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 第164章 美國人的戰略誤判
-
美國人對東大是持高度警惕心理的,這一點,在過去幾十年裡,已經被反覆驗證了。
此時,貝希竟然主動提出轉讓反潛技術,這說明一點——美國海軍在蘇聯紅海軍的步步緊逼之下,已經感到壓力山大了。
當前是蘇聯紅海軍的巔峰時期,大量先進艦艇在船台上建造。
他們的基洛夫號核動力巡洋艦,麵對東大的落後驅逐艦,高揚炮口表示冇有惡意,掉頭返航。
這是因為他們麵對的是東大,他們被東大乾過!
因為他們知道,東大是真會動手的!
一個古巴導彈危機,試出的不單單是蘇聯的虛弱,也試出了美國強大外表裡麵的懦弱。
而這個時代的東大,那是說乾就乾,能動手不逼逼的狠角色!
“把沿海都打爛也沒關係,我們到中西部再建,我們做好了這種心理準備,你們呢?”
這一句話,就是這個時代東大人的決心,而這一代人,此時都是二三十歲的青年小夥子!
李乾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
他已經被國外學者冠於東大鷹派青壯年代表的名頭了!
東大惡棍c拳打鎮關西,腳踢英倫三島,橫掃中東小霸王,淩遲中南安猴,是用拳腳打出來的威名!
這一係列區域性戰爭裡,殲-10是當之無愧的主角,是決定性力量,背後的主導者是李乾,這一點,瞞不過貝希小組。
談判就是談生意,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能坐下來麵對麵談,對方提出來的條件,就肯定不是他們的最後底線。
對李乾這種始終掌握著主動權的談判高手來說,貝希這種小伎倆在東方智慧麵前,實在是不值一提。
和東大人打了這麼多次交道,貝希也學到了一些東西,她現在拋出來的就是初始價碼,就等著李乾還價了。
她們早就設定好幾條線了,提前反覆確認過最後的底線,因此她對說服李乾同意“保持高度默契”這個事情,非常有信心。
此時,她帶著自信的微笑看著李乾,等著李乾還價。
誰知,李乾一個果斷的搖頭,道,“原則問題是不能夠談判的,此事不需要再談了。”
這是什麼操作?
冇等貝希小組三人反應過來,李乾笑著說,“我倒有個訊息,免費贈送給你們。”
李乾麪露神秘,道,“安德洛夫繼任蘇維埃聯盟總文書,已經基本確定了。”
這一句話,把貝希小組三人震傻了!
威爾遜瞪大了眼睛,語氣很硬地說,“不可能!勃日夫還在,他不可能選擇安德洛夫!”
“這不可能!”
李乾淡淡地說道,“勃日夫已經於當地時間淩晨3時05分死亡。”
他看了看時間,道,“也就是3個小時前。”
貝希小組三人立即自己的手錶,又去看牆壁上的掛鐘。
莫斯科時間比東大時間慢5個小時,換言之,勃日夫是東大時間8時05分下線的,現在是11時05分。
不可能!
李乾是怎麼知道如此機密的訊息的?
東大是情報工作能力不可能比得上中情局!
這不可能!
貝希起身,神色凝重地說,“李先生,我要求休會。”
李乾當然同意。
貝希小組三人急匆匆地走了。
看著完全失去了基本穩重的三人離開,林小茹感到很奇怪,問,“旅長,他們這是怎麼了?蘇聯那邊的總文書更替,他們怎麼比他們換總統還緊張?”
李乾說,“安德洛夫是改革派,這幫人對蘇聯的情況有非常清醒的認識,他要是當了總文書,會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美國人當然不希望蘇聯回血了。”
說到這裡,李乾乾脆在筆記本上一邊畫畫寫寫,一邊給林小茹上課。
“自70年代那場烏克蘭平原大規模災害後,蘇聯的糧食供應就一直有問題,而且越來越嚴重。”
“前兩次石油危機中,蘇聯賺了很多外彙,理論上,蘇聯的糧食進口冇有什麼問題,但是,這裡麵很多錢都讓勃日夫也揮霍掉了。”
“蘇聯本就是重工業為主,尤其是軍事工業,他們的輕工業跟一坨屎一樣,還不如咱們呢。”
“人們生活靠什麼,靠的是麪包和衣服,原子彈再厲害、核潛艇再厲害,不能當飯吃。”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幾十年,這個聯盟內部早已經千瘡百孔了。”
“另一個原因則是集團農莊模式,幾十年過去了,他們還是這個模式,許多農場的管理人員比乾活的人還要多,但是這個階層卻拿走了最多的財富。”
“生產效率低下,生產資料、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導致的是一連串的危機。彆忘了,蘇聯有三億多人口。”
“美國人其實很清楚,蘇聯按照這個模式走下去,衰退是早晚的事,可是現在,力主對這個模式進行改革的安德洛夫一派要上來了。”
“美國人當然是非常緊張了。”
林小茹頻頻點頭,恍然大悟。
聯想到咱們東大幾年前就開始對農村公社、大鍋飯模式進行改革,實行了包產到戶,釋放資源、釋放生產力,這麼一對照,林小茹驚奇地發現,蘇聯這位老大哥簡直是在替東大趟地雷啊!
東大一看蘇聯這個模式很糟糕,立即做出了改變,及時調整了發展方向和戰略。
縱觀整個曆史,東大人的厲害之處就是非常能夠汲取他人的教訓,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調整。
這種幾千年民族底蘊是其他國家完全比不了的。
安德洛夫的改革會成功嗎?
另一時空裡是失敗了,他根本撼動不了數十年裡形成的龐大的特權階層。
但是在這個時空,情況完全不同了。
正如李乾在極短時間裡,就得到了勃日夫這位勳章愛好者去世的訊息那樣,這幾年,大量那邊的情報傳回來。
在經過深入分析後,李乾得出一個結論。
安德洛夫為首的改革派,勢力很大,和保守派基本上是五五開的局麵。
換言之,那一派上來,那一派就能占據優勢。
因此,在知道安德洛夫已經做好了接任的全部準備之後,李乾認為,蘇聯的改革,怕是很快會啟動了。
李乾拿不準他們的改革會帶來什麼變化,權衡之後,決定把這個訊息提前透露給貝希小組,先看他們的反應,他們肯定會首先頂上去。
當前,勃日夫去世的訊息還在嚴格封鎖當中,除了安德洛夫等三個人,其他人都還不知道。
但這種事瞞不了多久,美國人再慢,有個一兩天時間也能得到這個情報。
搶在他們之前,把訊息透露給他們,是彰顯東大軟實力的一種方式。
李乾總能夠掌握談判主動權的原因就在這裡。
他總是會有好幾手準備。
正如李乾所料,他拋出這個重磅訊息之後,貝希小組立即彙報給了白宮。
僅僅十幾分鐘後,白宮整個慌了!
安德洛夫上台,說明他們出現了重大的戰略誤判,結果是非常嚴重的!
自從蘇軍從阿富汗戰場上撤走部分部隊,白宮方麵就察覺到不妙了。
那裡可是最理想的給對手放學的地方。
再到後來柏林牆危機,雙方激烈對峙,爆發小規模武裝衝突,最後蘇聯爆發全麵的糧食危機,北約國家把人道主義放到一邊,拒絕向蘇聯出售糧食。
而此時,東大基於人道主義,把以前的恩怨放到一邊,向蘇聯提供糧食,緩解了蘇聯的糧食危機。
如果務實的改革派代表安德洛夫上台,會是什麼結果?
白宮那些智囊,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出了一個結論——蘇聯會想儘辦法拉攏東大!
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
三十年前,美國在朝鮮半島已經吃了大虧了,如果蘇聯和東大再一次走到一起,他們在亞太地區乃至整個西太平洋,將會全麵落入下風!
三天後,安德洛夫在未經大會表決的情況下,通過一次最高常務班子會,就成功接任了總文書一職。
訊息傳到白宮,僅僅十幾分鐘後,貝希小組就接到了指令。
就一句話。
“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東大倒向蘇聯!”
接到指令的貝希小組三人,碰頭一討論,一個共識達成了——單單靠此前轉移反潛技術這個條件,很難讓李乾這個談判高手滿意了。
彆忘了,蘇聯的反潛技術不比美國的差到哪裡去!
威爾遜說,“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正在全力幫助南港造船廠研製航母,這是不公開的秘密了。”
“安德洛夫當了總文書,黑海造船廠一定會加大技術援助力度,甚至會直接幫助建造核心艙段。”
“貝希小姐,既然有了授權,我們就必須要拿出足夠讓李乾動心的東西。”
貝希問伍德,“伍德先生,你是什麼看法?”
伍德乾脆利落地說,“我是管錢的,辦法和錢有關。也許可以向國會提交一項提案,出台一些法案,增加和東大的貿易量,減低東大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產品。”
看到二人麵露不解,伍德解釋道,“軍事層麵我不懂,我研究的是經濟。你們可能冇有發現,這位李乾先生對經濟發展有非常敏銳的嗅覺。”
他乾脆把一份調研報告拿出來,是南港地區組織外商參觀視察的時候,他讓他的團隊做出來的一份南港地區經濟調查報告。
貝希仔細看了,驚呆了,道,“南港地區的生產總值已經突破3000億東大幣了?這太不可思議了。”
她看不上東大幣,可是,她必須要承認這種貨幣在東大境內的價值,以及官方確定的彙率。
去年,美國經濟實力最強城市紐約,其gdp是3600億美元,當前官方彙率約為1美元兌2東大幣,摺合東大幣為7200億東大幣。
也就是說,當前的南港地區生產總值,相當於紐約的一半多了!
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當然,從實際購買力來算的話,南港地區去年的3000億生產總值,也就相當於400-500億美元的樣子。
但是,這已經是超級嚇人的存在了。
伍德說,“因為過去三年裡,南港地區落地投資超過200億美元,帶動了數千億規模的產業發展,屬於特殊階段。根據預測,三年後,該地區的經濟增長會放緩,但至少有10的增速。”
“你看看這裡的人口和麪積,還有地理位置。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也許會是下一個東京。”
貝希頓時沉默了。
當前的小日本號稱能買下美國!
1980年,東京的年生產總值是12萬億美元,是紐約的三倍還多!
這意味著,在經濟方麵給予東大優待,必須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條件,才能讓李乾考慮“保持行動高度默契”這件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