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聖孫,替咱監國! 第71章 神機箭!
-
“神機箭”他的目光鎖定在光幕上一項極具吸引力的條目。此物並非簡單的火箭,而是大明未來一種頗具威力的多管火箭炮的雛形,一次齊射,火力覆蓋驚人,對於轟擊密集陣型或進行戰場威懾有著奇效。其製造工藝相對燧發槍更為簡單,更易於被當前時代的工匠理解並製造。
【神機箭製造詳解與陣圖】:國運值
280點】
緊接著,他的意識掃向另一個更為宏大、係統的條目。
那並非單純的技術,而是一整套經過曆史檢驗的、成熟強大的軍事組織與作戰體係的完整藍圖!
【永樂京營三大營建製、操典、戰術合輯】:國運值
500點】
這幾乎是他所能想到的、最適合當前大明國情,並能最大限度發揮現有及未來技術優勢的頂級強軍模板!
然而,看了一眼自己那已然告罄甚至可能為負的國運值餘額,朱雄英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代價巨大,但這二者結合,所能帶來的力量提升,將是顛覆性的!
“欲成非常之事,必行非常之選!”一股決絕之氣在他眼中閃過。北元的威脅、祖父的期望、自己肩上的責任,都讓他無法再猶豫。
“兌換!全部兌換!”他以強大的意念下達指令,幾乎能感覺到冥冥中國運流轉的沉重嗡鳴。
【兌換成功!消耗國運值:780點!】
更為洶湧澎湃的資訊洪流,分作兩股,悍然衝入他的腦海!
第一股資訊,是神機箭詳解。
其中包含各種多管火箭發射箱,譬如神機箭匣、一窩蜂木筒的詳細結構圖、尺寸、選材要求。
然後是火箭製造。
不同用途火箭,譬如燃燒、爆破、箭鏃的配方、箭桿製作、平衡尾翼安裝、火藥填充壓實技巧、引信設計與防水處理,還有無數精細的工藝步驟如同烙印般清晰。
另外就是發射戰術了。
如何排列發射陣位,計算仰角,進行齊射覆蓋,以及最關鍵的,如何保證射擊時的自身安全,防止炸膛、引火回燒。
這東西效果預期,朱雄英是能想象到的,甚至他的腦海中已經開始浮現出百箭齊發、遮天蔽日、落地後烈焰升騰、敵陣大亂的震撼場景。
第二股資訊,是三大營編製。
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各自的員額定額、官兵比例、層級結構,譬如營、司、局、旗、隊,軍官設置、職責劃分,詳儘至極。
選拔標準也描寫清楚看,各營如何從衛所或民間選拔兵員,有何體能、技藝、出身要求。
日常操典方麵,各營截然不同的訓練大綱。五軍營如何練陣型、練格鬥;三千營如何練騎射、練奔襲;神機營如何練火器操作、練裝填速度、練協同射擊。
甚至,就連後勤保障也羅列出來了。
各營的糧餉標準、馬匹糧草配給、武器維護更新製度、被服供應,钜細無遺。
作戰條例,三大營如何配合作戰,行軍、紮營、偵察、接敵、進攻、防禦、撤退,各種情況下如何協同的條令條例。
“呃!”朱雄英發出一聲壓抑的痛哼,太陽穴突突直跳,額頭上青筋隱現。這次的資訊量遠超以往,不僅包含技術,更包含一整套複雜的組織管理學和軍事指揮學,幾乎要撐爆他的意識。
他強忍著劇烈的資訊衝擊,伏在案上,雙手死死抓住桌沿,指節發白,全力消化吸收著這足以改變國運的沉重知識。
良久,他才緩緩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掌控力量的深邃光芒。
他冇有任何停頓,再次鋪開新的宣紙,提起筆。
這一次,他書寫的速度慢了許多,卻更為凝重。
他先勾勒出神機箭匣的複雜結構圖,標註尺寸材質;又列出火藥配方和箭簇要求,隨後,他換了一張最大的紙,開始以極其工整的格式,羅列三大營的構想:
“京營新軍改製略議。”
“一、設五兵營,為步騎主力,分中、左、右、前、後五軍。”
“二、設三千營,專司精騎突襲,選善騎射勁卒。”
“三、設神機營,統火器諸事,轄火箭局、火銃局、火炮局。”
“操練之法:五兵營重陣型格鬥,三千營重奔襲騎射,神機營重火器速射與協同。”
“合擊之術:遇敵,神機營先發火器。”
他將腦海中超越時代的術語和過於詳儘的細節進行了提煉和轉化,形成了一份在這個時代看來極具前瞻性和係統性,但又不會過於驚世駭俗的軍隊改革綱要。
書寫完畢,他看著眼前這幾張薄薄的紙,彷彿看到了未來一支融合了先進火器、科學練兵和精銳組織的新式明軍,正在紙上緩緩成型。
雖然國運值已陷入巨大的赤字,但他覺得,這一切,值得!
他必須為這個帝國,準備好應對未來一切挑戰的利劍與堅盾。
數日後,朱雄英手持一份精心繪製的圖冊與寫滿註解的文書,在一隊東宮侍衛的簇擁下,來到了位於京城一角的軍器局。
此地與皇宮的富麗堂皇截然不同,空氣中瀰漫著炭火、金屬和桐油混合的獨特氣味。叮叮噹噹的打鐵聲、拉風箱的呼呼聲、工匠們的吆喝聲不絕於耳,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皇太孫的突然駕臨,讓負責的工部郎中和一眾匠作大使、工匠頭領們慌忙迎出,跪倒一片,心中皆是驚疑不定,不知這位尊貴無比的小殿下為何會親臨這煙燻火燎之地。
朱雄英並未過多寒暄,直接道明來意:“孤近日研讀古籍,偶得一前代火攻利器之製法,名曰‘神機箭’。此物或可大增我軍遠距火攻之威。今日特來,與諸位匠師一同參詳試製。”
眾人聞言,更是麵麵相覷。皇太孫殿下,又來指導造兵器?但無人敢質疑,連忙將朱雄英請入一處寬敞的作房內。
朱雄英屏退左右閒雜人等,隻留下幾位技藝最為精湛、經驗最老道的火器匠師。他展開圖冊,上麵清晰地繪製著一種多管並列的火箭發射箱的詳細結構圖,以及單支火箭的分解圖,標註之精細、結構之巧妙,讓這些一輩子與火器打交道的老匠人們眼前猛地一亮!
“此物,孤稱之為‘神機箭匣’。”朱雄英指著圖紙,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其核心,在於齊射。單支火箭威力有限,然數十支乃至上百支同時激發,火力覆蓋之下,可破密集軍陣,可焚營寨糧草,亦可遠距離震懾敵膽。”
他開始逐一講解,語速平穩,條理清晰:
“此箭匣以厚實楠木或棗木為佳,內鑿孔道,須絕對平直光滑,尺寸不可有差…”
“單支火箭,箭桿需直,重心需穩,尾羽須以膠粘牢…關鍵在於火藥室與引信…”
“最要緊處,在於齊射機關,”他指著圖紙上一個巧妙的聯動裝置,“需保證點燃主引線後,能幾乎同時引燃所有火箭的副引信,方可形成齊射之威,而非零散發射。”
起初,匠師們還帶著些許恭敬的疑慮,但聽著聽著,他們的眼神逐漸變了。從最初的驚訝,到後來的專注,再到最後的震驚與狂熱!
他們都是行家,一聽便知,這位小殿下所言之物,絕非紙上談兵!
其結構之合理、思路之精巧、尤其是對火藥特性與燃燒控製的理解之深,遠超他們以往接觸過的任何火箭類武器!
許多他們以往製作火箭時遇到的難題,如射程不穩、易受潮、難以齊射,似乎都在殿下的講解中找到瞭解決方案!
“妙…妙啊!”一位鬍子花白的老匠師忍不住激動地低呼,“如此設計,這箭匣便是一次性的小炮!若真能齊射,威力…威力不可想象!”
“殿下,這火藥方子…”另一位匠師顫抖地指著那精確到錢和分的配比,眼中滿是不可思議,“如此配伍,爆燃之速定然極猛!您…您是從何…”
朱雄英微微一笑,打斷了他的追問:“古籍所載,加以孤之推演罷了。諸位皆是此道大家,以為此法…可行否?”
“可行!太可行了!”匠師們幾乎異口同聲,激動得滿臉通紅,“殿下真乃神人!此等利器,若能量產,裝備軍中,我大明火器之威,必能更上一層樓!”
“既如此,”朱雄英收斂笑容,正色道,“孤便將此圖樣與製法,全權交予爾等。所需物料,可立即向工部申領,一應開銷,報由東宮覈準。望諸位儘心竭力,儘快造出樣品,加以測試改進。此事關乎軍國大計,務必謹慎,亦需迅捷!”
“謹遵殿下令旨!”所有匠師轟然應諾,聲音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乾勁。
能參與製作如此前所未有的利器,對於他們這些工匠而言,是莫大的榮耀與挑戰。
很快,軍器局最核心的工坊內,燈火徹夜通明。
數日之後,皇城西苑,一處特意清空、戒備森嚴的偏僻山坳內。
一座新打造的神機箭匣被牢牢固定在一個堅實的木架上,斜指遠方一片劃作靶區的荒坡。
那箭匣以厚實楠木製成,長約五尺,寬高各約一尺,正麵密密麻麻排列著三排,每排十二個圓孔,共計三十六孔,如同蜂巢,透著一股冷峻而危險的氣息。
匣體結構精密,後方有複雜的聯動擊發機關和一根總引線。
朱雄英在兵部官員以及一眾核心工匠的簇擁下,立於遠處臨時搭建的望台之上。
他仔細打量著那具充滿力量感的發射器,點了點頭。外觀與國運商城圖譜所載,以及他傳達給工匠的要求,分毫不差。
“啟稟殿下,所有箭矢均已裝填查驗完畢,引信聯通無誤,可隨時發射。”工匠頭領聲音帶著一絲緊張與激動,上前稟報。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目光銳利:“開始吧。”
一名工匠得令,手持一支長長的、頂端綁著浸油麻束的竹竿,在身旁的火盆上引燃,然後小心翼翼地、極其穩定地將火竿湊近了神機箭匣後方那根粗大的總引線。
嗤——!
引線被點燃,冒著白煙,以穩定的速度向箭匣內部燃燒而去。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自覺地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住那靜默的箭匣和遠處的荒坡。朱標下意識地將朱雄英稍稍護在身後。
短暫的、令人窒息的寂靜之後——
轟!!!!
一聲絕非尋常弓弩或火銃能比的、沉悶而狂暴的巨響猛然爆發!
隻見那神機箭匣彷彿瞬間被雷霆劈中,三十六道熾烈的火光與濃煙從其孔洞中狂噴而出!
緊接著,三十六支拖著長長焰尾、呼嘯嘶鳴的火箭,以驚人的初速,幾乎是齊頭並進地脫離箭匣,如同一群被激怒的火蛇,直撲遠方靶區!
它們的速度遠超尋常箭矢,飛行軌跡卻因火藥推力而略顯不穩定,帶著死亡的搖曳,覆蓋了極大一片區域。
眨眼之間,火箭群便狠狠砸落在荒坡之上!
砰砰砰砰砰——!!!
一連串更加密集、更加猛烈的爆炸聲與燃燒聲從靶區傳來!火箭攜帶的燃燒藥與爆破瞬間激發,有的騰起巨大的火球,黑煙滾滾;有的則猛烈燃燒,引燃了提前放置的草垛和木質靶標;更有一些裝填了尖銳鐵蒺藜或碎鐵的爆破箭,爆炸後破片四射,將周圍的草皮土地炸得坑坑窪窪!
整個靶區瞬間陷入一片火海與硝煙之中!灼熱的氣浪甚至隔著老遠都能隱約感受到!
望台之上,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這遠超預期的、狂暴無比的毀滅場景深深震撼,瞠目結舌!
那些經驗豐富的工匠們,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雞蛋,他們親手打造了它,卻也冇想到齊射之威竟恐怖如斯!兵部官員臉色發白,手指微微顫抖,既是恐懼,更是難以抑製的興奮。
朱雄英負手而立,麵色平靜地望著那片仍在燃燒、爆炸聲漸息的靶區,彷彿眼前景象早在他預料之中。
隻有仔細看,才能發現他眼底深處那一閃而逝的灼熱光芒。
“威能尚可。”他淡淡地評價了一句,彷彿隻是看到了一件不錯的玩具。
然而,這輕描淡寫的四個字,卻讓周圍所有人悚然驚醒。
“殿下…殿下神機妙算!此乃…此乃國之神兵啊!”工匠頭領率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因激動而變調。
“天佑大明!得此利器,何愁北元不滅!”兵部官員也激動萬分,躬身長拜。
朱雄英微微頷首,目光依舊冇有離開那片焦土:“樣品既成,便依此規製,小規模秘密督造。首要確保質量,不可求快而濫造。具體編練、裝備何軍,容後再議。”
“臣等遵旨!”
眾人齊聲應諾,再看那年輕皇太孫的眼神,已充滿了近乎敬畏的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