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咱家的老十七超離譜! 第8章 滿朝公卿全部猜不透洪武大帝的心思!
-
偌大的一個奉天殿內。
方孝孺的聲音,就跟投入到一灘平靜湖水中的巨石一樣。
一時激起洶湧波濤。
方孝孺跪在禦階下,腦袋深深地埋下去,他的身體還在瘋狂的發抖。
看起來,方孝孺也很怕,也很恭順。
但他那“早定國本,冊立儲君”的話,此刻在朱元璋看來,就約等於逼宮。
這是允炆手底下的文官集團們,試圖要扶持起他們的——“新君”。
他們想要將大明的未來掌握在手裡。
想要把大明帶到他們屬意的道路上!
朱元璋目光透過冕旒,冰冷地注視著方孝孺。
這個曾經被宋濂舉薦為“小韓愈”的傢夥,甚至他還是被標兒和允炆,尊為大儒一樣的先生。
就這麼一個人,此刻在朱元璋的眼裡,已經不再是那品行端正的大儒。
而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在未來鼓動自己孫子削藩,造成國家動盪的佞臣。
一股怒火讓朱元璋對於麵前的方孝孺極度不滿。
但身為帝王,尤其是一個堪稱完美的政治機器、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料的人
朱元璋此刻並未發作,反而如同一個經驗豐富的獵手,開始望著獵物一步步自己走到陷阱中去。
他要看看,這方孝孺還能說出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逆天之語來。
大殿中。
文武百官們,藩王宗親們,都屏住了呼吸,都望著禦座上的皇帝,還有那跪在階下發抖的臣子。
朱元璋緩緩開口,他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方大儒,你讓咱早定國本,心思真是縝密,咱是死了還是怎麼著?還是,依大儒的意思,咱這大明的儲君之位,該由誰來坐?才能保我大明江山萬代千秋?”
“才能安撫天下臣民和四海番邦們的心?”
輕飄飄的一句話,好似在問,但卻壓得方孝孺喘不過氣來。
方孝孺都不需要抬頭,他就能感覺得到頭頂那道龍目中帶來的巨大威壓。
可都到了這個時候了!
方孝孺也隻能是硬著頭皮,幾乎是憑藉著自己本能驅使地顫聲答道:
“回陛下,儲君本是國之根本,自當效仿曆朝曆代,遵循禮法!太子雖薨,可皇孫允炆殿下還在,他乃是太子所出,仁孝聰慧,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立太孫為儲君,上承天命,合乎禮法,下順民心,可安天下。”
“立太孫為儲君,就是穩固江山社稷的上策!”
方孝孺終於將最關鍵的事說了出來。
一說完後,方孝孺就好像是用儘了全身的力氣。
“允炆?仁孝?聰慧?”朱元璋不動聲色,隻是頗為玩味地重複著這幾個字。
雖然朱元璋語氣平淡,也聽不出喜怒。
但他的嘴角還是勾起一抹不易察覺,令人後背發涼的冷笑。
此刻的朱元璋,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那個在禦書房裡幼稚而又優柔寡斷的朱允炆。
那個驚慌失措,被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他們牽著鼻子走的“廢物”!
那個下旨不斷逼反自己叔父的逆子!
就這樣的孩子,
說他——仁孝?
說他——聰慧?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元璋不禁心底裡都氣笑了。
就是允炆和他的這些忠臣們,差點將大明給拖入到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朱元璋猛地一拍龍椅扶手!
突然的響聲。
嚇得群臣都是一顫。
隻見朱元璋霍然起身,麵前的冕旒玉珠發出清脆的響聲。
朱元璋指著方孝孺,帶著冷漠,不怒自威的帝王氣勢,冷冷地說道:“方孝孺,你真是好大的膽子!”
“朕的兒子!咱大明的太子!屍骨未寒,靈柩尚在大殿內。”
“你身為臣子,不思儘忠守靈,哀悼太子,反倒是急不可耐地站出來,乾涉咱天家的立儲大事!”
“怎麼?這大明的江山不姓朱?反而是姓方了?”
“這未來的皇帝,不是由咱來指定,是要由你們這群書生來指手畫腳?”
“當年就在這兒,咱殺了李善長,他罵咱獨夫!說咱的大明要完。”
“可咱在這奉天殿上殺得是血流成河,咱的大明江山依舊是蒸蒸日上!”
朱元璋的怒斥聲,都快要把方孝孺給嚇尿了!
他整個人恨不得趴到地板上。
方孝孺渾身都在發抖。
朱元璋的聲音不隻是把方孝孺嚇得魂不附體,甚至群臣也都是被嚇得魂飛魄散。
他們差點忘記了!
特彆是那些新晉的官員們。
他們都快忘記了,眼前這一位可是一怒之下能殺得滿朝官員十不存一的皇帝呀!
方孝孺以頭搶地,連呼“臣死罪!”。
整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們。
也齊刷刷嚇得跪倒了一片,也都在高呼“陛下息怒”!
藩王們雖站著,卻一個個也是額頭佈滿冷汗!
嚇人。
太嚇人了。
這就是咱老朱家的大家長,咱這群兒子們眼中最嚴厲的老父親!
那些原本心中或許有跟方孝孺一樣想法的大臣們。
此時更是渾身抖得就跟發了羊癲瘋一樣。
一個個噤若寒蟬。
他們所有人在這一刻,全部都回憶起了,龍椅上這位,那是屍山血海,腳踏萬骨的洪武大帝。
這一位是誅殺勳貴功臣,毫不手軟,還親手創建出錦衣衛的鐵血天子。
當年太子在世的時候,還能勸勸。
現如今太子都不在了!
那壓抑的無情,足夠殺得朝堂上人頭滾滾。
站在藩王那邊的朱允炆,臉上“刷”地一下子就變得無比的蒼白起來。
朱允炆原本還低著頭,還沉浸在自己父親過世的痛苦中。
當然心底裡也不全是痛苦,還有對於儲君之位的期待。
可皇爺爺突如其來的暴怒!
就跟一盆冷水從他頭頂澆下來一樣,讓他瞬間清醒過來。
怎麼回事?
朱允炆整個人都懵逼了!
為什麼皇爺爺會生這麼大的氣?
竟然還發雷霆之怒!
老師方孝孺隻是說了句該說的話呀!
父親已經死了,大哥雄英都已經英年早夭了!
自己就是嫡次孫,現在正兒八經的太孫!
按照禮法,按照立長立嫡,不就應該他這個太孫來繼承嗎?
這不是明擺著順理成章的事嗎?
皇爺爺難道不想立我?
難道對我有什麼不滿?
可是我什麼也冇有做呀?
我連做錯什麼的機會都冇有!
我壓根就冇做任何事!
怎麼就生氣了?
巨大的困惑,還有莫大的恐懼,一下子就籠罩在了朱允炆的心中。
朱允炆手腳發涼,竟有點兒站不穩!
他怕了!
他怕失去一切,怕皇爺爺奪走自己的一切。
藩王隊伍最後麵的寧王朱權,此時微微地抬起頭來,他瞥了一眼方孝孺,嘴角不由地生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朱權掃過那找死的方孝孺,再瞧見那身體有些微微發抖的朱允炆,心底裡更是冷笑不已。
就這水平?
難成大事!
不過,這怎麼跟曆史上不一樣?
咱這個便宜父皇不是應該要在今天冊立朱允炆為儲君嗎?
朱權目光落到禦階上的朱元璋身上,心中覺得有些奇怪,自己此刻就好像一個旁觀者,但又覺得有些東西超出了自己的預料中。
怎麼回事?
曆史改變了?
不對吧!
我這個穿越者還啥都冇做呢!
為什麼呢?
朱元璋將下麵所有人的反應儘收眼底,尤其是朱允炆那一副慌然失措,又恐懼又不安的樣子。
這更他心中歎氣不已!
這孩子,果然不成器。
如果朱允炆不是朱標的兒子,朱元璋也不是一個那種疼愛兒孫的傳統大家長。
朱允炆的墳頭草,估計已經幾丈高了。
不過,朱元璋不能對自己親孫子下刀子。
但可以衝著外人下手!
怒火總有地方宣泄。
朱元璋想要宣泄怒火,但他卻很理智。
朱元璋知道這個時候一刀殺了方孝孺,反而有點兒不教而殺謂之虐。
畢竟,現在這個時空,未來的一切尚未發生。
這個道理朱元璋懂。
而且他也決心扭轉未來。
朱元璋目光落到了方孝孺身上。
現在他需要做的是——震懾!
一次宣告。
宣告咱還是這個帝國的主宰,對於任何大事,還是咱說了算,誰也不能多嘴置喙。
“嗬,該死?”朱元璋冷哼一笑,聲如虎嘯龍吟,“方孝孺,你口口聲聲為了江山社稷,實則是急功近利,罔顧人倫道德!就你也配稱大儒?太子乃你舊主,你就是這般儘孝的?”
“咱今天不殺你,且留你一條狗命!來人!”
“將方孝孺拔掉褲子,拖到殿外廷杖八十。”
“讓他好好清醒清醒,什麼叫為臣之道。”
“什麼是君臣之禮!”
殿外侍衛瞬間湧入。
脫了褲子當眾廷杖八十!
對於方孝孺這種要臉的大儒,那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方孝孺連謝恩的話都喊不出來。
已經是一臉苦茄子色了!
他是怎麼也想不通,自己到底是哪裡錯了?
陛下竟要如此侮辱自己?
自己畢竟是翰林院大學士呀!
經過這事,殿內的氣氛越發來到了低點。
群臣們跪著,一個個都害怕得不敢抬頭。
陛下對於立儲之事如此反應激烈。
肯定有著深意!
群臣們開始在猜。
接著都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
朱允炆這個太孫並非陛下屬意的最佳人選!
可下一刻,群臣們又開始有些不解了。
不是由太孫來接任儲君?
還能是誰?
大家的目光不由得偷偷瞟向了幾位手握實權的藩王。
特彆是其中戰功赫赫的燕王朱棣!
朱棣感受到了一些大人們的眼神。
他趕緊是閉上雙眼低下頭,故作沉靜。
但他緊握的拳頭和微微起伏的胸膛還是出賣了他此時的內心。
朱棣的內心並不平靜。
父皇的態度太過於反常了。
這讓他甚至有了一些不該有的野望。
諸如朱棣這樣的心態,其餘的幾位王爺們此時也有。
野心這個東西,最怕的就是野火燒不儘。
當然最末尾的寧王朱權,依舊是眼觀鼻鼻觀心。
朱元璋坐回龍椅,揉了揉有些發脹的眉心,他揮了揮手,難掩有些倦怠地道:
“朕累了,今日就到這兒吧,退朝。”
聽到“退朝”兩個字!
群臣如蒙大赦。
一個個嘴角壓不住的笑。
終於他們可以退朝了!
這奉天殿真他孃的嚇人!
諸位文武百官急忙叩首行禮,準備依次序退出殿外。
然而!
朱元璋忽然又淡淡地喊了一聲,
“老四,十七,你們兩個,留下,咱有話跟你們說。”
已經轉身打算退出的朱允炆是第一個回頭的!
分明喊的不是他。
但他卻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
朱允炆瞬間臉上血色全無!
他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恐懼。
皇爺爺唯獨留下了四叔和十七叔?
為什麼?
他們要說什麼?
難道是……!
群臣們腳步微微一頓,都在交換著驚奇不已的眼神。
陛下剛剛纔嚴懲了提議立儲的方孝孺。
卻為何又留下了燕王和寧王二位?
燕王尚且可以理解,寧王是何意味?
寧王說不好聽點,就一個少年,一個小孩。
比太孫朱允炆還小上一歲。
居然也被點名留了下來?
陛下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群臣越發猜不透背後的聖上了。
以前就摸不透,現在更是滿頭問號。
群臣在浮想聯翩中離開大殿。
燕王朱棣身形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隨即立刻恢複了平靜,躬身一拜,“兒臣遵旨。”
而朱權有些疑惑,但也是雲淡風輕,也學著四哥,躬身一拜,淡淡道:“父皇,兒臣遵旨。”
朱權在聽到老朱叫自己留下的時候。
其實心底裡還是驚了一手的!
作為一個後世來的人。
自己是很清楚大明朝的曆史走向的。
大哥朱標薨了之後,按照曆史自己這個老父親,那是變得有點兒癲狂的。
那叫一個心狠手辣!
為了朱允炆的順利繼位,甚至為了朱允炆日後更輕鬆地治理大明,自己這個老爹是把能殺的都殺了。
一如朱元璋承諾的那樣!
皇爺爺替你掃平通往皇位的道路。
你安心聽話,聽安排,治理好一個太平天下就好。
至於後來的事情,那就是老朱走了。
朱允炆登基稱帝……,
接著朱老四造反。
可現在,怎麼老朱不隻是冇有冊封朱允炆?
還叫四哥,甚至和自己一起留下?
不對勁!
很不對勁!
老朱你有問題!
你打亂了兒子我的計劃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