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119章 火藥驚現
龍門堤上的生死搏殺仍在繼續。
張承翊肩胛中箭,血流不止,卻兀自不肯退下,以劍拄地,嘶啞著指揮官兵抵禦幽冥司死士的騷擾,並督促民夫搶堵滲漏。
狄仁傑親抱沙袋,身先士卒,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堤壩上軍民一心,與不斷上漲的洪水及暗處的冷箭進行著殊死抗爭。
然而,那幾處被掏空填塞了油木屑硫磺的堤基,在持續高漲的水壓衝擊下,滲漏愈發嚴重,如同堤壩軀體上不斷擴大的瘡口,隨時可能引發整體的崩潰。
沙石投入,往往瞬間便被激流衝走,情勢萬分危急!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匹快馬衝破雨幕,從洛陽城方向疾馳而來。
馬上的騎士是孫敬之派出的信使,他渾身濕透,臉色因急切而漲紅,手中高高舉著一封插著紅色羽毛——代表最高緊急等級的密信。
“狄公!孫先生急報!”信使滾鞍下馬,幾乎是撲到狄仁傑麵前,將密信呈上。
狄仁傑心頭一凜,此刻任何來自後方的訊息都至關重要。
他迅速拆開被油紙包裹的密信,借著旁人舉起的、在風雨中搖曳的火把光亮,看向孫敬之那熟悉的、此刻卻因激動而略顯潦草的字跡:
“老師萬急!學生反複推敲童謠暗碼,結合柳明弦供詞及星宿分野,新解出四字——‘硫藏金墉’!其意直指金墉城附近堤壩之下,埋藏有大量硫磺所配火藥!恐為‘水龍’最後一擊,務請即刻排查!學生敬之,頓首再拜!”
硫藏金墉!
四個字,如同驚雷,在狄仁傑腦海中炸響!
他瞬間將所有線索貫通!
幽冥司的硫磺,除了少量摻入龍門堤基助燃外,其提純後配製的大量火藥,並未全部沉於龍門下遊河道!而是埋藏在了第三處目標——金墉堤之下!
他們的計劃很可能是:先引爆龍門堤,製造初始潰口和混亂;待洪水湧至金墉堤段,再利用埋藏於此的、數量更為巨大的火藥,進行第二次、威力更強的爆破,徹底撕開洛陽西北方向的屏障,讓洪水以無可阻擋之勢灌入皇城及核心區域!這纔是真正致命的、實現“皇城蕩”的最後一擊!
“好毒的連環計!”狄仁傑隻覺一股寒氣從心底冒起。
若非孫敬之心細如發,在巨大的壓力下依舊不懈鑽研,勘破了這最後的隱藏殺招,即便守住了龍門堤,洛陽也難逃覆頂之災!
他猛地抬頭,看向正在咬牙堅持的張承翊,又看向堤壩上仍在奮戰的軍民,心中瞬間做出了決斷。
“承翊!”狄仁傑快步走到張承翊身邊。
“狄公…”張承翊因失血和疼痛,臉色蒼白,但眼神依舊堅定。
“你還能堅持嗎?”狄仁傑沉聲問,目光掃過他依舊血流不止的肩頭。
“能!”張承翊毫不猶豫,斬釘截鐵。
“好!龍門堤這裡,交由你全權指揮!務必不惜代價,堵住滲漏,穩住堤壩!”狄仁傑重重拍了拍他未受傷的左肩,將孫敬之的密信快速在他眼前一晃,“敬之發現了更致命的隱患,在金墉堤!我必須立刻帶人過去!”
張承翊看清了“硫藏金墉”四字,瞳孔驟然收縮,瞬間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末將明白!此地交給末將!狄公速去!”
狄仁傑不再多言,立刻點起一隊約五十人的“百騎”精銳,這些是之前埋伏擒拿信使、戰力儲存最完好的生力軍。
他翻身上馬,目光掃過波濤洶湧的洛水和堤壩上浴血奮戰的身影。
“爾等隨我來!目標,金墉堤!”他一聲令下,率先策馬,沿著堤壩下的泥濘道路,向著西北方向的金墉城疾馳而去。
風雨打在他臉上,冰冷刺骨,卻無法熄滅他眼中那團必須阻止這場驚天陰謀的火焰。
龍門堤的危機尚未解除,金墉堤下的火藥更是懸在頭頂的利劍。
狄仁傑知道,他必須快,更快!
要在幽冥司察覺、或是洪水自然觸發之前,找到並解除金墉堤下的致命威脅!
馬蹄踐起泥水,一行人如同離弦之箭,衝破雨幕,奔向那隱藏著最終毀滅的未知之地。
(第119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