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翁主的悠閒歲月 第75章 圈地建園 小霍寶寶其實已經會…
圈地建園
小霍寶寶其實已經會……
小霍寶寶其實已經會一個字兩個字的蹦出來,
組合起來也能成一句言語不通的話。
聽到義母問他,也不知懂還是不懂,蹬了蹬小腿,
學著劉陵的話道:“是,
不是,是,
不是”,嬰兒學舌的模樣,
逗得人哈哈直樂。
眾人正笑鬨著打發時間,
頗有些不亦樂乎之感,
幾乎忘卻了今夕何夕,
就見有一奴婢匆匆而入,
在平陽長公主耳邊悄聲說了些什麼,平陽長公主一愣,
似是不敢置信的看著來人,問道:“那人當真這麼說?”
來人垂著頭,
不敢擡眼看,卻匆匆點了點頭,鄭重其事的樣子,平陽長公主看了頓時倒抽一口涼氣。
這是怎麼了?
劉陵示意衛少兒將小霍去病給抱下去,然後才安慰平陽長公主道:“阿姊這是怎麼了?可是除了什麼大事?”
平陽長公主往常無論什麼事,都一副鎮定自若的模樣,
這樣的失態,難免讓劉陵驚訝。
“可不是出大事了麼。”
“去通知侯爺,
讓他去廷尉府救人。然後再派去幾個人盯著,讓管家按照市價把損失補給那些百姓。”平陽長公主吩咐完後,揮袖斥退了下人,
這才又對劉陵訴起了苦。
“我還以為陛下有了孩子後也該長大了,沒想到還是一副孩子心性,隻知道惹是生非。”平陽長公主的語氣頗有幾分的不好看,連也青一陣白一陣的,好似如若劉徹本人在這兒,她非得痛罵對方一頓不可。
劉陵更好奇了,打破砂鍋問到底,頗有幾分不達目的不罷休之感。平陽長公主被煩的沒法子,沒好氣的瞪了劉陵一下,這才一五一十的把劉徹又又又冒名“平陽侯”跑出去惹禍,卻讓她來收拾殘局的事講述出來。
“騎馬射箭、打獵燒烤也就算了,居然還隨意縱馬踐踏莊稼,以往不當回事,現在好了,碰到硬茬了吧,直接被人告到了廷尉府,也虧的他還知道自己是皇帝,沒有暴漏身份,報的是阿壽的名號,否則整個大漢的子民都要知道他這個天子做的什麼好事了。”也幸虧是沒人,平陽長公主吐槽起來一點都不給弟弟的麵子。
哈哈哈~嘻嘻嘻~
劉徹居然被抓進廷尉府了,哈哈,夜路走多了,終於遇見鬼了吧?
劉陵幸災樂禍的不行,但在劉徹親阿姊麵前還是照顧對方情緒的沒有直白的顯露出來,和對方同仇敵愾的討伐起了劉徹這個壞自家相公名聲的罪魁禍首。
“其實阿姊也不必這麼憂心,或許百姓們其實也都知道姊夫是為陛下背鍋了呢。”不知百姓們知道,幾乎整個長安城對劉徹冒名“平陽侯”在長安惹是生非的行徑都不約而同的心有靈犀,甚至他們私底下都頗為同情平陽侯。
每每聽說平陽侯又做什麼招貓逗狗、惹是生非、踐踏民田等禍事,聞風奏報的禦史就跟瞎子聾子似的,偶有幾個看不清形勢的上了奏疏,都被留中不發,同是幾乎朝堂上所有人都對平陽侯報以同情的目光。
無他,誰讓平陽侯的小舅子是皇帝呢。皇帝不能有錯,即使真的錯了,也不能是皇帝的錯,而是沒有踐行勸諫之責的臣子的錯。
所以,除了南宮公主、隆慮公主兩人的夫君,和劉徹關係最好的平陽公主的夫君,曹壽這個姊夫就成了劉徹最合適的背鍋俠。
“可終究顏麵上不好看啊。”平陽長公主歎氣,對這個皇帝弟弟,除了無奈也彆無他法,是真的打不得、罵不得。
不久,平陽侯曹壽就從廷尉府將小舅子劉徹一行人贖了出來。
而讓劉陵意料之外卻又不出所料的是,衛青也跟在灰頭土腦的劉徹等人身後進來,看到劉陵驚訝的目光後,他尷尬的想要舉手擋住自己的臉,然而意識到自己的袖子並不夠擋住後,隻能訕訕的對著劉陵點頭一笑,隨即跟在劉徹身後,被平陽侯府的下人帶下去梳洗乾淨。
皇帝身邊的侍衛灰頭土臉的可不行,那都是代表著皇帝的臉麵呢。
等劉徹帶著人再出來的時候,平陽侯曹壽已經向平陽長公主這個妻子複命,並避了出去。阿姊教訓阿弟,他這個姊夫不好在場。
劉陵倒是不怕,故意和平陽阿姊同樣一張冷著臉的麵孔,冷冷的逼視某個又惹禍的皇帝。
對上衛青訕訕的目光,劉陵給了他一個安心的眼神,因為知道對方是被劉徹牽連的,所以劉陵也把問罪的目光看向了厚臉皮、若無其事喝酒吃菜的劉徹。
“陛下,您這才安分了多長時間,怎麼又帶著人出來惹是生非了?好歹您也是馬上就有孩子的人了,子夫腹中的孩兒還要您這個父親做榜樣呢,可您瞧瞧你這乾的是什麼事?”平陽長公主這樣的大美人哪怕發起火來,語調也是柔柔和和的。
然而劉陵可不是個能憋得住的性子,她上上下下的打量了衛青幾眼,見衛青身上、臉上沒有傷痕,精神看著也不錯,頓時鬆了口氣,再加上如今有平陽長公主撐腰,狐假虎威的,劉陵對著劉徹也嚷嚷了起來。
“平陽阿姊說的不錯,陛下你一人惹事也就罷了,怎麼還把我家衛青也給帶去了,一群人去了廷尉府一日遊,這要不是平陽侯去把你們贖出來,你還真準備暴漏身份不成啊。”劉陵一臉的難以言喻,尤其是想到衛青也被連累進了廷尉府,雖說沒遭什麼罪,但到底一言難儘。
劉徹輕咳一聲,到底沒了再吃下去的**,其實也是他也吃的半飽了,直接放下了手中的筷箸,訕笑著道:“這你們可以放心,朕還沒傻到那個份上,暴漏身份的事是肯定不能做的。”
平陽和劉陵不約而同的白了他一眼,心道:你還知道啊。
還不等兩人接著吐槽,就聽劉徹接著道:“姊夫的名頭要是不夠震懾,其實朕是準備報淮南王叔的名號的,但是被衛青給阻止了。”
劉陵臉色一黑,慶幸劉徹聽進去了衛青的勸諫,沒找死到劉安麵前。
這傻孩子啊,的虧沒讓劉安知道,否則他哪會幫忙去把你救出來,不把你這踐踏莊家、惹是生非的帝王頭上按上一頂荒淫無道、殘暴不堪的名聲誓不罷休。
衛青低聲解釋道:“淮南王在藩地本就有愛民如子的名聲在,沒必要在京城為他拉攏民心。而陛下正是需要勵精圖治之時,應當善待百姓,此次也是因為我等失誤,沒能及時發現坐騎啃食莊稼,才惹下大禍被送入廷尉府。”
“勵精圖治?”劉陵似笑非笑的看著劉徹,揶揄道:“陛下您騎馬打獵還能打到踩踏莊稼的地步,可真讓臣妹佩服啊。”
平陽長公主也沒眼看,劉徹訕訕的笑著解釋道:“我不過就是踩踏了一些他們的莊稼,再說了姊夫也已經賠償給他們金銀了,而且朕都沒計較他們辱罵朕,這樣還不夠麼。”
劉徹很是不服氣,引得身後的衛青頗為無語的看了他一眼,劉陵和衛青的目光對上,心中生出了一種這個皇帝也是個“何不食肉糜”的存在啊,無奈的歎氣。
“衛青,你給陛下解釋解釋吧。”劉陵不想說話了,她突然覺得自己和這些人三觀不合,就是不知道衛青的解釋能不能被劉徹聽進心裡。
“陛下,臣冒昧了。”衛青行禮後道:“這些田地對百姓來說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命脈,若是沒了地裡的出產,他們來年就會青黃不接,餓肚子都是好的,淒慘一些的人家免不了賣兒賣女,所以我們一行人踩踏了他們的田地,就相當於毀了他們來年的產出。”
劉徹聽得若有所思,那股子被罵後的憤憤不平和不服氣倒是消下去不少。
“陛下即喜歡打獵,怎麼不去皇家禦園呢?”平陽長公主見氣氛有些沉靜,適時的打破這種氛圍,問劉徹道。
知道阿姊是故意顧左右而言他,給自己解圍,劉徹忙回道:“禦園太小了,不能儘興。”
很好,這個理由很強大,平陽長公主和劉陵同時一噎。
連文帝和景帝都沒有嫌棄過的皇家禦園,他們兩位皇帝曾經秋狩時最喜歡光顧的地方,居然被兒子和孫子嫌棄地方小,劉徹可真不愧是曆史蓋戳的孝子賢孫啊。
“太皇太後不是把兵符給陛下了罵?陛下既然覺得無聊不如直接去練兵吧,去訓練軍隊總好過帶著一群侍衛整日練習騎射強。”劉陵好奇道。
劉徹這個皇帝又不是真的閒著沒事做,眼看著竇太皇太後已經一步步準備把權力過度給他了,這人居然還對外表現出示弱的舉動,遊手好閒的好似紈絝子弟。
說道這個,劉徹更無力了,整個人像喪失了精氣神兒一般往後一攤,涼涼的道:“朕也想啊,可這不還是地方太小嗎?”
整個天下都是你的還嫌小?
還不等劉陵和平陽長公主說些什麼,劉徹便一骨碌坐了起來,對著兩人欣然道:“說起來,因著這回被抓一事,朕也覺得不能這樣無所事事下去了。”
“既然沒有地方,朕就圈一塊兒地好了。”
皇帝帶頭圈地嗎?
無視目瞪口呆的眾人,劉徹興衝衝道:“朕打算圈南山往西三百裡建造一座行宮,其中設離宮七十所,供朕和後宮、重臣們居住。令再單獨建一獸苑,飼養百獸,供朕秋冬狩獵。”
“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上林苑’。”
“枚乘曾給梁王做《菟園賦》而聞名天下,朕也不能輸了,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做的不錯,朕這一次也打算等上林苑建成以後,司馬相如做一首《上林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