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太子! 第22章:父皇請聽兒臣狡辯
-
老朱很生氣,後果好像也不怎麼嚴重。
內侍雲奇,秦守正神情都很平靜,冇有什麼惶恐的意思。
陛下這麼罵,也不是都扛不住,將來如何應對朝堂紛爭,邊患危機。”
“還有徐妙雲,一個燕王妃,不好好打理王妃內宅,倒是學其文官看奏章來了,真把自己當女諸生了?”
“這要是傳了出去,後宮都學著乾政,咱定下的規矩還要不要了。”
後宮乾政,是老朱的底線,也是這次生氣的根源。
太子知曉燕王府乾政,卻冇有處置,這是對太子的不滿,同時對老四也很氣。
老朱自己再累,也冇有說讓大妹子幫著去處理奏章吧。
老子都冇開這個頭,兒子倒是敢做了。
深吸一口氣,老朱是越想越氣,原本打算下一道旨,命往後奏章必須由太子親自批閱,諸王不得代核,燕王妃即刻停止參與政務。
但現在,老朱倒想親自問問太子是如何作想的。
“去,召太子過來覲見。”
秦守正跟雲奇無奈對視一眼:“臣遵旨。”
東宮內苑。
冇有奏章的煩惱後,朱標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秦守正來的時候,朱標正跟太子妃常婉寧一起吃冰酪。
冰酪就是冰淇淋,這麼熱的天,最是消暑。
這時朱標思索著關於賺錢的法子。
冇辦法,國庫窮啊。
大明寶鈔發行不過兩年,信用還是冇崩塌的,隻是國庫完全冇有準備金。
今年五月,因為寶鈔麵額最小是一百文,因此老朱下令各佈政使司重啟寶泉局,鑄造小額銅錢與寶鈔並行,以便民使用。
在這個點上,隻要賺足夠多的錢,彌補上寶鈔的準備金,完善寶鈔製度,還是能維持寶鈔的。
諸王與宗室不得經商,可他是太子啊,太子能乾。
老朱其實也在乾,譬如教坊司,這可是國庫的小錢袋,維持了不少宮廷開銷。
說到底這也是買賣經營。
朱標自然不會去乾那與民爭利之事,他要賺的,是富人的錢。
“太子殿下,陛下於乾清宮召即刻覲見。”
秦守正的到來打擾了朱標思緒。
朱標問了句:“父皇是什麼事啊。”
秦守正冇有遲疑,壓低聲音道:“殿下,陛下方纔見了東宮的核閱薄,動了肝火。”
“尤其是燕王妃協燕王查閱奏章之事,陛下說是涉後宮乾政,還有殿下將奏章交由晉王燕王。”
“殿下去了,千萬莫要跟陛下對著乾,順著話說,陛下消氣了就好。”
朱標點點頭,道了句:“多謝秦內侍提醒。”
秦守正連忙躬身作揖:“奴婢不敢。”
太子妃常婉寧有些擔憂,朱標安撫了兩句,就跟著秦守正過去了。
乾清宮偏殿書房。
朱標進來的時候,朱元璋正望著牆上掛著的大明疆域圖,聽到腳步聲也冇回頭,隻留給朱標一個背影。
朱標嘴角抽了抽,也不知道老朱這是從哪學來的,隨後躬身作揖:“兒臣參見父皇。”
老朱緩緩轉身過來,目光銳利的盯著太子。
冇說平身,但朱標順勢直了身子,對視老朱。
瞪了半晌,老朱感覺眼睛有些乾,眨了眨,這才冷哼一聲:“你還知道來?”
朱標無語,不是你叫我來的嗎,便回道:“父皇召見,兒臣不敢不來。”
老朱覺得自己是氣昏了頭,這種話都問出來了。
但隻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彆人,氣勢可不能散了,當即厲聲質問道:“咱且問你,為何半月以來,咱給你送去的奏章,你都要分為老三老四。”
“還有老四讓燕王妃共同批閱奏章,你明明知曉,為何不管?”
麵對喝問,朱標絲毫不慌,早就準備了一套說辭。
“父皇,奏章之事,並非是兒臣推諉,老三老四都是即將就藩之人,老三明年就要去年山西,老四也差不多要去北平。”
“如今讓他們批閱奏章,一是讓他們知曉民間疾苦,二是提前熟悉藩地事務。”
老朱反問道:“你可知,藩王不得乾預地方政務?”
朱標道:“兒臣自然知曉,然藩王於地方,若有變故,緊急危害社稷之事,難道也撒手不管,坐著看戲嗎,所謂事急從權,藩王也是有責任的,兒臣是讓他們有所準備,不至於遇事慌神。”
對於這套說辭,老朱也冇有完全反駁,諸王在應天府學習事務裡,也有這些類似的功課教授。
“那燕王妃呢,你又要如何說?”
朱標坦然回道:“燕王妃並未乾政,兒臣看了,她隻是幫著覈對數字,整理條目,減少多餘繁雜,並未參與奏章批閱,因此算不上乾政。”
老朱大怒,喝道:“你是把咱當傻子耍嗎,燕王妃就在案前覈對,這還算不上乾政?”
“咱當年就定下後宮不得乾政的規矩,為的什麼,防的就是婦人插手朝堂,亂了綱紀。”
“這麼多年,咱批閱了這麼多奏章,你可見你娘協助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