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風雲起蒼穹 第273章 燒製水泥
連著下了三天雨,雨過天晴後,蘇康站在城門口,望著城外那條爛泥路,眉頭擰成了疙瘩。
原本就坑坑窪窪的土路,經雨水浸泡後徹底成了泥潭,一輛牛車深深陷在裡麵,老黃牛耷拉著腦袋,粗氣直喘,眼看就要累癱。
趕車的老漢一邊咒罵著鬼天氣,一邊使勁拽著韁繩,泥漿濺得他滿身都是,那狼狽模樣,任誰看了都覺得可憐。
「這路再這麼折騰下去,彆說運貨的車走不了,就連行人都得蹚著泥走!」
「這路,得修成水泥路才行!」
蘇康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心裡早已盤算起來——先前在威寧縣當縣令時,他曾用火山灰混合沙子、石灰膏粉,做過一版簡易水泥,勉強夠用。如今到了武陵縣,連火山灰的影子都見不著,那版簡易水泥更是沒了著落。
「水泥啊水泥,這東西可是建築修路的寶貝,看來得把燒製正經水泥的事提上日程了!」
蘇康暗自下定了決心,目光不自覺投向了遠處的苗嶺——苗嶺周圍藏著不少石墨礦,而石墨耐高溫的特性,正是搭建水泥燒製窯的絕佳材料,這倒是省了不少麻煩。
正想著,魯琦抱著塊剛出窯的青磚走了過來,見蘇康盯著爛泥路發愁,也忍不住歎了口氣:「大人,昨兒個鄰縣有個商人來買青磚,說他們縣城外的路都鋪了石板,甭管下多大雨,走上去都不滑不沾泥。要是咱武陵縣的路也能修成那樣,不光百姓方便,咱燒的青磚也能多賣不少,畢竟運磚的車也不用再怕陷進泥裡了。」
「石板鋪路哪那麼容易?一塊石板得雇人從山裡采、再拉回來,成本太高,咱武陵縣眼下的家底,根本撐不起這麼大的工程。」
蘇康搖了搖頭,話鋒一轉,眼神亮了起來,「不過你也彆愁,咱武陵縣不是有石墨礦嗎?用石墨搭建水泥窯,再自己燒水泥,不管是鋪路還是蓋房,都比石板劃算得多!」
魯琦卻聽得一臉茫然,手裡的青磚都差點沒抱穩:「石墨礦?那玩意兒不就是磨成粉寫字用的嗎?還能用來建窯?還有您說的水泥,又是啥新鮮玩意?」
「你先彆管石墨能不能建窯,跟我去工坊,我慢慢跟你說!」
蘇康拉著魯琦就往工坊走,腳步都比平時快了幾分,「咱用石灰石、黏土、鐵礦石混著煤炭一起燒,燒出來的『熟料』再磨成細粉,最後摻上點石膏粉,這就是水泥!比我在威寧縣做的火山灰水泥好用十倍,不管是鋪幾裡地的大路,還是蓋兩層高的瓦房,都結實得很!」
「就這四樣混著燒?」
魯琦還是沒轉過彎來,撓著頭追問道,「石灰石燒石灰我知道,能砌牆能和泥;黏土加水能捏瓦罐;鐵礦石能煉鐵,煤炭能當柴燒,可這四樣湊一起燒,真能燒出您說的『水泥』?彆到時候燒出一堆又硬又脆的疙瘩,扔了可惜,留著沒用。」
「行不行,試了就知道!」
蘇康拍了拍魯琦的肩膀,語氣篤定,「你趕緊安排人辦四件事:第一,立即派人前去威寧縣采購一些威寧牌水泥過來,越快越好;第二,派人去苗家寨跟閻武他們拉點石墨回來,準備建造五座能耐高溫的水泥窯;第三,再蓋幾間工坊,用來粉碎石頭、研磨粉末、混合原料;第四,多燒點石灰,做成石膏粉備用。」
魯琦雖還有些將信將疑,但也知道蘇康從不打沒把握的仗,當即點頭應下,轉身就去安排人手。
在派人前去威寧縣采購火山灰水泥之際,武陵這邊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
半個多月後,威寧牌水泥終於拉回來了,耐高溫的水泥窯也得以開始進行建造。
眾人並不知道石墨的用法,還是蘇康給出了建議:「把石墨粉碎混上黏土,再加點從威寧縣買回來的簡易水泥,加水攪成泥漿,用來砌磚和像抹牆似的抹在窯壁上。這樣既能耐高溫,又能粘得結實!」
正如蘇康所說,半個月後,五座水泥窯就建好了,旁邊的數間工坊也蓋得整整齊齊。
蘇康站在水泥窯前,看著嶄新的窯體和工坊,心裡既激動又有些忐忑——他在威寧縣隻做過簡易水泥,這種高溫燒製的水泥,到底能不能成,還得靠一次次試驗才行。
接下來的日子裡,蘇康按照記憶裡的燒製水泥的原材料配方,帶領魯琦和工匠們開始進行了試燒。
經過多次改良配方,他最終得到了石灰石占比為百分之七十三、粘土占比百分之十五、鐵礦石占比為百分之一、煤炭粉占比百分之十一的最佳配方,照此配比燒製出來的水泥熟料細膩而純淨,混合適量的熟石膏粉後,就成了他心目中的水泥!
這天一大早,蘇康來到試驗場,開始檢驗昨日新燒製出來的水泥質量。
他掀開草蓆,看著木模裡的水泥方塊,深吸了一口氣,拿起錘子重重一敲,「當」的一聲脆響,錘子彈了回來,方塊上隻留下一個淺淺的白印。
他又讓人把方塊翻過來,底部平整光滑,沒有一絲裂縫。
「成了!真成了!」
蘇康激動得跳了起來,一把抱住魯琦,「你看,這硬度,比石頭還結實!」
魯琦也趕緊拿起方塊,用手使勁掰,方塊卻紋絲不動。
他高興得直喊道:「我的娘哎!這玩意兒也太神了!以後咱武陵縣鋪路,再也不用愁爛泥路了!」
可剛高興沒兩天,新的麻煩又冒了出來——研磨熟料需要石磨,可工坊裡隻有兩台石磨,磨起來慢得很,一天磨的粉隻夠鋪一小塊地。
蘇康看著堆成小山的熟料,心裡又犯了愁:「要是能快點磨就好了。」
柳青送晚飯來的時候,正好聽到蘇康的嘟囔,忍不住開口:「少爺,我聽我張老爹說,他以前村裡磨麵粉,要是石磨慢,就給磨盤裝個大木輪,用牛拉著轉,能快不少。咱這磨熟料,是不是也能試試?」
蘇康眼睛一亮:「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他立馬吩咐魯琦,讓他跟木匠們給石磨裝了個大木輪,再用繩子把木輪和磨盤連起來,用牛拉著轉。
一試之下,速度果然快了不少,一天能磨出以前三倍的粉,堆在旁邊的熟料也慢慢變少了。
第一批水泥終於做出來了,蘇康讓人在縣衙門口圈了塊空地,打算先鋪個小廣場試試。
工匠們先用碎石把地麵整平、壓實,再按蘇康說的比例,把水泥、砂子、碎石和水攪成泥漿,均勻地鋪在碎石上,並一一夯實。
隨後,魯琦拿著木抹子,一下下把表麵抹平,引得不少百姓圍過來看熱鬨。
「大人這是在乾啥?鋪這麼一層灰乎乎的東西,能結實嗎?」
「我看懸,這玩意兒跟稀泥似的,曬乾了肯定一踩就碎,到時候還得重新鋪。」
「就是,還不如鋪點石板實在,至少石板硬啊!」
……
蘇康沒理會大家的議論,鋪好後,他每天都去廣場檢視情況,並指派兩名衙役早晚淋水保養一次。
前三天,水泥漿慢慢凝固,從灰白色變成了淺灰色;到了第五天,水泥徹底乾透,變成了一塊平整的深灰色地麵,用腳踩上去,硬得能聽到清脆的響聲。
有個小孩穿著新布鞋,怯生生地踩了上去,見地麵不沾泥,立馬高興地跑了起來,邊跑邊喊:「娘!娘!你看!這路不沾泥!我的新鞋一點都不臟!」
百姓們見狀,都立即圍了過來,有人用腳使勁踩,有人撿來石頭敲,地麵硬是沒出一點裂紋,連個印子都沒留下。
大家都驚呆了,紛紛湊上前摸了摸,嘴裡不停感歎道:「這水泥也太神了!比石板還硬,還不沾泥!以後咱武陵縣的路都用這個鋪,再也不用走泥路了!」
蘇康看著百姓們的笑臉,心裡暖洋洋的,可他也知道,這隻是開始——鋪路需要雇人,需要準備更多的碎石、水泥,城外的路那麼長,需要的材料更是不計其數。
他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肩膀,無奈地笑了笑:看來他這個縣令,想閒下來,怕是沒那麼容易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