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 第63章 裝(1)
“今年的雨水大,怕是要澇!”
“你操那個心乾啥,又他媽不用你種地!”
京師的雨下起來沒完,且一天比一天大。
通濟門城門下頭,幾個兵丁縮在門洞裡,嘻嘻哈哈的說著閒話。
“怎麼沒關係?”
一名百戶罵道,“莊稼澇了,收成就少。收成少了米價高,米價高了咱們的軍糧就他媽的變樣了。大米變雜糧,知道不”
先前說話的兵丁眨眨眼,“大米變雜糧?那們軍糧變了,朝廷那些大人們是不是也變?”
“變你奶孫子呀!”百戶又罵,“咱們是軍糧人家是祿米,能一樣嗎?咱們就是餓死,人家也是頓精糧!你多暫見過當官的吃的不好?大明朝的官整日叫喚著俸祿低,可他媽啥時候少了他們的大米白麵?”
“雜種草的!”
幾個兵丁聞言,頓時大罵,“撐死他們狗日的!”
就這時,百戶突然從門洞站起來,支著耳朵目光疑惑的看著前方。
幾名兵丁也聽到了動靜,眼神迷惑。
“駕!”
驟然,大雨之中一陣馬蹄宛若驚雷。
而後一名穿著蓑衣的騎兵,縱馬直到了通濟門外。
“什麼人?”
百戶橫刀大喊道,“京師重地,速速下馬!”
馬上的蓑衣之下的騎士,勒住戰馬,微微抬頭,僅露出一雙冰冷的眼睛,“我家主人,龍虎上將軍,太子少保,世襲罔替曹國公回京!”
“呀!”
百戶兵丁們先是一怔,而後齊齊蹦高。
“弟兄們,快...把路騰出來,是曹國公回京了!”
而後城門下的兵丁們,自覺的在門洞之中站成兩排。
緊接,噠噠噠。
戰馬一騎一騎的從他們的麵前走過,就當這些兵丁們探著腦袋,想看看曹國公真容的時候,突然嘩啦一聲。
百戶下意識雙手一接,卻是一個沉甸甸的錢袋子落入他的手中。
“謝公爺賞!”
他點頭哈腰的看著那隊騎兵進城的背影,而後迫不及待的開啟錢袋子。
“嘶...”頓時,周圍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還得是曹國公!”
百戶感歎道,“這份手麵兒,夠咱們哥幾個樂嗬好幾天的了!”
說著,他大手伸進錢袋子一抓,赫然是一把黃澄澄一當二十的洪武通寶大錢,俗稱大子兒!
~
“這冬小麥還沒收呢,河南山東一帶又開始報災!”
鹹陽宮弘德殿玉華堂,太子朱標笑著放下手中的奏摺,有些無奈的感慨,“地方官說是開春雨太大,農田六成遇了大水,請求朝廷減免夏糧!”
“三年間已提了兩次!”
站在朱標麵前的一排臣子當中,黃子澄皺眉道,“說是鬨災,無非就是想給地方上省下一些錢糧罷了!”
“再說哪有那麼多災?”
另一太子心腹齊泰也開口道,“他們籠統的說是大水....可既沒報給工部說黃河決口,又沒報上來說水患橫行,在臣看來無非都是藉口!”
朱標看看他倆,笑道,“照你們的意思,不免?”
“即便有災,但亦不能隨便減免!”
黃子澄正色道,“夏糧秋稅乃是國策,不能隨便動搖。不然這個地方減點,那個地方少些,稅收朝令夕改不就成了笑話嗎?在臣看來,國策就是國策。真有災,可以酌情救濟,但改征的糧食,半點也不能少!”
齊泰也笑道,“在臣看來,地方官就是欺負您,心善仁厚!”
“哈哈哈!”
朱標大笑,而後目光看向站在第一排,一直默不作聲的李至剛,“以行,你是戶部侍郎,你來說說!”
“距離夏糧還有一個月多月呢!”
李至剛低聲道,“臣以為不如派遣官員下去好好巡查一番,若是有災,必須酌情減免!”
話音落下,周圍人頓時一片詫異的眼神看向他。
說起來,他這個戶部侍郎,其實在東宮諸位官員的眼中,印象並不是很好。因為這個人太過於功利,而且其實這人,還不是正兒八經的清流出身。
“這兩個地方,本就是朝廷連年移民的地方!”
“新來的百姓開墾田地,頗不容易。”
“就算上地方上沒災,臣以為也當減免一些!”
“因為地方上多留一些,百姓手裡就多一些!”
“百姓手裡的糧多了,日子才能過好!”
“李侍郎此言差矣!”黃子澄插口道,“稅收乃是國策..”
“國策要因地製宜,審時度勢!”
李至剛不客氣的回道,“況且朝廷以養民為先,這兩地的移民百姓猶如待哺的羔羊,朝廷不養嗎?本身就窮,朝廷還要按章辦事,征收糧食。那不是把他們往死裡逼嗎?”
“我掌著戶部,大明三年之內兩次對塞外用兵,馬政糧政乃至民夫,都是從這兩省征調的。且不說有沒有災,朝廷減免些賦稅,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哦,老百姓就可以隨便使喚?”
“從去年開始,北境安定,近幾年北方無戰事,正是給百姓休養生息的時候,這時候依舊照常收取夏糧,他們連過夜的糧食都沒有,那不是澤枯而漁嗎?”
聞言,齊泰皺眉道,“李侍郎這話,有些牽強了吧?江南百姓的負擔就不重嗎?蘇州常熟等地的賦稅,一直是其他地方的兩倍都不止....”
“可他們也沒參與打仗呀?也沒背井離鄉的移民呀?”
李至剛直接回懟道,“我亦南人,可就事論事的說,江南百姓也沒幫著朝廷養馬,也沒養那麼的兵,更沒有那麼多的徭役,也沒養著那麼多的藩王.....”
“我說句不好聽的,要是不用供養藩王,也用不著減稅!”
“爾等要是不信,大可上書皇上太子,封幾個王爺在江南,屆時你再看看江南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
“大膽!”
黃子澄大怒,“李侍郎,分封藩王拱衛京師乃是我朝根基之策,豈能胡言?江南乃是國朝賦稅種地,豈能封王?”
李至剛冷眼一笑,麵露不屑。
心中卻罵道,“小逼崽子,你還跟我狂上了,沒太子給你撐腰,你是個嘚兒呀?”
“以行說的對!”
這時,就聽朱標開口道,“該減免就減免,不管地方官是糊弄也好,是瞎說也罷,這兩地百姓的負擔太重了!而且他們敢提出來,足見是有幾分愛民之心的!”
說著,他提起朱筆,在奏摺上批複道,“準!”
批複的同時,在心中暗道,“清流翰林們確實可以穩定朝堂,但見識跟李以行這樣的實乾派官員比起來,還是太淺了一些!東宮這些翰林們,是不是分批調至地方上,讓他們曆練幾年?”
心中正想著,就見太監總管包敬踩著小碎步進來,“主子!”
“何事?”朱標放下朱筆問道。
包敬叩首,“曹國公回京了,剛在乾清宮那邊覲見了皇上,如今正在鹹陽宮的外頭,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