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少爺到皇帝 > 第152章 知遇陸夢龍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少爺到皇帝 第152章 知遇陸夢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九天後,求援信,幾經輾轉,終於送達了石柱宣慰司,落在了秦良玉的手中。

這位以忠勇聞名的女帥,展開信箋,目光掃過王致中那幾近乞求的哀懇文字。

觸目驚心的字眼,如同重錘般敲在她的心上。

「張行…」秦良玉低沉的聲音在廳堂內響起,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凝重,「竟已猖獗至此?綿州、達州…這纔多少時日?」

張行在保寧、潼川等地掀起的風浪,她一直有所耳聞,甚至有所戒備。

但她萬萬沒料到,對方的兵鋒會如此迅猛淩厲,綿州、達州,這是扼守川北通往成都平原和川東夔州水陸要道的重鎮啊!

如今雙雙易手,整個四川的北大門和東大門,等於同時向張行洞開!

她快步走到懸掛的四川輿圖前,目光銳利地掃過夔州(重慶奉節)和成都兩個關鍵節點。

夔州,三峽門戶,湖廣入川咽喉!此地若失,張行勢力便可順江而下,威脅湖廣,王致中在信中苦苦哀求駐巫山的湖北軍協防夔州,足見其關鍵。

成都,四川佈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所在,全川行政軍事中心!若成都再陷,則全川震動,朝廷顏麵掃地,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她秦良玉麾下,能調動的石柱白桿兵精銳,不過數千之眾!這點兵力,分守相隔數百裡的夔州和成都?無異於杯水車薪!

王致中在信中隻言危急,卻未提出具體如何分配這有限的兵力去守衛兩個要害之地,這讓她如何決斷?分兵則兩頭皆弱,合兵則必有一失!

「王督師啊王督師,你這是給老身出了一道無解的難題!」

秦良玉眉頭緊鎖,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她深知成都的重要性,那是朝廷在四川統治的象征,可夔州,同樣關乎全域性!

沉吟片刻,秦良玉眼中閃過決斷之色。她回到案前,鋪開信紙,筆走龍蛇。

寫完回信,她立刻命心腹快馬加鞭送往成都,望著信使遠去的煙塵,秦良玉握緊了腰間的佩劍,眉宇間憂色更深。

張行在達州前沿陳以重兵,其劍鋒所指,是東出?還是南下直搗成都?一切都籠罩在迷霧之中。

與此同時,閬中城保寧府衙內。

知府陸夢龍剛處理完公文,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

窗外,隱約還能聽到街頭巷尾關於「張將軍要設部閣」的熱議。

這陣風,已經颳了好幾天,颳得滿城人心浮動,也颳得他這位前明降官心頭波瀾起伏。

他起身,在值房內踱了幾步。作為大明正經兩榜進士,保寧知府,他在張行治下已經乾了快兩年。

這兩年,他親眼見證了新政如何一步步落地生根,百姓臉上那種從麻木絕望到漸漸有了盼頭的轉變,是騙不了人的。

「新政…確有其善。」陸夢龍低聲自語,語氣複雜。

他內心對朱明的忠義仍在撕扯,但身為地方親民官的本能,又讓他無法否認新政給這片飽受摧殘的土地帶來的切實好處。

猶豫再三,他還是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向張行處理軍務的書房。

「將軍。」陸夢龍拱手行禮,態度恭敬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

「陸知府,何事?」張行放下手中的軍報,抬頭看向他。

「下官…鬥膽請教。」陸夢龍斟酌著詞句,「近日城中盛傳,將軍有意效法朝廷,設立部閣,總理軍政民政…不知此議,是空穴來風,還是…確有其事?」

張行看著他,目光平靜無波,似乎早已料到他會來問。他沒有直接回答任命,而是反問:「陸知府,你在保寧任上,推行新政也有時日了,依你之見,新政如何?」

陸夢龍微微一怔,隨即正色道:「回將軍,新政…切中時弊,確為生民立命之舉。

下官親眼所見,百姓負擔減輕,荒地漸次複墾,市井恢複生機。民心漸安,此乃善政。」

「根基既立,大廈將成,豈能無柱石支撐?」張行緩緩道,語氣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

「設部閣,非為虛名,乃是為新政立規,為萬民立命!軍政民政,千頭萬緒,非有專司,無以持久。」

他頓了頓,目光直視陸夢龍:「此事為真。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部閣之設,非倉促可成,亦非偏安一隅可定。

待我大軍掃平全川,廓清寰宇,根基穩固之時,便是部閣正式開衙之日!」

陸夢龍心中劇震!張行親口承認了!而且目標如此明確——拿下全川!這已不是割據一方,這是要鼎定蜀中,進而問鼎天下的架勢了!

他猶豫了一下,帶著點自嘲和試探的口吻道:「將軍雄圖大略,下官佩服。隻是…不知屆時,下官這戴罪之身,又該…歸於何處?」

這話問得有些僭越,但也透露出他內心對新秩序下自身位置的迷茫與一絲微弱的期待。

「陸知府這兩年,於保寧府推行新政,撫民安境,勤勉務實,本將看在眼裡,你熟稔錢糧戶籍、地方庶政,更難得的是,心中有百姓生計。

部閣若立,總攬天下民政,豈能無你陸夢龍一席之地?不是吏部,便是戶部,總有你用武之地!」

「吏部…戶部?!」陸夢龍徹底呆住了。他本以為張行會給他一個府道的位置打發了事,甚至做好了被邊緣化的準備,萬萬沒想到會是如此要害的部閣高位!

吏部掌百官銓選,戶部掌天下錢糧,無論哪一個,都是位高權重!這份信任和期許,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瞬間湧上心頭,但更多的,是一種被認可、被賦予重任的激蕩,以及一種在新天地中施展抱負的強烈衝動。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張行長長一揖,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將軍…知遇之恩,陸某…銘感五內!必當鞠躬儘瘁,以報新政,以安黎庶!」

這一刻,這位前明進士、保寧知府,內心最後一絲搖擺,似乎也在這份沉甸甸的任命預期中,塵埃落定。

張行親口向陸夢龍證實「部閣」之議,並透露出對其未來任用的訊息,迅速從保寧府衙擴散開去,傳遍了張行治下的每一個角落。

在潼川州,幾家原本還偷偷藏著些浮財、觀望風色的中等士紳,此刻再也坐不住了。族老們聚在祠堂裡,氣氛凝重:

「連陸夢龍那種正經進士出身的知府,都得了張將軍重用,許以部閣高位!我等若再遲疑,隻怕連湯都喝不上了!」

「是啊!新政分田雖痛,但總比被當成頑固清算了好!聽說閬中那幾個老頑固,如今都爭著捐錢修路呢!」

「讓族學裡那幾個念書還成的後生,讓他們趕緊去打聽,新衙門招考吏員是什麼章程!這是改換門庭的最後機會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