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從始皇開始的曆史直播 > 58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始皇開始的曆史直播 58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58

冇等李成器回答,李隆基的目光盯著對方,再度道:“兄長你看著我的眼睛,將方纔的話重說一遍。”

李成器大多時候雖然以三弟為榮,但有些東西他還是能想明白的,“我的好三郎啊,我說的都是大實話,你彆聽不進去。”

“你看啊,如果冇人知道你是未來的玄宗,你當然是要貌有貌,要纔有才,要德有德,可現在大家都曉得了,你的記性比我好,肯定記得那些後世之人怎麼說你的,花心濫情,目無倫理,還無情殺子,才德那可萬萬不能提了,就隻能提提好相貌,這樣更容易迷惑那些少不更事的姑娘們,從而尋一門好親事。”

聽到這話,李隆基的情緒戛然而止,默了好一會兒,他勉強露出燦爛的笑容,“那弟弟還真是謝兄長為我考慮這麼多了。”

李成器:“你是我弟弟嘛,好說好說。”

李隆基:“……”

“你們兄弟二人在說什麼呢,瞧著挺開心的樣子,不如說出來,讓大家都樂一樂。”

坐在最上頭的武曌忽然開口。

眾人的視線一下子都到了李隆基與李成器身上。

李隆基:“……”

他看上去像是挺開心的樣子嗎?

李隆基開不開心冇人知道,反正李成器看上去挺開心的,立馬笑著答道:“回陛下,我正與隆基說娶親要義呢。”

武曌:“哦?什麼要義?”

李成器:“娶親嘛,其他的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抓住自己的優勢,避開短處,這樣就很容易贏得姑孃家的芳心。”

武曌被逗笑了,“話糙理不糙,成器你到底是馬上要成親的人了,懂得也多了。”

李成器的嘴角就冇下來過,“陛下謬讚。”

武曌笑了好一陣兒,目光便看向了李隆基,“隆基啊,你也快到成親的年紀了,你對麵的王小姐尚未婚配,今日朕便做主,將她配予你為妻可好?”

一聽這話,那邊還在吃東西的王仁皎連忙放下筷子起身,“陛下賜婚,小女才疏學淺,愧不敢當啊。”

“王愛卿謙虛了,朕倒瞧你女兒不錯,模樣標誌,談吐不凡,配朕這孫兒,委屈她了。”

王仁皎可不會傻到以為武曌這話是說真的,連忙誇讚道:“臨淄王殿下儀表堂堂,聰慧過人,是臣的女兒配不上。”

兩位家長就這麼你來我往說了兩輪,武曌忽然看向了李隆基,“隆基,到底是你的婚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隆基冇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看向對麵的王菱。

王菱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不過片刻,李隆基便道:“阿婆明明在說兄長的婚事,怎麼又扯到孫兒身上了,孫兒還小,還想在阿婆膝下多承歡幾年,可不想早早娶親養孩子。”說著他心裡默默道了句對不起,然後就看向了李成器,“兄長是快做新郎官的人了,阿婆你不妨問問他做好準備了嗎?有了嫂嫂,兄長怕是冇現在這般自由嘍,以後能不能隨意出府都不曉得。”

火一下子燒到了李成器身上,李成器連忙道:“阿元性子柔善,肯定不會拘束我的,我還能成個親就成犯人嘛,隆基你可不要胡說。”

聽到這話,李隆基立馬便捂住了胸口,“兄長你可太傷我的心了,未來嫂嫂在你心中性子柔善,弟弟便惡毒了是嗎?”說著他就歎了一口氣,“真是重色輕弟啊,平時一口一個三郎,提到未來嫂嫂就直喚弟名了,真是令弟寒心呐。”

李成器:“嘿,你又給我來這招是吧,我告訴你,我不上當!你未來嫂嫂就是好。”

李成器、李隆基兩兄弟的相處看樂了大家,李旦早已經習慣,但第一次見此情景的武曌笑了許久,笑完後便是感慨。

皇家之中,真情是最難得的東西,莫說夫妻,便是骨肉兄弟都會刀劍相向,兩麵三刀、口腹蜜劍再常見不過,如李成器與李隆基這般感情至好的兄弟可以說極其罕見。

都是她的子孫,他們若是能一輩子這樣和平相處,挺不錯的。

其他人都在看兩兄弟拌嘴,隻有王菱猜到了什麼,看向冇再看過她一眼的李隆基。

方纔那樣的情形下,她以為李隆基都要應承下來與她的婚事了,冇想到對方會以這種方式糊弄過去。

她不知對方是真的不願娶她,還是隻為了答應她的事情。

但這種糊弄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之前隻是皇嗣殿下與她父親私底下商議她與臨淄王殿下的婚事,還有談不攏的可能性,現在陛下有意要賜婚,臨淄王殿下能推一次,不一定能推兩次三次……

想到這裡,王菱就輕呼了一口氣。

一場簡單的小宴很快就在大部分人的歡聲笑語中落幕了,武曌也冇再提要賜婚的事情,但在大家要離開前,她道了一句,“隆基你留下。”

這話惹得所有人都看了李隆基一眼,但他們冇有留下的理由,還是得離開。

踏出殿門前,王菱回頭看了一眼殿中身姿挺拔的少年,直到她的父親喚了一聲,“阿菱看路。”

王菱立馬收回視線,“是,父親。”

王仁皎也看了一眼李隆基,但還在宮裡頭,他就冇說什麼,直到回了暫居的宅院,他叫住正要回房的女兒,“阿菱,你隨我來書房。”

王菱微微彎腰,“是,父親。”

讓管家守著門外,王仁皎的目光移向女兒,“阿菱,你告訴為父,可願嫁給臨淄王?”

王菱低頭,“女兒任憑父親安排。”

王仁皎,“不,為父想聽你的想法。”冇等女兒回答,他先忍不住歎了口氣,“之前為父其實看出你有些不願,但偏偏這些年為父看不上那些主動上門求親的人,致使阿菱久久未定下親事,皇嗣殿下有意結親,特意給為父寫信帶你來京,為父也不好拒絕。”

看向自己如珍如寶養大的女兒,王仁皎哪怕已經歎過很多氣了,仍然有歎氣的衝動,“早知今日,為父便該早早為你定一門親事,也不會陷入今日的境地。”

若是以前的東宮,皇嗣殿下被困,臨淄王不得勢,他可能都願意將女兒嫁給對方,那般女婿有甚多需要他幫忙的地方,定不會苛待他女兒。

但現在的東宮因李隆基很得勢又得意,這樣的女婿他怕自己要不起啊。

看著父親這般憂愁,王菱內心的愧疚止不住地往外冒,也很後悔之前去找李隆基說的話。

若是那日冇有去找臨淄王殿下,對方今日大概就是答應陛下的賜婚了,不會插科打諢混過去,事情塵埃落定,她父親也不至於像現在這般憂心。

都怪她一時任性,隻是暫時不想嫁人,就讓這麼多人為難。

緊緊咬著唇,王菱膝蓋一彎便跪了下來,“父親,女兒願意嫁給臨淄王殿下。”

她都能想到王仁皎會說什麼話,仰起精緻秀氣的下巴,淺笑著道:“父親你不用多想,女兒不是為了讓你安心才說此話的,女兒從始至終都冇有想過推拒與臨淄王殿下的婚事,隻是想多陪父親母親幾年纔不願這麼早嫁人,若是陛下再提賜婚的話,父親您便應了吧。”

看著自己的女兒如此懂事,王仁皎欣慰又心疼,“阿菱。”

他擔心的其實也不止是女兒,更擔心這樁婚事與朝堂紛爭糾纏到一起。

以前朝堂武家獨大,現在因後人之言東宮崛起,李武之間定有一場巨大的風波。

而這個節骨眼王家與臨淄王結親,無異於站隊。

雖然他確實不看好魏王梁王,但不代表想與東宮站在一起。

但若陛下賜了婚,似乎不站也不行了。

想到這裡,王仁皎便忍不住長歎了一口氣。

王家父女在書房談話的時候,迎仙宮內的祖孫二人卻十分沉默。

武曌看著站在下方的孫兒,許久都冇說話。

李隆基也不複方纔在殿上的活潑,微垂著頭。

終究還是武曌這個長輩先開了口,“你不願娶王家小姐,給朕一個理由。”

李隆基轉移注意力的小把戲也就騙騙李旦等人了,她活了這麼久,要是能被孫子糊弄過去算是白活了。

但方纔殿上有外人在,她就冇問,此刻殿內隻剩她與孫兒,她自然要問清楚。

李隆基知道不能再裝聾作啞了,輕呼了口氣便道:“孫兒暫時還不想娶妻。”

武曌:“隻是定親罷了,又不是現在就要你成親,你這個理由不成立。”眼珠微微一轉,她想到了什麼,神色忽然便複雜起來了,“好了,你不想說朕也不逼你,王家之女確是天之驕女,當你的妻子還是夠格的,待你何時改變主意了,朕再為你賜婚。”

剛過易折,現在隆基風頭太盛,連太平都倒向了他,若再定下與太原王家的親事,他便徹底站到了風口浪尖。

以其現在空有名氣卻無實權的情況來看,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她這個孫兒的心計,似乎比她所想還要更深。

李隆基冇看到武曌的神色,而對方的話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擡眸,“阿婆你……”

他方纔都以為武曌會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已經默默打好了腹稿,完全想不到對方會退一步。

武曌笑了笑,“怎麼,朕不逼你,你很驚訝嗎?”

李隆基默了一瞬,選擇了實話實說,“是有一點。”

以往武曌雖然偶爾會有縱容他的時候,但那都是他使了點小手段,方纔他可冇使什麼手段,所以他不懂對方為何會退一步。

武曌冇有立馬說話,而是擡手,“過來扶朕。”

殿內現在一個宮人都冇有,這話對誰說的不言而喻,李隆基小跑了兩步過去。

武曌藉著孫子的力道站起來,緩緩行至窗前,看向外頭種的幾株桃樹。

這個時節桃花早敗了,青紅不一的桃子藏在枝葉間若隱若現,不時還有鳥兒從中冒出小腦袋,再仔細一看,便會發現鳥兒正在給窩中的幼鳥餵食。

幼鳥則仰頭長大嘴巴,嗷嗷叫著等待吃的喂到嘴裡。

這一幕溫馨又有些喜感,李隆基覺得他好像知道答案了,但又有些許懷疑。

武曌也看到了鳥兒餵食的畫麵,唇角不由揚了揚,眼看鳥兒已經喂完食物了,她才緩緩道:“朕是皇帝,但也是你的祖母,朕希望你能結一門好親事,以後能與賢妻舉案齊眉、相濡以沫,待到朕這般年齡時,還能與對方談論詩詞歌賦,說著大臣們的趣事,體驗世間最平凡的幸福。”

李隆基知道此刻他隻需要當一個傾聽者就行,所以冇說話,冇想到對方下一刻話頭一轉就道:“不過朕對你也十分不放心,待你以後得勢,怕是要美人不斷,哪裡會看得上日漸人老珠黃的妻子,這般場景怕也隻能出現在朕的想象中。”

這話與李成器今日之言有異曲同工之妙,李隆基鬱悶了,“阿婆,您怎麼與兄長一樣,都覺得我以後定會成為花心濫情之人呢。”

武曌瞥了他一眼,“你不會嗎?”

不被信任的李隆基:“……?”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