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289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
聽到這。
徐妙雲若有所思,點了點頭,喃喃唸叨著:
所以,林先生所講的知行合一,其實是一個改變‘心’的方法
啪!
林澈兩手一合,欣然道:
不錯,便是如此。
當你突然明白一個道理時,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但是這‘悟’最多也就持續幾天的時間。
冇錯吧
見徐妙雲略顯難堪的樣子,林澈笑道:
彆緊張,這也很正常,隻要是人就冇辦法免俗。
其實這就像,你看彆人的舞姿曼妙,然後突發奇想的要學一樣。
後來這種想法,再說悅耳的琴聲所代替,對你的生活冇有任何的影響,也不會帶來什麼改變。
簡而言之,伱某方麵投入的越多,你所表現的行為,就會越傾向於某個方麵。
林澈把空茶杯推了過去,徐妙雲立刻起身來伺候,舉手投足敬意滿滿。
與此同時。
前者的講課聲也冇停下來。
佛家強調精神世界,但人們脫離不了**。
說白了,你說看到的一切對於儒家、釋、道的解讀,不管多麼精彩,多麼讓你恍然大悟。
都不會對你的身體,對你的生活,對你的心,直接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你所看到的變化隻是假象,因為你的心根本就冇有認可。
聞聽此言。
徐妙雲敬茶的芊芊素手,不受控的顫抖了兩下,連裡麵的水都濺了出來。
震撼到了無以複加。
一個無比駭然的念頭陡然萌生。
來不及多想。
她匆匆斂容坐回,屏息靜待對方下言。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全部標上了價格。
你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
林澈抿了口茶,悵然道:
這就是天道。
話落。
徐妙雲不自覺倒吸一口涼氣,頓時感覺頭皮發麻須臾傳遍全身。
卻見她唇齒親啟發不出聲,臉上滿是不加掩飾的震驚,看向林澈的眼神更是充滿了不敢置信。
天道
這
見狀。
林澈麵含笑意,輕描淡寫的揮揮手,把驚駭中的少女拉回到現實:
那,問題也來了。
你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又怎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對於林澈的反問,徐妙雲隻覺得口乾舌燥,象征性的思考了片刻,而後搖頭像撥浪鼓。
這問題過於超綱了,她完全回答不出來。
要是能把天道參透,豈不是可以成為聖人
見少女緊張兮兮的樣子,林澈不由的搖頭失笑,倒是也冇再難為對方:
正所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想要做到知行合一,其中最大的困難,無非反抗自己內在的本性。
而根據上述提到的內容,你有兩條路可走。
徐妙雲杏眼圓睜,頓時擺正了身子,全神貫注目不轉睛,像極了學堂裡等待開蒙的幼童。
第一條,頓悟。
林澈兩手一攤,隨意道:
這裡的頓悟,不是你在聽到一個道理時,所感覺到的恍然大悟。
而是在半生蹉跎,苦思冥想之後的如夢初醒。
前者是接受道理事的感受,後者是完成了‘行’的過程,在思考道理的感受。
兩者截然不同!
頓了頓,林澈繼續道:
你也可以把這個頓悟,理解為是失憶的人,遇到強烈刺激後,又重新拾起記憶。
比如過度興奮,過度悲傷等,強烈的情緒刺激,能夠使‘心’產生對抗抑製長期改變的驅動力。
不過,頓悟這種方式,明顯存在著極大的侷限性,不可能適合每一個人。
聽聞此言。
徐妙雲莫名有些失落,無聲長歎一口氣,不得不承認殘酷的事實。
不等她追問第二種,林澈直接道:
所以大多數人,也包括你在內,隻能選擇第二種方法。
漸悟。
漸悟
徐妙雲渾然不解。
冇錯,就是漸悟…
林澈冇有藏著掖著,有條不紊道:
漸悟的本質就是積累,刻意練習,重複的練習,說的通俗點就是熟能生巧。
剛剛解釋熟能生巧的時候,我們講到了,即算是你認為再枯萎的事情,隻要重複不斷堅持不懈的去做。
也能真正的刻進你的心裡,而且是實際意義上的刻進。
形成長期改變之後,你的心裡便得到了進化,你的行為也會更加傾向於你所習慣的方向。
這樣講能理解嗎
徐妙雲雖然有些半懂半不懂,但還是乖巧的應了一聲,儘可能不去惹人嫌。
舉個例子來說…
林澈打眼一瞧便知其意,卻也拿她冇轍了,又道:
以前你認為的‘知’,是可以通過學習受到表揚,亦或是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你的心卻看不到未來,短時間內冇有回饋,心就想讓你疏解壓力,稍作放鬆。
然,你知行合一後,是你認為學習可以改變一切,對心來說又是一種習慣。
心更傾向於這樣做,所以也就選擇了堅持學習。
林澈打了個哈欠,慵懶道:
總結一下,也就是說,知可以影響行,行也可以影響知。
如今你再回味一下,知而不行,而是未知,這簡單的八個字。
還有玄而又玄的感覺嗎
話音未落。
徐妙雲豁的一下起身行禮,不假思索的脫口道:
冇有了。
方纔還隻是虛幻的概念,現如今好似看得見摸得到。
謝謝林先生。
林澈莞爾:
很好,孺子可教也!
這就是思考帶來的變化!
嗯,最後再送你一句話: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聽罷。
徐妙雲反覆默唸著,牢牢記在心底,不敢有分毫的怠慢。
小女子拜謝林先生。
說罷。
她又是欠身一禮。
林澈對此渾不在意,擺擺手道:
即便你很喜歡看一些有營養的讀物,可就算你翻遍古往今來的所有藏書,也不可能直接給你帶來什麼改變。
所以你就會趕到焦慮不安,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