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醫途:從洪武開始長生 第5章 李景隆的藝術
北平,燕王府。
當朱棣收到朝廷集結六十萬大軍,由曹國公李景隆掛帥,正浩浩蕩蕩殺奔北平而來的訊息時。
饒是他心誌如鐵,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眉頭擰成了疙瘩。
「六十萬…」朱棣看著地圖上那代表朝廷大軍的巨大箭頭,聲音低沉:
「耿公和興弟送來的『厚禮』,讓咱手下有了近十八萬能戰之兵。」
「可這北平城…終究隻是一隅之地!十八萬人馬擠在這彈丸之地,糧草供給已是極限,軍士操練都排不開陣列!」
「若被李景隆這六十萬大軍圍困,不用打,耗也把咱們耗死了!必須打出去!」
道衍和尚姚廣孝撚著佛珠,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王爺明鑒。困守孤城,死路一條。欲破此局,唯有以攻代守,出奇製勝!「
「然我燕軍雖經整訓,騎兵尤缺,麵對六十萬之眾,正麵硬撼,無異以卵擊石。貧僧有一策…」
朱棣目光灼灼:「大師快講!」
「朵顏三衛!」姚廣孝吐出四個字,「寧王殿下坐擁大寧,控弦之士數萬,尤以朵顏三衛蒙古精騎最為剽悍!」
「若能『借』得此強援,王爺如虎添翼!不僅能解北平之圍,更能直搗黃龍!」
「大寧…十七弟…」朱棣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又有些猶豫,「十七弟性子謹慎,未必肯借兵助我…」
「事在人為!」姚廣孝微微一笑,「王爺與寧王,兄弟情深。」
「值此危難之際,王爺親往大寧,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
「再加上世子高煦、高燧兩位小王爺的『誠意』…未必不能成事!」
「好!」朱棣拍案而起,梟雄本色儘顯,「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本王就親自走一趟大寧!熾兒!」
他看向沉穩的長子朱高熾,「北平城,父王就交給你和你母妃了!務必守住!等父王搬救兵回來!」
朱高熾胖胖的臉上滿是凝重,用力點頭:「父王放心!兒臣與母妃,人在城在!」
「高煦!高燧!」朱棣又看向兩個躍躍欲試的兒子:
「隨父王同去大寧!讓你們的十七叔看看,咱們老朱家的兒郎,沒一個是孬種!」
「是!父王!」朱高煦興奮地握緊了拳頭,朱高燧也一臉激動。
---
與此同時,通往北平的漫漫官道上。
六十萬大軍如同一條臃腫而緩慢的巨龍,在深秋的寒風中艱難蠕動。
中軍帥帳內,氣氛壓抑。
主帥曹國公李景隆,此刻正愁眉苦臉地坐在主位,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
他的對麵,副將、左軍都督僉事平安正怒氣衝衝地瞪著他:
「大帥!」平安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手指幾乎要戳到地圖上,:
「我軍日行不足三十裡!照這個速度,猴年馬月才能到北平?」
「燕逆在北平招兵買馬,收攏耿炳文潰兵,實力一日強過一日!」
「陛下在應天一日三催,我等卻在此地蝸行牛步!貽誤戰機,該當何罪?!」
旁邊幾位將領也紛紛附和:
「是啊大帥!兵貴神速!」
「將士們士氣都磨沒了!」
「再拖下去,天寒地凍,更不好打了!」
李景隆掏了掏耳朵,慢條斯理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臉上努力擠出一絲「穩重」:
「平安將軍,諸位將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嘛!本帥豈不知兵貴神速?」
「但諸位想想,那燕王朱棣是何許人也?狡詐如狐,凶狠如狼!耿老將軍何等人物?不也著了他的道。」
「損兵折將?前車之鑒,不可不防啊!」
他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沿途的山川河流,煞有介事地分析:
「你們看,這一路,山隘重重,河流交錯。燕逆最擅伏擊!若我軍冒進,一頭紮進他的埋伏圈。」
「六十萬大軍擁擠混亂,後果不堪設想!耿老將軍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本帥身為三軍統帥,肩負陛下重托,六十萬將士的性命係於一身,豈能不謹慎?」
「豈能不步步為營?小心駛得萬年船!」
「步步為營?」平安氣得笑了,「大帥,我們這不是步步為營,是龜爬!」
「斥候早已探明,沿途並無大規模燕軍!您這小心,也太過頭了吧?我看您是…」
「是什麼?」李景隆臉一板,拿出了主帥的威嚴,打斷平安的話。
「平安!注意你的言辭!本帥如何用兵,自有考量!陛下賦予本帥臨機專斷之權!」
「怎麼?你對陛下的旨意有意見?還是對本帥的指揮能力有質疑?!」
他環視帳中諸將,聲音拔高:「軍令如山!本帥令:
「大軍每日行程,不得超過三十裡!紮營必須依山傍水,深溝高壘!」
「斥候探查範圍加倍!各部加強戒備,嚴防死守!違令者——軍法從事!都聽清楚了嗎?!」
「……」帳中一片沉默。平安氣得臉色鐵青,拳頭捏得咯咯作響。
但看著李景隆那張「義正辭嚴」的臉和代表皇權的帥印。
終究隻能把話咽回肚子裡,狠狠一跺腳,轉身出了帥帳。
「哼!」李景隆看著平安的背影,心中暗罵:
「莽夫!懂個屁!老子這是在救你們的命!也是在救大明的江山!」
他表麵維持著威嚴,心裡卻在哀嚎:「陳兄啊陳兄,你可坑苦我了!」
「六十萬啊!這得『輸』到什麼時候是個頭?還得輸得像模像樣,不能太假…太難了!比考狀元還難!」
就這樣,在李景隆「小心駛得萬年船」的強硬命令和層出不窮的「理由」。
今天說輜重車隊陷進泥裡了,明天說發現可疑蹤跡需要排查,後天又說天氣轉寒需要給將士們加發冬衣…
六十萬大軍如同陷入了泥潭。原本一個月的路程,硬生生被李景隆拖到了四十五天!
正是這寶貴的多出的十五天,讓北平的天氣,進入了滴水成冰的嚴冬!
---
北平城頭。
寒風凜冽,如刀割麵。燕王妃徐妙雲,這位未來的大明賢後。
此刻身披裘氅,立於城樓之上,望著城外一望無際、正在安營紮寨的朝廷大軍營寨,秀眉緊蹙。
麵對六十萬大軍的圍困,形勢岌岌可危。
「母妃,父王還沒訊息,李景隆的大營已經紮穩了,我們怎麼辦?」朱高熾憂心忡忡。
徐妙雲看著城牆上凝結的冰霜,又望向護城河開始結冰的水麵。
眼中智慧的光芒閃爍,一個大膽而絕妙的計劃在她心中成型。
「熾兒,傳令下去!」徐妙雲的聲音清冷而堅定:
「動員全城百姓!男女老幼,有一個算一個!給我擔水!上城牆!」
「擔水?」朱高熾一愣。
「對!擔水!」徐妙雲指著城牆,「把水,一遍又一遍地潑在城牆外側!」
「潑在城垛上!潑在城門的木頭上!潑在一切敵人能攀爬的地方!」
朱高熾看著母妃眼中閃動的光芒,瞬間明白了她的意圖,胖臉上露出驚喜:「母妃!您是想…用冰?!」
「不錯!」徐妙雲嘴角勾起一絲冷冽的笑意,「天寒地凍,正是我們的盟友!」
「潑水成冰,我要讓這北平城牆,變成一座滑不溜手、堅不可摧的冰城!讓朱允炆的六十萬大軍,望城興歎!」
命令迅速傳達。整個北平城沸騰了!軍民同心,婦孺齊上陣!
無數桶、盆、鍋被用來運水。人們排成長龍,一桶桶冰冷的河水被接力傳遞到城頭。
士兵和百姓們奮力地將水潑向城牆外側、垛口、馬麵、城門…刺骨的寒風迅速將水流凍結,一層又一層…
一夜之間,巍峨的北平城牆,在月光下反射出幽藍冷冽的寒光,變成了一座光滑如鏡、晶瑩剔透的巨大冰雕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