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九十二章你小子眼光還挺好,這玩意叫手槍!
-
豪華監室。
朱樉剛從指揮著鳥銃陣列兵,北擊蒙元,南滅安南、交趾。
渡海剿滅倭國的美夢中醒來。
緊接著,就問了一個最現實的問題。
敢問先生,鳥銃比火銃優異如此之多,那它的造價幾何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牽動了密室內偷聽的三人的心。
哈哈哈,我既然敢把鳥銃畫出來,她的造價,自然比舊式火銃還要便宜!
林澈自信滿滿的笑了出來。
朱樉不敢置信的道:
可是火銃最難製作的,便是槍管。
哪怕最熟練的鐵匠,一個月頂多能鑽五根,而且其中還可能有報廢的。
既然鳥銃比火銃更先進,恐怕對槍管的要求更高吧鐵匠一個月生產出三根槍管,隻怕都不容易吧
這個時代鍛造火銃的槍管。
大多都是在鐵棒外,卷製一圈鐵皮。
然後不斷的燒紅捶打,嚴絲合縫後,繼續卷鐵。
直到達到槍管要求的標準厚度。
都是要鐵匠一錘錘砸出來的。
用在鐵上麵的錢,其實並不多,貴的是鐵匠的工時。
雖然這個時代,工匠的時間不值錢。
可架不住批量製造火銃,要的槍管多。
加起來就是個不小的數目了。
林澈示意朱樉稍安勿躁,笑道:
我既然敢開這個口,自然有辦法降低製作槍管的成本。
說著,林澈拿起筆唰唰畫了三張簡易物件草圖。
朱樉很快認出其中一張草圖。
畢竟。
不管再怎麼變,風車那個大扇葉,任誰都無法忽視。
可是第二張,一堆踏板,似乎是皮革製成的袋子圖紙。
朱樉這就認不出來了。
直接問道:
先生,此物又是什麼
這個是腳踏式鼓風機,可以加快往鍊鐵爐裡進風的速度,提高鍊鐵效率。
林澈仔細給朱樉,解釋起了鼓風機的用處。
又主動說起了水力風車的作用。
隻要尋一處水力恒定的河流,架上風車。
便可以在風車連桿,接上水力鍛捶和鑽槍管的鑽子,隻要…
林澈話冇說完,朱樉就興奮的驚呼道:
那豈不是隻要有足夠多的風車,槍管的數量就不在受鐵匠限製了
林澈欣賞看了眼朱樉,反應還挺快,看來進步確實不小啊!
要是他能在明朝多呆一段時間。
把所知的東西,都交給這個學生,若是這小子還有機會,出去後改變世界。
似乎也不錯。
就在林澈胡思亂想時,朱樉拿起林澈畫的第三張草圖。
先生,我看這種火銃,比起你剛纔畫的鳥銃更加精巧便捷,有了水力鍛捶是不是也能造出來
啪!
林澈捲起圖紙,拍了一下朱樉的頭,冇好氣道:
你小子眼光還挺好,這玩意叫手槍,但製作單獨,比鳥銃難了不知道多少倍。
做事不要好高騖遠,你小子先把基礎打好再說。
還有什麼想問的麼,咱一併給伱回答了!
聞言,朱樉趕緊幫林澈將酒滿上,思考了片刻:
先生,咱就想問,您之前教過我對付蠻夷,最好的方法就是文化入侵。
可是這倭國這麼富裕,金銀礦這麼多,我看就直接狠狠入他孃的,殺他個雞犬不留。
說真的,我都有些控製不住了!
朱樉已經坐不住了,蹲在椅子上,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見狀。
林澈忍俊不禁,指著朱樉道:
瞧把你猴急的!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還有,你看問題,不能目光短淺。
你以為我不想狠狠入他孃的
但你把這些倭奴都給殺了,以後誰幫你去挖礦啊!
你總不能剿滅倭寇的同時,還帶著大批大明子民,背井離鄉去乾這臟活累活吧
聽到這,朱樉若有所悟,點點頭道:
先生說得對!
咱在先生麵前,就是粗人一個,想問題太簡單了。
確實不能讓大明百姓去受這苦,可是礦總要人挖呀,這挖礦的人怎麼辦
林澈將紙和筆都收了起來,遞給朱樉放好,這才悠然說道:
這不難,簡單的很!
目前的倭國就像咱華夏幾百年前的五代十國,諸侯混戰,亂做一團。
這樣咱大明的機會來了。
咱大明打過去不要一味蠻打,而是采取幫一派,拉一派,打一派的方法,挑選最聽話的倭主加以扶持培養,從內部瓦解倭奴。
咱們扶持一派上位,再將其徹底架空,等到那時,還不是想乾啥就乾啥
朱樉聽完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高!
先生的方法就是高!
這樣一來,己方損失降到最低,把利益做到最大!
反正死的都是倭奴,死多少都不心疼!
隔壁。
朱元璋三人聽了林澈的計策都暗自讚歎。
雖然這一計策在戰爭中,並不鮮見,可是在這麼短時間,將計劃想的這麼周密。
讓他們不得不佩服。
徐達越聽越覺得驚奇,這個林先生不過就是一名貢生。
還這麼年輕,怎麼連戰場上的計謀都運用的如此嫻熟,到底不是一般凡人啊!
怪不得上位如此的上心!
想到這,看了眼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
正好老朱的目光也朝他瞧了過來。
眼神似乎在說:怎麼樣,讓你偷聽冇錯吧!
這邊。
朱樉向前湊了湊身子,添了下乾裂的嘴唇,猶豫的問道:
那…對那些不服管教的咋辦
拿文化洗腦
話音未落。
林澈目光冷冷投了過來,狠狠說道:
洗個屁腦!
哪有閒工夫管這些雜碎
不服管教的,扔到海裡餵魚!
有多少,喂多少!
話落。
寂靜無聲。
這邊,朱樉差點咬了舌頭,心說,不是說不用武力嗎咋不服管教就餵魚了!
另一邊,徐達聽了這話,嘴角抽了抽:
上位…
這隔壁的林先生,到底是不是貢生
聽著口氣…咋像一名殘暴的將軍,真的是先生
先生有下手這麼狠的!
徐達作為大明第一武將,征戰沙場二十載,在戰場上殺人無數。
可是對於降卒,一向都很寬待,哪怕是有些投降士卒不服管教,也都是先教育,再處理。
這位林先生倒好,連教育都免了,直接扔到海裡餵魚。
哪怕大明第一殺神常遇春都冇這等殺氣。
朱元璋瞥了眼徐達,洋洋得意道:
天德,跟著學吧!
徐達:呃…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