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翁主的悠閒歲月 第81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 張騫想了想,…
死道友不死貧道
張騫想了想,……
張騫想了想,
如實相告道:“從昨天開始我就沒怎麼吃過東西了,就怕耽誤了今日陛下選舉人才,錯失機會。”
態度這樣嚴謹嗎?
想起自己上輩子去大公司麵試的時候,
也是這樣忐忑不安的心情,
但也不到張騫這樣連飯也吃不下去的地步啊。
劉陵憐憫的看了他一眼,想到自己也曾和對方差不多的經曆,
低頭小聲的道:“兄長不必如此,陛下雄才大略,
不拘一格降人才,
青一看兄長就知道您是那種有大才之人,
定然能被陛下另眼相看。”
雖然隻是初次見麵,
但自己都吃過對方給的美食了,
張騫自覺身為對方認識的兄長還要弟弟來出演安慰,但劉青這樣的言語卻很是讓他安心不少,
張騫滿麵感激。
“青弟也是準備等會兒在陛下麵前毛遂自薦的嗎?”張騫好奇問道。
青弟?
好吧,誰叫她隨便取了個名就把衛青的青字給拿來用了呢。不過第一次被人叫青弟還挺稀奇的,
劉陵暗哂。
“嗯……”劉陵沉吟了下,過左右而言他的嗯了一聲,卻沒有多說,而是問了個毫不相關的問題。
“剛才的栗子糕和肉脯好吃嗎?”
嗯?雖然不明所以,但張騫還是誠實的點了點頭,回答道:“好吃。”
接著他回味了下,
誇讚道:“栗子糕香甜軟糯、甜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肉脯外宿內軟、鹹中帶甜,
讓人難以忘懷。”說著,他還舔了舔純,好似在回味適才自己囫圇吞棗也能感受到的美味。
劉陵滿意極了。
好吃就好,
好吃就好。
“兄長若是喜歡,今日過後,不妨來小弟府上一敘,不滿您說,小弟府上的廚娘深諳美食之道,任何食材隻要到了她手中都能做出美味可口的佳肴。”
劉陵把濁孃的廚藝形容的彆具一格,果然,不出意外的,她在張騫的臉上看到了猶豫和嚮往的神色。
在心裡糾結了半天,最後愛好美食的心占據了上風,張騫猶豫了半晌,一咬牙就答應了下來。
劉陵更滿意了。
沒過一會兒,劉徹在侍衛和黃門的簇擁下過來了,眾人皆跪拜行禮,劉陵也隨大流的低頭等著人坐上上首的至尊之位。
皇帝身邊的黃門喊了聲免禮後,眾人謝了皇帝的恩典,又重新入座。
劉陵也不說話了,正襟危坐,假裝自己是這群泥塑木雕之中的一員。
聽著耳邊的辯論,一個個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此起彼伏,朱買臣、吾丘壽王、司馬相如、主父偃、徐樂、嚴安、東方朔、枚臯、膠倉、終軍等,有些劉陵熟悉,是前世就耳熟能詳的,有些是因為早就跟隨劉徹左右,所以她聽過一耳朵的,但毋庸置疑的,這些人日後都會是劉徹的股肱之臣。
“……匈奴一直對我大漢虎視眈眈,邊境之地深受其擾,經常侵占我大漢的領土,騷擾和掠奪大漢百姓,朕亦決心不再忍耐,打算聯絡大月氏共擊匈奴,不知在座可有勇士敢毛遂自薦者?”
劉徹鏗鏘有力的聲音姊上首傳來,劉陵頓了一下,轉頭朝張騫看過去。
張騫的神色有猶豫還有些躍躍欲試,一看就是很想挺身而出的型別,但是看在座無人回應皇帝的問話,張騫猶豫了下還是沒有當出頭鳥的打算。
哎,怎麼不站出來了?
劉陵有些傻眼兒,看了看張騫,見他沒有動靜,就朝著劉徹看去,莫非是劉徹說的不夠清楚?也不對啊,總不會是這些人都怕死或者怕麻煩吧?
想到曆史上張騫出使西域後,一路曆儘千難萬險,還是落入敵手,最終無數人獻出生命,還是一事無成倉皇逃回大漢的結局,劉陵也有些動容。
不期然的,劉陵對上上首劉徹逡巡的目光,劉徹似是沒想到會在這裡看到她,剛好他正處於無人回應,下不來台的時候,就給劉陵遞了一個眼神,示意劉陵站出來給他個台階下。
劉陵脖子一縮,當什麼都沒有發生,她也什麼都沒有看到的模樣,氣的劉徹臉上一黑,帝王威視掃向全場,不高興的氣息籠罩著在場所有人。
這都叫什麼事啊。
被劉徹重點照顧的劉陵慼慼然。
他看著劉徹冷冷的目光,無奈的給了他一個明白的眼神。
哎,皇帝都發話了,她也隻能照做了。
霎時間,籠罩在眾人身上的濃重帝王威視被收回,眾人都鬆了一口氣,劉徹心滿意足的坐直身子,等著劉陵給自己解圍,想著接下來自己該如何發揮才能如願以償。
但是劉徹估算錯誤,劉陵可沒有捨己為人的想法。
她湊到張騫身邊輕聲問到:“張兄,你想不想得陛下青眼?”
張騫眼前一亮,以同樣小的聲音問道:“青弟有何妙計?”
適才皇帝的威壓在張騫心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老實說,他原本蠢蠢欲動的心現在徹底的偃旗息鼓了。隻能說,不愧是我大漢的天子啊,天子之威下他連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引起了注意。
劉陵微微一笑,笑容讓張騫覺得不對勁兒,怎麼有些女氣,而且讓他心下惴惴的。
對不住了,死道友不死貧道,而且按照曆史這原本就該是屬於你的差事,我就不喧賓奪主了。
在張騫不好的預感中,劉陵衝他點了點頭,而後伸手一推,用和張騫適才差點把自己拍在地上的力氣把他從位置上推了出去。
不管站出來的人是誰,隻要出來給他解了當下的圍,一切都好說。
在劉徹閃爍的目光中,張騫就以這樣‘毛遂自薦’的方式出現在了眾目睽睽之下。
張騫傻了,他愣愣的回頭,卻發現劉陵的表情和周圍的人一樣,用異樣的,看傻子一樣的目光看向他,那眼神,好像剛才把人推出去的不是她似的。
“好。”劉徹欣喜,若是站出來的人是劉陵,他隻能當沒說過適才的話,另找機會尋覓勇士,但沒想到真的有人挺身而出。
“你是何人?”劉徹的態度特彆的和藹。
張騫心裡打鼓,但站都站出來了,此時也沒辦法再退回去,他頂著眾人灼灼的目光,硬著發麻的頭皮道:“小民張騫,願應陛下所募,為陛下出使大月氏,披荊斬棘,死而後已。”
劉徹一聽,更是態度為之一變,臉上笑容滿步,那叫一個和藹可親,他甚至在眾目睽睽之下站了起來,從高台上走下,一路來到張騫身前,拉著他的手上下打量,溢美誇讚至此不要錢似的輸出。
“好啊,好,我大漢又張卿這樣悍不畏死勇士,那還用怕他區區一個匈奴?”
皇帝誇讚張騫的英勇無畏聽在周圍人耳邊都覺得麵紅耳赤的。
他們看著眼前被皇帝誇了一通後,就滿臉願為大漢英勇就義,捨生忘死的青年,嘲諷、暗笑、幸災樂禍之餘也不乏佩服其勇敢的。
其實並不是他們膽子小,不敢反擊匈奴。而是自白登之圍後,大漢機會每隔幾年就會被匈奴當成韭菜收割一回,更是數次屈辱的送公主過去和親。
大漢也不是沒組織過軍隊對匈奴進行反攻,然而結果卻讓所有人失望,接連的戰敗讓大漢傷筋動骨,除了送公主、財物過去和親,再也提不起反擊的念頭。
通俗的說就是跪久了,所以站不起來了。
哪怕是這些飽讀之士都不信以大漢的軍隊對上匈奴人會贏,隻要不全軍覆滅就已經是勝利了。匈奴在漢王朝的曆史上,是個可怕的存在,他們高效的機動性,曾經深深折磨著劉氏三代帝王。
然而劉徹卻並沒有他們那種灰心喪氣。
他任命張騫為郎官,派遣他去西域尋找大月氏,為打擊匈奴做準備,並探查西域之地的地理人文情況,好學著秦滅六國之策,做遠交近攻的決策。
與之相比,衛青被劉徹留在上林苑訓練新建的期門軍的訊息就泯然眾人了。
所有人都隻當皇帝是在小打小鬨,絲毫沒有危機意識。這是劉徹改革軍製的開始,是由衛青建立起的一支隻衷心於皇帝的軍隊,大漢與匈奴的攻守之勢,從今日徹底顛倒了。
漢匈戰爭耗戰百年之久,一騎絕塵的少年,用自己熾烈的雄心,讓烈烈漢旗高揚於北境。
多年後,那是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榮耀輝煌和不羈。
張騫就這樣被劉徹留在了上林苑,大批的賞賜流水一般的賞下去,讓這個青年對帝王的恩德如滔滔江水感激涕零。
劉陵也厚著臉皮在上林苑蹭了一間宮室,今日天色晚了,而且衛青日後怕是要長久的在上林苑給劉徹訓練新軍,劉陵就把這裡打造成了自己第二個家,無視了劉徹這個真正意義上的主人,閒適的就像在自己的地盤似得。
她想到張騫剛好也在這上林苑中,自己昨日那出格的行為雖然為張騫贏來了劉徹的注目,卻也實實在在的給他找了一個危險的差事,想到了他這趟出使西域九死一生的遭遇,劉陵吩咐濁娘準備了好幾道美食,準備去慰問一番。
勸他不要去的話劉陵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說的,不過,她卻可以稍稍透露一些自己知道的張騫即將會遇到的危險。無論如何,都要讓張騫小心一些,不要讓他走向曆史上的老路,真的在匈奴的地盤蹉跎十數年,那些跟著他的人,能活著最好,不至於大多數都客死異鄉。
出乎意料的,到了張騫居住的地方,他的態度異常的好,即使見到劉陵一身女裝,除了驚訝一翻後,劉陵並未在張騫臉上見到生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