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 第49章 返程洛陽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49章 返程洛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朔州城的喧囂與烽火,被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時值仲春,北地的風依舊帶著料峭寒意,卻已掩不住沿途草木萌發的點點新綠。

三輛看似普通的青篷馬車,在一隊精乾護衛的簇擁下,沉默地行駛在通往洛陽的官道上。

車輪碾過尚未完全乾燥的泥土,發出單調而規律的轆轆聲,與車內的寂靜相互映襯。

中間那輛最為寬大的馬車內,狄仁傑閉目倚靠在軟墊上,似在養神,但微微蹙起的眉頭卻泄露了他內心的波瀾起伏。

他的對麵,孫敬之靠著車廂壁,受傷的右手被仔細地固定在胸前,臉色雖仍蒼白,但精神尚可,目光偶爾掠過窗外飛逝的景物,帶著一絲劫後餘生的恍惚與對前路的隱憂。

張承翊則坐在靠近車門的位置,腰桿挺直,即便在顛簸的車廂內,也保持著軍人的警覺,左肩的傷勢讓他動作稍顯僵硬,但那雙銳利的眼睛始終留意著車外的任何風吹草動。

車廂一角,穩妥地安置著兩個密封嚴實的紫檀木箱。

一個裡麵裝的是紅燭寺一案的完整卷宗副本,包括姚崇德、陳玄(慧明)等人的供詞、查抄的賬冊清單、地宮地圖以及戰鬥記錄,所有文書均用火漆密封,加蓋了狄仁傑的私印和王孝傑的都督府官印。

另一個較小的箱子,則更為重要,裡麵是那兩枚至關重要的玄鐵令牌——“幽冥司·地”字令和最初來自洛陽鬼市的那枚“幽冥司”字令,以及從突厥營地繳獲的密信、從地宮“焚庫”搶出的部分核心殘卷。

這些,是直指“幽冥司”存在的鐵證,也是狄仁傑此番返京麵聖的底氣所在。

離城前,王孝傑親自送至十裡長亭,這位沙場悍將難得地流露出鄭重之色,抱拳道:“閣老,朔州之事,某家定會料理乾淨,絕不留後患。此去神都,山高水長,閣老務必珍重!若有需朔州軍效命之處,隻需一紙書信,某家萬死不辭!”

狄仁傑深知王孝傑性情,亦鄭重還禮:“孝傑兄,邊關重地,托付於你,老夫放心。然則,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朝堂之上,波譎雲詭,你在此處,亦需謹言慎行,穩固根本,即為大局之幸。”

兩人心照不宣,皆明白真正的風暴中心,已隨著狄仁傑的南返,悄然轉移到了那座繁華似錦、卻也是權力漩渦核心的神都洛陽。

車隊晝行夜宿,行程緊湊。

狄仁傑嚴令低調趕路,儘量避免與地方官員過多接觸,一切從簡。

沿途所見,與朔北的蒼茫遼闊迥然不同,中原大地春意漸濃,田野間已有農人忙碌的身影,驛道上商旅往來,市鎮熙攘,一派太平景象。

然而,這看似繁榮安定的表象,此刻在狄仁傑眼中,卻蒙上了一層陰影。

孫敬之破譯出的“洛水”、“糧倉”、“蛟患”等字眼,如同魔咒般在他心頭縈繞。

這平靜的河水之下,這豐裕的糧倉之中,是否正潛伏著“幽冥司”掀起的暗流?

途中歇息時,狄仁傑時常展開隨身攜帶的簡易地圖,目光久久停留在洛水與漕運沿線。

孫敬之雖手不能書,但思路清晰,時常與狄仁傑探討密信中那些扭曲符號可能代表的具體含義,或是星象偏移暗示的潛在時間視窗。

張承翊則負責外圍警戒,同時根據自己對軍械、地形的瞭解,分析著可能被襲擊的薄弱環節。

主仆三人,在這返程的馬車裡,已然將思緒投向了即將麵對的、更為凶險的戰場。

這一日,車隊渡過黃河,距離洛陽已不足百裡。

天色將晚,便在黃河渡口附近的一處較大驛館住下。

驛丞見狄仁傑氣度不凡,護衛精悍,不敢怠慢,安排了清靜的上房。

夜深人靜,狄仁傑獨自在房內,再次檢查了那兩隻木箱的密封情況,確認萬無一失。

他推開窗,望著南方夜空下隱約可見的、屬於洛陽方向的微弱光暈,心中百感交集。

此番回京,雖攜大案告破之功,但他要稟報的,卻絕非捷報,而是一個足以震動朝野的驚天預警。

“幽冥司…”

他低聲咀嚼著這個名字,指尖劃過窗欞上冰涼的木紋。

這個組織的陰影,從洛陽鬼市的初現端倪,到朔州紅燭寺的驚心觸目,如今似乎又將焦點拉回了洛陽。

這是一種挑釁,還是一個必然?

他們的觸角,在神都究竟延伸到了何種地步?

朝堂之上,又有多少雙眼睛,在明處或暗處注視著這一切?

他知道,麵見武則天,將是一場艱難的博弈。

女皇陛下雄才大略,但也多疑善忌。

呈上這些證據,揭露“幽冥司”的存在及其裂國之謀,固然能引起陛下的高度警覺,但也必然引發對朝局清洗的考量,甚至可能打草驚蛇。

如何把握分寸,既能讓陛下意識到危機的嚴重性,又能爭取到暗中調查的主動權,需要極高的智慧和勇氣。

更重要的是,他對武則天身邊的信任,也存有一絲疑慮。

姚崇德招供時那句“感覺他們對神都朝堂之事也極為瞭解,甚至能影響某些官員的任免”,如同一根刺,紮在狄仁傑心頭。

女皇陛下固然是最高權力者,但她所依賴的龐大官僚體係中,誰能保證沒有“幽冥司”的暗樁?

翌日清晨,車隊再次啟程。

越靠近洛陽,官道越發平坦寬闊,車馬行人愈發稠密,帝國的繁華與富庶撲麵而來。

然而,狄仁傑車隊中的氣氛卻愈發凝重。

張承翊命令護衛們提高了警戒等級,孫敬之也下意識地握緊了未受傷的左手。

午時剛過,雄偉的洛陽城牆終於出現在地平線上,在春日陽光下閃爍著恢宏的光澤。

這座舉世聞名的神都,依舊車水馬龍,歌舞昇平,彷彿從未被北疆的血雨腥風所驚擾。

但狄仁傑知道,平靜的水麵之下,暗流已然湧動。

他的返程,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場更為複雜、也更加危險的較量的開始。

馬車緩緩駛向那高大的城門,狄仁傑整理了一下衣冠,目光恢複了一貫的沉靜與銳利。

神都洛陽,他回來了。

帶著邊關的烽煙,帶著地宮的秘密,也帶著一個關乎帝國命運的巨大警示。

(第49章

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