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王朝1627 > 第154章 豈知拔刀圖一快,竟叫恩人赴泉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王朝1627 第154章 豈知拔刀圖一快,竟叫恩人赴泉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豈知拔刀圖一快,竟叫恩人赴泉台!

新的寢殿,比起乾清宮要小上許多。

屋內照常也擺了桌椅,但比武英殿要小上許多。

大桌隻能兩人一張,椅子從太師椅換成了交椅。

秘書處的九人,就更是隻有交椅而沒有桌子了。

(附圖,明朝交椅樣式,不用就收起來)

大殿正上方一塊嶄新的牌匾,上書四個大字——“求真務實”。

卻是和“認真殿”一樣,都是陛下親筆所題。

吳孔嘉抱著一摞公文,輕車熟路地去牆邊拎過一把交椅,開啟坐下。

不多時,黃立極、李國普、楊景辰等人陸續到齊,各自尋了自己的交椅坐下。

最後進來的,是高時明、田爾耕與王體乾三人。

在這場會議裡,他們也是各有一把交椅可坐的。

高時明一進門,便對著眾人拱了拱手,揚聲道:“陛下今日沐浴稍久,會議推遲一刻鐘。”

說完,也自顧自尋了位置坐下。

一聽皇帝暫時不至,殿內原本有些肅然的氣氛頓時鬆弛下來。

“元輔,”李國普湊到黃立極身邊,壓低了聲音,“如今施平湖乞了骸骨,內閣隻剩你我二人,實在是捉襟見肘。待會兒麵聖,還需提一提庭推閣臣之事啊。”

黃立極撫了撫須,微微頷首:“應有之意。如今又添了經世公文的審閱,你我確是分身乏術了。”

另一邊,楊景辰則找到了高時明:“高公公,昨日陛下說新擬的考成法子尚有缺陷,下了會後,你我可否再議一議?”

而成基命則與順天府府尹薛國觀聊起了日講的事。

“薛府尹,陛下說日講續開,隻是改為五日一講。但這幾日準備的新教案,陛下總是不滿意,連著打回了好幾次。不知府尹下午可有空閒,來翰林院指點一二?”

薛國觀沉吟片刻,回道:“今日下午順天府尚有府會,要不……明日朝會之後如何?屆時,我將王肇對、李世祺他們一並帶過去,剛好一同參詳。”

“如此甚好,那便有勞薛大人了。”

殿內一時人聲嘈雜,各派官員,抓住這小小的空檔,各自交流手頭之事。

而秘書處的官員們,手中倒是沒有實務需要處理。

隻是同樣抓著這機會,繼續批閱呈上來的經世公文罷了。

吳孔嘉皺著眉,又看到一篇金包銀文章,他毫不猶豫地提起毛筆,在上麵畫了一個氣勢淩厲的“x”。

心中的鬱結之氣,似乎隨著這一筆,稍稍疏解了些。

他抬起頭,揉了揉酸澀的眼睛,目光不自覺地環視四周。

他看見田爾耕與王體乾正湊在一起,低聲交談著什麼。

田爾耕不時點頭,又不時搖頭。

離得太遠,周遭又太過嘈雜,他聽不清內容。

田爾耕似有所覺,忽然抬起頭,目光精準地與他對上,嘴角微微一揚,點頭笑了笑,隨即又轉過頭去,繼續與王體乾討論。

隻一瞬間,一股強烈的疏離感,就如潮水般將吳孔嘉淹沒。

這殿中的文臣,有東林,有閹黨。

可即便是閹黨出身的黃立極、楊景辰,手底下也還算清白。

而最不清白的王體乾與田爾耕,卻一個是東廠督公,一個是錦衣衛指揮使,皆是天子近臣。

東廠依舊是那個人厭狗嫌的模樣,可田爾耕執掌的錦衣衛,風評卻在悄然扭轉。

連續數期的《大明時報》上,錦衣衛抓捕貪官的報道,夾雜在“天子三問”的連篇累牘之間,竟也格外顯眼。

報紙上將抓捕現場描繪得繪聲繪色,民眾的反應,貪官的恐懼,錦衣衛的大義凜然,寫得竟與坊間的話本一般引人入勝。

每一期,這個欄目的熱度,幾乎快要追上那牽動人心的《遼海丹忠錄》了。

想到《遼海丹忠錄》,吳孔嘉的內心不由得又是一聲歎息。

最新一回報紙上,王三才潛伏半年,終於尋得機會,用偷偷藏下來的菜刀,去刺殺後金的牛錄額真哈寧阿。

——那個親手斬下他父親頭顱的仇人。

未想到哈寧阿內穿內地走私而來的蟒緞,王三才的鈍刀未能刺破。

最後還是拚死搏命,才將他拽入糞坑中溺死。

然而,刺殺成功,引來的卻是更強烈的報複。

哈寧阿的哥哥抓不到凶手,乾脆對整個牛錄的漢人阿哈(奴隸)行“十一抽殺令”。

那個曾將窩頭讓給王三才吃的王大牛,那個為他尋來草藥的王三姐,那個將自己兒子舊衣物送給他的牛老爹……

一張張鮮活的麵孔,一個個善良的人,皆因此慘死。

可直到最後,終究無人泄露,王三才就躲在地窖之中。

報紙上的收場詩他甚至都背了下來。

銜恨伏草半年期,

血刃終將仇頭祭。

豈知拔刀圖一快,

竟叫恩人赴泉台。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吳孔嘉隻覺得這句話,像一根燒紅的鐵針,狠狠紮進了他的心裡。

這種感覺,與自己何其相似!

他為報父仇,投靠魏忠賢,狀告叔父霸占黃山,盜賣木植,挾資打點,希求停侵。

本以為是一場告慰父母的快意恩仇。

卻未曾想,魏忠賢的胃口哪裡是區區一個吳家就能填滿?

一場大案下來,叔父杖斃獄中,誠然稱快。

但叔祖母、叔母、堂姐全都自縊,又何其慘烈?

株蔓牽連之下,歙縣通邑之中破家百千。

此事做到此份上,他不僅僅是自絕於鄉裡,就連官場之中也將他視作豬狗狼犬一般的人物。

欲辯無言、欲辯無言啊……

這新朝,這新政,這朗朗乾坤,似乎蘊含著蓬勃的希望。

隻是,這希望,他配得上嗎?

他心中百味雜陳,忽然聽到一聲悠長的通傳。

“陛下升殿——”

小太監清亮的聲音響起,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眾人紛紛離座,躬身下拜。

朱由檢身著一身玄色常服,大步流星地走入殿中,徑直來到最前方的禦案後坐下。

“都平身吧。”他的聲音平靜而有力。

眾人起身。

吳孔嘉迅速收拾好翻湧的情緒,拿起紙筆,準備聆聽記錄。

這場會議,並非召對,也非覲見,陛下親口命名為“拉通會”。

他們私下裡也曾揣摩過聖意。

最終,還是黃立極的看法最被眾人認同。

所謂“拉”,取自《周易》中“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之意。

所謂“通”,則取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之意。

卻沒想到陛下,遍讀史書之餘,居然對周易也有所涉獵。

“好了,各位愛卿,”朱由檢並未急著議事,他往椅背上一靠,臉上帶著一絲笑意,“今日,就不議具體事務了。”

他掃視眾人一圈,緩緩開口。

“新政之事,咱們聊了好幾日,總算有了個眉目。”

“但這事不急,明日的朝會之前也聊不出最終的結果。”

“就按之前說的,定十一月一日為期,再留足一個月,讓各位好好聊清楚,聊透徹。”

“至於今日嘛……”

朱由檢頓了頓,目光落在了薛國觀身上。

“薛卿,京師新政一期之事,可曾整理完畢?”

薛國觀立刻站起身,躬身回道:“回陛下,所有結果均已整理完畢,呈交高太監處彙總了。”

“錦衣衛裁撤之事呢?”

田爾耕與另一名官員起身:“亦已封檔最新結果,提交高太監處。”

“宮中裁員事呢?”

“宮中監察事呢?”

……

朱由檢一個接一個地發問,被點到名字的官員一個個站起身來回應。

他問的,都是登基以來掀起的實務。

這其中有的剛剛開始,有的則進行到一半,有的卻已經完成。

這些,全都是他登基以來,挑選出的,能夠立刻著手,且觸動利益較小的事情。

如今,新政將起,是時候將這些“小成果”,拉出來給群臣亮亮肌肉,畫畫大餅了。

——要吃肉,就得來得早纔有肉吃,來得晚了隻能去做小孩那一桌了。

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高時明身上。

高時明心領神會,上前一步,朗聲道:

“回陛下,已確認文武百官、勳貴戚臣今在京者,共計一千六百四十九人參與朝會。”

“另,共計八十麵屏風及所需材料均已備齊,各處引導的小太監皆從內書堂抽調,已排演多日,萬無一失。”

朱由檢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站起身,踱了踱步,再次看向眾人。

“諸位之中,有些人是從朕登基之日起,便陪著朕辛勞至今;也有些人,是半途加入朕這個班子的。”

“大家辛苦了這麼久,所行之事,看似不過內宮,不過京師。但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他的語氣變得柔和了些。

“今日,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發。再聊新政卻是不缺這一天了。”

“朕想著,乾脆和你們單獨聊聊,看看你們有什麼期望,或者有什麼意見,咱們集采眾誌,纔好繼續往下前進。”

“等聊完,便都回家去吧,下午不必上值了。好好休整一番,明日,打起精神來,好好表現便是。”

眾人麵麵相覷,多日忙碌之下,一時有些沒反應過來。

最終,還是黃立極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