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儲君 > 第15章 九成良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儲君 第15章 九成良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貞觀八年二月,長安城被璀璨的陽光溫柔地擁抱著,整個城市都彌漫著喜慶與莊重的氣息。這一天,對於太子李承乾來說,無疑是人生中具有重大意義的時刻——加元服盛典。

皇宮內,紅綢似火,繁花如錦,一片熱鬨非凡的景象。李承乾身著繡有祥龍圖案的華麗錦服,那錦服上的祥龍彷彿隨時都能騰空而起,腰束玉帶,玉帶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溫潤的光芒,頭戴璀璨金冠,整個人身姿挺拔如鬆,麵容俊朗之中又透著莊重與成熟。在眾多臣子和宮女的簇擁下,他步伐沉穩地緩緩步入舉行儀式的宏偉大殿。那每一步,都彷彿帶著沉甸甸的責任與期望。

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高位之上,龍袍閃耀著奪目的光彩,好似太陽的光芒都被彙聚在了他的身上。他的目光中滿是欣慰與期待,看著自己的兒子一步步走來。當李承乾走到跟前時,李世民親自為他戴上象征成年的華美帽子,那帽子上的寶石閃爍著神秘的光芒。李世民的聲音洪亮而莊重,猶如黃鐘大呂般在大殿中回響:「太子承乾,今日加元服,望你自此擔起家國重任,為大唐之昌盛儘心儘力,書寫不朽華章。」

李承乾鄭重叩頭,額頭觸地的那一刻,彷彿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兒臣定當不負父皇厚望,鞠躬儘瘁,死而後已。」這誓言,如同鋼鐵般堅硬,讓人感受到了他的決心。

隨後,唐太宗大赦死罪以下,這一旨意就像春風拂過大地,給無數人帶來了新生的希望。又賜五品以上子為父後者爵一級,天下大酺三日。長安的街頭巷尾,百姓們歡歌笑語,共同慶祝這一盛事。大家都在為太子的成年而感到高興,彷彿看到了大唐更加美好的未來。

皇宮內更是大宴群臣,珍饈美饌擺滿了桌案,那場麵猶如一場奢華的盛宴。瓊漿玉液在杯中蕩漾,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佳肴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讓人垂涎欲滴。李世民高舉酒杯,聲音豪邁:「今日吾兒成年,願大唐江山永固,繁榮昌盛,如日中天!」群臣紛紛舉杯應和,那聲音如雷貫耳:「願大唐盛世千秋萬代!」這聲音,彷彿能穿透雲霄,讓整個天地都感受到大唐的強盛。

賜帛之時,李世民一一叫出大臣的名字,親手將錦帛交到他們手中。那錦帛如彩雲般絢爛,象征著皇恩浩蕩。君臣之間,其樂融融,氣氛熱烈非凡。

時光流轉,三月的春風輕拂大地,吹開了繁花,喚醒了綠草。唐太宗與長孫皇後一同駕幸九成宮。

九成宮依山傍水,風景如畫。北依碧城山,山巒起伏,雲霧繚繞,宛如夢幻仙境。每次看到那雲霧,就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讓人陶醉不已。西傍屏山,山勢雄偉,宛如巨大的屏障,守護著這一方寧靜。那雄偉的山勢,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南眺青蓮山,青蔥欲滴,宛如青蓮綻放,美不勝收。看著那青蔥的山色,心情也會變得格外舒暢。東臨天台山,奇峰峻嶺,怪石嶙峋,令人心曠神怡。宮內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曲徑通幽,花香四溢,彷彿人間天堂。在這裡,李世民忘卻了朝堂的繁忙,心情大好。與長孫皇後漫步在花園小徑,春風拂過,花瓣飄落,宛如粉色的雪花,美不勝收。那畫麵,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陶醉其中。

「觀音婢,高明已行成年禮,選妃之事該提上日程了。」李世民停下腳步,輕輕握住長孫皇後的手,目光中滿是溫柔。那溫柔的目光,彷彿能融化一切。長孫皇後微微點頭,眼中透著溫柔如水的光芒,聲音如同夜鶯輕啼:「臣妾也一直在思量此事。」長孫皇後的聲音,就像春天的微風,輕輕拂過人們的心田。

李世民緩緩說道:「朕覺得秘書丞蘇亶之女頗為合適。蘇家世代為官,書香門第,在李唐皇室建立之時立下汗馬功勞。其家族底蘊深厚,教養有方,想必能培養出賢良淑德的女子。」李世民的話語中,充滿了對蘇家的認可和對未來太子妃的期待。

長孫皇後輕啟朱唇,聲音如絲如縷:「臣妾聽聞蘇家之女端莊秀麗,才情出眾。且蘇家與陛下交情深厚,知根知底,確是良選。」她的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彷彿已經看到了那位蘇家女子成為太子妃後,與李承乾攜手相伴,為大唐的繁榮貢獻力量的畫麵。

李世民微微仰頭,回憶起往昔的崢嶸歲月,感慨萬千:「當年征戰之時,蘇家也曾鼎力相助。如今選其女為太子妃,既是對蘇家功績的認可,也是對承乾未來的期許。希望此女能助承乾治理好後宮,為大唐的繁榮添磚加瓦。」他的目光深邃而堅定,彷彿看到了大唐更加輝煌的未來。

長孫皇後微笑著應道:「二郎考慮周全,臣妾亦無異議。相信承乾也會滿意這門親事。」她的笑容如同春日裡的花朵,溫暖而美麗。

於是,李承乾選妃之事就此定下。

時光匆匆,轉眼間到了九月,李世民宣李承乾到九成宮。此時的李承乾,在長安監國已有數月。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每日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

為了確保朝堂事務在李承乾離京期間正常運轉,李世民下旨命房玄齡、魏征暫時主持國事。這兩位大臣皆是大唐的棟梁之才,有他們在,李世民也能放心地讓李承乾前往九成宮。

李承乾身為太子,出行自然前呼後擁。他帶著親信侍衛和謀士,一路快馬加鞭,風塵仆仆。沿途的風景在他眼前飛速掠過,他的心中既有對即將見到父皇母後的期待,又有對自己肩負使命的思考。

抵達九成宮時,已是黃昏時分。夕陽的餘暉如金紗般灑在宮殿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輝,給這座宮殿增添了幾分神秘而莊嚴的色彩。李承乾望著眼前的宮殿,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這座宮殿見證了大唐的輝煌,也見證了他的成長。

走進宮殿,李承乾跪地行禮:「兒臣拜見父皇、母後。」他的聲音沉穩而恭敬,透露出對父皇母後的敬重。

李世民笑著讓他起身:「高明快過來坐,朕與你有要事要談。」李承乾依言坐下,目光中透著好奇。他不知道父皇母後找他所為何事,但他知道,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高明你在長安監國這數月,朝堂之上可有何事發生?」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希望聽到李承乾的彙報。

李承乾恭敬地回道:「阿耶,兒臣監國期間,朝堂諸事還算平穩。南方洪澇之患,兒臣已命官員妥善安置災民,開倉賑糧,並組織人力修複堤壩,如今災情已得到控製。」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讓人感受到他的能力和擔當。

李世民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嗯,做得不錯。那朝中大臣可有爭執?」他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顯然對李承乾的監國表現非常關注。

李承乾思索片刻:「回阿耶幾位大臣在稅收政策上意見不一。兒臣與他們多次商討,權衡利弊,最終達成了共識,製定了新的稅收方案。」他的回答條理清晰,讓人感受到他的智慧和決斷。

李世民目光如炬,注視著李承乾:「吾兒處理得當,頗有主見。但切記,為君者要廣納諫言,不可獨斷專行。」他的話語中既有對李承乾的肯定,又有對他的告誡。

李承乾頷首:「兒臣謹記阿耶教誨。」他的態度誠懇,讓人感受到他的虛心和上進。

長孫皇後插話道:「高明此次叫你來,還有一事。你已行成年禮,該成家了。我與你阿耶為你選定了秘書丞蘇亶之女為妃。」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希望李承乾能接受這門親事。

李承乾微微一愣,隨即說道:「一切但憑阿耶阿孃做主。」他的回答簡潔明瞭,既表達了對父皇母後的尊重,又顯示出他的成熟和穩重。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蘇家之女,品行俱佳,定能與你攜手相伴。待回長安,你要派使者前往蘇家,需籌備周全,彰顯我皇家威嚴。」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李承乾的關心和期望。

長孫皇後接著說道:「高明這項事宜的各項細節,你要親自過問,不可有絲毫差錯。」她的眼神中滿是認真,這是一件無比重要的事情。

李承乾點頭應道:「兒臣明白,定當用心籌備。」他的心中也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場定親,更是關乎皇家威嚴和自己未來的大事。

一家三口又聊了許久,從家國大事到生活瑣事,溫馨的氛圍彌漫在宮殿之中。

夜漸深,李承乾告退離開。李世民與長孫皇後站在窗前,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月光如水,灑在他們身上,彷彿為他們披上了一層銀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