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80章 以退為進
女皇鑾駕的離去,並未帶走狄府上空的凝重,反而如同風暴眼短暫的平靜,預示著更劇烈的能量正在積蓄。
武則天那番看似全力支援、實則將千斤重擔壓下的言辭,以及那句“天塌下來,有朕替你頂著”背後蘊含的複雜意味,讓狄仁傑在感念君恩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對手已然亮出獠牙,不惜動用專業死士進行光天化日之下的刺殺,其瘋狂與勢大,可見一斑。
若再沿著原先的思路,硬碰硬地直接調查淮陽郡王李璟,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僅難以取得實質進展,反而可能迫使對方采取更極端的手段,甚至可能牽連更多無辜,使局勢徹底失控。
深夜的書房內,燭火將狄仁傑的身影拉得悠長。
他並未因白日的驚險而慌亂,反而愈發沉靜。
多年的宦海浮沉與刑案曆練,早已讓他養成了越是危急關頭越要冷靜思索的習慣。
張承翊手臂裹著傷,侍立一旁,臉上猶帶著憤懣與不甘:“狄公,難道我們就此罷手不成?逆賊如此囂張,若不一查到底,如何對得起死去的弟兄,如何向陛下交代?”
狄仁傑緩緩搖頭,目光深邃如古井:“罷手?自然不能。但強攻不成,便需智取。對手此刻正如受驚的毒蛇,盤踞巢穴,警惕萬分。我們若再強行靠近,必遭反噬。”
他走到案前,手指輕輕點著那份謄抄出的趙五賬冊摘要,以及關於李璟的初步調查記錄。“陛下給予我們更大的許可權,是助力,也是考驗。我們要善用這份權力,但不可莽撞。如今,我們在暗處已驚動了對手,不如…暫且退到更暗處。”
“狄公的意思是?”張承翊若有所悟。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狄仁傑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從明日起,對外放出風聲,便說銅雀苑一案,線索中斷,關鍵證人李苑監又意外身亡,調查陷入僵局。我可稱病暫不朝會,或在公開場合表現出對此案的困惑與無力感。總之,要做出一種被刺殺嚇倒、或苦於無證據而難以為繼的姿態。”
張承翊皺眉:“這…豈不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非也。”
狄仁傑淡淡道,“這是為了麻痹對手。讓他們以為刺殺得逞,或認為我們已被宗室這道高牆擋住,從而放鬆警惕。隻要他們一鬆懈,便會露出破綻。”
他繼續部署:“與此同時,我們要將真正的力量轉入地下。承翊,你傷勢未愈,正好可借休養之名,避開眾人視線。你要做的,是兩件事:其一,利用陛下新授予的許可權,調動可信的內衛及‘暗樁’,對淮陽郡王府進行全天候、無死角的秘密監視!不僅要盯李璟本人,還要盯住他府中所有重要管事、頻繁往來的賓客,尤其是與兵部、漕運相關之人!記錄他們的一舉一動,接觸的每一個人!”
“其二,”狄仁傑壓低了聲音,“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你要通過非常規渠道,秘密調查李璟的財務往來!他表麵奢華,巨額開銷來源不明,這必是巨大弱點。想辦法接觸為他打理灰色產業的錢莊掌櫃、賬房先生,甚至是他府中可能對賬目有所瞭解又不得誌的下人。我要知道,他的錢,到底從何而來,又流向何處!這筆龐大的資金流動,必定會留下痕跡!”
張承翊眼中燃起鬥誌:“末將明白!明麵上偃旗息鼓,暗地裡佈下天羅地網,直指其財務命脈!”
“不錯。”狄仁傑頷首,“此外,敬之那邊,繼續整理從趙五賬冊中破譯出的資訊,嘗試與近年的軍糧排程記錄進行交叉比對,看能否找到更多模式或關聯。對漕幫那條線,也要保持最低限度的接觸,但切勿打草驚蛇。”
策略已然明確:外鬆內緊,以退為進。
表麵上示弱退縮,迷惑對手;暗地裡則調動更強力量,緊盯死目標,並從其最可能存在的漏洞——財務問題——入手,尋找一擊致命的證據。
“還有,”狄仁傑補充道,語氣嚴肅,“加強對趙五遺孀王氏的暗中保護,絕不能讓她再遭毒手。她是重要人證,也是可憐人。”
接下來的幾日,狄府大門緊閉,謝絕一切訪客。
狄仁傑稱病休養的訊息逐漸傳開。
朝會上,再也見不到他慷慨陳詞的身影;市井間,也開始流傳狄閣老遇刺後心有餘悸、對銅雀苑案束手無策的傳言。
一切似乎都朝著對手期望的方向發展。
然而,在這看似沉寂的水麵之下,一張無形而縝密的監視大網,已悄然撒向了淮陽郡王府的每一個角落。
張承翊化身陰影中的獵手,拖著未愈的傷勢,穿梭於洛陽城的地下世界,試圖撬開那條隱藏著巨額資金流向的縫隙。
風暴前的寧靜,往往最為壓抑。
狄仁傑在府中,看似靜養,實則心神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各方反饋回來的資訊。
他在等待,等待對手鬆懈的那一刻,等待那張財務網路上出現第一個致命的裂口。
(第80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