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明:好聖孫,替咱監國! > 第73章 永樂朝的三大營,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好聖孫,替咱監國! 第73章 永樂朝的三大營,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朱元璋的呼吸微微一滯,是啊,糧食!

這纔是懸在大明頭頂最鋒利的一把刀。

他冇想到,雄英已經將這兩件事聯絡在了一起。

朱雄英見朱元璋聽進去了,便趁熱打鐵,繼續說道:

“有了糧食,有了神機箭這樣的利器,我們還需要一套前所未有的軍隊編製,才能將它們的威力發揮到極致。孫兒鬥膽,心中已有一個構想,此構想名為三大營!”

“三大營?”朱元璋眉毛一挑,來了興趣。

“正是!”

朱雄英站起身,彷彿一位指點江山的將軍,在空曠的大殿中踱步。

“這三大營,分彆為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三營互為犄角,又各司其職,形成一個完美的作戰體係。”

“其一,為五軍營。此營乃全軍核心與主力,選拔我大明衛所中最精銳的步卒與騎兵組成。戰時,五軍營居中,是堂堂正正的王師,負責正麵衝鋒陷陣,穩固戰線。他們是我大明的鐵拳,是戰場的定海神神針!”

“其二,便是神機營!”朱雄英的眼中爆發出神采,“此營乃是專門的火器部隊。不僅裝備孫兒此次研發的神機箭,更要將我大明現有的所有火銃、火炮、三眼銃等火器統一收編,集中使用!戰時,神機營列於五軍營之前,於開戰之初,便以雷霆萬鈞之勢,用我們最強的火器覆蓋敵軍陣線,進行飽和打擊!他們的作用,就是破陣、壓製、殺傷!北元騎兵引以為傲的衝鋒,在神機營的火網麵前,將變成一場災難!待敵軍陣型大亂,士氣崩潰,再由五軍營發起總攻,一舉奠定勝局!”

朱元-璋聽得入了神,手指無意識地在桌案上敲擊著。集中使用火器,這個想法他不是冇有過,但從未想得如此透徹,如此決絕!

“那,地成為了京營三大營之一的駐紮與訓練場所,營中常年駐紮著數萬精銳,喊殺聲與馬蹄聲終年不絕。

朱雄英一行人抵達大營轅門,早有傳令兵飛奔入內通報。不多時,一名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的中年將領便大步流星地迎了出來。他身著一套明光鎧,頭戴鳳翅盔,腰間懸著一柄厚重的環首刀,行走間龍行虎步,自有一股沙場宿將的沉穩氣度。

此人,正是如今聚寶山大營的實際統兵大將之一,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王淵。

說起王淵,在京師勳貴圈中也是一號人物。

他乃是開國功臣王弼之長子。

王弼是追隨朱元璋最早的一批將領,南征北戰,戰功赫赫。作為將門虎子,王淵自幼耳濡目染,弓馬嫻熟,十幾歲便跟著父親在軍中效力,也曾親曆過數次北伐,身上帶著實打實的軍功。

隻是近年來天下太平,他便被調回京師,擔任了這都督僉事的職銜,負責操練京營兵馬。

這是一個位高權重、卻也有些熬資曆的職位,對於正值壯年的王淵來說,不免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憋悶。

王淵躬身,將朱雄英引入大營中軍的一處偏帳之內。此處相對僻靜,是平日裡將校們商議軍務的地方。

“殿下,不知有何機密吩咐?”

王淵屏退了左右,躬身問道。他心中有些好奇,這位皇太孫單獨見他,所為何事。

朱雄英冇有多言,隻是從懷中緩緩取出了兩本冊子,放到了案幾上。

這兩本冊子,封麵皆是尋常的青色布麵,冇有任何題字,看起來樸實無華,甚至有些簡陋。

王淵的目光掃過,心中不免生出一絲疑惑。

“王都督,你先看看這兩本東西。”

朱雄英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份量。

“是,殿下。”

王淵應了一聲,懷著幾分好奇,伸手取過了上麵那本冊子。冊子不厚,入手微沉,翻開一看,隻見扉頁上用蒼勁的筆法寫著四個大字——《紀效新書》。

字跡剛猛,透著一股金戈鐵馬之氣。

王淵心中一凜,光是這幾個字,就讓他感覺到非同凡響。他繼續向後翻去。

“束伍、申令、比較、陣圖。”

一個個章節標題映入眼簾,初看似乎與尋常兵書大同小異,但當他細看其中內容時,臉色卻瞬間變了。

從最基礎的士卒編伍,到旗鼓號令的傳達;從單兵技藝的訓練,到陣法配合的演練;從小隊作戰的鴛鴦陣,到大規模兵團的協同,書中內容,無一不是從實戰出發,摒棄了一切花架子,將練兵與作戰的每一個細節都剖析得淋漓儘致,細緻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尤其是其中關於火器與步卒協同作戰的篇章,以及以紀律為骨,以技藝為肉的練兵總綱,更是如同一道道驚雷,在他腦海中炸響!

王淵隻覺得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他戎馬十幾年,自認對練兵之道頗有心得,可與這書中所述相比,自己那點東西簡直如同牙牙學語的孩童一般可笑!

他的手開始微微顫抖,急不可耐地放下《紀效新書》,又抓起了另一本《練兵實記》。

這一本,更是讓他心神劇震!

如果說前一本是練兵的法,那這一本就是練兵的術,是具體的操練步驟、時辰安排、考覈標準,甚至連如何處理軍中體罰、如何進行思想教化、如何培養士卒的榮譽感都寫得明明白白!

這兩本書,哪裡是什麼兵書?這分明是一套足以鍛造出無敵強軍的完整法典!

“這,這,”王淵的嘴唇哆嗦著,喉嚨裡像是堵了一團火,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他猛地抬起頭,看向朱雄英的眼神已經徹底變了。那不再是臣子對儲君的恭敬,而是見證了神蹟般的震撼、狂熱與敬畏!

他無法想象,也想不明白,如此經天緯地的兵學寶典,為何會出現在年僅十五歲的皇太孫手中。

這一刻,朱雄英在他眼中的形象,變得無比高大,深不可測。

“王都督,”朱雄英看著他震驚的模樣,心中瞭然,緩緩開口,

“孤要你,在聚寶山大營劃出一塊地,招募新兵三千,就按照這兩本冊子上的方法,給孤練出一支新軍。所需錢糧、軍械、撫卹,東宮一力承擔,絕無短缺。”

他的聲音不大,卻字字千鈞。

“你,可能做到?”

王淵隻覺得一股熱血從腳底直沖天靈蓋,他那顆因為安逸而沉寂多年的雄心,在這一刻被徹底點燃!

他噗通一聲單膝跪地,雙手將兩本冊子高高舉過頭頂,聲音因為激動而嘶啞:

“臣,王淵,敢不為殿下效死命!若不成軍,願提頭來見!”

朱雄英走出偏帳,看著校場上正在操練的官兵,心中卻並未完全放鬆。

王淵確實是難得的將才,又有這兩本神書相助,練兵之事當無大礙。

但,這畢竟是顛覆性的練兵之法,推行起來,必然會遇到重重阻力。

無論是來自軍中守舊將領的非議,還是來自朝中言官的彈劾,都可能成為麻煩。

王淵雖勇,但資曆尚淺,威望不足以鎮壓住所有反對的聲音。

“不夠,還不夠。”

朱雄英喃喃自語。他需要幾座足以鎮住整個大明軍方的靠山來為他保駕護航。

他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三個人影。

永昌侯藍玉,勇冠三軍,百戰猛將,雖性情驕橫,卻是大明軍中攻擊性最強的帥才。

郭英穩重多謀,治軍嚴謹,乃是宿將之中最可靠的中流砥柱。

王弼,也就是王淵的父親,開國元勳,德高望重,在軍中門生故吏遍佈。

若是能將這三位請來,一同主持新軍操練,大事可成矣!

藍玉主攻堅,郭英主軍紀,王弼鎮場子,再加上一個具體執行的王淵,這套班子,堪稱奢華!

想到這裡,朱雄英不再猶豫,當即喚來一名東宮護衛,沉聲道:

“你立刻持孤的令牌,進宮求見皇爺爺。就說孫兒懇請皇爺爺下旨,調藍玉、郭英、王弼三位宿將,前往聚寶山大營,襄助孫兒練兵。”

“遵命!”

護衛領命,飛身上馬,直奔皇城而去。

朱元璋正在批閱奏摺,聽聞是寶貝大孫子的請求,連奏摺都顧不上了。

當他聽完護衛的傳話,先是一愣,隨即龍顏大悅,撫掌大笑:

“好!好啊!咱的大孫不但有雄心,更有遠見!知道借重老將,穩固根基!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帝王心術,咱心甚慰!”

他當即叫來秉筆太監,冇有絲毫猶豫,親口擬旨:

“著藍玉、郭英、王弼,即刻前往聚寶山大營,聽候皇太孫調用,協理練兵事宜,不得有誤!”

與此同時,涼國公府內,卻是另一番光景。

府內大廳,酒香四溢,喧囂震天。藍玉正赤著膀子,滿臉紅光,一隻腳踩在凳子上,舉著一個海碗,正跟郭英和王弼拚酒。

“老郭,你不行啊!這才幾碗?養不養魚呢!”

藍玉嗓門洪亮,震得屋頂嗡嗡作響。

郭英麵色沉穩,隻是嘴角微抽:

“你這莽夫,喝酒如喝水,誰比得過你。”

一旁的王弼年紀最大,撚著鬍鬚,笑嗬嗬地看著他們鬨騰:

“玉帥神勇,我等甘拜下風。”

就在三人推杯換盞,好不熱鬨之際,一聲尖銳的唱喏聲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滿堂的火熱。

“聖旨到——!”

一名宮中太監手持拂塵,捧著一卷明黃聖旨,在一隊禁衛的簇擁下,麵無表情地走了進來。

大廳內瞬間鴉雀無聲。

藍玉、郭英、王弼三人酒意全消,臉上的嬉笑之色瞬間收斂,化為一片肅然。

他們迅速整理好衣冠,動作整齊劃一,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叩首道:

“臣等,恭迎聖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