵來說,還不如學習賈老闆騙完融資跑路來得快。

……

……

經過最終協商。

“星辰i”的上市共分為兩檔配置。

第一檔為續航120公裡的普通款,售價42000。

第二檔為續航180公裡的長續航款,售價48000。

從降本後的電池成本來計算。

高配和入門款的毛利潤,其實是差不多的。

這是一個很罕見的策略。

車漆顏色則分為:黑、白、青果綠、繽紛紫…這四種。

得益於成功的外觀設計,無論那種車漆顏色,都可以給出一個不錯的審美分。

同時。

第一批實車,正式進入預產。

線下的銷售渠道,也同時要鋪開了。

公司內部的規劃,其實和國內傳統主機廠差不多。

首先。

全國各地的省會城市,與直轄市,都要設立一個品牌直營門店。

然後再視銷量分佈,逐步擴展加盟4s店的經銷商,算是傳統分銷和品牌直營的結合。

而這也需要一些時間週期。

冇有哪個初創品牌,是一開始就能把4s店鋪滿大江南北。

其實。

如何讓這款車快速進入大眾視野,纔是最大的問題。

好在這之前,他們憑藉星辰01已經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

……

同一時間。

五菱汽車總部。

“很好!很有精神!!”

“這樣的車子,才稱得上真正的新能源入門車,而不是那些油改電的套補垃圾!!”



薑澤麵露滿意的看著眼前這台新下線的“五菱i

ev”。

嚴格來說是最初版的工程樣車。

裡麵的內飾還冇裝配,包括三電係統,隻是將之前五菱之光ev的預案給移植了過來。

還冇有完成徹底的開發。

受到了全國老頭樂銷量的影響,在經過一番數據調研後。

五菱汽車當即拍板決定,推出一款在城市鄉鎮都適宜的新能源微型車。

本身就有純電平台的技術儲備。

內部開發週期不算長。

續航100k,定價可以打到四萬多!

再憑藉他們五菱這麼多年在大江南北的傳播度。

以及“國民神車”的親和力,那些願意花三萬塊購買老頭樂的人群,閉著眼睛都知道怎麼選了!

……

……

(ps:看到大家有爭議,已修改)

現在售價已從三萬八修改至低配四萬二,高配四萬八。

說一下原本的定價問題。

實際除了國補外,不同地方還會推出幾千塊的省補,或者乾脆是老車置換補貼,價格大致是三萬出頭一點,高配四萬整。

然後是補貼完,三萬三的i到底合不合理這個問題。

其實有上路資質的新車不光包括購買價,還有上牌和保險,這一塊起碼要四千塊成本。

也就是說低配實際落地,最少還是需要到三萬八,高配要四萬五落地,和老頭樂價格拉開了一兩萬。

一兩萬的價格,在幾萬塊這個區間,就已經足夠很多人做出選擇了。

而且地方補貼是有時效性和區域性的。

比如說以主角公司在本地廬州和山棟的地位,購買星辰汽車肯定會有地方新能源補貼。

但是在魔都還有深城這種地方,是不會對小型新能源車進行任何補貼的,他們會更傾向補貼大型新能源車,而不會列入省補貼目錄。

不過想了想。

三萬八這個價格的確是不必要,已整改!!

若有其他的問題,大家也可以提出,絕對不搞故意噁心人那一套!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