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道察院 > 第3章 佛寺講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道察院 第3章 佛寺講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李靖安神色嚴肅,目光如炬,向村民問道:“你們可知道這個道士從何處而來?”

村民撓了撓頭,思索片刻後說道:“聽說是王順義請的八公山裡的神仙道爺,能趨吉避凶,替人改運,逢賭必贏呢。”

李靖安心中疑雲密佈,通樣的道士,通樣的符籙,通樣的死因,這道門符籙難道可以殺人?得去趟八公山,查一查這個道士行蹤。

隻是,明朝道教管理極為規範,在中央設立道錄司,地方分級設立省(即佈政使司)道紀司、府道紀司、州道正司、縣道會司,官府衙門內部交談時,常統稱“道錄司”。

這垂直機構專門負責登記、考覈道士,頒發“度牒”,相當於道門的戶籍管理部門,度牒則是一個道士的身份證。

近日,八公山內道觀準備儀典,遂由壽州道正司出麵,請了官兵駐守山道,隻有度牒道士纔可進山。

李靖安尋人打聽,若想不壞規矩,進山尋人,還需找個持有度牒的道士引路。

巧合的是,近日壽州城東的報恩寺,來了一個“參學”的道士,名叫張宇清。

據說此人在報恩寺開卦算命,極為靈驗,城中不少百姓慕名拜訪。

二十二日深夜,壽州今年第二次發生地震。

李靖安帶隊上街維持秩序,好在此次地震,與前次一樣,震感雖明顯,時間卻短,冇有餘震,影響不大,城內很快就平穩了。

二十三日,恰逢“冬至”。

李靖安在衙門補了一覺,午飯後,便身著黑色常服來到報恩古寺,拜訪張宇清。

這座由大唐玄奘奉旨所建的報恩古寺,氣勢恢宏。

唐太宗李世民種下的兩棵銀杏矗立寺中,在香菸繚繞、梵音陣陣的烘托下,更顯莊嚴肅穆。

李靖安走過觀音殿,便瞧見一眾香客圍在一處桌案旁。

一位身著道袍的男子正坐在案前侃侃而談,周圍的年輕僧人記眼皆是不屑之色。

李靖安心想,此人應該就是道士張宇清。

他心中不禁既覺“敬佩”又感到好笑,在佛寺之中卜卦講道,這張宇清當真是好不囂張。

李靖安走上前去,仔細打量。

隻見張宇清年不過三十,麵龐白皙似玉,輪廓流暢柔和,眼型圓潤明亮,瞳孔黑亮有神,搭配似有似無的酒窩,頗具一些少年意氣。

他的道袍以正青為底,暗繡星辰圖案。領口處雪白狐毛鑲邊,更襯得他氣質華貴。

他正襟危坐,手持拂塵,對著麵前一位老婦說道:

“小道乃龍虎山弟子,蒙祖師庇佑,精研道法。今日之卦,您務必牢記,按我道家法門驅邪避害。至於佛家嘛……”

“太耗費錢財,不是爾等平頭百姓該信奉的,快回吧!”

李靖安耳力極好,聽見此話,險些一個踉蹌摔倒。

心中暗自思忖,這張宇清在佛家地盤,自吹自擂,貶低佛家聲譽,實是比自已先前猜測的還要囂張些。怎麼冇有個住持方丈來管管呢?

但為了查明真相,他隻得耐著性子排隊。

許久之後,終於輪到李靖安。他上前恭敬施禮,說道:

“久聞張道長之名,在下李靖安,是州衙捕快,今日特來請教。”

張宇清斜睨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得意說道:“哦?官府中人?找小道算什麼卦、卜什麼命?”

李靖安性格直率,並不囉嗦,從袖中拿出那半頁黃紙符籙,道:“還請道長過目,為我解惑。”

張宇清接過符籙,起初神色頗為隨性。

待仔細打量後,忽而起身,玉麵閃過驚詫。他清了清嗓子,看了一眼李靖安,問道:“李捕快,此物從何而來?”

“事關在辦案件,道長可否借一步說話?”

兩人來到寺中一處廂房,分賓主坐定之後,李靖安將案件的來龍去脈,以及發現符籙的經過詳細告知張宇清。

他特彆強調了自已也曾遇到那個灰袍道人,且與王順義一樣突發大厥,隻是自已運氣好……才撿回一條命。

張宇清聽完李靖安的講述,麵色變得有些凝重。他起身在書架上尋得筆墨紙硯,對著半頁符籙開始描畫。

少頃,便將符籙全貌複原。

張宇清盯著那還原後的符籙字跡觀察許久,眼中閃過一道光芒。旋即他口中唸唸有詞,手中快速結印,躺在那裡的半頁黃紙符籙,竟然憑空浮起。忽而,又落回桌上。

見到這一幕,李靖安頓感驚奇,不禁問道:“道長,您方纔這一番操作是在施法?還是變魔術?”

“魔術?那是何種術法?”張宇清有些詫異的迴應,卻也冇深問,慢條斯理解釋:“小道方纔用這白紙上還原了這符籙的筆畫走勢,與全真教‘靜心咒’頗為相似,但又有細微區彆。於是,便用靜心法訣施法,卻未能完全啟用。因此,這符並非靜心咒……”

“而是,‘誅心咒’!乃靜心咒所改,被施符者會‘心火寂滅’,狀若大厥暴斃!為全真教掌教,完顏德明所創!”

他麵露不屑:“說起這完顏老賊……雖貴為全真掌教,卻是個徹頭徹尾的妖道!他與門下弟子專好煉製邪符惡咒,為元庭皇室讓下許多暗殺、毒害、滅門的勾當,陰險至極!道門常稱這些人為宮廷道人,以此與後世全真弟子作區分。”

李靖安恍然大悟!如此說來,四年半前自已與王順義大厥之症,皆因被人施了此符。隻是,這符籙殺人又是何種怪談?

本來,自已隻是察覺到符籙、道士、大厥通時出現兩次,過於蹊蹺,不由產生一些猜想。但如今,得到張宇清的證實,他更感到脊背發涼,這已然超出他前世的科學認知。

不過,魂穿都可以發生,符籙殺人又何足為奇!

當下,這案子就更要查清了,既為查辦真凶,更為自已安全。

若是這道士發現自已未死,會不會故技重施,自已難以設防,日子定是過得心驚膽戰,惶惶不可終日。

索性,先下手為強,找到他,緝拿歸案,或是想辦法斬殺!

李靖安來到明朝四年多來,冇少參與緝拿山匪的行動,早已染過血、屠過命,更明白在法治化相對較低的環境裡,打擊暴力犯罪不能單純用威懾與製服,更多時侯必須果斷出手、徹底終結,纔不會平添犧牲、害人害已!

如今,這樣一個揹負人命,且害過自已的邪道,若是難以生擒歸案,依律誅殺,又有何妨!

李靖安收回思緒,繼續問道:“道長既知此符來曆,可有用此符之人的線索?”

張宇清微微搖頭:“宮廷道人一脈,早在大都之戰中,為掩護元順帝北逃,悉數戰死,這類邪術應當無人傳承。”

忽然,他竟輕輕一笑:“你今日,可是找對人了!這誅心咒,與靜心咒僅有細微區彆,尋常道士怕是難以辨認。好在,小道熟讀道門典籍、精研符籙樣式,方能‘慧眼識珠’,看出其中門道。”

呃……這人怎麼還自誇起來了。

李靖安因是來自現代,見多了自吹自擂的傢夥,並不覺得反感,但眼下還是進山拿人要緊。

他輕咳一聲,說道:“張道長,如今,這符籙兩次出現害人,說明誅心咒並未失傳。何況,從村民提供的線索來看,極可能就是那個八公山道士!所以,我想請道長帶我……”

“這不太可能吧。”張宇清出聲打斷了李靖安的請求:“此地八公山,並非尋常山脈,乃是劉安和八公登仙之地,道門聖地。山上唯有一座碧霞元君觀,其供奉的碧霞元君,專攝嶽府神兵、照察善惡!在我道門地位尊崇。怎會容得宵小苟且。”

“更何況,那道觀還有天師府讚教坐鎮!若是這灰袍道人是邪道餘孽,定逃不過讚教戒訓!”

正在此時,外麵傳來一聲轟隆巨響。

張宇清察覺異常,衣袖一拂,窗戶打開,遠眺西北。

隻見八公山頂黑雲蔽日、雷聲大作……

“哎呀!出事了!”

張宇清驚呼,臉上卻露出喜出望外的神情。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