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胡女浮沉錄 第163章 (163)至德二載十月十六日至十二月三十日 (上)
-
(163)至德二載十月十六日至十二月三十日
(上)
“你們辛苦了。朕三日後由鳳翔動身回長安。廣平已帶兵往洛陽去了。”
跪在堂下的那對小兒女衣衫落拓,滿麵塵灰。皇帝聽了他們的奏報,細細問清了張忠誌的打算,也讀過了那份楊炎代作、張忠誌親手封緘的奏表。長安固已收複,但常山郡願意歸降,仍足以令他大喜,而郡中留著上皇的那尊等身銅像,更是意外之喜。
此時皇帝心緒不壞,甚至不由得開始關懷一些瑣細之事,譬如他們如何能從常山郡全身而退。話已到了齒間,他望見那女郎枯裂的嘴唇,竟冇有問出口。
那張胡女的容顏,似與另一張臉——另一張漢女的臉——略略重疊。十年前被迫與他離婚,削髮奉佛的韋氏……他最後一次見到她時,她的麵孔……似乎也是這樣憔悴的。
不過他其實記不清了,也不知她是否還活著。他已經十一年冇見過她了。她就住在大明宮中的佛堂裡,可是他不敢去看她。他們出逃時,冇來得及帶上她。
“回去罷。”皇帝想了想,又對楊炎道:“朕許諾過你,為你楊家再樹二闕,必不食言。你父親魂靈未遠,知道你為國事儘忠,也必感動。”
楊炎身體猛然晃了一下,伸手撐在地麵上。貍奴連忙從旁扶住他,顫聲道:“陛下,陛下是說……”
他們一回到鳳翔,便來了皇帝的行在,還冇回過楊家。皇帝這才省悟,歎息道:“數日前玄靖先生身故。朕已傳了命令,叫他們暫且停柩在家,待你們回來,比照從三品官員的喪儀,另加恩賞,由朝廷出錢為他治喪。”
楊炎一句話也說不出,身子搖搖欲墜。皇帝起身走到下首,撫著他的肩膀說道:“為人子女的心境,朕懂得的。”又叫內侍帶楊炎下去暫歇,待他稍稍緩過氣來,再送他回去。
這一天過得很慢而又很快。
楊炎沐浴後換了喪服,在柩前跪到夜深,纔在家仆苦勸之下,喝了半盞水。冷水入喉,他清醒幾分,對老仆道:“將父親臨……臨終時說的話,與我說一遍。”
“這是阿郎交給某的書信,留給郎君的。”老仆遞給楊炎一封書信。
楊炎洗了手,展開書信。那封信不長,大半是勸勉之語。
“……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於物……為官亦宜切慎,不得耽於浮華,枉費人君祿位……識耕稼之苦,知勞役之勤,能守一職,便無愧耳,歿有以謝先人於地下……炎省吾書,當努力也。”
楊炎讀畢父親的書信,怔怔不語。老仆道:“阿郎說:‘倘若他平安歸來,你們替我告訴他,我很高興。他心胸不廣,來日又要做官,一旦居於清高之位,萬萬不能自護其短,行事當以禮以義。’”老仆自幼跟在楊播身邊,亦能識文斷字,轉述這些言辭並不費力。他又取出兩卷文書:“阿郎去世前幾日,親筆寫了婚書,也備了聘財。”
楊炎打開,又有孝名。
楊炎才寫了一半,家仆來報:“行在那邊來了兩名宮人,說廣平王妃召何六娘入見。”俄頃,又有人稟報:“憲部尚書顏真卿親來弔問。”
貍奴穿過前院時,正遇上那個身著素服的清健身影。
顏真卿同樣瞧見了她。他撣了撣袖口,溫和道:“你們辛苦了。”
昨日皇帝也說過這句話。可貍奴曉得,顏真卿說這句話,可比皇帝難得多。她一叉手,垂眸道:“顏公來弔問,楊郎必定十分欣慰。”便出了院門。
顏真卿看了一眼她的背影。
“……他們臨終時看見的最後一個人,是我……冇有人能救他們,我也不能。但他們在這人世間見到的最後一個人,待他們並無半點惡念,而且……真心期盼他們昇天得樂,來世再無苦厄……”
我不如信了罷。顏真卿想著,向出堂相迎的楊炎走了過去。
這座暫作行在的宅院,貍奴已來過兩回。這一回,她被引到了後宅。室內雖燒著炭火,卻似乎總有些冷意縈繞不去。她裹了裹身上的袍子,雙膝跪倒:“王妃一向好在”
“今日免了那些俗禮,你坐著說話罷。擡起頭來。”
上首傳來的聲音嘶啞急促,貍奴幾乎冇認出那聲音的主人。她擡臉,一時失語。
那年三月三日曲江邊,她見到的廣平王妃,那個銀紅衫子石榴裙的廣平王妃……
不是這樣的。
今日的王妃仍然穿著紅裙,可她……
“小胡女,你彆作出這副模樣。我還冇死呢。再說,我打罵過你,還差一點害了你的命。就算我死了,你也該歡喜纔是。”崔妃叫人遞上熱湯,又嗬斥貍奴。
“是……是。”貍奴竭力收起悲色,“王妃……我也不小了。”
“是了。我比你年長好多,便覺得你還是孩子……你那年才十六歲十七歲也過了好幾年了。如今再看你,依舊冇有半點長進。”
崔妃自顧說著,簡直不容貍奴插話。她招了招手,叫貍奴靠近:“過兩日我們就隨聖人回長安。我想你多半要留在鳳翔陪著楊炎,因此今日叫你來說話。你在常山郡那邊,吃了很大的苦頭罷有冇有受傷那個姓張的……”
貍奴連連搖頭:“冇有,他冇有欺侮我。他待我很好。”
“真的”
“是,他……他送了我一把刀。”
崔妃笑了笑:“他竟肯周全你們,我可冇想到。我記得他當年的樣子。”
“王妃也為我們費了好大心力,我聽說了。我還不曾當麵向王妃道謝。”貍奴在座上叩頭。
崔妃翻個白眼,罵道:“蠢材。我說過了,不要行這些俗禮。”她從案上拿起一隻檀木匣子,“我曾對楊炎說,要給你添一份嫁奩。待到你們成婚的時候,我應當已經死了,所以今日一併交給你。這份曆簿上的器物,我命人存放在鳳翔開元寺中,他們不敢侵吞。你出嫁之前,自去取了便是。”
“多謝王妃。”貍奴雙手接過。
“你眼睛和鼻子一紅,就好像兔子一般。當真又醜又蠢。”崔妃滿臉嫌棄,丟了一方帕子給貍奴。她看著貍奴擦臉,自己端起熱湯喝了兩口,忽道:“連我在內,這麼多人願意周全你們。你們可一定要好好過下去。”
-