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皇太子! > 第28章:醫學改製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皇太子! 第28章:醫學改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三日後,東宮偏殿。

老朱還是守信的,朝會後送來的奏章少了很多,朱標便從其中挑選一些較為重要的進行批閱,其他的照常分給老三老四兩個工具人。

至於燕王妃徐妙雲後宮乾政的事情,提都冇提。

徐達如今在世,老朱還是要拉攏照顧的,否則徐達在北平前線鎮守,這邊老朱在後邊罰他長女,若是讓徐達知曉了會怎麼想?

況且就朱標來看,什麼後宮乾政其實很扯,有著後世記憶的他很清楚,很多時候,女人也能頂半邊天,隻是這個時代對女性不太友好。

縱觀古往今來的曆史來說,也就是出了呂雉跟武則天兩人,冇什麼大不了的。

對於醫學發展,朱標還是很認真的。

這幾日的功夫,基本上都是在研究如今醫學的大致情況了。

明初醫學的發展其實不差,如今太醫院已經分為十三科,在實際上生活中,醫生的專科化程度也是有所提高,出現了不少專門醫治某種或某幾種疾病的醫生。

在傳染病防治方麵,對鼠疫、天花、肺結核等疾病已有一定的認識,例如對鼠疫的傳染性有了正確認知,對天花也在探索預防方法。

外科方麵除了更重視學科理論研究外,外科手術、麻醉術等也取得了明顯進步。

譬如手術器械煮沸消毒和使用藥物麻醉等技術,能夠開展腫瘤切除術、複雜骨折手術整複等多種外科手術。

至於曆史醫學名人,這一塊就比較難為朱標了,畢竟後世資訊再是普及,也很少有人會去關注這些,更多是在整個大明時代出名的名人,很多現在還冇出生呢。

倒是有幾個在太醫院名氣大的,樓英,戴思恭,王履幾人,隻是對於他們的生平,朱標不甚瞭解,但作為宮廷禦醫裡的大師,肯定不會差了就是。

偏殿內,內侍彙報,太子召集的人來了。

“宣。”

“臣禮部右侍郎李叔正,太醫院院判吳謙,禦醫戴思恭、樓英。”

“拜見太子殿下。”

朱標點點頭:“免禮。”

“謝殿下。”

老朱那邊要章程,朱標自然要先把規製弄好。

幾人也不是程細則。”

“其一為醫官品級與考覈,其二為醫學學府建製,其三為太醫院職責優化。諸位有話不妨直言,不必拘謹。”

禮部右侍郎李叔正拱手作揖:“殿下,醫官品級自前朝便是五品上限,如今驟提至三品,恐遭朝臣非議。”

“三品官階已與六部侍郎平齊,若醫官無實績卻享高位,恐失朝堂平衡。再者,學府建製需占地、設師、招生,內庫撥款雖定,可選址、學製仍需斟酌,不可倉促。”

品階提升的事情,太過突然,李叔正跟禮部同僚商議過後,其實是不怎麼願意的,不過左侍郎王禕卻很讚同。

朱標平淡道:“所以才定考覈之法,太醫院醫官分院判,禦醫,醫士三級,三品院判需通三科醫術、十年臨實績。禦醫需專精一科,經三年考覈。醫士需通過學府結業試。若考覈不達標,即便位高,也需降階調離。”

“如此便無無實績享高位之嫌。”

這不是商議,是通知,也是命令。

作為太子,懶得繞圈圈,行也行,不行也行。

感受到太子的霸道,禮部右侍郎李叔正當即拱手應是,不敢多話。

朱標繼續道:“至於學府,擬選址應天城西舊營區,無需新建宮殿,隻需修繕原有營房作講堂、藥圃即可。”

“招生分兩類,一類是太醫院醫官子弟,需經考試入學。另一類是民間名醫舉薦的子弟,凡通讀寫、願入太醫院任職者,皆可應試。”

禮部右侍郎李叔正恭敬道:“殿下英明,如此既保傳承,又能納民間良才,這般考覈與招生之法,既合禮製,又破陳規,老臣無異議。”

既然反抗不了,那就加入吧,李叔正看得很開。

此時,太醫院院判吳謙卻麵露難色,拱手道:“殿下,太醫院現有十三科,若要優化職責,恐需增派人手。近年天花、鼠疫時有發生,可太醫院尚無專門防疫之職,遇疫時多是臨時抽調醫士,難免混亂。”

微微一頓,吳謙補充道:“今太醫院兒科醫士僅三人,恐難兼顧皇室與民間。”

朱標很清楚瘟疫對於這個時代的打擊,這個時期,正是歐洲黑死病剛結束,數千萬人都死在黑死病下,近乎整個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大明今年在冊也就戶一千九十九萬二千四百三十六,口計六千五百三十七萬七千六百三十人。

歐洲黑死病,相當於能乾掉大明幾乎一半的人口。

是以,防疫是大事。

“孤意增設防疫科與兒科,防疫科專司辨邪氣、斷疫源,凡地方報疫,需程,太醫院院判吳謙自然是躬身從命,醫學地位的提高,對他們這些醫官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三品啊,那可是等同於六部侍郎了。

朱標接下來繼續進行任命。

比如戴禦醫師從朱震亨,精於調理可主持兒科。

樓英熟稔典籍,可牽頭整理太醫院現存醫書,再收錄民間驗方,編一部《洪武醫宗輯要》,作為學府教材。

學府學製一番討論後也定下了章程,分為三年。

程,五日內呈東宮審定。”

朱標見諸事理順,心中鬆了口氣,不過還是要能確保章程落地。

想起早夭的雄英,產後血崩而死的太子妃常氏,朱標心中呢喃。

這次,肯護你們平安健康。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