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爺到皇帝 第53章 春水新渠
十日之期,轉瞬即逝。
新編的三營戰兵,在林勝武的嚴苛督導下,初步磨合出了協同作戰的雛形。
步卒、火銃手、炮手不再是各自為戰,而是開始理解如何在號令下互為犄角。
就在大軍開拔的前夜,針對南部縣的「清道」行動已經悄然展開。
夜色是最好的掩護,數支精悍的斥候小隊,如同融入夜色的幽靈,從閬中軍營悄無聲息地散開。
他們的任務隻有一個:清理保寧府通往南部縣沿途的所有官軍哨探、暗樁,確保大軍動向不被提前察覺,並為後續進攻掃清障礙。
嘉陵江東岸,距離南部縣界二十裡的一片稀疏林地裡。
兩個穿著破舊明軍號衣的哨探,正縮在一棵大樹下,他們是南部縣派出的最外圍耳目,職責就是盯著保寧府方向的動靜。
「媽的,這鬼天氣,凍死個人。」一個瘦高個抱怨著,往火堆裡添了根枯枝,「你說,保寧府那幫反賊,真會打過來?」
「誰知道呢。」另一個矮壯的漢子搓著手,「聽說他們凶得很,連保寧府都拿下了…咱們這破地方,守得住個屁……」
他話音未落,黑暗中突然響起極其輕微的弓弦震動聲!
「噗!噗!」兩支弩箭,精準地沒入兩人的咽喉。
瘦高個隻來得及發出「嗬嗬」的漏氣聲,便瞪大眼睛栽倒在地。
矮壯漢子捂著脖子,想掙紮,一道黑影已如獵豹般撲至,寒光一閃,短刀抹過他的頸側,徹底斷絕了生機。
整個過程快如電光石火,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足以驚動遠處的聲音,幾名斥候迅速處理掉屍體,抹去痕跡。
類似的場景,在通往南部縣的幾條主要道路和隱蔽小徑上反複上演。
張家軍的斥候,如同最精密的梳子,將沿途的「眼睛」和「耳朵」一一拔除。
作戰前一天,閬中校場內,林勝武坐鎮中軍,運籌帷幄。
他直接點將:「王子九!命你率本部一營戰兵,攻南部縣城!拿下南部後,就地駐守,防範巴州、蓬州及順慶府可能之來敵!」
「得令!」王子九領命而去,眼中戰意熊熊。
「李鐵柱!命你率本部一營,即刻開赴昭化,拿下天雄關!隨後分兵駐守天雄和昭化,防範劍州和龍安府之來敵!」
「遵命!」李鐵柱領命,轉身點兵。
劉心全則率部留守閬中,繼續整訓新兵,並作為預備隊策應兩方。
王子九部兵臨南部城下時,守城的衛所兵和鄉勇,本就士氣低落。
當看到城外突然出現黑壓壓、陣列森嚴、裝備著大批火銃和火炮的張家軍時,抵抗意誌瞬間崩潰。
幾輪震耳欲聾的炮擊過後,城門樓坍塌大半,守軍死傷枕藉,步卒在火銃的密集掩護下,扛著雲梯輕易登城。
僅僅半日,南部縣易手。守城官員或死或俘,府庫被完整接收,張行嚴令的軍紀得到了嚴格執行。
天雄關守軍此前早已聽聞過昭化葭萌關兩日陷落的訊息,現又見張家軍軍容鼎盛,火炮森然,根本不敢抵抗。
李鐵柱剛擺開陣勢,守關把總便直接開關請降,李鐵柱部兵不血刃,輕鬆接收這座扼守劍州方向的險關。
保寧府的北大門(天雄關)和南大門(南部縣),至此牢牢掌握在張行手中。
保寧府衙,陸夢龍正召集保寧府下轄五縣(廣元、昭化、蒼溪、閬中、南部)的主要官員,在府衙舉行新政以來的第一次全體集會。
大堂內,李茂才(閬中知縣)、趙文謙(蒼溪知縣)、李玉橫(昭化知縣)、錢萬貫(廣元知縣),以及新歸附的南部縣代理知縣劉夢泉(原南部縣丞,因縣令戰死被臨時委任)等人濟濟一堂。
氣氛與上次議事已大不相同,少了幾分試探,多了幾分對新政成效的信心和對未來的期待。
陸夢龍首先通報了南部縣光複和天雄關掌握的訊息,隨後,他話鋒一轉,指向了關乎民生的根本——春耕與水利。
「諸位,春耕在即,此乃一年生計之本。」陸夢龍展開一份粗略的保寧府水係圖,「嘉陵江及其支流,滋養我保寧沃土,然水患亦頻發,尤以閬中、南部沿江低窪之地為甚。
舊有溝渠年久失修,淤塞嚴重,每逢夏汛,良田儘成澤國,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他目光掃過眾人,聲音沉穩有力:「將軍有令,新政之下,當急民之所急!
故本府決議,待今年春耕一畢,在各縣沿江險要地段,征召民夫,興修防洪大渠!同時疏浚河道!」
此言一出,堂下幾位官員,尤其是南部代理知縣,臉上都露出瞭然和讚同之色。修水利是好事,但……
蒼溪知縣趙文謙猶豫了一下,還是起身問道:「府尊大人,興修水利,利在千秋,下官等自當竭力。
隻是……這征召民夫,依前朝舊例,乃屬徭役。
如今新政,不知如何施行?工錢幾何?若遇險峻地段,開山鑿石,恐有性命之虞,尋常百姓恐難勝任,又當如何處置?」
他微微一笑,笑容中帶著前所未有的篤定:「周主簿所慮,正是新政與舊法之彆!」他提高了聲音,清晰地宣告:
「將軍明令,新政之下,廢除無償勞役!凡官府征召用工,無論修渠、築路、建城,一律有償!」
「此次修渠,民夫每日工錢三十文,由府庫足額、日結!
一日三餐,由官府提供,必有乾糧、菜蔬,間或有葷腥!
宿營之地,亦由官府統一搭建,遮風避雨!」
「至於開山鑿石、涉水架橋等危險、艱苦工段……」陸夢龍語氣轉為嚴肅,「絕不由普通應募百姓承擔!
此類工段,由府縣大牢中判處苦役之重刑犯承擔!
彼輩罪孽深重,正該以此苦工贖其罪愆!此乃將軍親定之規,亦是新政人儘其用之意!」
「廢除徭役?有償做工?還管飯管住?」
「重犯去做危險活計?」
堂下官員們瞬間炸開了鍋,人人臉上都是難以置信的驚愕和隨之而來的巨大震動!這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明朝的徭役,那可是百姓頭頂的一座大山!官府一聲令下,百姓就得自帶乾糧工具,拋家舍業去服役,累死餓死都無人過問!多少家庭因此破敗!
陸夢龍看著眾人震驚的表情,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自己為官時,對徭役之苦雖知卻無力改變,如今親口宣佈廢除它,胸中塊壘頓消。
他示意眾人安靜,沉聲道:「此乃新政根本——官府用民之力,必償民之值!官府之責,在於護民、安民,而非盤剝、役使!
諸位即刻將此令,連同修渠疏浚河道之事,詳擬告示,遍貼城鄉!務必使治下百姓,人人知曉!」
訊息如同長了翅膀,飛出了府衙,飛向了田間地頭。
幾天後,在昭化城外一個簡陋的茶攤。幾個剛看完告示回來的老農,捧著粗瓷碗,激動得手都在抖。
「老王頭,你看清了嗎?真給錢?還管飯?」一個老漢顫聲問。
「白紙黑字!府衙大印蓋著呢!」被叫做老王頭的使勁點頭,「一天三十文!現結!三餐管飽!我的老天爺啊……這……這真是開天辟地頭一遭啊!」
旁邊一個中年漢子介麵,聲音帶著哽咽:「我爹當年就是被拉去修河堤,活活累死的……連口薄棺材都沒有!張將軍,陸知府……這是活菩薩啊!」
茶館掌櫃也聽得心潮澎湃,高聲道:「就衝這,今兒茶水錢,老漢我請了!大家夥兒,春耕都加把勁!
有力氣的都去修渠!給咱們自己,給兒孫後代,修條活命渠!」
「好!」茶攤內外,響起一片熱烈的應和聲。那是對新政發自內心的擁護,對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