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王朝1627 > 第176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王朝1627 第176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隨著朱由檢話音落下,殿內剛剛因為勳貴之事而泛起的些許漣漪,瞬間平複。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個身形瘦削,麵色沉靜的官員。

兵部左侍郎,霍維華。

一個給先帝進獻“仙露”的佞臣。

一個近些日子來,在驟雨般的彈章之下,如同過街老鼠一般的人物。

霍維華站起身來,先對著禦座上的皇帝,深深一揖。

“臣,兵部左侍郎霍維華,所奏有四事。”

此言一出,朱由檢不由得眉毛一揚。

他交給兵部明麵上的差事,隻有京營整頓這一件,怎麼冒出來四件事?

霍維華對皇帝的訝異彷彿早有預料,他頓了頓,繼續用他那不疾不徐的語調說道:

“其一,乃是京營整頓之事。”

“自九月十八日,臣上《題請京營整頓疏》以來,得賴東廠欽差太監王體乾鼎力協助,此份經世公文,反複修訂,至今已更迭六版,方纔最終定稿。”

“其中所涉貪腐、殆政、演練、兵額、武備、將官考評諸事,無所不有,無所不包。”

“臣敢言,此疏稿乃是國朝曆次清理京營之中,最為詳儘、最為徹底的一份公文。”

話音剛落,勳貴那一片立時起了些許騷動。

英國公張維賢和定國公徐允禎還略微鎮靜,但他們身後的保定侯梁世勳,臉色已經有些發白。

一道道或同情、或憐憫、或幸災樂禍的目光,如有實質般地落在了梁世勳的身上。

——哪怕梁世勳隻領了京營一年出頭,但這些過往舊政的責任,可想而知很多都會扣在他的身上。

這位侯爺隻覺得如坐針氈,額角已經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朱由檢輕輕咳嗽了一聲,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拉了回來。

“事涉各人,不必擔憂。朕那句話已經反複說過,前塵儘棄,隻看今朝。”

他的目光掃過勳貴眾人。

“各位都是與國同休的柱石,執掌京營多年,其中利弊,想必瞭然於胸。”

“諸位好好去寫這份整頓奏疏,屆時與兵部這份公文相互參照印證,定能拿出一個萬全之策,朕也纔好定下最終的京營人選。”

“朕相信,隻要用心去寫,你們不會比兵部這份經世公文差到哪去的。”

——但要是不用心呢?

要是寫出來的東西,和兵部那份詳儘的公文比起來,錯漏百出,敷衍了事呢?

話說到這個份上,皇帝的意思已經再明白不過。

連秘書處那幾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都聽懂了皇帝的言外之意,梁世勳更是坐立不安,幾乎要站起身來。

朱由檢微微點頭,示意霍維華繼續。

霍維華再次一拱手,聲音依舊平穩。

“其二,乃是九邊兵餉額度清算之事。”

“法久則弊生,事久則情移。九邊兵餉之額,曆年因事增減,早已失其舊貌。各鎮兵餉,哪怕不計虛報冒領,其中名額也多有不齊。”

他從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備好的題本,朗聲念道:

“自萬曆元年至天啟七年,各邊京運之餉,有一二年一增,有年一增;有一鎮曆經五六次增額,數目超原額數倍者;亦有遞減遞增,然所減不及所增者。”

“更有甚者,軍士月糧五鬥,鹽菜銀竟有濫及三兩者!”

“何其儉於食粟,而奢於食鹽菜若此!其中定有可以清汰之處。”

“然而天下官將,樂見增而不樂見減,軍卒戰歿、士卒逃逸,皆隱匿不報,一時加賞又轍為定例,遂成積弊。”

“積弊日久,上下其手之空間,何其大也!”

“故臣請奏,會同戶部,校檢天下兵員餉額,厘清源頭,重定冊書。如此,不動九邊兵員,似為緩也;清點兵冊,仍為備也。”

朱由檢心中鬆了口氣。

還好,不是什麼異想天開的幺蛾子。

從賬冊入手,清理定額,這是一個手段看似緩和,卻能直擊要害的法子。

不掀起大的波瀾,卻能為將來的大動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準。”

朱由檢乾脆利落地說道。

他略一思索,轉頭看向戶部尚書郭允厚。

“郭卿,你先前所言的九邊民運銀一事,也一並納入此事中來。”

“你要與霍卿一起,把國朝這九邊兵餉的賬,徹底算清楚!”

“究竟曆年增減為何,最終定製為何,這其中又有多少需京運,多少需民運。”

“至於你先前所言的會計人手,如今賬冊已入京,你便去找吏部尚書楊景辰,考選精於數算之人。”

“朕給你個準話,所需人手名額,上不封頂!你大可為北直隸新政,提前招募人手。”

一直沉默的戶部尚書郭允厚,此刻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今日這會,從下午開到將近黃昏,總算輪到他戶部了。

他連忙站起身,一揖到底:“臣,遵旨!”

霍維華靜靜地等郭允厚坐下,方纔繼續開口,聲音裡,終於帶上了一絲難以察覺的激昂。

“其三,乃是隊官選調入京之事。”

“陛下設立勇衛營,選召九邊悍將,以月考定優劣,從隊官開始選任官將。”

“臣初時愚鈍,不明聖意,隻以為無頭之蛇,如何能練飛熊之軍。”

“然今日聽聞陛下‘白鴉黑鴉’之論,臣方纔如夢初醒,豁然開朗!”

“勇衛營之軍,正是白鴉之軍是也。”

此言一出,殿中不少大臣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霍大人,你這馬屁……是不是太明顯了?

你這明顯是根據陛下剛說的話,現改的奏報吧?

可霍維華卻彷彿渾然不覺,繼續朗聲道:

“臣請奏,請定九邊隊官入京考選為常例!”

“此事交由武選司行辦,以三月為一批,從每鎮之中,抽取精銳隊官兩名,及一應伍長若乾。”

“入勇衛營輪訓,待其儘成陛下之‘白鴉’後,再行輪換至九邊各鎮。”

“如此漸染而化,何愁天下黑鴉不為白鴉乎!”

朱由檢一直緊繃的嘴角,終於忍不住,向上勾起了一絲微不可查的弧度。

這個霍維華,有點意思。

這馬屁,也實在是不同凡響。

朱由檢咳嗽一聲,壓下笑意,淡淡說道:“準。”

霍維華心中湧起一陣狂喜,麵上卻愈發平靜,他知道,真正的大戲,現在纔要上演。

“其四,乃是諸鎮清餉反貪之事!”

“陛下言之修齊治平之言,甚為有理。”

“貪腐清查,不可儘起,當擇一地而做,並且當全力而做。”

“臣以為,九邊之中,薊遼便是此七寸之地!”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股凜然的殺氣。

“臣請,遣派欽差隊伍,分赴遼左、薊鎮、登萊、東江四處清查兵餉!”

“為杜絕官官相護、矇混舞弊,臣請每隊選員,皆用雜糅之法。”

“其中各用兵部一名,翰林院一名,秘書處一名,並京中起複推選之官一名。”

“若陛下允許,臣還想再請內宮太監一名,東廠執事一名,並錦衣衛旗尉一隊隨行!”

“如此七路人馬,揉成一隊,其人員籍貫、師承、派係、出身皆不相同,互相監督,互相製衡,務求絕官官相掩、收受賄賂等事!”

“一經探得查報,與前述戶部清檢冊書兩相勾兌,則九邊兵額、糧餉、軍情,便可真真切切,再不容些許隱瞞,一切便如掌上觀紋!”

“此亦所謂陛下所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之意!”

“以上四事,除京營整頓外,其餘三事,也會按經世公文之要求,於今日具疏而上,請陛下禦覽!”

霍維華話音落下,整個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大臣,都用一種看怪物似的眼神看著他。

麻了。

所有人都麻了。

四件事!

而且一件比一件狠,一件比一件大!

這位霍大人,怎麼比新政的“急先鋒”吏部尚書楊景辰還要積極?

而且這後麵三件事,明眼人一聽就知道,絕對是做事和馬屁一體,準備和臨場雜糅。

全方位兼顧了事功和聖心,簡直是巔峰之作!

霍大人……

這也太不體麵了吧!

就連楊景辰本人,都忍不住轉過頭,重新審視起這位曾經獻“靈露”的同僚,彷彿今天纔是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