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漢翁主的悠閒歲月 > 第62章 後宮政治 館陶大長公主私底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漢翁主的悠閒歲月 第62章 後宮政治 館陶大長公主私底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後宮政治
館陶大長公主私底下……

館陶大長公主私底下沒少派家將踅摸醫術精湛的醫者,
但找來的醫者對女兒的病情毫無頭緒,若是再無寸進,館陶大長公主都怕女兒因此越發瘋魔,
打上巫覡的主意。想到最近長安城中聲名鵲起的女醫義妁,
館陶大長公主頓時打定主意要將人“請”進宮來為女兒看病。

請這個字用的很妙。

早在聽聞義妁醫術精湛的時候,館陶大長公主就派人去探查義妁的底細了,
因此也知道義妁是劉陵的門客一事,這對她來說並不重要。館陶大長公主也絲毫不擔心義妁會因為前一段時候,
陳阿嬌綁架劉陵一事不儘心儘力。

對高高在上的館陶大長公主來說,
沒有什麼人是不能用權勢和金錢收買的,
若對方不同意,
那隻可能是對方所圖甚大,
因而看不上自己給的蠅頭小利。

打定了主意,館陶大長公主安慰不知所措的女兒道:“阿母這就讓人去請那個女醫進宮來給你診脈,
嬌嬌不怕,不怕啊。”

劉陵還不知道館陶大長公主和皇後母女兩個繼她之後又打上了義妁的主意,
她在府裡坐立不安,心裡對衛子夫內疚不已。

跑了一趟平陽侯府,拿這事和平陽長公主商量,但兩人也確實無能為力,皇帝自己都把衛子夫給忘到腦後了,連自己臨幸過的女子第二天都提起褲子不認賬,
除了氣憤和為衛子夫鳴不平又有什麼用呢。

平陽長公主想的多謝,覺得衛子夫怕是難有以後了,
畢竟她弟弟是個什麼性情自己從小到大一起長大,她還是清楚的。宮裡又有陳皇後和竇太皇太後壓著,劉徹根本無法隨心所欲的行事。

最後,
平陽長公主隻能指點劉陵道:“雖然把子夫貶為低等雜役是皇後的意思,但宮裡到底還有母後在,你若當真擔心衛子夫,不妨去找母後吧,看在子夫畢竟伺候了陛下一場的份上,阿母總歸會另眼相看她,有阿母派人周旋,皇後也不會太過磋磨了人去。”

好像除了這個也沒其他辦法了。

劉陵喟歎,又和平陽長公主說了幾句話,就又帶著大堆的補品和布帛等東西去看衛少兒和自己的乾兒子霍去病了。

衛家人還不知道衛子夫在宮中的境況,見到大包小包的劉陵高興的很,知道劉陵主動前來的目的,主動把剛喂過了奶的霍去病小寶寶抱了上來,還教不會說話的小孩兒叫阿母,把劉陵逗得喜笑顏開的。

看著衛家人和小霍寶寶滿臉不知愁的模樣,劉陵心下越發內疚,出了平陽侯府就吩咐駕夫往皇宮的方向趕去。

都說女人的眼淚是融化男人心最強的武器,更何況那是位絕世美人的淚水呢!麵對著柔弱彷彿無人可依的衛子夫那泛紅的眼圈,劉陵捂著胸口倒抽一口冷氣。

什麼叫我見猶憐?

平陽長公主美的讓劉陵心驚,但身為公主,自幼身份高貴,萬事不愁的,根本用不著對地位不如她的劉陵蹙眉哭訴。同樣美的讓人震驚的韓嫣終究是個男人,若是做出這樣弱不禁風的姿態,劉陵隻會不寒而栗,然後怒道:滾遠點。

因此,對著這樣的衛子夫,劉陵本就愧疚的心越發喃喃的說不出話了,昏頭昏腦的,就把身上帶的金銀、配飾等物一股腦的都摘了下來,給衛子夫做打賞用,好歹讓自己過得不那麼粗糙些。

閻王好過,小鬼難纏。

陳阿嬌那裡送錢或者說好話肯定是不管用的,她沒一杆子把衛子夫打死已經算是脾氣好的了,所以這底下的管事的黃門和宮人就越發得打點了,誰知道她們會不會為了向皇後和館陶大長公主賣好,故意磋磨衛子夫呢。

對著劉陵,衛子夫終於忍不住內心的哀怨,把忍了數天的悲痛一下子嚎啕大哭了起來,哭得梨花帶雨的模樣讓人特彆心疼。

“翁主,這可如何是好?如今妾在這掖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陛下也從未想起過妾,這些時日以來,若不是妾進宮的時候公主送給妾的金銀打點,妾隻怕早就被管事給磋磨的不成人樣了。”

劉陵看著衛子夫憔悴的樣子,也明白對方所言非虛,想了想,劉陵心一橫道:“你若是後悔了,我現在就去稟告陛下,大不了冒著得罪皇後的風險,我去找竇太皇太後或者王太後,請她派人隨便找個錯處,把你逐出宮吧。”

自己犯的錯自己彌補,除此之外,劉陵也找不到彆的辦法了,逐出宮廷雖說不好聽,但好歹也不用在宮裡供人驅使,受這種磋磨和管事的鳥氣。

衛子夫啞口無言,眼中雖還噙著淚水,但依然陷入了沉思中。

見此,劉陵無奈的歎了口氣,心裡亂糟糟的,拍了拍她的手,找補道:“你在考慮考慮,我下次來的時候你給我答複。”

“都說富貴險中求,但也曾有人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衛青能有如今的成就,也離不開他自小的遭遇,苦難能早就人才,也能使人強大,但往往大部分人都被折磨的怯懦和不成樣子。”

衛子夫的眼神變得恍惚起來,劉陵想到從小遭遇了挫折還不屈不撓的衛青,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接著道:“我曾經心痛於衛青遭受的苦難,覺得自己遇到他的時候晚了太多,若是早一些知道他過的不好,早早的派人去把他接過來就好了。但是衛青反而拿先秦孟子的話反過來安慰我。”

劉陵忍不住輕笑,想到衛青坦蕩磊落的模樣,日正言辭道:“他跟我講天降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些我又不是不懂,但從他嘴裡說不起,不知怎的,我就愈發覺得此話那麼的讓人信服。”

“你是她的阿姊,我相信同為衛家人的你們血脈中是一脈相傳的固執和不遜。我也知道你現在的日子很難熬,沒關係,我給你時間想,等你決定了就派人給我傳口信,我向你保證,隻要你說要離宮,我一定也是說到做到。”

說完這些話,劉陵又安慰了衛子夫一會兒,陪著她調整了情緒,見衛子夫已經恢複了冷靜,眼神也變的堅定起來,和往日嬌弱可憐的模樣相比堅強了很多,便告辭離去了。

她先去了長信宮準備拜見竇太皇太後,但到了之後才知道竇太皇太後去處理朝政了,人不在長信宮,撲了個空的劉陵又不打算去椒房殿找罪受,看陳阿嬌的冷臉,便轉到去未央宮拜見劉徹。

在半道上,劉陵坐著的馬車和王太後一行人遇上了,王太後邀請劉陵陪她同乘,劉陵很給麵子的同行,還邊陪王太後說話,倒是從王太後口中得到了不少劉徹最近的訊息。

原來,劉徹自從把衛子夫帶進宮裡之後,真的因為忙碌將人扔到了腦後,至於忙碌什麼?當然是天子大展身手的實施新政,試圖從老謀深算的竇太皇太後手中奪回處理朝政的權利。

“博士董仲舒和丞相衛綰以儒家之道諂媚陛下,試圖離間太皇太後和陛下的祖孫情分,我在後宮都聽聞了,據說陛下還想詔立什麼學校之官,這分明就是攛掇陛下和太皇太後打擂台,都是佞臣,阿陵你來的正好,你和陛下也能說的上話,待會兒在旁邊幫我旁敲側擊的給陛下說說,讓他彆和太皇太後對著乾了。”

此言一出,劉陵沉默了一下,她心知隻要竇太皇太後活著一天,天然的祖母身份就是一直壓製帝王的利器,無論未來的漢武帝劉徹多麼的雄才大略,剛出新手村除了一身服飾能看的劉徹麵對滿級的竇太皇太後,下場是肉眼可見的必輸無疑。

劉陵點了點頭,暗道沒事,雖然自己也不想摻和進這對祖孫的鬥法,怕傷及池魚了,但安慰人她還是可以的。

境遇低落的男人尤其需要一個溫柔的女人去關懷,說不定她到時候還可以趁此機會讓衛子夫趁虛而入呢,畢竟就陳阿嬌那強勢的性格,對著劉徹還大言不慚的理直氣壯,是真沒衛子夫那柔情似水能溫潤人心。

抓住時機,劉陵就拜托王太後派人關照一番在做雜役的衛子夫,王太後從劉陵這裡知道兒子臨幸了一回的女人被善妒的陳阿嬌貶為了雜役,心疼兒子的同時連連給劉陵保證,好歹是伺候過兒子的女人,不看僧麵看佛麵,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了身孕,說不定此時衛子夫肚子裡就有了呢?

想到此處,到底心疼兒子都十七歲了還沒個孩子,王太後當即吩咐身邊的宮人去傳話,讓管事的不準為難衛子夫,順便等上一兩個月派個醫官給衛子夫瞧瞧。

馬車很快行駛到了未央宮宣室殿,劉陵攙扶著王太後下了馬車,兩人在黃門的恭迎下進了殿。

因著朝政都是竇太皇太後在處理,劉徹隻能孤獨的坐在宣室殿裡看奏疏,見到劉陵和王太後相攜而來,還很驚訝的問兩人的來意。

劉陵給了她一個你多保重的眼神,然後悄悄後退幾步,不摻和這次母親教訓兒子的大戲。

就這樣,劉陵做了一回局外人,幸災樂禍的旁觀劉徹是怎麼被母親給教訓的狗血臨頭的。

王太後瞪了一眼兒子,沒好氣的警告劉徹:“你最好少給我惹事。你才剛剛上位,馬步還沒站穩,百官的名字還沒記完,你就想搞出名堂。現在好啦,啥名堂都沒搞出來,還被太皇太後整得一鼻子灰回來了。太皇太後的氣還沒完呢,你又和阿嬌吵吵鬨鬨的,還整天不待見你姑母,你這孩子,是不是想找死啊?”

劉徹抑塞地看著母親大人,心裡一萬個不服氣。

沒錯,他的新政剛開始就被祖母給潑了一盆冷水,不但董仲舒被貶到了江都,連丞相衛綰,哦,衛綰現在已經不是丞相了,因為衛綰上奏:“所舉賢良,或治申、韓、蘇、張之言,亂國政,請皆罷奏。”1

也就是說,除儒學外,貶黜諸家不可得用。要求自此令始,學百家言者隻能為雜家立說,不能作求仕之道,被愛好黃老之學的竇太皇太後所不容,所以哪怕劉徹覺得衛綰上奏的好啊,簡直非常的合他的心意,恨不得立刻隻昭告天下執行,但終歸被竇太皇太後以衛綰年紀大為由,免了丞相之位,讓其告老還鄉。

想起衷心自己的臣子被免職的免職、貶謫的貶謫,縱使劉徹如何的想大展雄圖,此刻也隻能歎一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王太後最是能忍的哪類人,也知道忍字頭上一把刀有多疼,輕輕一歎,又對劉徹說道:“你要懂什麼叫政治。如果你此時和阿嬌鬨翻了,館陶大長公主還不立刻跑到太皇太後那裡去告狀?這一個你都對付不了,兩個厲害女人加起來搞我們一對腳都還沒紮穩的母子,就算不死,也是兩敗俱傷了。”

說著王太後還看了劉陵一眼,眼中含著深意,也讓劉陵總算明白過來為什麼自己請王太後照顧衛子夫的時候,王太後雖然沒拒絕卻也沒有立刻就把衛子夫換個舒服的崗位待著。

若衛子夫有了身孕,王太後倒是可以利用皇嗣來勸解重視血脈的竇太皇太後,但若隻是衛子夫這一個女人呢?都說子憑母貴、母憑子貴,在這大漢宮廷中,終究還是皇帝的子嗣更被人看重,女人說到底也隻是個生育工具罷了。

母親一番循循善誘的苦心,劉徹明白了過來,想到曾經被廢的栗太子劉榮,他雖然覺得自己終歸是皇帝,但如果劉徹現在翻臉不認人,那麼館陶大長公主有可能另找他人合作。就算不是這樣,她也有可能聯合祖母……

越想下去,劉徹越覺得寒氣襲背。

-----------------------

作者有話說:1來自荀悅《漢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