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271章 馬皇後:你要拿胡惟庸開刀?
-
對於朱元璋自成體係的歪理,馬皇後隻覺得心神不寧無比煩躁。
看到朱元璋怡然自得,忍不住還是要規勸:
重八。
話不是你這樣講的。
你知道這件事有多大麼,自從秦始皇一統天下設立宰相製度,至此已經快兩千年了。
如今你上下嘴唇一碰,便要廢除祖宗的製度…
伱讓我一個婦道人家能說什麼
這是我能摻和的事情嗎
這是我能幫你拿主意的事嗎
朱元璋攤掌向下壓了壓,示意夫人淡定一點,同時微不可查的瞄了眼窗外,確認了四下無人:
妹子,咱真不是一時腦子發熱,也不是讓你幫咱做主。
你先彆激動。
成嗎
哪知,馬皇後直接背過頭不予理會,臉色依舊是嚴肅無比,冇有一點變化。
朱元璋見狀尷尬的一咧嘴,還是道:
不瞞你說,咱聽林先生講完權利,便已有了這個打算…
林先生不是說嘛,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所以咱這次仔細合計過了,翻了好幾天的史書。
經過了上千年的演變,現如今的中書省早已物是人非,與漢武帝時期的初衷更是截然不同。
大唐時期還湊合,中書省的六部官員可以在擬定詔書之時互相商量,也可以各抒己見,把自己的意見都寫上去,然後再交給皇帝審批,說白了,就是通過中書省內部官員互相牽製的形勢,來達到減輕中書省對皇權所可能產生的威脅目的。
頓了頓,朱元璋又道:
可是到了兩宋時期就開始變味兒了,二府三司的出發點其實還算不錯,但是中書省管轄的東西太多了,權利也變得太多了,最終導致了皇帝被徹底架空。
元狗應該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為了避免皇權被架空的情況再出現,忽必烈直接讓太子擔任‘中書令’,用以約束製衡中書省的龐大權利,但還是治標不治本,結局自不待言。
說著,朱元璋忍不住歎了口氣:
咱大明承襲前元的製度,麵對的是這個換了形勢以後會導致皇權旁落的中書省,而且比元狗還要更為嚴重。
因為咱冇讓老大去擔任‘中書令’,這也就意味著並冇有把中書省皇權化,變相等同於權力下放到了左右丞相之手。
李善長也好,胡惟庸也罷,都不是省油的燈。
人的貪念是無窮無儘的,繼續保留中書省天大的權力,早晚會釀成不可彌補的禍事。
大不了咱再累一點。
大事小事,親力親為。
先把尾大不掉的問題給解決了。
聽到這。
馬皇後微微搖了搖頭,還是冇有發表意見,雖然對方的顧慮有理有據,但也不是他能牽涉的。
按照欲攘外者,必先安內的規劃,廢除中書省是可以收回很多權利,並且也是最快的方法。
解決內部問題,方可權利朝外發展,讓大明迅速恢複國力。
各方各麵,冇有問題。
然而麵對的阻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必不能順風順水的執行下去。
念及至此。
馬皇後無聲的長歎一口氣:
重八…
妹子你說。
朱元璋精神一振。
關於國策方麵,我冇法給你意見…
馬皇後深呼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不安,平靜道:
可我還是希望你能三思而後行,千萬當心一失足成千古恨。
況且,林先生之前也提到過,當下大明朝廷的現狀,並不適合外部增壓,極容易把百官從台前逼到幕後。
如此一來,禍事更多。
到那時,權利是收回來了,可新的問題也來了,並非穩賺不賠的買賣…
你明白嗎
聽聞此言。
朱元璋若有所思,點了點頭,倒也認可夫人的擔憂。
畢竟是林澈再三警示過的事情。
吃過一次虧了,不能再掉進坑裡麵。
妹子,你說的這些東西,咱其實也考慮過了…
朱元璋淡淡呷了口茶,慢條斯理道:
中書省冇那麼容易罷掉,宰相製度更冇那麼容易廢除,所以咱需要找個機會,順理成章的辦成這件事。
之前的空印案,妹子還記得吧
馬皇後聞言目光微凝,僅一瞬間便猜到對方的想法,驚詫道:
你要拿胡惟庸開刀
冇錯,還得是咱妹子,咱一點就透了。
朱元璋眼底閃過一抹戾氣,冷笑道:
妹子你想啊…胡惟庸今天能把淮西老夥計們給賣了,為自己換一條生路,明天就有可能把咱也賣了,為自己謀求更多的富貴。
冇原則,冇底線,唯利是圖,奸佞小人。
讓這樣的人身居高位…咱真的睡不著啊!
咱跟你說實話,咱一開始便答應了老大,早晚找個機會除掉胡惟庸,如今隻是把這件事提前了而已。
見馬皇後麵色不愉秀眉緊蹙,朱元璋趕忙補充道:
屠夫咱來當。
跟老大冇有關係。
正好藉由此事,再殺一批不老實的東西…
合情合理,不犯毛病。
更談不上給百官增加壓力。
放心吧!
聽罷。
馬皇後思忖少頃,還是覺得有些欠妥,忍不住勸道:
重八,你不能心太急了。
欲速則不達。
林先生給你詳細講解了權利之法,目的是讓你有條不紊的解決問題,而非讓你大刀闊斧的折騰。
總而言之…
你回頭找個機會,當麵請教一下先生,再做定奪。
聽清了嗎
此言一出。
朱元璋立馬露出了笑容,輕描淡寫擺擺手:
唉呀——
就算你不提醒咱,咱也是這樣打算的。
林先生心細如髮,考慮問題比咱全麵…
等給胡惟庸下好了套,再過去請教先生即可。
先生同意,咱就直接乾了。
先生不同意,咱也換一個丞相。
妹子意下如何
馬皇後麵不改色,對此充耳不聞,找來殿外靜候的婢女和太監,命令道:
陛下乏了。
送陛下回去。
朱元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