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風雲起蒼穹 第274章 樣板房
水泥的事剛理順,蘇康便又開始琢磨起百姓們的住房來。
利用水泥來建造房子,將會是他推廣新式住宅的神兵利器!
這天他去城西外頭轉悠,看到王二麻子家的茅草屋,屋頂的茅草都快爛了,風一吹就掉草屑,牆是土坯砌的,到處是裂縫,心裡就不是滋味。
「王二麻子,你家這房子,下雨不得漏雨啊?」
蘇康走進院子,看著屋裡擺著的幾個接雨的盆,忍不住問道。
王二麻子撓了撓頭,一臉無奈:「大人,咋能不漏呢?上次下大雨,屋裡漏得跟水簾洞似的,我和媳婦一夜沒睡,光挪盆了。可咱沒錢蓋新房,隻能湊活著住。」
蘇康心裡更不是滋味了,回到城裡後,他拉著魯琦的手說道:「咱得讓百姓住上結實的房子!水泥都做出來了,正好派上用場。咱先蓋幾間樣板房,讓大家看看好房子的好處,再給點優惠,肯定有人願意蓋!」
魯琦有點猶豫:「大人,蓋樣板房得不少材料吧?青磚、瓦片、水泥,這都是錢啊!要是百姓不願意蓋,那不白費功夫了?」
「錢的事不用愁,材料都是咱自己產的,成本低。」
蘇康拍了拍胸脯,「再說了,咱蓋三種樣式的:青磚青瓦的、土坯牆配瓦頂的、水泥抹牆的,讓百姓自己選,總有一款適合他們。」
說乾就乾,蘇康讓人在縣城邊上找了塊空地,畫了圖紙——他可是穿越過來的,現代住房的佈局他門兒清,圖紙上哪裡是門、哪裡是窗、哪裡打地基,都標得清清楚楚,連不認字的工匠都能看懂。
魯琦帶著工匠們很快就開工了。
青磚是現成的,瓦片也夠,水泥剛做出來,正好用來抹牆和鋪地坪。
蘇康有空就去工地幫忙,要麼遞灰漿,要麼扶著門框,弄得一身灰,跟個普通工匠似的。
「大人,您歇會兒,這點活我們來就行!」
工匠們見他總乾活,都有點不好意思。
「沒事,我多乾點,房子能早幾天蓋好,百姓也能早幾天看到。」
蘇康擦了擦汗,笑得沒心沒肺,「再說了,乾活還能鍛煉身體,比在縣衙坐著強!」
可剛蓋到一半,就出了麻煩——負責抹水泥的工匠李師傅,把水泥、砂子和水的比例弄錯了,水放多了,抹在牆上的水泥稀糊糊的,乾了之後一捏就掉渣。
「這咋整?」
李師傅急得直冒汗,「這麵牆白抹了,還浪費了不少水泥。」
蘇康也有點生氣,可看著李師傅著急的樣子,又不忍心罵他,語氣平靜地說道:「沒事,咱重新抹。你記住,水泥、砂子和水的比例是一份水泥、兩份半砂子和半份多水,攪到能捏成團、不滴水就行。我給你做個示範。」
蘇康挽著袖子,親自攪拌水泥,一邊攪一邊教李師傅:「你看,這樣的稠度才對,抹在牆上不容易掉,乾了也結實。」
李師傅跟著學,很快就掌握了技巧。
沒半個月,三間樣板房就蓋好了。一間青磚青瓦,用水泥砂漿來砌牆並抹牆;一間土坯牆,屋頂鋪著新瓦片;還有一間更特彆,牆麵是用水泥砂漿打底石膏抹灰的,白花花的,窗戶又大又亮,看著就洋氣。
這三種樣板房的地坪都是用水泥混凝土澆築,既堅硬又平整。
蓋好那天,蘇康讓人敲鑼打鼓,還在門口擺了兩筐瓜子,通知百姓們來看新鮮。
沒一會兒,空地上就擠滿了人,裡三層外三層,比趕大集還熱鬨。
「哎喲!這青磚房看著就結實!牆麵光溜溜的,肯定不漏雨,地麵也這麼好!」
一個老漢拄著柺杖,扒著窗戶往裡瞅,眼睛都直了,「比我家那茅草屋亮堂十倍!」
「我看那土坯房也不錯!」
一個婦人摸著瓦片,笑著說,「土坯牆咱自己就能砌,要是瓦片能便宜點,我家也想蓋!」
蘇康站在高台上,拍了拍手,等大家安靜下來,大聲說:「鄉親們,這三間房都冬暖夏涼,還結實。誰想蓋,官府給三樣好處:第一,免費給圖紙,教大家怎麼蓋;第二,青磚、瓦片、水泥可以先賒賬,秋收了再還,一分利息都不要;第三,家裡實在困難的,還能領材料補貼!」
這話一出,人群裡立馬炸開了鍋。
有個窮漢子叫李四,穿著打補丁的衣服,怯生生地擠到前麵:「大人,我家就我一個人,沒多少錢,也沒多少糧食,能蓋嗎?」
蘇康走下台,拍了拍他的肩膀:「能!你要是想蓋,官府給你補貼一半的瓦片,再派工匠幫你,你隻要出點力氣就行!」
李四激動得眼淚都快下來了,連連道謝:「謝謝大人!我早就想蓋間結實的房子了,就是一直沒機會!」
這時候,人群裡擠進來幾個穿著苗服的人,領頭的正是苗家寨的閻武。
他繞著樣板房轉了兩圈,又進屋裡看了看,才對蘇康說:「蘇大人,這房子是好,可跟我們苗家的竹樓不一樣。我們住慣了竹樓,離地麵高,通風好,不怕潮氣,這房子我們住著能習慣嗎?」
蘇康早就想到了這事,笑著說:「當然能習慣!咱可以改啊!保留你們竹樓的樣式,屋頂換成瓦的,柱子用石頭打底,這樣不怕蟲蛀,也更結實。我讓魯琦給你們畫專門的圖紙,保證你們住著舒服。」
閻武一聽,高興得直搓手:「那太好了!我回去就跟寨裡人說,肯定有不少人願意蓋!」
沒幾天,就有三十多戶人家來報名蓋房。
蘇康讓人把圖紙印了好多份,還組織了五個懂建房的工匠,分成五個組,每個組負責一片區域。
王二麻子是第一個報名的,他咬咬牙,用家裡僅有的兩袋糧食抵了部分青磚錢,又幫魯琦燒了半個月磚,抵了瓦片錢。
可蓋房的時候,王二麻子又犯了難——他不知道怎麼打地基,挖的坑太淺,剛砌了半人高的牆就歪了,他急得直哭,生怕房子塌了。
蘇康聽說後,趕緊帶著工匠前去幫忙。
他教王二麻子:「打地基得挖半人深的坑,裡麵填上碎石,再鋪一層水泥,這樣地基才結實,牆纔不會歪。」
工匠們幫著重新打地基,又把歪了的牆拆了重砌。
沒過一個月,王二麻子的新房就蓋好了。
搬家那天,他特意請了蘇康去喝酒。
新房裡乾乾淨淨的,地麵用水泥混凝土抹了,不怕潮;牆麵刷得白白的,亮堂堂的;窗戶又大,陽光照進來,屋裡暖洋洋的。
王二麻子的媳婦樂得合不攏嘴,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雞蛋羹:「大人,您嘗嘗,這是在新灶上做的,火又旺又穩,比以前快多了!」
蘇康嘗了一口,雞蛋羹又嫩又香,心裡熱乎乎的。
他看著滿屋子的笑臉,又看了看外麵陸續開始蓋房的人家,心裡琢磨著:等大家都住上結實的房子,武陵縣的日子肯定能越過越紅火,他的腰包也會越來越鼓!
可沒高興幾天,又有麻煩了——有幾戶苗家寨的人來報名蓋房,說看不懂圖紙上的漢字。
蘇康隻好讓人把圖紙畫成更簡單的圖畫,還派了個懂苗語的工匠去指導。
他心裡嘀咕著:看來推廣新房也不是一帆風順,還得慢慢教、慢慢幫,才能讓百姓真正住上放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