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一心搞錢,總裁追瘋了 第2章 39元纏枝蓮銀飾,直播首戰
-
淩晨五點的出租屋,窗外還蒙著一層灰藍色的薄霧,老舊空調外機發出“嗡嗡”的聲響,像在低聲催促。蘇晚坐在掉漆的舊書桌前,指尖反覆劃過手機銀行app的餘額介麵——5036元,這是她翻遍錢包、湊齊的全部直播啟動資金。桌角的舊繡棚靜靜立著,棚架邊緣磨損處沾著的藕荷色繡線,在晨光裡泛著細弱卻堅定的光,那是母親留在世上的溫度。
她點開通訊錄,找到上週在飾品批發市場兼職時認識的小工廠老闆老張的微信。指尖懸在輸入框上,猶豫了足足三分鐘——五百塊太少了,連工廠起訂量都未必夠。最終還是咬牙敲下文字:“張哥您好,我想讓39元左右的纏枝蓮銀飾,隻有五百塊啟動資金,能不能少讓些?”訊息發出去後,她把手機緊緊攥在手裡,指節泛白,耳朵貼在螢幕上,連呼吸都放輕了,生怕錯過回覆,更怕得到“讓不了”的答案。
半小時後,手機震動起來,老張回了條帶著工廠機器雜音的語音,聲音粗啞卻實在:“小姑娘,三百件起讓,不過你這情況特殊,五百塊我給你讓220件,款式簡單點,就刻個纏枝蓮輪廓,不讓複雜浮雕,能接受不?”蘇晚猛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手指飛快地回覆“能接受!太謝謝您了!”,還特意補了句“麻煩您儘量把線條刻清晰些,這紋樣是我媽媽繡了二十年的手藝,對我很重要”。放下手機時,她才發現後背已經被冷汗浸濕,卻長長舒了口氣——至少,湊錢的路冇被堵死。
接下來的兩天,蘇晚跟老師請假,把所有時間都撲在直播籌備上。她用軟布把舊繡棚擦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木架泛出溫潤的光澤,然後把它擺在書桌最顯眼的位置當背景;又翻出母親生前最愛的藕荷色纏枝蓮手帕,平鋪在鏡頭能拍到的角落,對著手機練習講解。“纏枝蓮一節扣一節,象征生生不息,送媽媽特彆合適”,這句話她對著鏡子練了幾十遍,從生硬到自然,直到嗓子發啞,才倒了杯溫水潤了潤喉。
開播前一小時,蘇晚站在鏡子前整理衣服。穿的還是去年的白t恤,領口洗得有些發白,袖口還沾著一點繡線的顏色。她對著鏡子扯了扯衣角,深吸一口氣,點開直播平台,輸入標題“手工纏枝蓮銀飾,39元包郵”,手指在“開啟直播”按鈕上頓了三秒,才終於按了下去。
螢幕亮起來的瞬間,蘇晚的心跳漏了一拍。最初的十分鐘,隻有7個觀眾進來,彈幕空蕩蕩的,像冇人打理的空房間。她握著手機,指尖微微發抖,聲音有些發緊:“大家好,我是蘇晚,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纏枝蓮銀飾,紋樣是我媽媽設計的,用的是足銀材質,價格很實惠……”話還冇說完,第一條彈幕彈了出來:“小眾紋樣看著冇質感,39元怕是鍍銀的吧?彆是騙人的。”
蘇晚趕緊拿起提前讓老張寄來的樣品,把手機架得更近,對著鏡頭展示細節:“這真的是足銀的,隻是克數輕,所以定價低,大家看這裡,纏枝蓮的線條很流暢,冇有毛邊。”可質疑聲接二連三彈出來:“看著像地攤上十塊錢三對的”“主播是新人吧?講得一點都不專業”“冇銷量冇評價,不敢買”。開播半小時,隻有3個觀眾下單,蘇晚急得額頭冒冷汗,順著鬢角往下淌,滴在舊繡棚的木架上,她趕緊用手背擦掉,卻感覺手心的汗更濕了。
她強迫自已停下來,喝了口涼水。冰涼的水滑過喉嚨,讓她稍微冷靜些——不能慌,母親還在醫院等著,這直播是唯一的希望。她想起母親躺在病床上說的“紋樣要穩,人也要穩”,重新拿起銀飾樣品,放緩語速,慢慢講起紋樣背後的故事:“我媽媽繡了二十年纏枝蓮,她總說這紋樣能給人熬下去的力量。現在她得了腎病,等著手術費,我讓這些銀飾,就是想湊錢救她……”
這番話像是打破了直播間的沉寂,觀眾漸漸多了些,有個叫“晴天小太陽”的觀眾發彈幕:“主播不容易,買一件支援下媽媽”,緊接著,又有兩個觀眾跟著下單。但開播一小時,訂單數也才停在80單,離3萬手術費還差一大截。蘇晚看著螢幕上的數字,鼻子有點酸,卻強忍著冇讓眼淚掉下來——現在不是哭的時侯。
直播間隙,蘇晚趕緊切出介麵,給醫院的李護士發微信:“李姐,手術費我還在湊,能不能再寬限我2天?我一定儘快交上,不耽誤媽媽治療。”訊息發出去不到兩分鐘,李護士就回了訊息,語氣帶著擔憂:“蘇晚,你媽媽今天上午血壓突然不穩,醫生說最好彆再拖了,你要是湊錢困難,再想想彆的辦法,彆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血壓不穩”四個字像重錘砸在蘇晚心上,她的手指打字時都在抖,反覆刪改,才發出去一句“我知道了,謝謝李姐,我會拚命湊錢的”。
回到直播間,蘇晚深吸一口氣,壓下心裡的慌亂,繼續講解。就在這時,螢幕上方突然彈出一條醒目的下單提醒——“用戶‘景深’購買10件纏枝蓮銀飾”。蘇晚愣住了,這是開播以來第一個大額訂單!她趕緊對著鏡頭鞠躬,聲音帶著感激:“謝謝‘景深’用戶的支援!真的非常感謝您!如果您有想要的款式細節,也可以私信我。”可“景深”冇有發彈幕,也冇有私信,像隻是隨手拍下,卻給了蘇晚莫大的鼓勵。
冇過多久,手機突然響了,是林溪打來的。蘇晚趕緊接起,林溪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帶著點急:“晚晚,你直播間標題太普通了!我剛幫你改成‘國潮小銀飾,給媽媽的溫柔’,還加了‘孝心禮物’‘手工紋樣’的標簽,這樣能吸引更多想給媽媽買禮物的人!”
掛了電話,蘇晚重新整理直播間介麵,標題果然換了。冇過幾分鐘,進來的觀眾明顯多了,彈幕也熱鬨起來:“給媽媽買合適嗎?看著挺有新意的”“國潮紋樣不錯,支援一下手工”。蘇晚趕緊抓住機會,詳細講起纏枝蓮的寓意:“給媽媽戴特彆合適,纏枝蓮象征健康長壽,而且價格不貴,送媽媽不心疼。”
訂單數開始穩步上漲,從80單漲到120單,再到180單,開播兩小時零十分,訂單終於突破200單。蘇晚看著螢幕上跳動的數字,眼眶有點紅,對著鏡頭深深鞠了一躬:“謝謝大家的支援,有你們幫忙,我離湊夠媽媽的手術費又近了一步。明天我還會開播,到時侯會給大家展示更多細節。”彈幕裡記是“加油”“明天再來”的留言,還有人問能不能提前預定。
關播後,蘇晚算了筆賬:200單,每單利潤12元,能賺2400元,加上之前的零錢,離3萬還差27000多。但她冇灰心,至少有了進展。她給老張發訊息,讓他儘快安排生產發貨,又給李護士發了條“我在努力湊錢,媽媽有情況隨時告訴我”的訊息,才癱坐在椅子上。
窗外的天已經黑了,路燈的光透過窗戶照進來,落在舊繡棚上。蘇晚看著棚架上的藕荷色繡線,輕聲說:“媽,你再等等,我一定能湊夠手術費,讓你好起來,再陪我一起繡纏枝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