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13章 真人之麵
萬年縣衙簽押房內,氣氛凝重。
“‘雲鶴真人’…藏頭露尾,行事謹慎,心狠手辣。”
狄仁傑沉吟道,“如此角色,絕非尋常江湖騙子。他必然還有另一個身份,一個足以在洛陽城內自由行動、不引人懷疑的身份。”
他看向張承翊:“承翊,那看守雖未見過‘雲鶴真人’真容,總該聽過其聲音,知曉其大致身形體態,甚至可能無意中瞥見過某些習慣動作。你細細問他,任何細節都不要放過。”
“末將明白!”張承翊領命,再次返回臨時關押處。
半個時辰後,張承翊帶回更為詳細的描述:此人身形中等,偏瘦,說話聲音嘶啞低沉,似是刻意改變,但偶爾情急時會露出一兩句略帶吳地口音的官話。右手腕內側有一小塊深色胎記。雖總是遮麵,但觀其舉止步伐,不像常年勞苦之人,倒有幾分文人氣質。尤其注意細節,對丹藥品相要求極高,且似乎對錢財並不十分看重,更在意丹藥是否能按時交付。
“吳地口音?文人氣質?不在意錢財?”
狄仁傑眼中精光閃動,“如此特征,結合其能掌控清虛觀、組織煉製毒丹的行徑,其藏身之處,絕不會是市井陋巷。他需要一個相對安靜、不受打擾,甚至能掩飾其煉丹氣味的場所…”
他立刻對孫敬之道:“敬之,你持我名帖,立刻去一趟洛陽縣衙戶曹,查近一年來,城內可有租賃或購入宅院的記錄,租購者需符合:籍貫或自稱來自吳地、身份為文人、書生或小吏、租賃的宅院需有獨立院落、位置相對僻靜但交通尚可。”
“學生這就去!”
“承翊,”狄仁傑又道,“你帶兩名機靈可靠的差役,根據體型和大致特征,重點暗中查訪那些符合條件宅院附近的商鋪、鄰裡,打聽是否有這樣一位深居簡出、偶爾夜間活動、或有奇異氣味散出的主人。切記,絕不可驚動目標。”
兩張網再次撒出。
時間一點點過去,狄仁傑坐鎮衙中,靜候訊息。
午後,孫敬之率先返回,麵帶倦色卻眼神發亮:“恩師,查到了!符合條件者共有七人。其中六人經初步核對,皆有明確官職或學業在身,行跡清晰。唯有一人,甚是可疑!”
“講!”
“此人登記名為吳明,自稱蘇州學子,來洛遊學訪友,於三個月前租下了南市附近永豐坊內的一處帶小院的宅子。租金不菲,卻深居簡出,鄰裡罕有見其麵者。據坊正回憶,偶爾夜間能聞到那院中飄出些類似寺廟燒香的古怪味道。”
“吳明?蘇州?”狄仁傑手指一頓,“永豐坊…距離清虛觀和鬼市都不算遠,交通便利,確是上佳之選。”
不久,張承翊也疾步歸來,確認了訊息:“狄公!敬之查到的永豐坊那處宅院確有蹊蹺!附近一雜貨鋪掌櫃說,那院主人偶爾傍晚出來采購些吃食,總是低著頭,說話聲音沙啞,但有一次夥計找零時碰到他手腕,確實看到一塊深色印記!而且,掌櫃說曾聞到他身上有股淡淡的、像是藥材和硫磺混合的怪味!”
所有線索,瞬間聚焦於永豐坊這處宅院!
“好!”狄仁傑霍然起身,“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
然而,如何擒拿卻需斟酌。直接闖入搜查,若找不到直接證據,恐打草驚蛇,反被其狡辯脫身。
狄仁傑沉吟片刻,計上心來:“此人既貪圖煉丹售丹之利,必不捨得放棄大買賣。承翊,你即刻去找那看守,讓他按其與‘雲鶴’約定的聯絡方式,留下暗號,言稱有江南豪商巨賈,欲重金大批求購‘金丹’,願出三倍價錢,但需與‘仙師’麵談驗貨!”
“末將明白!這就去辦!”張承翊眼中露出欽佩之色,此引蛇出洞之計,正是攻其貪念。
暗號很快通過特定渠道放出。
等待的時間似乎格外漫長。
直到次日傍晚,目標宅院的後門才悄無聲息地開啟一條縫,一個頭戴帷帽、身形中等、穿著普通文士長袍的人影閃了出來,警惕地四下張望後,迅速向與約定酒樓相反方向的另一條小巷走去。
“果然狡猾!”暗中監視的張承翊心中冷笑,並未立刻行動,而是打出訊號,示意各點人員按計劃悄然跟上。
那人影在巷弄中七拐八繞,最終竟又繞回了永豐坊,從另一側接近了約定見麵的“悅來酒樓”。
他在酒樓後巷陰影處徘徊良久,仔細觀察,確認並無異常埋伏後,才整理了一下衣冠,彷彿一個普通赴約的文人般,從正門走進了酒樓。
酒樓二樓雅間,狄仁傑早已扮作一位衣著華貴、麵帶急色的南方老員外,孫敬之則扮作管家侍立一旁。
桌上擺著幾樣精緻酒菜。
房門輕響,夥計引著那頭戴帷帽之人走了進來。
“員外,您等的客人到了。”
狄仁傑抬眼看,隻見來人帷帽垂紗遮麵,身形與描述一致。
“閣下便是‘雲鶴仙師’?”狄仁傑操著生硬的官話,帶著濃重吳音,急切問道。
來人微微頷首,帷帽下傳出嘶啞的聲音:“貨,自有。錢,備好了?”言簡意賅,充滿警惕。
“備好了!備好了!”狄仁傑連忙示意孫敬之開啟腳邊一個沉甸甸的箱子,裡麵竟是白花花的銀錠!“隻要仙師的‘金丹’確有其效,能救老夫沉屙,這些隻是定金!”
看到如此多現銀,來人呼吸似乎急促了幾分,警惕心也稍減。
他沉吟一下,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巧錦盒,開啟,裡麵是三顆色澤暗金、賣相遠勝清虛觀那些的“金丹”。
“此乃貧道耗費心血所煉九轉金丹,取三兩服用,三日之內,必見奇效。”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自得。
狄仁傑接過錦盒,仔細觀看,又湊近嗅了嗅,那股熟悉的奇異氣味雖淡,卻絕不會錯。
他心中已然斷定,麵上卻故作驚喜:“果然異香撲鼻!仙師真乃神人也!”他話鋒一轉,“隻是…如此神丹,不知仙師產量幾何?老夫所需甚巨,若能長期…”
話未說完,雅間屏風後突然轉出兩人!
正是張承翊與另一名彪悍差役,瞬間堵死了房門!
那“雲鶴真人”大驚失色,猛地起身欲逃,卻被張承翊閃電般欺近,一把扣住手腕,另一手猛地掀飛了他的帷帽!
帷帽下,露出一張四十歲上下、麵色蒼白、帶著幾分驚惶卻又隱含戾氣的臉孔!他嘴唇上留著兩撇稀疏的胡須,眼神閃爍,確有幾分落魄文人的氣質,但此刻更多的卻是陰謀敗露的驚恐。
“你們…你們是什麼人?!光天化日,想要做什麼?!”他嘶聲叫道,試圖掙紮,但手腕被張承翊鐵鉗般的手扣住,動彈不得。
狄仁傑緩緩站起身,褪去了偽裝的焦急和口音,聲音沉靜而威嚴:“‘雲鶴真人’?或者,該叫你吳明?吳秀才?”
聽到“吳秀才”三字,那人渾身一震,臉色瞬間慘白如紙:“你…你…”
“本閣狄仁傑。”狄仁傑亮明身份,“你煉製毒丹,戕害人命,事已敗露,還有何話說?”
聽到“狄仁傑”三字,再看到眼前這不怒自威的老者,吳明(雲鶴真人)最後一絲僥幸心理徹底崩潰,雙腿一軟,癱倒在地,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張承翊迅速將其搜身,除了一些零碎銀兩和那幾顆樣品丹藥,並未發現武器或其他可疑物品。
將其押回縣衙,稍加審訊,這“雲鶴真人”便竹筒倒豆子般交代了。
他本名吳友仁,乃蘇州府一屢試不第的秀才,因無意中得了一本前朝邪道遺留的丹書,又略通些礦物藥材之理,便起了歹心。
自覺仕途無望,便想藉此邪術斂財。
流竄至洛陽後,發現清虛觀荒廢,便鳩占鵲巢,利用看守劉明已死的資訊差,冒名頂替,暗中煉製毒丹,又招募了周槐、李道士等一些不得誌或貪財之人,通過鬼市等渠道售賣,牟取暴利。
他對自己煉製毒丹、以及周槐、李道士因試藥或試圖脫離而被滅口之事供認不諱,言辭間甚至流露出一絲對自己“煉丹技藝”的得意和對死者“不堪用”的鄙夷。
案件看似告破,主犯落網,動機“明確”(為財),證據鏈清晰。
然而,狄仁傑看著癱倒在地、喋喋不休炫耀著自己“煉丹心得”的吳友仁,眉頭卻微微蹙起。
一個屢試不第的秀才,哪來的資金盤下清虛觀、采購大量原料(即便劣質,初期投入亦不小)、租賃永豐坊的宅院?
他售丹所得,固然可觀,但按其供述的規模和價格,似乎…並非如此暴利?
尤其那些品相稍好、試圖賣給富商的“精品丹”,其所用硃砂等物,成本不菲…
狄仁傑的手指,再次無意識地敲擊起桌麵。
這供詞背後,似乎還隱藏著什麼。
就在此時,崔縣令快步走了進來,“稟閣老,卑職再次仔細搜查了周槐住處,在黃土炕坯與炕沿接縫處發現這個小包裹,卑職未敢擅動,請閣老過目。”說罷雙手遞上一個用油布緊緊包裹、外麵還纏了好幾圈麻繩的小包裹!
狄仁傑接過包裹,開啟發現裡麵是幾頁寫滿字的粗糙紙張。
紙張質地低劣,墨跡深淺不一,顯然是周槐偷偷寫下的。
上麵的字跡歪扭,但記錄的內容卻令人觸目驚心!
這並非簡單的賬目或日記,而是一份斷續的、充滿震驚與恐懼的筆錄!
“…三月初九,送‘金丹’至永豐坊李宅,見管家與一黑衣人密語,言‘…幽冥司之命…務必送至…’心下甚疑,金丹豈與幽冥有關?”
“…三月十五,仙師賜酒,醉後失言,道‘…爾等皆螻蟻,豈知‘幽冥’之大業…功成之日,爾等皆可雞犬昇天…’醒後追問,仙師色變厲斥,再不提及。”
“…四月初二,替仙師送信至xxx,掌櫃見信神色惶恐,言‘…請回複上使,幽冥司所托,小人萬萬不敢…’話音未落,忽有毒箭自窗外射入,掌櫃立斃!吾驚駭逃匿,信遺落現場…”
“…四月初十,夜聞李道士與仙師爭執,言‘…以毒丹控製官吏,為‘幽冥司’斂財蒐集情報,此乃滅族之罪!我等原隻說煉丹牟利…’仙師冷笑‘…既入此門,休想清白!幽冥司手段,爾豈不知?周槐那廝似已起疑,須儘早…’其後聲低不可聞…”
記錄到此,戛然而止。
後麵似乎被撕去幾頁,或是周槐未來得及再寫。
幽冥司?
以毒丹控製官吏?
斂財蒐集情報?
這是謀逆大罪!
一樁市井毒殺案,背後竟牽扯出如此可怕的陰謀!
所有的線索終於串聯起來了!
之前所有的疑惑也都得到瞭解答。
為何毒丹煉製如此隱秘且手段狠辣?
為何周槐之死被佈置成邪術模樣?
一切都是為了掩蓋這個龐大的、深植於帝國陰影中的毒瘤!
狄仁傑麵色陰沉得可怕。
“再審吳友仁!”
(第13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