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明:殿下請登基 > 第1189章 以國之名,聯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殿下請登基 第1189章 以國之名,聯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使者的吃相能多難看,就如察合台使者現在這樣。

隻要大明答應他能留在此處,考科舉也好,混個院士也罷,所代表的察合台如何,已然和他冇有什麼關係。

甚至,察合台成為了他在大明的踏腳板。

就算是於謙,對於該使者的表態,心中談不上反感,隻是對於察合台更加看低了一些。

在察合台使者走後,於謙依舊留在議事廳內,坐在下首位,思索著察合台之後要如何解決。

朱祁鈺當然是想要把整個察合台都吞下,隻有這樣,華夏才真正擁有天然屏障,而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辦成的事情。

所以對於勇武營團,朝廷也冇有催促其加速軍事進程。

大明朝廷也不是全知全能,如今察合台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還有待商榷。

“陛下,如今土魯番在手,隻需等待甘肅發展些時日,那察合台也是遲早之事。”

思慮再三,於謙纔開口說道。

能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因為那使者的表現讓於謙猜測,如今察合台內部也是一團亂麻,或許都不用明軍出手,其自身也遲早分裂。

所謂上兵伐謀,於謙自然會考慮用最小的代價來謀求最大的利益。

朱祁鈺冇有立馬迴應,而是看向窗外的風景,盎然的綠意映入眼簾,似乎在昭示著大明的勃勃生機。

隻要給大明時間,穩定發展下去,等到綜合實力到了,那麼其他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

“於卿,你有冇有考慮過,如今天下,唯有我大明建立起國家概念。”

回過頭,朱祁鈺看向於謙說道:“如今的察合台,不過是一處西域概念,往西之地,皆可稱西域,若是再過些年,國家思想通過貿易或者其他方式輸出,到時候該當如何?”

這也是朱祁鈺擔憂的地方。

當西方那些野蠻的海盜開始殖民時,世界很多地方可冇有什麼國家概念,就算是清帝國,也是在經曆過鴉片戰爭以及一連串的革命變法之後才初步形成,但那時候,已經是晚清民初了。

以如今大明的發展,其本身的意識形態也會隨著開放貿易而對外傳播,這並不會因為朱祁鈺的主觀意誌而不會發生。

察合台的使者雖說因為一己私利,想在大明謀求個一官半職,可來大明的外邦人,其中也有立誌想為自己家鄉做事的人,而這些人必然會傳播從大明學去的思想,朝鮮便有不少這類人。

所以,朱祁鈺想要儘快的在大明周邊完成插旗行動,確定大明邊疆,讓大一統的思維能夠更加清晰明瞭的根植在華夏思想之中。

往後不管君主虛位還是君主實位,華夏版圖成為民心所向,必然會促使當權者去維護。

於謙的思維冇有朱祁鈺那麼跳脫且深遠,他依舊侷限於當下的世界觀,作為大明中樞中的進步人士,他在朱祁鈺麵前,還是顯得有些保守。

“陛下是覺得,察合台的那群野心家之中,會有人以國之名,聯合部落?”

在朱祁鈺說明之後,於謙也反應了過來。

朱祁鈺聳了聳肩,對此並不奇怪,隻不過以前人以統治階層的血脈為名義,現在多了家國統一的道義罷了。

“可能嗎?”

於謙還是對此保持懷疑。

不說彆的,光是大明的國家概念建設,就有著許多問題。

國家概念不是靠一張嘴大喊就能夠莫名其妙出現,其中的歸屬感,就跟軍中同袍情義一樣,要有時間的沉澱。

而察合台如今的狀況,於謙並不覺得會有人能夠具有相關覺悟。

從曆史上看,察合台不過是鐵木真給次子孛兒隻斤·察合台的封地,歸根結底,並非屬於政權體係下管理的區域,換而言之,所謂封地,那必然要溯源是誰封給他的。

這裡就涉及到元帝國和蒙古帝國之間的關係了。

察合台乃是鐵木真次子,而繼承蒙古帝國的汗位的乃是鐵木真第三子孛兒隻斤·窩闊台,在之後的蒙古汗位上,窩闊台的長子,孛兒隻斤·貴由英年早逝,汗位從窩闊台係轉移到了鐵木真第四子,孛兒隻斤·拖雷的世係,也就是孛兒隻斤·蒙哥。

而最終滅宋且繼承蒙古帝國汗位的,便是孛兒隻斤·忽必烈,也就是元世祖,從他開始,蒙古帝國以華夏中原為中心,其餘各處,隻能算得上是宗王分封。

從根上來說,察合台不過是前朝藩國,大明現在最多隻算是削藩,而且還是削前朝的藩。

如此,察合台想要以國為名聯合起來就有著莫大的曆史遺留問題,畢竟,真正統治過這裡的,並不是察合台,而是漢朝和唐朝。

“或許,於卿想得過於複雜了。”

朱祁鈺歎了口氣,道:“一旦休養,那何時是個度?大明有頗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年兩年,五年十年就能完成,以史為鑒,一旦放下,就很難再拿起來。”

要不是生產和生育的侷限性就擺在麵前,朱祁鈺並不介意以最粗暴的方式達到目的。

這章冇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陛下以為,該當如何?”

於謙知道,都不需要說以史為鑒了,就仁宣時期,一旦刀兵入庫,那文人就恨不得騎到武人的頭上,將任何軍事行動都視作削弱文人權力的行為,為反對而反對。

朱祁鈺手指敲著扶手,淡淡道:“最好的方式,便是邊發展邊處理,將柱州視為內政問題,而非戰爭,轉對外戰爭為對內維穩,指定反抗勢力為反賊,設立分裂與叛國相關律法。”

“而這些,必須在確定國境線之前完成。”

未來大明的野心會不會膨脹,會不會完全轉向帝國主義,朱祁鈺並不在乎,或者說,他在乎也冇用,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完成的事。

而現在,確定法理依據,給予未來有識之士能夠舉起大義,便是朱祁鈺當前所能做到的事之一。

“鎮壓維穩,嗯,倒是可以。”

於謙緩緩點頭,對外戰爭和對內維穩有著不同的概念,一種是軍隊來做,另一種則更多的是衙役來實行。

大明治安維穩方麵的暴力機關尚處於試探階段,公共安全部分,要從兵部轉移到刑部,還有一大段路來走,總而言之,在於謙看來,前路還是摸石頭過河。

“如此,將勇武營團設為兵馬司,效仿瓊州生產軍團模式,實施軍屯,在維穩同時,又能隨時準備收複全柱州。”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朝堂的一般議事流程,而現在,於謙也僅僅是提出最淺顯的方案。

“尚可。”

朱祁鈺起身,道:“軍事維穩方麵如此便好,另外,朕欲在柱州設立學校,相關投資,從內帑支出,給予欲在柱州安定下來的將士後代教育機會,師資方麵,則選取年輕力壯之學生,以支援邊疆為由,支援教育幾年,回來後,會在朕所設立之學校擔任職位,直接走馬上任。”

這也是朱祁鈺原本想在學校設立的一種職位體係,畢竟當前大明學校的數量比起學堂私塾,可謂僅僅是其的冰山一角,而且能滿足他所要求的教師,更是鳳毛麟角。

大明朝臣可無法製止當今聖人如何分配內帑,以前還能以國庫空虛為由,而現在,官員喊出財庫空虛,那其本身就要為財庫空虛作出解釋。

朱祁鈺並冇有為自己大興土木,甚至到現在,朱祁鈺也冇有新修什麼園林行宮,僅僅是維護修繕曆代以來的原有宮殿,這也使其在文官之中好評一片。

更何況,朱祁鈺的進項很多,就連不少國營產業,也是在朱祁鈺的扶持下進行,那麼,既然聖人冇有花國庫,更是用內帑來填補,若地方財庫或國庫空虛,問題出現在哪裡便不言而喻了。

以前是越貪的人越要喊窮,現在那些貪官都知道,要想貪,那必須要有發展,若無發展,朝廷便會問責,一直喊窮的話,那等待他的,便是朝廷下放的調查組。

“陛下,柱州還太遠,若是直接設立學校,那沿海內陸之地,恐會有微詞。”

於謙抿了抿唇,要知道,現在學校可是香餑餑,而且百姓所認可的學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聖人所設立,另一種則是以大明的名義設立。

其他的,就直接歸為學堂或者私塾,其本身就有族學屬性,久而久之便不受百姓所認可。

當然,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學校之中,未來的選擇可比以前的學堂私塾還要多,就算不能當官,當個吏員也或是留校任職,更有工廠商會大把的要人,對於百姓來說,都是穩定的收入。

聞言,朱祁鈺靠到椅背上,笑道:“何時,朕要如何花錢,也要聽他人微詞了?”

於謙苦笑,道:“不敢,不過,陛下還是給微臣透個底,好讓臣有些準備。”

“勇武營團所發現的情況,於卿應該看過了吧?”

朱祁鈺收起笑臉,嚴肅問道。

“民不聊生,人不似人。”

於謙斬釘截鐵說道。

朱祁鈺搖了搖頭,歎了口氣,道:“從勇武營團傳回的訊息,柱州多數領主信奉宗教,而其手底下,多為農奴,如豬如狗,說來可笑,那些農奴,不少還是教徒。”

華夏是從戰國之後便從奴隸製走向封建,而到了大明,最多是走回集權封建道路,談不上奴隸製。

當然,家奴依舊存在,這是時代的必然所在,這類奴仆和農奴有著一定的區彆。

朱祁鈺可不管他們教義裡寫的有多麼高尚自由,現實就擺在他麵前,柱州的農奴問題十分嚴重,而在信仰的蠱惑下,他們甚至會義無反顧地站在奴隸主一邊。

“所以,陛下是想要解放他們,使其站在大明一側。”

於謙敏銳抓到了重點,繼續說道:“以教育方式,樹立國家觀念,先行以國之名,使其聯合在一起。”

“團結大多數,團結可團結的對象。”

朱祁鈺讚同道:“光打仗,那是打不明白的,久了,便會種下惡果,成不穩定因素,因而才需要教育,讓他們知曉,教義救不了他們,隻會讓他們世世代代為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臣,明白了。”

於謙肯定道。

聖人選擇的道路,可比直接戰爭屠殺還要困難,但這無疑是王道,行王道者,仁政為先,方能王天下。

文人所追求的,為生民立命就是如此,隻是很多時候,中道崩殂,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想要走捷徑。

“臣回去便召集工作會議,先定勇武營團就地分散駐紮,期間或須多部門配合,請陛下恩準。”

聖人已經決定,那麼剩下的細則,自然是他們這些尚書來擬定,最終結果要麼拿到朝議,要麼直接提上朝會,總歸是將章程給定下來。

於謙身為兵部尚書,這套流程也十分熟悉,比起時候在打擾聖人,不如現在就讓聖人給予行事之權。

“準了。”

朱祁鈺自然允許,道:“朕會命興安支會其餘尚書,結論如何,再做定奪。”

有了大致框架,朱祁鈺隻需要等結果,當然,學校的事情,那是另一套班子的事,用不著到達尚書這一層級。

“是,陛下。”

於謙迴應,緊接著,話鋒一轉,道:“臣還有一事。”

“說。”

朱祁鈺直截了當道。

“北平承平,如今國中,奢靡之風隱隱有再起之兆,軍中時常提起飲酒需求,臣以為,理應肅正風氣。”

於謙沉聲,王振擅權的時代曆曆在目,他可不想重蹈覆轍。

聞言,朱祁鈺嗤笑,道:“若是想要飲酒,那可以不在軍中當值,軍規必須遵守,至於市井奢靡之風,肅正風氣是應該,不過,主抓有官身之人,若是受不了,可以不當官。”

大明的娛樂項目本來就少,而在朱祁鈺禁黃禁賭之後,明麵上的娛樂就更少了,與之相反,富人在增加,有錢不能花,那是錦衣夜行,自然會有人受不了。

“至於百姓,便多以教育為主,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朱祁鈺頓了一下,道:“其餘的,之後再議。”

得到了迴應,於謙也就心滿意足的離開,至少,當今聖人並不是貪圖享受的人。

喜歡大明:殿下請登基請大家收藏:()大明:殿下請登基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