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翁主的悠閒歲月 第42章 寶劍自淩雲 “犯我大漢者雖遠…
寶劍自淩雲
“犯我大漢者雖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如果說衛青的宣誓已經讓劉徹和公孫賀驚訝,
那麼劉陵借用過來的這句蕩氣回腸的豪言壯語直接就讓幾人震驚當場。
口中不自覺的喃喃著這句豪言,劉徹心中對劉陵的好感一下子拔高到了最頂尖,什麼長信宮中劉陵對竇太皇太後堪稱諂媚的拍馬逢迎,
什麼不尊重自己這個皇帝的態度瞬間消失不見,
看劉陵的眼神也一下子柔和起來。
這是自己人啊。
劉徹覺得隻要和自己站在同一個立場上,那就等同於是他的擁躉了,
四捨五入就是自己的班底,雖然劉陵隻是個女子,
但對目前才剛剛受到祖母壓製的劉徹來說也算的上是一個幫手了。
“說的太好了,
阿陵妹妹和朕對匈奴的態度心照不宣,
朕今天真是太高興了,
不但有阿陵妹妹這麼個好幫手,
還得了有大將之才的衛青,果然是毋望之福,
老天還是幫著朕的。”
劉徹滿意劉陵和衛青的回答,對二人的態度不同以往的溫和,
讓兩人瞬間感受到了什麼叫如沐春風般的溫柔。劉陵看著變臉比翻書還快的劉徹,心裡吐槽對方是否學過四川變臉,臉上卻笑的像朵盛開的桃花似的。
趁此良機,劉陵適時的重提剛才的話題,努力要劉徹給衛青升官,好歹有自己的助力,
總不能還讓衛青從一名普通的小侍衛做起,否則日後再出現衛子夫被劉徹帶回宮中的事,
館陶大長公主未必會看在自己這個小小的翁主的麵子上放過衛青,估計到時候,衛青還是難免重蹈被綁覆轍。
劉陵想到這裡,
心裡突然一跳,若有所思的目光在衛青瘦削的身體和清俊的臉上掃過,是她的錯覺嗎?怎麼覺得衛青那麼容易就遇到危險?
來長安的路上就差點被張次公和義縱這對假扮劫匪的草莽給打劫了,還有日後不知道能否躲過的館陶大長公主的劫持,咿,看來衛青的武學課也不能因為進宮而停了,否則不就成了小說裡那種隨隨便便就被劫持的柔弱美人了嗎?雖然衛青並不柔弱,也不是美人……
劉陵的態度好了很多,對著劉徹軟言溫語,甚至用上了表示親近的稱呼道:“堂兄,您看,反正侍衛的職你說給就給了,那再給一個侍中也就不算什麼了不是?”
想到上次在宮裡見到的桑弘羊,劉陵就沒拿公孫賀來和衛青做對比,畢竟公孫賀好歹有個平曲侯的父親,算是貴族子弟富二代,而衛青現在隻是個平民,不好拿來比對。
劉徹無奈的看著劉陵,還沒說什麼呢,就見劉陵根本不想給他反悔的機會,借著語速飛快的說道:“桑弘羊桑大人一入宮就是侍中,也是在堂兄身邊才能施展才華,成為您的得力助手。您也不想衛青這樣的大將之材日後泯然與眾人吧,總得要在您身邊經過言傳身教才能對大漢的對手瞭解至深,成為您手中對付匈奴的利刃,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衛青缺少的就是對匈奴人的瞭解,這些東西隻有在您身邊他纔有機會知道,臣妹更不幫不上忙,若是連您都不願意教他,那衛青就真的隻能寶劍蒙塵、明珠委地、壯誌難酬……”
“停,停,停,朕算是聽明白了,你就是嫌棄朕給衛青的官職太低了,所以變著法兒的幫他向朕要好處呢。”劉徹算是看明白了,什麼“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說的多麼冠冕堂皇,究其根本,還是劉陵不滿意自己對衛青的態度居多。
不過今天無論是衛青的宣言還是劉陵放下的豪言都讓劉徹十分的開懷,撓到了劉徹的癢癢xue,而且劉陵說的話也有幾分道理,桑弘羊能因為“精於心算”而被朝廷征召,入宮做了侍中,沒道理有淮南王翁主舉薦,而且也入了劉徹眼的衛青隻能做個小小的侍衛。
尤其是劉陵後麵那幾句跟在自己身邊才能言傳身教的話,讓劉徹更加豪情萬丈。
和中二少年都有一個心照不宣的仗劍天涯的豪俠夢一般,中二病的天子劉徹也有個夢想做大將軍,指揮千軍萬馬橫掃匈奴王庭的夢想,隻是有皇帝的身份束縛,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劉徹不可能在滿朝文武的注目下以身犯險,所以隻能把這個註定隻是夢的想法藏在心底,偶爾夜深人靜的時候拿出來悵然若失一陣。
然而,劉陵的話卻給他開啟了一個新的思路。
自己是不能上戰場沒錯,但卻並不代表他劉徹指揮千軍萬馬橫掃匈奴王庭的心思註定就是場夢,他去不了草原,那就讓帶著自己思想的心腹愛將為自己完成這個心願,四捨五入的,也算自己完成了夢想啊。
這樣想著,劉徹打量衛青的目光愈加放肆起來,不免帶上了幾分挑挑揀揀。
嗯,年齡小不怕,自己可以親自帶在身邊言傳身教,就是這身板有些瘦弱,日後還要多補補,說起來阿陵妹妹府上的佳肴確實美味……
“那你倒是說一聲行不行啊?”劉陵見劉徹的目光轉向衛青後挑剔的不行,以為會被拒絕,既然提起了桑弘羊,就順便把上次獻給劉徹冰塊的事拿出來說嘴,畢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這兩個方麵,劉徹是犯了個遍,也不怪他會被自己拿捏。
“堂兄你可彆忘了,堂妹我上次還給您獻上了硝石製冰的方子。這幾日裡長安城裡傳的沸沸揚揚的,桑弘羊可沒少聯合少府從長安城裡的權貴手裡薅錢,您好歹念一聲堂妹的好不是?”
劉徹啞然,想說什麼,但想起桑弘羊後來給自己稟報冰塊生意從權貴手裡薅了幾乎大漢一年賦稅的錢財時,自己也不禁為那些人都豪奢咂舌,也是因為劉陵獻上的這份生意,劉徹才對劉陵看重幾分,聽阿姊說劉陵府裡的菜肴更美味,就升起了試探劉陵立場的心思,畢竟他是真的不想再有人幫竇太皇太後的勢力添磚加瓦了。
“行了,不就是個侍中的職位麼,給他就是了。”劉徹無奈的搖了搖頭,給了劉陵一個滿意的答複。
“太好了,臣妹多謝皇上堂兄,衛青,還不快謝皇上恩德。”劉陵歡呼雀躍,招呼衛青給劉徹謝恩。
真是六月的天,小孩兒的臉,說變就變,劉徹沒好氣的看了劉陵一眼,鄙視道:“朕不答應任命衛青為侍中,你就一口一個皇上、陛下的,朕順了你的心意,你倒是該口叫堂兄了,你還真是……”
劉徹忍不住嘖嘖兩聲,看著劉陵和衛青兩人的眼神越發詭異,他不用腦子猜都知道,這兩人之間肯定有貓膩。
衛青被皇帝看重,公孫賀有些嫉妒,但想到自己也曾經隻是小小的太子舍人,皇帝登基後,因為他東宮舊人的身份,破格擢升為九卿之位的太仆一職,而且秩祿中二千石,負責掌管天子出行的車輿馬匹,作為天子信任且委以重任的重臣,很沒有必要和衛青生齟齬,倒是需要交好,畢竟皇帝身邊的近臣多了去了,誰知道哪一個未來就真的封侯拜相了,這種人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何況自己和衛青走的有不是一條升官路,隻看今日的表現,衛青未來勢必會被天下送入軍中任職,對沒有利益糾紛的同僚,公孫賀換上和藹的態度,對衛青表示自己的善意以示恭賀。
她現實嗎?劉陵想了想,好像確實如此,便沒有反駁劉徹的必要,衝劉徹一笑,淋漓儘致的發揮自己的好客之道。
“菜涼了就不好吃了,臣妹這就吩咐庖廚們再做些好酒好菜的送上來。”劉陵心情好,喚來春桃,讓她去膳房吩咐下去,把膳房裡的菜蔬都用上,讓濁娘和庖廚們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務必做到賓主儘歡,最主要的是一定要讓劉徹吃個滿意。
春桃領命而去,衛青應付完了公孫賀,回到劉陵身邊坐下,感激的看著劉陵,認真的謝道:“翁主,青能有今日都是翁主,您的恩情青銘記於心,來日比湧泉相報。”哪怕用儘自己的畢生心血,必不負翁主的情深厚誼。
劉陵卻突然有了些不好意思,在衛青極其認真的目光下,她好似發現了些什麼,但沒有多想,或者說她從不敢肖想,低頭淺笑一下,第一次避開了衛青的目光,看著正恭維皇帝收攬到一名英才的公孫賀,不停的拍著馬匹,把劉徹拍的極其歡喜的樣子,劉陵突然覺得也就沒什麼了。
畢竟無論有沒有自己的參與,衛青成為曆史上意氣崢嶸,功名熏灼的大將軍大司馬、長平侯,也隻是時間的為題,而現如今,劉陵不過是幫著提前讓這對君臣相遇,日後如何,還需衛青自身的努力。
想了想,劉陵給了衛青幾句鼓勵的話:“明珠堪照乘,寶劍自淩雲,衛青你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誌,是未來必會成大事的人,就算沒有我的舉薦,你未來也會功成名就,而且今日你也是因為真本事勝了公孫賀才得了皇上的看重,這一切說到底也是你自己有真才實學,否則我再怎麼在皇上麵前說你的好話,皇上自由決斷,也不會聽之任之的。”
衛青搖了搖頭,他心裡念著劉陵的好,便覺得劉陵的話是在推諉,但衛青卻更心喜,眼含深意的鄭重感謝道:“青必不負翁主。”
真的?
劉陵忍不住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忍不住抿了抿嘴唇,看著衛青飽含深意的目光,直想沉溺進那如一汪泉水般的溫柔裡。
正當兩人纏綿的相視時,劉徹的眼神下意識一掃而過,看著好似情深義重的兩人,想起曾經和自己如膠似漆,現在琴瑟不調,鰈離鶼背的陳阿嬌,忍不住心生羨慕。
身為皇帝,自然應該後宮佳麗三千,三妻四妾的,但有個嫉妒成性、囂張跋扈的陳阿嬌在,劉徹想碰除了她之外的女人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偏偏陳阿嬌還有館陶大長公主和竇太皇太後給她做主,讓劉徹這個皇帝是無可奈何。
況且劉徹家裡可是真的有皇位要繼承,但是劉徹與陳阿嬌是少年夫妻,劉徹為太子之時就娶了陳阿嬌為太子妃,按理說兩人早該有孩子了,可劉徹現在都登上皇位了,後宮卻還不聞嬰孩兒啼聲,也幸好劉徹也才十六歲,否則隻怕無論是前朝還是後宮都要傳起什麼風言風語了。
劉徹尚不知道自己的猜想日後會當真發生,出於不知名的小心思,他不想看到眼前一對有情人你儂我儂的,剛好婢女們端了新做的菜肴上來,搭配著香氣四溢的稻米飯,劉徹很不合時宜的開口做了一回破壞氛圍的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