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 第173章 九幽起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173章 九幽起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天牢的石室,彷彿一個被時光遺忘的角落,唯有跳動的火把與記錄官筆下的沙沙聲,證明著曆史的暗流仍在此處洶湧。

李昭德被強行灌下幾口參湯,勉強吊住精神,但眼神中的光彩已近乎完全熄滅,隻剩下一種麻木的、等待最終審判的死寂。

狄仁傑並未因獲取了裂國藍圖與血色盟約而滿足。

他深知,要徹底斬斷幽冥司的根須,必須追溯其源頭,弄清這龐大毒瘤究竟如何滋生、壯大。

這不僅是定罪的需要,更是為了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第二個、第三個“幽冥司”。

“李昭德,”狄仁傑的聲音在石室內回蕩,沉穩而具有穿透力,“‘幽冥司’絕非你與滕王一朝一夕所能建立。它的根,究竟在何處?那‘九幽玄鐵令’,那嚴密的架構,從何而來?”

李昭德渾濁的眼珠緩緩轉動,聚焦在狄仁傑臉上,良久,發出一聲意味難明的歎息,那歎息中竟帶著一絲詭異的…追憶與敬畏。

“根…嗬嗬…”他乾裂的嘴唇翕動著,“它的根…埋在貞觀盛世…埋在…太宗皇帝的腳下…”

此言一出,石室內空氣驟然凝固!

連一直麵無表情的女皇特使,都不自覺地挺直了背脊。

“太宗皇帝…”狄仁傑目光銳利如刀,“說清楚!”

“太宗皇帝…英明神武,卻也…卻也深知人心難測,權謀暗藏…”李昭德斷斷續續地開始敘述,彷彿在揭開一頁塵封已久的、充滿鐵血與陰影的曆史,“為監察宗室、威懾功臣、處置…不便明言之事,太宗於貞觀後期,秘密設立一衛,不錄名冊,不屬南衙北衙,直隸於皇帝本人…其名…便喚‘玄甲衛’!”

玄甲衛!

太宗麾下最精銳騎兵之名,竟被用於這支隱秘力量!

“玄甲衛…以天外隕鐵所鑄令牌為信,便是…‘九幽玄鐵令’之初形…其成員,皆選自百戰精銳或身懷絕技之死士,忠心不二…職責…便是皇帝的影子,帝國的暗刃…”

“然…太宗皇帝晚年,亦覺此衛權力過甚,易生肘腋之變…曾…曾密令予以裁撤…隻是…執行此事之人,心存私念,或…或為日後計,並未完全遵從…保留了部分核心人員、檔案…以及…那批令牌…”

狄仁傑心中凜然,這與之前裴琮所言及高宗秘檔的內容相互印證!

太宗確有先見之明,然遺命未能被徹底執行,留下了禍根。

“那…這支力量,又如何到了滕王手中?”女皇特使忍不住追問,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繃。

此事已直接牽涉到李唐皇室的內部隱秘。

“高宗皇帝晚年…體弱多病,武後…娘娘漸掌權柄…”

李昭德的話語變得愈發艱難,顯然觸及了最為敏感的區域,“當時…朝局動蕩,李唐宗室人人自危…滕王元朔,輩分既高,心思…更是深沉…他不知通過何種渠道,找到了當年負責裁撤‘玄甲衛’卻私下保留力量的舊人…並以…以‘匡扶李唐,抵禦武氏’為名,逐步…逐步將這部分殘存的力量,掌控於手中…”

他喘了口氣,繼續道:“滕王…是真正的雄才大略…他認為舊的‘玄甲衛’隻為皇帝個人服務,格局太小…他將其改組,更名‘幽冥司’,賦予了…裂國再造的宏大目標…架構,也在原有的基礎上,變得更加嚴密、更具野心…‘天地人’三級,‘四方使者’,皆是在他手中…確立…”

真相如同剝繭抽絲,漸漸清晰。

幽冥司,竟是脫胎於太宗皇帝的私人暗衛,在高宗朝末年的權力真空中,被心懷異誌的滕王李元朔竊取並改造,成為了他實現個人野心的工具!

“改組之後…幽冥司都做了些什麼?”狄仁傑追問,他要將這組織的每一筆血債,都清算清楚。

李昭德的眼神閃爍了一下,似乎對這個問題極為恐懼,但在狄仁傑那不容置疑的目光下,他還是艱難地開口:“為…為清除障礙,鞏固勢力,也為了…獲取資金…曾執行過數次…大案…”

他斷斷續續地供出了三起發生在高宗末年至武後初期的懸案!

其一是某位以清廉剛正著稱、屢次上書反對皇後乾政的宰相,在返鄉途中遭遇“山匪”,全家罹難,財物被劫掠一空…

其二是某位手握京畿部分兵權、態度曖昧的郡公,在狩獵時被“受驚”的禦馬摔下懸崖…

其三是江南一位富可敵國、與武後家族往來密切的皇商,其滿載珍寶的船隊在內河航行時遭遇“龍卷風”,船毀人亡,巨額財富不知所蹤…

這三起當年震動朝野、最終卻以意外結案的懸案,其真相竟是幽冥司為清除異己、掠奪財富而精心策劃的暗殺與搶劫!

那位宰相是因忠正擋路,那位郡公是因兵權誘人,那位皇商則是因其財富被幽冥司覬覦!

每一樁案件的背後,都浸透著鮮血與陰謀,而這一切的源頭,竟都可追溯到那位看似與世無爭的滕王!

書記官運筆如飛,額頭冷汗涔涔,記錄著這足以顛覆許多人認知的皇室秘辛。

女皇特使的臉色已然變得極其難看,他猛地抬手,製止了書記官繼續記錄後麵更為具體的細節。

“夠了!”特使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轉向狄仁傑,低聲道:“狄閣老,涉及先帝時期皇室舊案,乾係重大,不宜…不宜儘數載於案卷之上。陛下…自有聖裁。”

狄仁傑默然。

他明白特使的顧慮,這些陳年舊案牽扯太廣,若徹底公開,必將引發朝野更大的震蕩,甚至可能動搖統治根基。

武則天需要的是清除當下的威脅,而非徹底掀翻李唐皇室過去的遮羞布。

他看了一眼癱軟在地、彷彿因為吐露了這些最深秘密而徹底虛脫的李昭德,知道關於“九幽起源”的審訊,隻能到此為止。

幽冥司的麵紗被徹底揭開,其源自太宗,篡於滕王,罪行累累,罄竹難書。

然而,知曉了起源,並不意味著終結。

滕王依然在逃,沈千山攜帶著賣國盟約與巨額財富潛蹤海外,“星火計劃”仍在暗中燃燒。

狄仁傑走出石室,深吸了一口天牢外清冷而帶著硝煙餘味的空氣。

曆史的塵埃被拂去,露出的不僅是過去的罪惡,更是未來依舊嚴峻的挑戰。

(第173章

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