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 第306章 從質子到如今走在統一六國征途上的帝王
嬴政的話響徹在整個麒麟殿的大殿內,他絲毫不管在場的兒子們心裡的想法。他看了一眼扶蘇,他知道,這個兒子在他的弟弟們還沒出生前,他是所有朝臣宗親的期望。
哪怕是他母親因為母家的拖累而自閉宮門不再出現人前,也絲毫沒有影響他身為長子的尊貴地位。嬴政也曾對這個兒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從他的名字扶蘇就可以看出來他當年對這個兒子期待有多高。
扶蘇之名,取自《詩經》中「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寓意著美好與希望,嬴政希望這個兒子能如扶蘇樹般茁壯成長,成為大秦未來的棟梁之才。
然而,隨著其他皇子的相繼出生,朝堂上的風向開始悄然變化,各種勢力暗流湧動,對儲君之位的覬覦也日益明顯。但扶蘇始終保持著那份溫潤如玉、仁愛寬厚的性格,他深知自己身為長子的責任,也一直在努力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可是,這在嬴政看來是遠遠不夠的。要知道,大秦是要吞並六國,那麼在他還活著的時候,他可以壓製一切,但是如果在他嬴政死了之後呢?
就衝著扶蘇這種仁愛寬厚的性格是完全沒辦法控製這個龐大的帝國,更不要說指揮這個巨獸。因為大秦的強者為尊,可不是隻靠著仁愛,寬厚。
畢竟,現如今被吞並的那幾個國家,到現在都暗地裡還有不少的人在鼓動著複國,儒家的人也在鼓動恢複分封製。他們為什麼要找自己說要讓扶蘇立馬參政?真以為自己猜不出來?不就是因為扶蘇性格溫和軟弱好糊弄罷了。
嬴政心中暗忖,扶蘇雖品性純良,卻缺乏那股子狠厲與決絕。在這風雲變幻、弱肉強食的世道,僅靠仁愛寬厚,如何能守得住這偌大的江山,又如何能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臣服。
朝堂之上,各方勢力錯綜複雜,那些彆有用心之人,無非是看準了扶蘇的性子,想借他之手來實現自己的私利。若是真將這大秦的未來交到扶蘇手中,怕是不出幾年,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便會陷入內亂,六國餘孽也會趁機而起,到那時,大秦危矣。
嬴政的目光從扶蘇身上移開,掃視了一圈在場的兒子們。他深知,在這群兒子中,能擔起大秦未來重任的,絕非僅靠仁愛之人。
他必須要為大秦挑選出一個既有能力又有魄力的繼承人,一個能在這亂世中帶領大秦繼續走向輝煌的君主。而扶蘇,顯然還需要更多的磨礪,或者,他根本就不適合這個位置。
嬴政的眼神變得深邃而銳利,彷彿要將每一個兒子的內心都看穿。他回想起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從一個小小的質子到如今正走在統一六國的征途上的帝王,靠的不僅僅是智慧和謀略,更是那股子狠厲和決絕。他不能讓大秦的基業毀在一個軟弱無能的君主手中。
這時,他的目光落在了嬴驁的身上。嬴驁雖年紀尚輕,但眼中透露出的果敢和看透世事,卻讓嬴政心中一動。與扶蘇的仁愛寬厚不同,嬴驁身上有著一種為了大秦要達到目的的固執。
再加上,嬴驁身上的玄鳥紋。。。。。。嬴政心中暗自權衡,或許,嬴驁纔是那個能帶領大秦繼續走向輝煌的人。
然而,嬴政也清楚,選擇繼承人並非兒戲。他必須要全麵考慮,不能僅憑一時的感覺就做出決定。他決定再觀察一段時間,看看這些兒子們在實際行動中的表現。畢竟,大秦的未來,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和大意。
嬴驁他們也感受到自家親爹在他們身上審視的目光。但是沒人敢說什麼,畢竟這個時候誰都能看出嬴政此刻並不想要他們多說廢話。
「從今天開始,你們所有人都要在完成日常課業的基礎上,仔細閱讀從過去到現在的所有奏摺,並進行批閱。之後,我隨時會對你們批閱奏摺的能力進行考覈。在此過程中,你們可以直接向大臣們詢問他們的想法,我既不會阻止也不會乾涉。」
嬴政的話音剛落,嬴驁等人便立刻明白了父親給予他們的權力有多大。這簡直就是一個讓他們能夠名正言順地與大臣們交往的絕佳機會!
嬴驁等人心中各自打著小算盤,但表麵上卻都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和怠慢。他們深知,這次不僅是嬴政對他們能力的一次至關重要的考驗,更是他們展示自我、為未來爭取更高地位的關鍵時機。於是,眾人紛紛恭敬地領命,表示一定會全力以赴,不辜負父親的期望。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嬴政就讓人宣了自己的旨意。這封旨意,讓整個大秦的朝堂都震撼了。
旨意明白的告訴大家,他要讓自己的兒子參與政務,不分年紀大小,六年後,定下太子的位置。於是大家就聽著內侍大聲的宣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