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爺到皇帝 第21章 城垣易主
二月二十一日,拂曉。
寒風依舊刺骨,卻吹不散昭化關牆上那濃得化不開的血腥味。
短暫的沉寂被更猛烈的炮火打破!土山上,五門佛朗機炮再次發出震天的怒吼,炮彈精準地砸向昨日已被轟得搖搖欲墜的幾處垛口和豁口邊緣。
「轟隆!嘩啦!」本就殘破的磚石結構在持續的轟擊下終於徹底崩塌,豁口被進一步撕裂、擴大,形成幾處更寬、更便於攀爬的斜坡通道!
虎蹲炮的霰彈如同鐵掃帚,一遍又一遍地犁過城頭,壓製著任何敢於露頭反擊的守軍。
火銃營的三段輪射毫不停歇,鉛彈組成的死亡之幕死死罩住城牆後段。
「步營!上!」林勝武的聲音如同金鐵交鳴,在炮火間隙響起。
「弟兄們!跟老子衝!報仇雪恨!拿下昭化!」
李鐵柱咆哮著,左臂的傷處被緊緊束住,右手高舉開山刀,一馬當先衝出了盾陣!
他身後,是經過補充、雙目赤紅、憋著一股複仇怒火的步營精銳!昨日袍澤的血,今日必須用敵人的血來償還!
長梯帶著複仇的怒火,重重地搭上了那幾處被炮火徹底撕開的巨大豁口斜坡!這一次,張家軍士卒如同決堤的洪水,洶湧而上!
城頭的抵抗依舊激烈。王魁嘶啞的吼聲在硝煙中回蕩:「頂住!放滾木!倒火油!砸死他們!」
然而,守軍昨日傷亡太大,人手捉襟見肘,滾木礌石的儲備更是見底,推下來的頻率和密度遠不如昨日,火油罐也稀稀拉拉。
更致命的是,張家軍的火銃手在王自九的精準指揮下,死死咬住了城牆上任何敢於冒頭推滾木、倒火油的守軍士兵,不斷有人慘叫著中彈倒下。
而天雄關拒援的絕望訊息,如同沉重的鉛塊壓在每一個守軍心頭。
當李鐵柱帶著悍卒如猛虎般躍上豁口斜坡時,許多守軍士兵的眼神中已不是拚死抵抗的決絕,而是恐懼和茫然!
李鐵柱第一個踏上了豁口處的斜坡頂部!盾牌猛地撞開一個挺矛刺來的明軍,開山刀順勢劈下,血光迸濺!
他身後的勇士們怒吼著湧入豁口,迅速結成戰鬥小組,盾牌在外,長矛刀劍在內,如同一個個帶刺的鐵砣,狠狠砸進混亂的守軍陣線中!
慘烈的白刃戰在豁口附近爆發!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張家軍士卒憋著一股氣,悍勇異常,利用人數和區域性優勢,一步步擠壓著守軍的空間。
守軍雖然死戰不退,但在持續的炮火壓製和火銃點名下,傷亡急劇增加,更關鍵的是,絕望的情緒嚴重削弱了他們的戰鬥意誌。
許多士兵不再死守陣地,而是邊打邊退,目光不斷瞟向通往城內的階梯和馬道!
王魁親自帶著最後幾十名親隨頂在最前麵,左衝右突,渾身浴血,如同困獸,但頹勢已無法挽回。
一盞茶的功夫,守軍的陣線終於被徹底撕裂!
隨著一聲絕望的呐喊,殘餘的守軍再也支撐不住,如同退潮般放棄了豁口附近的城牆,沿著馬道和階梯,向著城內街道和東、南、北三門樓的方向倉皇潰退!
試圖退入混亂的城內街巷和依托幾座城門樓做最後的掙紮。
「城破了!」
「頂不住了!快撤!」
驚恐絕望的呼喊聲在城頭蔓延,徹底擊碎了守軍最後一絲抵抗意誌。
李鐵柱一腳踹開一個還在頑抗的明軍哨官,踏著滿地黏滑的血汙和屍體,衝上了相對完好的城牆馬道。
他環顧四周,豁口兩側的城牆已基本被肅清,倖存的守軍正丟盔棄甲,哭喊著向城內奔逃。
「佔領城頭!豎旗!控製馬道!各隊聽令,分頭追擊潰兵,奪取其餘三門」李鐵柱嘶吼著,聲音因為激動和疲憊而顫抖。
一麵殘破卻依舊猩紅的「張家軍」大旗,終於被一名渾身是血的張家軍士卒,奮力插在了葭萌關關牆的最高處!
林勝武在關下,看著城頭升起的旗幟和城牆上潰敗奔逃的守軍身影,眼中精光一閃,猛地拔出腰刀,聲音如同洪鐘,響徹戰場:「城門已破!
步營,火銃營!隨我入城!肅清殘敵,分兵奪取其餘三門。」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威嚴與肅殺:「傳我將令!降者免死!凡棄械跪地者,一律不得傷害!」
他銳利的目光掃過身邊躍躍欲試的將領們:「但有趁亂劫掠、擅殺降卒、姦淫婦女者,無論軍職高低,立斬不赦!軍法官何在?隨軍入城,巡視彈壓!」
「遵命!」數名身著黑色號衣、臂纏紅布的軍法官齊聲應諾,按刀出列,眼神冷冽。
震天的喊殺聲再次響起!張家軍主力如同潮水般,從被佔領的城牆豁口和已經被開啟的西門洶湧而入!
林勝武親率一部精銳直撲城中心,李鐵柱則帶著步營悍卒,分作數股,沿著城牆馬道向東、南、北三門猛撲而去!
城內已是一片混亂。潰散的守軍與驚恐的百姓混雜在一起,哭喊聲、尖叫聲響成一片。
張家軍士卒在林勝武嚴令和軍法官監督下,一邊高喊著「棄械跪地者不殺!」,一邊以嚴整的隊形快速推進。
遇到零星的抵抗,則毫不猶豫地以長矛火銃擊潰;
看到丟下武器、跪伏在地的明軍士兵或瑟瑟發抖的百姓,則迅速控製,喝令其不得亂動。
李鐵柱率部沿著北城牆馬道疾馳,很快遭遇了一股試圖依托北門樓負隅頑抗的殘兵。
「殺!」李鐵柱一聲怒吼,身先士卒衝了上去!守軍本就驚魂未定,又被張家軍的氣勢所懾,稍作抵抗便紛紛棄械投降。
南門、東門的情況也大同小異,守軍或逃散,或在張家軍的攻勢和「投降免死」的呼喝聲中放棄抵抗。
不到一個時辰,昭化城四座城門樓,已儘數落入張家軍掌控之中!
猩紅的「張家軍」旗幟在四座城門樓上陸續升起。
硝煙彌漫的昭化城頭,一麵麵旗幟傲然飄揚,而城內的巷戰與肅清殘敵、維持秩序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王魁帶著最後一些死忠親兵,龜縮在縣衙之內,準備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這座扼守金牛道咽喉的雄關,落入張家軍手中,也不過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