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釣魚人 > 第92章 考較考較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釣魚人 第92章 考較考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孫教諭看來是個多事的人,聽到葛三爺如此說,就走了過來。

“既然明府如此提議,那老朽就考考賢侄。賢侄啊,都學過了哪些書?”考試內容不能超綱,所以要先問問。

葛明回到道:“小侄學了論語、詩經和左傳,看過一點算學的書,其他的書沒怎麼看過。”

孫教諭點頭說到:“才十歲年紀已經讀了這麼多書已經很不錯了。”然後背著手,想了想才說道:“那老朽說上句,你來說下句可好?”

葛明後世就知道大唐的科舉有明經科,就是填空或者接下句,再說這世記憶力非常好,讀過幾遍之後就能牢牢記住,自認為這種考較實在是小兒科。

教諭開口說到:“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請賢侄接下句。”

葛明聽完差點吐血,本小郎君準備十分充分,你就考這種題目?這孫老頭人還怪好的,先出個簡單的熱熱身。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孫教諭點頭表示正確。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葛明答道:“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兩人一問一答,孫老頭從簡單到複雜,從字數少再到字數多,葛明全都張口就來。

對孫教諭來說,這隻是基本功而已,很多孩子都能達到這個程度。但是葛三爺可不這麼想,這簡直是文曲星啊,才十歲就會背論語。想當年自己十五歲都背不上來,不知道比自己強了多少倍。

問完了論語,又問了左傳,葛明也能都一一道來。

突然孫教諭問道:“今有獸禽同籠,上有三十五首,下有九十四足,問獸禽各幾何?”

葛明就像剛才接下句一般,馬上回答道:“獸十二,禽二十三。”後世小學生的算術題,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嘛?

孫教諭一聽傻了眼,主要是葛明計算的太快了。於是問道:“賢侄以前看過這道題?”

據說此類雞兔同籠的題,可以難倒大唐無數的讀書人,葛明回答的太快,以至於孫教諭認為葛明剛好知道這道題的答案。

葛明嘿嘿一笑說到:“孫伯父,小侄以前沒看過。此類題目伯父可以隨便出,小侄要是眨眼功夫算不出來就算輸。”說完還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眾人都覺得葛明這個牛吹的有點大,葛三爺上來又是一巴掌,並且對葛明進行了批評教育。

“為父讓你不要說大話,怎麼又開始沒邊了?”

葛明感覺受到了委屈和侮辱,但是父親說的是對的,人應該低調一些,於是說到:“孩兒知錯了,孫伯父請出題,如果小侄眨眼兩次還沒算出來,就算輸了。”

葛三爺攤開了手,正在考慮要不要再抽一巴掌。葛明見狀趕緊躲開,袁老道是疼自己的,趕緊躲到袁老道身後。

孫教諭見狀說到:“明府先不要動手,或許賢侄確實有如此能力。那老朽再出上幾道題就是了。”

於是韓信點兵的題就出來,葛明快速眨了兩下眼睛,隨口說出了答案。孫老頭不相信,又出題,葛明又快速作答。這會就驚呆了眾人了,葛三爺把剛才攤開想要抽葛明的手,攥成了拳頭,悄悄放到了背後,此時滿臉得意。

孫教諭還是不相信這是事實,雖然算學很多讀書人不專門學,但是多少都會學上一點,像葛明這種計算速度的從來沒見過,都沒聽說過。

孫教諭給葛三爺施了一禮,說到:“老朽恭賀明府,賢侄聰慧異常,以後前途必定無量。”

葛三爺等的就是這句話,不由得哈哈大笑到:“孫老哥過獎了,哇哈哈哈哈。”

孫教諭這才對葛明說到:“賢侄,有空要來縣學走走。”葛明點頭稱是,年紀還小,沒到去縣學的年紀,不過可以去看看這個時代的學校。但是讓葛明真的去讀書,那肯定是不去的,所以真的是去走走。

眾人又重新落座,相談甚歡,尤其是葛三爺心情實在大好。

孫教諭看到時間也不早了,便提出告辭,葛三爺帶著葛明幾人把孫家父子送出大門。福伯拎著兩個籃子,每個裡麵都有食盒,遞給葛三爺。

葛三爺接過食盒說到:“孫老哥,這兩個食盒,一個是今天的金絲糖和米花糖,一個是今天吃過的一些飯食。讓家裡廚子多做了一份,拿回去給嫂夫人和侄媳婦嘗嘗。”

孫教諭自然萬分感謝,話說中午的這頓吃的實在太爽,如果老婆丫頭吃不到,確實有些不美了。

接著葛三爺說到:“今天主要是試菜,等到婚宴上好吃的都應該比這個多。孫老哥啊,小弟是萬分期待啊,哈哈哈。”

孫教諭自然也哈哈大笑,說到:“老朽也是此意,小女這場婚宴怕是能夠名揚州府了。哈哈哈哈。”

這時候葛三爺叫過來兩個下人,讓他們每人幫忙拎著一個籃子,跟著孫家父子把東西送過去。等到孫家父子走後,葛三爺帶著子侄回府。

葛三爺一邊走一邊說到:“明兒,今天這些美食為父甚是滿意。”

葛明回到道:“父親大人滿意,就是孩兒最大的滿意。”

葛三爺一聽哈哈大笑,在葛明頭上摸了摸,大步流星的回了內宅。

葛明也想回去休息,吃多了要消消食纔是,隻是被葛糧拉住了。

“老四啊,今天大哥真是太感謝了。”

寡言的葛倉也說到:“明哥兒,二哥真是佩服,要是以後二哥成婚,也要幫忙纔是。”

葛倉一說,葛明和葛糧同時轉頭看向葛倉,葛倉這貨死活不承認有心意的小娘子,葛糧馬上摟住葛倉的脖子。

“老二,你不是不承認嗎?這應該代表承認了吧?”葛倉紅著臉點頭,葛糧哈哈大笑,對葛明說到:“老四,你自己找地方玩去吧,大哥帶著老二去見三嬸,哈哈哈哈。”

今天對於葛明來說,主要還是為了幫葛糧,這貨說他老丈人和小舅子沒吃過好東西,先嘗嘗,免得婚宴的時候露怯。藉口很合理,可見葛糧對嶽父家不錯。

其次是讓張春來演練演練,這不過幾人的飯食,準備了足足三天,婚宴的人不知道是多少倍,讓他做好心理準備。趕緊招廚子,很多菜式是不需要他自己做的,蒸煮燉無非有點創新而已,但是需要暫時保住炒菜秘方不外泄。

世上總是會有很多聰明人,一看就能看明白菜式的具體做法,所以隻能保證暫時不外泄。其實想要讓酒樓一直處於領先,最終還是要看味道,這就離不開調料了,而且是密不告人的調料。

小猴子總算是有好訊息傳來了,在莊子上人的幫忙之下,尤其是跟葛明和小猴子一起玩耍過的張富貴、戴健、王鐵柱等的幫助下,總算是找到了合適做陶器的黏土。

要說這幫孩子每天沒事到處亂跑,對莊子以及莊子外的情況都非常瞭解。前段時間找有香味的鮮花也是如此,都是莊子上的孩子幫忙找的。

葛明為了感謝莊子上的孩子,決定加快拚字的進度,必須讓莊子上的孩子有個完整的童年,尤其是背書、罰站、被老師打,想到這裡葛明就很開心。

回到自己的小院子,丁香和小丫正在逗貓,番茄最近長大了不少,因為生活條件過於優越的緣故,並且受到三人的寵愛,小小年紀已經胖的不成樣子了。真是見了鬼了,寵物胖點就是可愛,不論大小,人小時候胖點也可愛,長大後可就不是咯。

整個大唐也就這隻叫做番茄的狸花貓每天才能吃上肉,偶爾還能吃上條魚解解饞。

看到葛明進了房間,丁香和小丫兩人纔不舍的把番茄放到了笸籮裡。葛明趕緊包起來,用自己的胖臉蹭蹭番茄的胖臉,臉型很像,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家人。

葛明跟番茄親熱了一會才說道:“丁香姐,去看看春來大哥忙完了沒有,要是忙完了趕緊讓他過來,把王大發也叫過來。”老戴知道葛明打算以後讓王大發留在酒樓,所以後來木匠活就沒讓王大發乾,跟著張春來燒火打雜。

丁香聽後點點頭,很快出了房門。

王小丫經在這裡吃的好,住的好,穿的也好,再加上一群老仆的照顧,總算過上了安穩的日子。這人要是吃飽了飯,穿上了乾淨的衣服,人的氣質就會發生變化,原本萌萌呆呆的娃子,現在也多了幾分靈氣。

葛明說到:“小丫,一會張春來把你哥哥帶過來,你們聊聊天。以後每月給你兩天假,你要是想去看你哥哥就可以去看,不過最好讓大人帶著。”

王小丫一聽眼淚水都出來了,哽咽著說到:“小郎君的大恩,奴婢來世做牛做馬都換不完。”

葛明嗬嗬一笑說到:“什麼做牛做馬的?人啊就這一輩子,哪裡有下輩子這種事?你們兄妹能吃苦人也勤快,自然就能過上好日子。”王小丫在一邊抹眼淚。

葛明趕緊說到:“趕緊把眼淚擦擦,要是你哥看到還以為你在府裡受了委屈。”

聽到葛明這樣說,王小丫趕緊擦乾了眼淚,雖然不過幾天沒見到哥哥,但是從出生以來就沒離開過哥哥,所以還是非常想唸的。

廚房在最外麵的院子,一會功夫丁香就帶著張春來和王大發來了。葛明看到張春來,微微一笑說到:“春來大哥,今天你可非常出彩。那孫教諭被震的七葷八素,菜式都是他沒見過的。”

張春來帶著王大發先給葛明施禮,然後不好意思的說到:“哪裡是我的功勞,都是小郎君指導有方。”

葛明嘿嘿一笑說到:“我隻是知道一些菜譜,都是理論上的東西。知道什麼叫理論嗎?就是隻會動嘴,動手就抓瞎了。”

張春來也笑著回答道:“小郎君不要過於謙虛了,在莊子上第一次炒菜可是您親自動手的。那時候還以為小郎君年紀小,就是瞎搗亂而已,現在才知道原來做菜這麼複雜。”

葛明接著說到:“讀書人有句話,叫做活到老,學到老,其實做菜也是如此,總有很多食材沒見過,還有很多做菜的方法沒見過。”

張春來聽到這話之後變得嚴肅起來,認認真真的給葛明施了一禮,說到:“小郎君這話我銘記於心。”

葛明點頭說到:“袁先生說新太子將會有大作為,以後必定國泰民安,到時候咱們大唐國民就會慢慢從吃飽飯,變成吃好飯,到時候酒樓生意肯定會更好。但是做菜的方式不能沒有創新,如果多少年下去還是這些菜式,客人肯定都吃膩了。”

“不過這又非常矛盾,因為隻要是一家好的酒樓,必定會有當家菜,這個菜式是永遠都有的,這是根本。所以我的意思是要把拿手的做得更好,還要做出新的東西出來。”

張春來雖然不懂經營,但是懂得做菜啊。他的理解很簡單,把菜做好,還有做點好吃的新菜。

這時候葛明拿出一張紙遞給張春來。

“我發現能夠上宴席的冷盤太少,這裡有個方子,叫做鬆花蛋,為何叫鬆花蛋?等你按照方子做成了就知道咯,這可是一道特殊的美食。”

張春來接過方子,折疊起來放在貼身的口袋裡,等到回去之後再好好研究。

鬆花蛋的出現非常偶然,因為鴨子不像雞一樣在窩裡下蛋,而是走到哪裡下到哪裡,所以養鴨的人要跟著鴨子屁股撿鴨蛋。據說是某次鴨蛋沒撿回來,又剛好碰上了草木灰,這樣就成了鬆花蛋。

不能小看了皮蛋,因為蛋類都不好儲存,這時候的莊戶人家養上幾隻雞鴨,存點雞蛋、鴨蛋拿到鎮上、城裡賣,換點油鹽回去。要是存的時間久了難免有一些臭掉了,就算數量不多也足夠莊戶人心疼的,做成了皮蛋就可以放更長時間了,所以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不過葛明打算讓張春來先試著做出來,畢竟自己隻知道鴨蛋滾上草木灰、黃土什麼的,成不成就不知道了。如果成了,賺上兩年錢就把方子傳出去。其實鴨蛋、雞蛋、鵪鶉蛋都可以做類似的食物,雖然鴨蛋做的皮蛋最出名,其實雞蛋做的皮蛋才最好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