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皇太子! > 第14章:文臣之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皇太子! 第14章:文臣之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洪武十年的朝堂,主要有兩大黨派。

分彆是以胡惟庸為首的淮西黨,還有以宋濂為主的浙東黨。

淮西黨自是不用多說,牽扯大量的淮西勳貴。

而浙東黨原本的領袖應該是劉基劉伯溫,可惜去年已經病逝,隻餘下宋濂撐著。

但這並不代表浙東黨冇有實力。

須知徐達,李文忠同樣是屬於浙東黨。

聽起來很奇怪,畢竟徐達跟李文忠都是淮西人,怎麼就成了浙東黨了。

這就要從老朱的製衡說起。

李文忠年少時,朱元璋就特意讓他跟隨宋濂、範祖乾等為浙東名儒學習經史。

宋濂對李文忠自然是極其用心,而這樣的師生關係就讓李文忠對於浙東文臣有天然信任。

加上李文忠長期鎮守浙東,使得雙方關係越發親密。

徐達之所以也是浙東黨,自是朱元璋一手促成,也源自於徐達跟劉基的相互配合。

徐達雖擅統兵,但在戰局判斷這塊,同樣需要依賴於謀士,劉基的出現正好是彌補的徐達的短處。

譬如當初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圍攻洪都,朱元璋麾下皆主張先救洪都,唯有劉基建議圍魏救趙,先行突襲陳友諒後方江州,截斷其糧道。

徐達正是因為信任劉基,不僅解了洪都之圍,還為最終潘陽湖決戰奠定勝局。

當時徐達就對朱元璋感歎說道:“伯溫先生之謀,非臣等武夫所能及。”

類似的還有北伐蒙元之策,亦是劉基為徐達定下先取山東,再下河南,最後攻克元大都。

正是劉基的謀劃,才讓徐達北伐順利,得以收複燕雲十六州。

這其中還有徐達的性格使然,雖屬淮西,但性格謹慎,對李善長,胡惟庸的專權也很反感。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徐達跟李文忠,等於是跟浙東文臣形成隱性聯盟。

隻是在凝聚力這塊,就冇有淮西勳貴集團那麼強勢了。

黨派這塊,首先要進行剖析,淮西人並不等於淮西黨。

畢竟老朱跟朱標自己都是淮西人。

文華殿偏殿內。

朱標午休剛醒,便聽到蘇文說宋濂已經到了。

今年的宋濂已是六十八歲了,背有些微微彎,穿著淺青色棉布儒衫,滿頭白髮隻是用素色木簪鬆鬆挽著。

眼瞼有些鬆弛,但眼神很是清亮。

“致仕臣宋濂,見過太子殿下。”

宋濂雖然已經辭官,但作為曾經的太子少傅,雖未直接授業太子,可畢竟是朱元璋欽點的開國文臣之首,是朱標名義上的輔教之師。

在禮節這塊,區彆於普通百姓和官員麵見太子的全跪拜禮,隻須拱手作揖即可,屬於半師半臣的折中禮。

朱標主動上前兩步,雙手扶起宋濂,道:“先生免禮。”

說落後側身引其入坐。

這屬於太子降階扶禮。

入座時遵循師禮優先,朱標坐於正北主位,而宋濂則坐於東位。

這是大明師坐東,弟坐西的傳統。

“先生今日身子如何,前些日子聽說先生勞累返京,孤還想派人去探望一二,卻又擔心擾了先生靜養。”

今年正旦,宋濂就已經告老還鄉,其實按朱元璋定下的大明律例,致仕官員必須返回原籍居住,不得滯留應天。

不過宋濂在離開前,請求朱元璋恩準,每年天壽聖節,也就是九月十八,朱元璋的生日,來一趟京師。

自浙江金華府浦江縣到京師,大概需要近乎四十天,這對於高齡的宋濂來說,也是很是勞累。

宋濂聞言,欠身離座,微微躬身作揖,語氣帶著幾分感激的說道:“勞太子殿下掛懷,老臣已無大礙,此番返京雖需四十日舟車,卻幸得途中各地官府照料。”

“倒是殿下,聽聞為奏章勞心傷了神,老臣來得突然,擾了殿下歇息纔是。”

說罷,又補充道:“若殿下仍覺睏倦,老臣可先在偏室等候,待殿下精神好些再論事不遲。”

朱標笑著擺手,而後吩咐內侍蘇文上茶。

蘇文帶著宦官奉上青瓷茶具。

茶碾是素雅的竹製,茶盞則是汝窯天青色。

宦官端著一方朱漆茶盒,裡麵是圓如滿月的團茶,茶餅表麵印著淺淡的雲龍紋。

“此乃上月福建貢來的小龍團,還請先生品鑒。”

朱標示意內侍蘇文烹茶。

蘇文躬身上前,先將團茶置於茶碾中,輕輕碾成細粉,再用茶羅細細篩過,隻取最細膩的茶末入盞。

隨後注入剛沸的泉水,以茶筅快速擊拂,盞中很快泛起一層乳白的茶沫,如積雪般浮在盞麵。

蘇文將茶盞捧到宋濂麵前,宋濂端起茶盞,先湊近鼻尖輕嗅,眼中露出讚歎:“小龍團果然名不虛傳,茶香清潤,帶著蘭芝之氣。”

淺啜一口,茶味先微苦,而後迅速回甘,餘韻繞舌不散,宋濂又道:“早年在江南也嘗過民間散茶,卻不及這團茶醇厚,殿下東宮用茶,果是上品。”

明初貢茶仍是延續宋元傳統的福建建安團餅茶,主要產區為福建建寧府。

直到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才下詔罷造龍團,惟采茶芽以進。

待宋濂飲茶後,內侍蘇文這才奉茶朱標。

朱標喝了一口後,便起身為宋濂添茶。

如此以表尊師之意,細節於東宮儀仗製中有明確規定。

品茶之際,宋濂目光掃過偏殿陳設。

案上還擺著去年他教朱標批註的《資治通鑒》,窗下盆栽是他親手選的蘭草,這讓宋濂心中升起暖意和懷念。

兩人閒聊一段,宋濂說起還鄉後的一些地方見聞,朱標則問其宋濂的兒孫,笑著說日後若有機會,當要考校他們的功課。

這番話讓宋濂心中有些感激,太子這麼說,顯然往後他宋家子弟於入仕一途上更為便利。

如今宋濂年紀大了,也要為自家兒孫考慮。

聊了一會後,朱標這才說起正事。

“先生請看,此乃左丞相上遞官員升遷文書,隻是這些官員我較為陌生,還請先生過目教我。”

朱標讓蘇文把文書遞給宋濂,宋濂聞言,微微一頓,這才雙手接過。

同時心下猜測太子此番有何用意。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