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漢翁主的悠閒歲月 > 第74章 躲清靜 她和劉安就說不到一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漢翁主的悠閒歲月 第74章 躲清靜 她和劉安就說不到一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躲清靜
她和劉安就說不到一塊……

她和劉安就說不到一塊兒去。

衛青是塊未來一定會大放光彩的璞玉,
如果不是劉陵有著曆史先知趁虛而入,截胡了衛青,隻怕這塊美玉不知便宜了誰去。

無論是平陽長公主、館陶大長公主、竇太皇太後和淮南王劉安等人,
現在都是以異樣的眼光來質疑衛青,
在這個以出身論成就的年代來看,劉陵的選擇不亞於是瘋了。

幾乎整個長安城都聽說了劉陵和衛青關係匪淺的事,
普遍的認為劉陵簡直丟了身為劉氏皇族的臉,又一次劉陵被劉徹宣入宮後,
在宣室殿內遇到宗正,
那為上了年齡的長輩不耐摻和這種事,
隻暗暗提醒了劉陵幾句,
劉陵一臉受教的表情,
卻越發惱怒那些人沒事找事了。

尤其是在劉陵和皇帝的謠言被澄清後,沒了娛樂他們的來源,
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越發的八卦了起來。

“父王,您彆聽那些人胡說八道,
衛青是個很有能力的人,我這掐指一算,他日後一定會在戰場上大放光彩,封侯拜相,讓某些說酸話的人望塵莫及。”劉陵對衛青充滿了濾鏡感,說起衛青的好話來,
自然言之鑿鑿,一副您就等著瞧好吧的表情。

劉安撇了撇嘴,
哼了一聲,心下確定女兒隻怕是真陷進了這個叫衛青的坑裡。

想到衛青現在是皇帝的親信,姊妹衛子夫更是皇帝的寵妾,
日後自己必定會有用得著他的地方,劉安沒在說什麼,就事論事,等用完了衛青再扔了他也不是不行。

劉安不屑的態度卻讓劉陵大為惱火,她道:“父王您彆不信啊,我和衛青曾在宮中遇到過一位占卜很靈驗的老者,那老者還是很有一套的,算出衛青是大富大貴、封候拜將的命格。”當然,自己的命格就不用多言了,反正劉陵和原主是兩個不同的人,隻要她不傻乎乎的幫著劉安造反,一定不會如原主那邊早早地一命嗚呼。

劉安自然不信,他嗬了一聲,嗤笑道:“大漢自有將士,代代出身將門,父祖傳承的家學,豈是他一小小奴隸可比的。”

劉陵聞言,自然更生氣了,她還有幾分理智,好歹沒有口不擇言的開嘲諷模式,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隻是冷冷的道:“是啊,大漢是不缺武將沒錯,隻可惜對內,打各地藩王倒是大獲全勝,對上匈奴就都成了敗軍之將。”

劉安一噎,算了沒話說了。

雖然他還沒和中央朝廷開過戰,但無論是他祖父還是他的父王,對上文帝、景帝後,就都成了敗軍之將。如果不是文帝和景帝網開一麵,為了名聲寬恕了他和幾個兄弟,現在的劉安也隻是喪家之犬中的一員。

但劉安卻並不感恩於文帝和景帝的寬厚,反而覺得他們倆虛偽,時時刻刻都想著如何繼承祖父和父王的遺誌,奪取大漢神器,登基為帝。

劉安抿了抿唇,覺得劉陵有些高看匈奴人了,那群野蠻的匈奴人好對付的很,劉安覺得,隻要給他們足夠的利益,他們搶了財務和女人後自然會退回草原,不會進駐中原。

他道:“我大漢對上匈奴人,也不全是軟骨頭,還是打的有來有回的麼。”

“你怎麼說都是我大漢的翁主,這種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話是怎麼說的出口的。”劉安強勢的拍了拍桌案,無論是身為藩王還是父親的都讓他不能被自己的女兒說服。

“我又沒說錯。”劉陵耿直道:“大漢的將士也不是沒輸的太慘過,更可悲的是沒有贏過。”尤其是在沒有衛青之前,簡直輸的慘不忍睹。

這下劉安是真的沒話說了,他揮了揮手,不再準備和女兒討論衛青和大漢將士麵對匈奴的輸贏問題,將劉陵趕了出去。

眼不見心不煩之後,劉陵過去找了衛青。

又到了衛青的休沐日,和劉安來了長安之後不同,自從看出劉安對自己總往劉陵身旁湊後的質疑和時不時的詭異目光,衛青就自動t到了隱身技能,在劉安的眼皮子底下,再不敢和劉陵有什麼親近的舉動。

衛青也試圖通過劉陵打探出劉安的喜好,但劉陵直言不諱說讓衛青不用費心,而且衛青也覺得以淮南王堂堂藩王之尊,確實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輕而易舉得到了,便隻能偃旗息鼓。

劉陵找了過來,衛青很是高興,然而這高興還沒能維持的久一些,就聽著劉陵喋喋不休的對劉安的吐槽愈發黯然。

劉陵都能發覺的事,沒道理敏感的衛青感覺不到。淮南王對他的感官並不好,那日得知皇帝的寵妾衛子夫是他的阿姊後,淮南王對他的態度很溫和,可是後來得知他和翁主的關係,還有自己的出身後,衛青再從劉安那處得到的就是冷遇了。

衛青發愁,第一次為自己不會討好人煩心。

淮南王的入朝似打破了平靜的湖麵,在長安城引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聽說皇帝將淮南王選入未央宮後,對這位劉氏藩王的態度溫和到入鄰家親昵叔父的少年,更是議論紛紛,怎麼也想不明白,劉安這個隻會著書立傳、問道煉丹的家夥是怎麼討好的皇帝呢。

劉安保持著謙虛的態度和皇帝侃侃而談。

大漢天子畢竟年紀輕,才初初登基,就有一番豪情壯誌。一方麵重用主張加強王權的儒士出任將相另一方麵則採納文景時期大為失意的賈誼、晁錯一派的政治主張。

即對內削弱諸侯、加強中央,對外則抗禦匈奴的政策。

如果不是劉安對劉恒的子孫自由一股惡意,這樣的同族子侄他當然十分的欣賞,然而,他畢竟是個野心家,對帝位充滿了勃勃野心。因此,哪怕再和劉徹一見如故、恨不得促膝長談,那股子對劉恒子孫的惡意也不免絲絲縷縷的泄露了出來。

這股惡意再微弱,劉徹身居帝王高位,也隱約能察覺到一些。

他十分的不明白,不過是初次見麵,對這個神交已久,和自己一拍即合、長談闊論的叔叔,哪裡來的齟齬?

察覺到這些,劉徹故意在劉安麵前高談闊論,對尊王攘夷,削諸藩,破匈奴等政策讚不絕口,說自己也準備實施“大有為”之政來試探。

而讓劉徹失望的是,和他相談甚歡的叔父則露出了自己的態度——是對自己的不讚同。

劉安主張因循舊範,無為而治。

由此引申為政策,也就是要堅持漢初舊製,從而保護劉氏諸王集團裂土稱王的既得利益,讓劉徹異常的失望。

還以為會是個誌同道合的幫手,誰知道居然是敵特,白瞎他一片激動的心,高興太早了。

劉徹沒了再聊下去的心,又不鹹不淡的說了幾句話,就讓黃門帶著淮南王去拜見竇太皇太後了。

素好黃老之道的太皇太後竇氏和淮南王劉安倒是一拍即合,而且還有諸竇、諸劉列王貴戚給劉安說好話,因此不過來長安幾日,劉安迅速壓下成名已久的劉陵,成了長安城內的風雲人物。

平陽長公主的酒宴辦的次數少了不少,人人都知道如今淮南王闊氣的很,來到長安城後幾乎天天都好酒好宴的款待劉氏皇族和諸貴戚,府內每日人生喧囂,比劉陵在時的清淨簡直宛如變成了鬨市一般。

鬨得劉陵頭的大了,為了有點清淨的日子,避免被劉安拉出去待價而沽,劉陵隻能藉口陪伴平陽長公主,來平陽侯府躲清靜。

不止是劉陵,衛青現在也幾乎不回府了,劉安不是很待見他,但因為衛青好歹也算皇帝的小舅子,劉安對著他也不能黑著一張臉,隻能虛偽的笑著,虛偽的關懷,再虛偽的說一些對他未來很看重的話。

如果不是劉陵早就給衛青透了底,知道淮南王看不上自己,對著這樣一張慈和的臉,衛青是真心想不到淮南王的肚腸是如何的虛偽。

反正他日日在宮中值守,隻要淮南王不進宮,衛青就不用去麵對他。義妁也是如此,淮南王好書、好琴瑟、好煉丹,但唯獨不喜醫術,再加上義妁身為女子,淮南王就更輕視她了,連義妁在長安城的名聲他也覺得其中有劉陵出力才能讓義妁名滿長安。

義妁帶著義縱避出住在了醫官,衛青也不回府,劉陵更是直接住在平陽侯府藉口陪伴義子,倒是和小去病玩的不亦樂乎,當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玩小去病,把人惹急了再丟回給衛少兒去哄,她則幸災樂禍的在一邊哈哈大笑,好不惹人氣悶。

衛少兒這個親娘也不是不心疼兒子,但小霍去病是個記吃不記打的,每每被劉陵惹急了,委屈的不搭理她,還沒過一會兒,就被劉陵做的蝦仁蛋羹、羊奶餅乾、肉沫菜卷勾的口水連連,重新投入了劉陵的懷抱,對她笑得見牙不見眼的。

再次抱到了乾兒子,劉陵暗暗給自己比了個耶!她就知道哪怕是小屁孩也無法逃脫美食的誘惑。

平陽長公主在邊上好笑的搖了搖頭,手指在小霍去病的頭上點了點,無奈的道:“你這是好性啊還是記吃不記打,這都多少回了,怎麼總是上當。”

或許是知道誰纔是真正的衣食父母,小霍啊啊叫了兩聲,對著平陽長公主露出了個無齒的笑容,看得長公主更是無奈了,隻能搖搖頭,表示自己沒眼看。

“母子之間哪有隔夜仇,這是我乾兒子,自然不會生我的氣了。”劉陵笑著掂了掂體重有些增長的霍去病,對著他道:“是不是啊,小去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